優雅下午茶居然用手吃?原來人們喝下午茶的姿勢是錯的!

2020-12-20 澎湃新聞

在早期的英國,茶葉極其昂貴,只有極少數富貴人士能夠享受得起啜飲這瓊漿玉露,並且購買所需要的成套器具。因為只有富有的貴族和皇室家族人員才能喝茶,茶就和高貴聯繫起來。一提到茶,就聯想到豪門宅邸、精緻宮殿、陳列著最新潮家具和牆上掛飾的偌大房間,以及穿著講究、舉止優雅的高貴家族。茶只奉給重要的來賓和家族成員,泡茶與喝茶都務必在豪宅內最好的房間(絕不會在廚房)進行 。一些英國現存的歷史豪宅中,還收藏著於17、18 世紀購置的精美中國茶具。

音樂茶會(A Musical Tea Party),Marcellus Laroon The Younger 於1740 年繪,展現了當時富貴人家喝茶聚會的情景。

由此,這種優雅的衝泡儀式逐漸演變成英國人的日常習慣,也成為英國社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開始,在17 世紀,茶通常在正餐後飲用,以幫助消化。後來,茶與咖啡和熱巧克力一起成為流行的早餐飲品。茶開始全天候地出現在各種場合,在家裡、旅館和飯店、溫泉小鎮、遊樂場、小型派對和社交舞會上,總之,有客人的地方就有茶。從大約18 世紀開始,一天的正餐被推遲到晚上7 點30 到8 點之間,茶開始成為輕便午餐和晚餐中間漫長下午的醒神劑。於是,在17 世紀中期形成的喝茶的習慣,逐漸演變成今天的下午茶。最初,只不過是慰借下午飢餓的一點點食物,最後形成了包括三明治、英式鬆餅(scone,亦稱「司

康」)和各種餅乾蛋糕的完整餐單。現在,全大不列顛上上下下,各個酒店、餐館和茶室都提供各種茶葉和雅致的下午茶。每一家的下午茶餐單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以便吸引潛在客人注意。有時還在節日提供香檳酒和雞尾酒,以增添氣氛;也有更多種類的高質素散茶供選擇;服務員們擁有更豐富的茶類和美食知識。

下午茶禮儀

在古老的英國城堡中,陰冷漫長的下午很是難熬。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Anna Russell)每到下午四五點鐘,天慢慢暗下來的時候,心中就莫名地有一種下沈的感覺,像裂開一個大洞,空虛難耐。於是她吩咐僕人送上一壺茶,烤吐司和牛油,開創了下午茶文化。這是有關英國下午茶起源的一種流行說法。

但是,嚴格說來,英國下午茶的起源並不能完全歸功於安娜。其實,英國下午茶的習慣到底從何時開始,很難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在1830 到1840 年期間, 英國人的晚餐通常在晚上8 點左右,午餐和晚餐中間的時間很長,與其等到晚上10 點晚餐結束後才飲茶,人們開始把晚餐茶提前到下午5 點左右。晚餐和茶的時間開始調換。下午茶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逐漸演變成一種社會活動。

再說說貝德芙第七公爵夫人安娜。她曾在1841 年的一封信中提到下午5 點和朋友喝茶。安娜時常在簡單午餐和晚餐中間的下午4 點腹中飢餓,並感到空虛無聊,於是叫傭人準備茶和簡單茶點,估計就是麵包牛油,自己在房間裡泡茶吃點心,聊以慰借。她的一個朋友,演員Fanny Kemble 在1842 年3 月27 日寫的一封信的註腳中記錄了她參加安娜的下午茶會。這也可能是第一個提到「下午茶」這個概念的書面紀錄。由此,安娜被認為是下午茶的創始人。但是,這其實是當時很多人在做的事情,下午茶文化究竟開始於何時,很難考證,想必是逐漸形成的。

下午茶以優雅著稱,舊時代嚴格的茶禮儀已經隨著時代轉變,逐漸寬鬆起來,但是其中一些細節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力求在用茶期間從容不迫,舉止優雅。

《茶會》(A Tea Party),荷蘭畫家Nicolaes Verkolje(1673-1746)繪。這是最早描繪喝茶的畫之一。畫中的中國茶具包括小茶碗、杯託。桌子上的大碗用來放置茶渣,兩個小碟子用來放糖、麵包與牛油。迷你紅色茶壺是來自宜興的紫砂壺,銀水壺和銀茶匙則可能是英國出品。

首先,喝茶時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杯耳,輕輕拿起。切勿將手指穿過杯耳或握住杯身,小指應收好,不要翹起。拿茶杯時,另一隻手勿同時取用食物。如果品茶者坐在較高的餐桌前,而茶杯超過腰部高度時,則只將茶杯拿起飲用。若品茶者坐在較低的茶几前或站立時,茶杯低於腰部高度,則須連盤子一起拿起,一手持杯,一手持盤。茶匙以45 度角置於杯耳下方。

其次,吃茶點時通常不用刀叉,直接用手指拿起點心食用,小心不弄髒手指。可用餐巾輕沾唇部和手指以做清潔。如果離開座位,餐巾應放置在座椅上。用完餐後,餐巾則應較隨意地放置在桌子上,不要摺疊得太整齊,以免被認為沒有用過,涉嫌主人招呼不周。

點心食用的順序是從下至上,從鹹味的三明治,到中層的英式鬆餅,最後才是上層的甜點。英式鬆餅(亦稱「司康」),英文是scone,讀作「司剛」而不是想當然的按照拼音規則讀「司功」。如果你不幸說錯,就會被當作外行人。英式鬆餅的吃法也有講究。有品質的鬆餅都很容易從中間水平掰開,呈兩半。千萬不要用刀切成左右兩半。掰開的鬆餅露出中間柔軟的部分,可用小餐刀塗抹凝脂奶油和果醬,每次塗抹一口大小的面積,吃完再抹。

至於是先抹奶油還是果醬,純粹依照個人喜好,沒有嚴格限制。當用完茶,把茶匙橫放在茶杯上或是留在茶杯裡,表示不需要添加茶水。

到1870 年,英式下午茶開始流行起來。1872 年,在《現代生活禮儀》(Manners of Modern Society) 中描述了這種日漸成熟的社會活動。下午茶,因為搭配少量而精緻的餐食,被稱作「littleteas」。另外,下午茶也被稱作「low teas」(低茶),因為客人們通常坐在沙發上,茶具和點心則置於高度較普通餐檯低的茶臺上。由此可見,英式下午茶是隨著用餐時間的變化而逐漸形成的。而舊時的貴族們有一套嚴格的下午茶禮儀。雖然,新一代的英國人鍾情輕鬆自在地品味下午茶,但如果閣下能夠掌握基本用茶禮儀,定能在下午茶會上氣定神閒,令你舉手投足之間盡現高雅的氣質。

《英式禮儀和法式禮貌》(English Manners and French Politeness),1835 年繪製。這幅畫諷刺英法不同的禮節風格。圖中的法國紳士不了解英式飲茶禮儀中把茶匙橫放或留在杯中是不需要續茶的表示,所以喝了13 杯茶。

杯碟錯亂

眾所周知,英式茶具,一杯一碟構成基本一套。然而,英式茶具外形和功能的演變獨具歷史特色,鮮為人知。最奇怪的是,那時茶碗(茶杯)不用來喝茶,卻用茶碟來喝茶。那麼這錯亂了的茶碗(茶杯)和茶碟的功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中英兩個飲茶大國的茶杯大不同,外形相差甚遠。英式茶杯容量大、口寬、有把手,有些杯體還富有曲線。而中式茶杯在英文叫做「茶碗」(tea bowl),因為沒有手柄,所以不叫「杯」。其實,最早英國人都是用中式小茶碗的,那麼什麼時候茶碗長出了手柄?下面又多了一個碟子?18 世紀初期,精巧的中式茶碗頗受推崇。在安妮女王統治期間(1702-1714),貴族太太們常常在川寧(Twinings)先生的德弗羅庭院(Devereux Court)的茶館裡聚會,就是為了使用小號中式茶碗享受沁人心脾的瓊漿玉露。後來,到了18 世紀末期,茶在早餐代替了麥芽酒和啤酒,人們發覺小型茶碗太小,開始偏愛使用較大的茶碗泡茶。英國人愛喝大碗茶的感覺,大茶碗既能飲茶又能喝粥,英式茶杯開始慢慢有了自己的特色。

後來英國「牛乳酒杯」(posset cup,也叫「雙耳奶杯」)的手柄被改裝到東方茶碗上。這種高身直筒型酒杯用來盛放熱飲料,兩側各設計一個手柄,使手指不被燙傷。

茶碟又是怎麼一回事?據說茶碟也源自於中國。相傳唐代四川節度使崔寧的女兒發現用手端茶杯太燙,於是就請當地的一位陶藝家設計了一個可以放置茶杯的茶託。早期成批傳入歐洲的就是成套的茶碗和茶碟。但是,英式茶杯和茶碟的用法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

「於是他開始吃早餐,沏茶……他叉起鹹肉放在火上烤,讓肉油滴在麵包上,然後把薄片鹹肉放在厚厚的麵包上,用一把折刀一塊塊切著吃,把茶倒在小碟子裡喝,這時,他快活了。」(《兒子與情人》,勞倫斯 著,陳良廷、劉文瀾譯,外國文學出版社,1987 年)。

英國著名小說家勞倫斯(D. H. Lawrence)的長篇小說《兒子與情人》(Sons and Lovers)發表於1913 年,其中對礦工莫雷爾喝茶的動作有一些耐人尋味的描寫。

他還寫道︰「莫雷爾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家,問妻子有沒有給勞累了一天的人準備了酒,他太太回答說家裡的酒早就被你喝光了,要喝的話,只有水和茶。莫雷爾的太太給他倒茶……他把茶倒在茶碟上,吹吹涼,隔著烏黑的大鬍子,一口喝乾,喝完又嘆口氣。隨後他又倒了一茶碟,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礦工莫雷爾總是先把茶杯裡的茶倒進茶碟裡,然後用茶碟喝茶。 茶碟除了放置茶杯之外居然還可以用來喝茶,這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歐洲人普遍怕燙,不喜歡太燙的食品,也不能喝太燙的飲料。於是,他們就把很燙的茶倒在茶碟中加以冷卻,然後直接從茶碟中啜飲。這樣的喝茶方法大概是荷蘭人發明的,曾經是一種高雅的舉止,在貴婦們中流行。

《喝咖啡的婦人》(The Woman Taking Coffee),Louis Marin Bonnet於1774 年繪。圖中貴婦人正將熱咖啡倒入碟中冷卻。在18 世紀,人們也如此喝茶。

1701 年在阿姆斯特丹上演的喜劇《茶迷貴婦人》對貴婦人的飲茶舉止有生動的描寫。在下午茶會上,女主人親自泡好茶,倒入茶杯,依次遞給客人。客人們依照自己的喜好加入番紅花和糖,用茶匙攪拌後,把茶倒入茶碟裡啜飲,還不時地發出嘖嘖的啜飲聲,以示對女主人的感謝與欣賞。那時,茶壺是泡茶工具,茶杯和茶匙是調茶器具,茶碟是涼茶和啜茶的器皿。在當時的荷蘭上層社會,這種從茶碟中啜飲調和好的茶是符合飲茶禮儀的高雅舉止。這種舉止傳到英國,成了英國上流社會的茶桌禮儀,並隨著飲茶的普及而逐漸滲透到下層平民中。後來,英國人發明了有手柄的茶杯,這種飲茶習慣依然盛行,於是18 到19 世紀之間出產一種內部較深的陶瓷茶碟。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的《博茲特寫集》(Sketches by Boz) 形象地描寫倫敦街頭的市民生活場景。在其1836 年第一版的書裡,著名畫家克魯克香克George Cruickshank 繪製的插畫中,有一幅是描繪一名男子在清晨的路邊小吃攤喝茶的情景。那個頭戴禮帽,身穿燕尾服的男子左手拿著茶杯,右手把茶碟送到嘴邊喝茶。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一些收入較低的上班族家中沒有廚房,早晚餐都在街頭的飲食攤解決。克魯克香克的插畫抓住了上班族在街頭吃早餐、喝茶的藝術瞬間。雖然境遇不佳,在街頭飲茶的紳士也不忘茶桌禮儀。

英國女作家艾米莉· 勃朗特(Emily Bront)? 在《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1847 年)中也曾描寫艾德格把茶倒進自己茶碟裡的動作,以及凱薩琳端著她的茶碟給小表弟餵茶的情景。這表明,用茶碟喝茶的禮儀一直延續到19 世紀後期。

然而,到20 世紀中期,茶碟喝茶以及喝茶時發出啜飲聲又被英國人視為缺乏教養的下等人行為。英國著名作家喬治• 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工作時有用茶碟喝茶的習慣,還會發出嘖嘖的聲音,這引起了當時同事的反感。他曾在1946 年發表一篇《泡一杯好茶》(「A Nice Cup of Tea」)的文章中談論「圍繞著茶壺的神秘社會禮貌問題」時,質問到:「為什麼把茶倒進茶碟中喝是粗野的?」

現在的英國,茶杯就是用來喝茶,茶碟盛放茶杯,喝茶的時候不發出聲音是普遍的社交禮儀準則。英國人對於喝茶這件事似乎缺乏探究的熱情,對歷史也不大了解。下午茶店的老闆娘熱衷搜羅古董下午茶具,當我拿起一個頗深的茶碟,詢問她是否知道這個茶碟可以用來喝茶時,她驚訝地搖搖頭,表示真是聞所未聞。

作者簡介

秋宓,旅英茶人。英文專業出身,曾留學英國獲國際金融傑出碩士學位。現專注翻譯、寫作和國際茶文化交流。

文章內容摘自《蘋果樹下的下午茶:英式下午茶事》,秋宓著,上海三聯書店2019年3月出版


相關焦點

  • 看似簡單的英式下午茶,吃錯就糗大了
    下午茶,不單單是指傳統的中式下午茶,還指越來越受到年輕人喜歡的英式下午茶。下午茶,喝的不僅僅茶,也是情調;吃不僅僅是為了果腹,更是為了氛圍。中式下午茶,一盅兩件,簡單隨意。而英式下午茶則更為講究,不僅僅是對品嘗的順序有要求,就連餐桌上的禮儀,也需要相當注意,總體來說,就是要優雅!
  • 如何像凱特王妃一樣優雅地喝下午茶?
    巴滕伯格蛋糕如何像凱特王妃一樣優雅地喝下午茶?英式下午茶最早起源於貴族階層,也是一種重要的社交場合,所以會有相應的餐桌禮儀。凱特王妃享用茶點的時候,要按順序從點心架的下層開始逐漸往上吃,而且是用手拿著吃,不需要動用叉子。
  • 英國人都是如何喝下午茶
    英國每年消耗的茶量約佔各種飲料總消費量的一半,基本上80%的英國人每天都在喝茶,喝茶已經成為英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可是你知道英國人喝下午茶都有哪些講究嗎?首先,你得打電話給下午茶酒店訂個座。如果你不這麼做,對於一些比較受歡迎的酒店,你可能會排隊很久。
  • 有人說下午茶就是喝飲料吃零嘴,你眼中的下午茶是什麼樣子的
    有人說:下午茶就是喝杯飲料吃點零嘴;有人說:下午茶就是用來打發下午無聊時間的;有人說:下午茶就隨隨便便吃點什麼都行的啦;也有人說:下午茶就是吃塊餅乾喝點水就行了……你眼中的下午茶是什麼樣子的呢?說起下午茶,它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國17世紀時期,英國上流社會的一位女伯爵十分懂得享受生活,每天下午她都會差遣女僕為她準備一壺紅茶和點心,並邀請友人共享。時間久了這種習慣逐漸在英國流行起來,成為了午後人們緩解一天疲勞的閒暇時光。
  • 下午茶品味優雅
    文/趙晴雪    我們常能從講述維多利亞時代故事的英國片裡看到早期下午茶的場景,一些身穿花邊蓬蓬裙、手撐蕾絲遮陽傘、周身珠翠環繞的貴婦小姐們相約吃茶聊天,餐桌上布置好上等瓷器茶具和一些精巧的小點心。下午茶除了芳香的茶味外,從茶葉的選用、茶具的品質、衝泡的要領、擺設的方式、空間的氛圍,乃至社交的禮儀都是講究的一部分。
  • 下午茶,下午茶吃什麼?
    現代下午茶是從英格蘭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下午茶發展而來的,您可以在這裡一邊吃西式蛋糕一邊喝茶。它在中國逐漸流行起來,並融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在世界範圍內悄然發展。最正統的下午茶時間是下午四點。面對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和快節奏,上班族常常吃得太少或匆忙吃午餐。均衡的下午茶不僅可以驅散下午睏倦的蟲子,還可以幫助恢復體力。它還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能量直到黃昏,從而使晚餐更輕,並養成最完美的飲食習慣。在下午茶中,「茶」對人體健康的作用不容忽視。紅茶的味道溫和,香氣柔和,首先有助於增強骨骼。茶中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可降低女性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 英式下午茶 用優雅凝固時光(全文)
    如同廣東早茶是用茶引出一大堆繁複的吃食一樣,英國的下午茶裡,茶也只是個「引子」,花樣繁多的點心和從容的生活方式,比起廣東早茶有過之而無不及。現代生活簡化了禮儀,白色蕾絲鏤空桌布,一小束鮮花,精緻的三層點心架,是英式下午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再點綴以鮮花、蠟燭和優美的背景音樂,閒適優雅的下午茶氣氛自然就有了。如今下午茶喝的最多的是紅茶—將切碎的茶葉末裝在一個小紙袋裡,泡茶時把茶葉連小紙袋浸入熱水杯裡,並且通常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丟棄。
  • 為什麼是「吃」下午茶而不是「喝」下午茶?
    談及茶飲形式,除了早茶,下午茶也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近代的下午茶發展自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一邊吃著西式糕點一邊喝茶。十三媽媽「喝下午茶」並不等於飲茶,其實質是一種社交飲食習俗(喝下午茶最正統的時間是下午四點)。
  • 春節嘮嗑正確方式,這樣喝英式下午茶拍照保證完爆朋友圈!
    在國內,英式下午茶也漸漸成了人們享受午後時光的一大選擇,可是,在你真的了解下午茶嗎?這次冷眼君就來細細講講怎樣用優雅的方式打開這風靡全球的英式下午茶。而真正的下午茶,往往會選擇舒適低矮的椅子和茶几,相對於速戰速決、稍顯狼藉的High tea,下午茶骨子裡就帶著英倫貴族的端莊優雅,一壺好茶,三兩好友,再配些茶點,輕聲說笑,邊吃邊聊。這帶著英倫文化印記的下午茶,不論是茶點還是茶葉,自然都頗有講究。
  • 上流社會禮儀指南:如何優雅吃小豌豆、喝下午茶?
    如何優雅的吃小豌豆 像小豌豆一類食物,用刀叉吃起來很具挑戰性,還好這種食物很少在正式場合出現,大概是怕把人逼瘋吧…… 萬一你真的吃到了,也不要慌,禮儀專家教你吃豌豆。首先,不能拿叉子當勺子使(要是直接拿勺子呢) 再者,不能用刀把豌豆推到叉子上。
  • 真正優雅的「名媛」下午茶,應該是怎樣的?
    當時人們為了省錢,將晚餐與下午茶合二為一,下午茶時間是在傍晚前,所以食物還包括了烹飪的菜餚和麵包,不僅僅只有茶和甜點。 3. low tea(低茶)——矮沙發/矮茶几 low tea才是上流社會中流行的下午茶,低矮舒適的沙發上、精緻的矮茶几,三五好友真正享受的noontea時間。
  • 小仙女們的下午茶, 要喝就喝最優雅的英國皇室御用茶
    困意滿滿的仲夏午後忙工作、忙學習好不容易湊出時間想來場慵懶放鬆的下午茶卻總是挑花了眼也想不好去哪家拒絕將就!我們小仙女們的下午茶必須是最優雅最富儀式感的!最正宗的英倫風最權威的女王親準英皇室御用茶真的有這麼完美的好去處嗎?
  • 英國下午茶的淵源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公元1840年,英國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時刻就意興闌珊、百無聊賴,心想此時距離穿著正式、禮節繁複的晚餐 P a r t y還有段時間,又感覺肚子有點餓了,就請女僕準備幾片烤麵包、奶油以及茶。
  • 宜家居然出了母親節下午茶?最想帶媽媽打卡的大溫下午茶一覽!
    有空的話,很想請媽媽一起喝一頓下午茶,在陽光灑滿的午後,和媽媽聊聊天。說起下午茶,從各種傳統英式茶點到亞洲風情的下午茶,溫哥華可謂是應有盡有。今天小編收集了五家大溫的下午茶,和媽媽一起享受初夏的午時風吧!位於威斯汀海濱酒店的H Tasting Lounge酒廊有非常知名的下午茶,他們的下午茶遵循英國王室傳統,是帶媽媽感受英式下午茶的絕佳選擇。
  • 愛喝下午茶的你,可知道國內與英式下午茶的區別?
    現在下午茶已經成為我們身邊耳熟能詳的就餐方式,用餐時間介乎午餐喝晚餐之間,如果要認真探究起來,這就要追溯到英國17世紀時期開始,沿襲至今久而久之演變成現代人休閒習慣。那麼我國的下午茶與英國人的下午茶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讓我們看看兩者之間差別。
  • 英國人為何要喝下午茶?問問中國人為何愛冬天吃火鍋
    說起英國的飲食習慣,最為人們熟知的可能就是早午餐和下午茶了。有一首英國民謠中唱:「當時鐘敲響四下時,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可見,下午茶在英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在英國的各大影視節目中,喝下午茶也是非常常見的場景。像是《唐頓莊園》《傲慢與偏見》,甚至是《殭屍肖恩》這類的英式喜劇片中也會拿下午茶製造笑點。
  • 林先生的茶|話說英國下午茶
    與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一樣,皇室等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是時尚潮流的風向標,是人們競相模仿的對象。凱薩琳公主和查理二世用這些來自中國的紅茶招待了英國貴族之後,人們被這種神奇的東方樹葉所折服,開始深深地喜愛上了這種回味無窮的飲料。
  • 有趣的英式下午茶,應該怎么喝?原來是這樣
    這陣「中國風」不僅席捲英倫,還風靡了世界,從17世紀到18世紀,全世界都流行「吃茶去」。不僅王室貴族趨之若鶩,中產階級也跟著大飽口福,就連工人們也以茶點為飲食,可想茶葉在歐洲的受歡迎程度。那時歐洲人以中國茶為上品,也是貴族和身份的象徵。
  • 像女王一樣優雅的喝下午茶 天津各大酒店下午茶盤點
    原標題:像女王一樣優雅的喝下午茶 津城酒店下午茶盤點 【利順德大飯店聖誕下午茶】 有153年歷史的天津利順德大飯店一直延續著提供下午茶的傳統。聖誕主題下午茶融入了諸如聖誕樹根蛋糕,聖誕餅乾,聖誕木糠布丁等經典聖誕元素,活靈活現的草莓聖誕雪人撻,惟妙惟肖的聖誕靴深受兒童於女士的喜愛。
  • 貴族喝的下午茶是綠茶,工人們喝的黃昏茶才是紅茶?
    貴族喝的下午茶是綠茶,工人們喝的黃昏茶才是紅茶?       雪白細膩如女人肌膚般的茶具、三層塔上誘人的甜點,濃鬱噴香的紅茶,不管是《唐頓莊園》裡的場景還是簡·奧斯丁筆下的優雅的主人公,英國下午茶總是英國文化裡至關重要的一環。現在,「下午茶」不僅是英國貴族的生活方式,也轉變成中國人、尤其是女性們熱衷的休閒和交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