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一篇名為《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名媛觀察者》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和作者一樣,小編也以為能看到名媛們暢聊奢侈品、分享人脈資源、結識金融精英……
然而,充斥的是「明明看起來那麼有錢,實際上卻十分寒酸」。
01 上海「名媛」群火了
40個人拼一個5000一晚的高級酒店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4個人一起拼單,租一個月名牌包包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6個人拼單一份下午茶,每人只需85就能享受一頓魔都頂級下午茶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簡直是高配版的拼夕夕啊!
截止至今日,曝光者透露文章火了之後,作者被連夜踢出群了。
10月13日凌晨,金星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動態,她發文稱:"上海灘真有富太圈,官太圈,還有偽名媛群!"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讓吃貨小編關注到的是,關於上海麗絲卡爾頓酒店和寶格麗酒店「拼單」下午茶真實性。
這兩家酒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對此進行了否認,稱沒有遇到過類似情況。
但一位上海五星級酒店業內人士告訴媒體,其實高檔酒店拼單消費下午茶,並非不可行。
因為上海「名媛們」享受高檔的下午茶,拍好看的照片上傳到社交平臺,「拍個照而已」,這種行徑在一線城市也很常見。
這位業內人士稱,如果6人將分兩批次,每次3個人進入酒店去拍照是有可能的,「畢竟在下午茶的大堂裡,本來員工也就不多,員工不會一直盯著某一桌看的,所以不太容易被發現。」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02 正宗「洋氣」的下午茶包含了什麼?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好奇的小編專門搜索了上海麗思卡爾頓下午茶,如上圖所示。
看起來也確實非常高級呢!其實我們國家也有吃甜點的習慣,但是「下午茶」這個說辭,主要來源於英國、法國等國家。
英式下午茶 | 起源於皇室
據小編了解,「下午茶」起源於 19 世紀的英國,相傳由貝德福德公爵夫人於 1840 年所創。
這位夫人常在午餐與晚餐的間隙感到飢餓,便令僕人備好茶點,拿到閨房中享用。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隨後,她開始嘗試在夏季時,邀請好友來到自己的莊園參加聚會,這一夏日活動,也被公爵夫人保留下來,帶回了倫敦。
當然,上流社會是通過請柬邀請而來,公爵夫人的好友們對這種「拿著茶杯在田野散步」的新式社交方式十分著迷,並逐漸受到尊重,從戶外轉移到客廳,這種聚會形式逐步引起皇室貴族的紛紛效仿,在茶點和用餐禮儀越來越講究,爾後逐漸演變成今日的下午茶。
(小編感嘆:這才是妥妥的名媛畫風啊!)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英式下午茶 | 不是每一個下午茶,都叫做HIGH TEA
在英式的下午茶裡,有著「HIGH」和「LOW」的區分,是高級和低級的意思嗎?當然不是啦!
經小編研究,其實還有afternoon tea、cream tea的叫法。並且吃的東西還不一樣,跟著小編腳步來康康!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1. afternoon tea(下午茶)——4點左右
傳統時間是下午 4 點左右,食物包括迷你三明治、司康、凝脂奶油、果醬、2~3 種甜點和茶。
2. high tea(高茶)——高椅子/高桌子
high tea實際上是源自工業革命時期的「工人下午茶」的叫法,因為當時工人習慣坐在高椅子和高桌子上吃茶,所以取名為「high tea」。當時人們為了省錢,將晚餐與下午茶合二為一,下午茶時間是在傍晚前,所以食物還包括了烹飪的菜餚和麵包,不僅僅只有茶和甜點。
3. low tea(低茶)——矮沙發/矮茶几
low tea才是上流社會中流行的下午茶,低矮舒適的沙發上、精緻的矮茶几,三五好友真正享受的noontea時間。
4. cream tea (奶油茶)——簡易版下午茶
指的是簡易版下午茶套餐,包括司康、凝脂奶油和果醬,以及一壺英式茶。
5. elevenses(午前茶)——11點左右
指的是在上午11點左右,更加簡易的餐食,一杯茶或咖啡,搭配蛋糕或餅乾。
6. royal tea(皇家茶)——社交類茶會
就好比英式酒會,茶會也有正式的地位。開始時會上香檳酒,結束的時候可能會喝雪利酒。
7. celebration tea(慶祝茶)——大型慶祝
指的是為重要慶祝蛋糕而存在的下午茶,小編認為有點類似於小型生日會。
英式下午茶 | 吃點啥?
小編發現傳統的下午茶用具還是相當繁複,主要包括茶壺、茶杯、糖罐、奶盅、大小點心盤、喝茶使用的小勺、茶葉過濾器、奶油刀、蛋糕叉、三層點心架等。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而如今,這些用具因為食物組成簡化成4個組成部分:茶、三明治、司康與甜點,所以也就有了如圖所示的三層點心架、茶壺、茶杯等。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託盤架底層通常放置手指大小的鹹味三明治,主要有黃瓜、芝士、三文魚等經典口味。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託盤架中層一般放置司康,它在英式甜品的扛把子,下午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據了解,許多品鑑機構會依據餐廳出品的司康是否完美,來判斷其是否能入圍「年度最佳下午茶」的榜單。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託盤架最上層放置的通常是蛋糕、慕斯、水果塔等法式甜品,這是酒店或餐廳盡情發揮創意的餐品,像是寶格麗,將LOGO以轉印的方式印在甜點上,當然特別吸引網紅打卡了。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品嘗時一般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感受口味上從鹹到甜的過渡。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英式下午茶 | 喝點啥?
下午茶飲用的茶葉,主要是英倫早餐茶(English Breakfast)和伯爵紅茶(Earl Grey)兩個品種。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英式下午茶 | 怎麼吃才算優雅?
就好比中國人為別人斟茶時,先為別人斟,再為自己斟;吃飯、喝湯時不宜發出聲音的禮儀一樣,下午茶源於上流社會,因此產生了大量的禮儀規範。
茶杯怎樣拿?
首先,看看下方的動圖,抖森親自示範,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捏住杯把,之後微微抬起小拇指保持平衡,但注意不可將手指穿過杯把並勾住。翹成蘭花指。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先倒茶還是先倒奶?
過濾茶葉的茶具,先放在茶杯上,倒入茶水後,再放入牛奶和糖。
飲茶時應該用茶勺攪拌嗎?
攪拌時,茶勺應前後移動攪拌,而不是直接轉圈,攪拌後茶勺也不能留在杯子中,應取出放在杯墊上。品嘗時,應用左手託住杯墊,右手舉起茶杯,雙手一同協作。
司康應該用刀切嗎?
剛出爐的司康質地鬆軟,直接用刀切會使其散開。正確的吃法是直接用手掰成兩半,然後用小勺依次抹上厚奶油和果醬後食用。
03 結語
據小編觀察,在西方國家風靡了100多年的下午茶,在近幾年的中國,這股風是越刮越大,因為它滿足「美食+社交+拍照」多重需求的存在。
說回這次的「名媛群」事件,在某書上,小編發現有些網紅對於下午茶的所拍所寫都很不錯,但有一個致命的錯誤——不僅把整個下午茶順序都吃錯了,連名字都叫錯了!
(小編:「下午茶」真的表示有被冒犯到)
所以,所謂的名媛,「拼」的就只有酒店、下午茶、奢侈品,但屬於「名媛」的涵養和能力是沒辦法拼的。
圖/源自網絡,僅供學習
這次火爆的「上海名媛群」事件,同時也反映了現代的消費主義問題,專家認為,消費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消費主義是不值得被過度崇尚的。
行膳餐飲研究院小編也認為:「『名媛拼團』行為沒有違法,但是應該大家共同努力,扭轉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