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子
相信說起富豪李嘉誠,大家都不陌生!畢竟,李嘉誠曾在房地產繁榮時期成為中國首富。但他在我國的名聲,卻不如現在的馬雲、馬化騰等富豪。也許是因為他瘋狂地在國內「套現」了數千億資產轉而投資英國。為此,李嘉誠還表示:商人無國界,不要用虛無縹緲的「道德」來衡量他,他只是一個商人!可是道理大家雖然都懂,但就是大家很少會聽啊!
一:在中國賺錢,在英國投資
2019年,李嘉誠直接向英國最大的酒吧運營商投資了252億港元,共收購了2700家酒吧。可見,李嘉誠的投資「豪邁」,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擬的!
在李嘉誠創業之初,他就享受到了改革開放之初的第一筆「紅利」。他準確把握經濟發展的「關鍵點」,大膽投資於各行各業,在政府優惠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實現了財富積累。從那以後,李嘉誠一直依靠已完成的投資,尤其是房地產,來吸收買家多年來的儲蓄和未來的購買力。
實現財富的自由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作為一個企業家從中國發展的「紅利」中賺了很多錢之後,難道他不應該回頭去建設自己的國家嗎?但是李嘉誠卻沒有這樣做,自2013年以來,李嘉誠逐漸減少了國內投資,並開始頻繁出售國內資產,尤其是房地產項目。
到目前為止,李嘉誠已經套現人民幣近1,700億元,但他尚未將這些資金用於國內建設。相反,他去了英國投資公路、電網和通信。由於他的巨額投資,英國人視他為恩人,甚至女王也見了他。可以肯定地說,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大部分資金都是從中國賺來的,因此中國人一直在譴責他的行為,但李嘉誠卻並沒有停止在英國的投資
最近,加拿大也突然傳來消息,李嘉誠再次「變現」,直接被稱為「李嘉誠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以38億加元(約19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加拿大當地一家油砂生產商Cenovus 能源公司!畢竟,李嘉誠這樣的大人物進行的每一筆重大投資和出售,都意味著市場結構的重大變化。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李嘉誠的「套現」並不是「逃跑」。由於今年全球疫情的影響,這一「巨大投資」受到了影響。截至6月30日,李嘉誠在赫斯基能源公司的投資收入只有23.8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21億元),其中淨利潤虧損3.04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李嘉誠正在出售赫斯基能源公司。不僅如此,它去年收購的英國最大的酒吧運營商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衝擊。2700家酒吧中的一些將面臨永久關閉。
面對來自各方的質疑,李嘉誠說:「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是一個純潔的商人。只要有回報,有風險的地方,我就會投資。」事實上,李嘉誠不必為自己辯護。他的海外投資只是正常的「商業活動」,主要是為了實現資產增值。
但「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說:「李嘉誠在這件事中扮演了一個不好的角色。作為一個中國人,即使國內經濟陷入衰退,他也不應該退出。這是你的國家。你應該和你的國家共存。」事實上,曹德旺的評價確實是到位的,李嘉誠可以說是「鏤空」中國對海外奉獻的「鼻祖」。李嘉誠瘋狂投資海外後,越來越多的中國富人開始將資產轉移到海外。
二:炒地
李嘉誠被譽為中國房地產開發的奠基人。自中國開始房地產開發以來,一直從事房地產相關業務。李嘉誠憑藉其獨特的眼光和高瞻遠矚的管理技巧,逐漸佔領了房地產市場,並獲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如前所述,李嘉誠在改革發展中獲得了第一波「紅利」,其中之一就是房地產業。
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就開始大力發展房地產,保障人民的住房安全。當時,李嘉誠擅長房地產開發和建設,國家開始「支持」他的發展,帶動國內房地產業務的穩定增長。李嘉誠從中受益頗多,房地產業務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地產項目。不過,從那以後,李嘉誠就沒有考慮過繼續推動開發,而是尋求保護資產。囤積土地是一種賺錢的方式。在此期間,李嘉誠接觸了大量有關「囤地不建房,等待房價升值」的傳聞。
李嘉誠的子公司長實集團將其在大連西崗山的黑口項目以超過4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中國陽光。此土地項目已延遲8年,遠遠超過了約定的完成時間,這是典型的「囤積土地」行為。
三:發明公攤面積
在過去幾年的房地產開發中,幾乎所有的購房者都對共用區域和物業收費非常反感。以購買區域為例。如果你買了100平方米的房子,在合租後只能住70、80平方米或更少的房子。
房價本身已經非常昂貴,現在又出現了公攤區域,這確實讓買家損失了很多。但這個最傷人的法則是李嘉誠發明的。李嘉誠首先在香港發明了它,然後擴展到大陸。2013年,香港取消了公攤面積,但大陸仍在使用。
李嘉誠做了以上三件事,讓人感到非常「生氣」,甚至有人說他做了前兩件對不起中國,最後一件對不起中國人。你怎麼看?
本文由AI科技新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