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丨 「一座秦嶺山,半部中國史」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在秦嶺的南坡,有個地方叫商洛,那裡的小路牽引著無數山峰走過,那裡的清泉流趟著世代耕讀的傳說……」一首《秦嶺裡最美的地方是商洛》曾傳唱秦巴山脈間。

  習近平總書記20日在陝西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來到位於商洛市柞水縣的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

  一座秦嶺山

  「一道龍脈,橫亙在那裡,提攜著黃河長江,統領了北方南方,它是中國最偉大的一座山,當然它更是最中國的一座山。」這是作家賈平凹筆下的秦嶺。

  巍峨綿延的大秦嶺橫貫東西約1600公裡,司馬遷在《史記》中寫下「秦嶺,天下之大阻」,便有了「秦嶺」地名的正式文字記載。

  「一座秦嶺山,半部中國史」。這是中華民族兩大母親河之間的一座山,中國北方之雄魂、南方之秀美的山水畫卷以此為界徐徐展開;八百裡秦川受到它的涵養和庇護得以風調雨順;華夏文明的地理、思想、政治、文化之矩在這裡承載。

  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唐代詩人李白筆下是「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的雄峻高聳,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太白山上無閒草,滿山遍野都是寶」。秦嶺的獨特動植物資源可見一斑。

  這裡有紅豆杉、獨葉草、華山新麥草等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在陽光下抽枝散葉,有並稱為「秦嶺四寶」的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在林間閒庭信步,有「國家中央公園」、野生動植物天然「生物基因庫」的美譽。2003年「世界地球日」,世界自然基金會宣布秦嶺作為全球第83份「獻給地球的禮物」。

  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秦嶺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數據顯示,2019年秦嶺天然林已達5325萬畝,佔秦嶺森林總面積的61%。

  一組對比圖

  正值暮春四月,陝西秦嶺北麓綠意湧動,山巒巍峨,一片生機萌動。陝西西安長安區「群賢別業」拆除之後,秦嶺和諧森林公園取而代之,復綠復耕。

對比圖

  十幾年前大肆違建別墅的亂象被嚴厲整治,在不同時期拍攝的對比照片中,莽莽秦嶺的舊貌與新顏一目了然。然而曾經的秦嶺之觴,讓人觸目難忘。

  整治前,秦嶺北麓分布著大量別墅小區,不少山體遭人為破壞,生活汙水被隨意排放,好山好水被據為私有,生態環境受嚴重破壞。針對這一問題,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六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

  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

  在習近平親自推動下,一場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在2018年7月31日拉開帷幕,區域生態環境治理持續開展。全市排查出秦嶺北麓違建別墅1194棟,拆除1185棟,沒收9棟,依法收回國有土地4557畝。

  在2019年12月1日開始施行的《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中,核心保護區範圍由海拔2600米以上擴大到海拔2000米以上,核心保護區面積佔比從0.77%提高到13.92%,形成了「海拔+區塊+生態廊道」的保護體系。

  一段舊往事

  同樣是陝西,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在梁家河度過。「作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樸素想法開始萌芽,與群眾一起開展發展農村生態經濟的生動實踐。

  在看到《人民日報》介紹有關四川省推廣利用沼氣的報導後,正擔任大隊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向縣裡匯報、到四川「取經」,帶領梁家河村民大辦沼氣。隨著1974年7月沼氣池順利點火,「沼氣過不了秦嶺!」的預言不攻自破。

  一直以來,群眾大量砍伐樹木燒火做飯造成的水土流失問題得到解決,影響農業發展的障礙有了突破。

  度之往事,驗之來事,生態環境建設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大事。他在「秦嶺違建」問題上「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工作態度,早在數十年前開始就一以貫之。

  在河北正定,他主持制訂《正定縣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強調:「寧肯不要錢,也不要汙染,嚴格防止汙染搬家、汙染下鄉」。

  在福建廈門,他剎住「亂砍、濫伐、亂採」風,推動篔簹湖綜合治理:「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壞來進行另一方面的建設?我自己認為是很清楚的,廈門是不能以這種代價來換取其他方面的發展。」

  在浙江,他提出,不重視生態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視生態的領導是不稱職的領導,不重視生態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不重視生態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備現代文明意識的公民。

  「我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看得很重,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就一些嚴重損害生態環境的事情作出批示,要求嚴肅查處。」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表明自己對生態環境破壞行為「零容忍」的態度。

  一場攻堅戰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對待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時,習近平始終堅持動真格、出實招。

  除秦嶺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別墅之外,他還對陝西延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島湖臨湖地帶違規搞建設、新疆卡山自然保護區違規「瘦身」、騰格里沙漠汙染、青海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和木裡礦區破壞性開採、甘肅祁連山生態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洞庭湖區下塞湖非法矮圍等事件作出多次批示。

  「你掙到了錢,但空氣、飲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麼幸福可言。」

  「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帳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對生態破壞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批示,親自驗收:

  在山丹馬場實地考察,他聽取祁連山生態修復工作並表示:「祁連山是國家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這是國家戰略定位,不是一省一地自作主張的事情。」

  在洞庭湖畔的華龍碼頭,他通過實時監控察看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狀況,勉勵大家繼續做好長江保護和修復工作,守護好一江碧水。

  2015年春節前夕到陝西考察調研,他強調在保護生態環境上不能手軟,不能產生「破窗效應」;5年之後,被譽為秦嶺東部綠色明珠的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留下了總書記的生態足跡……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

  在秦嶺孕育的大地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代代努力,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張謇留給我們哪些啟示?
    總書記為何如此關注?他又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今天的《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我們一起來聽張謇的故事。  △點擊收聽本期《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音頻  狀元辦廠,實業救國赤子心  張謇,我國近代著名的企業家、政治家、教育家,1853年出生於江蘇通州(今南通)海門常樂鎮,祖上幾代都是以農商為生。
  • 「春染山河」「一座秦嶺山,半部中國史」,秦嶺的春天花香千裡
    01秦嶺春又來,花開千裡香「一道龍脈,橫亙在那裡,提攜著黃河長江,統領了北方南方,它是中國最偉大的一座山,當然它更是最中國的一座山據央視報導,4月20日,習總書記在陝西秦嶺一帶考察調研,受到秦嶺民眾的熱烈歡迎,是習總書記帶來了新一年的春風,讓千裡秦嶺春色更美。「在秦嶺的南坡,有個地方叫商洛,那裡的小路牽引著無數山峰走過,那裡的清泉流趟著世代耕讀的傳說……」一首《秦嶺裡最美的地方是商洛》在秦巴山脈間優美迴蕩。
  • 鑑往知來,跟著習近平學歷史丨一條古道一座鎮
    正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19日下午來到和順古鎮,了解絲綢古道交往、歷史文化傳承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情況。位於騰衝城西南的和順古鎮,曾是古代馬幫重要驛站、南方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如今已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 一座榮國府 半部正定旅遊史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高瞻遠矚,讓正定城因為有一座不一樣的園子,而有別於其他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旅遊元素,一座榮國府就是半部正定旅遊史。榮國府見證正定旅遊三十年1992年,榮國府建成後的第六年,李景利從部隊轉業後來到榮國府。
  • 半部春秋史,一座孝裡城
    「半部春秋史,一座孝裡城」。濟南市長清區孝裡孝裡街道辦事處現在建制上是長清區的一個街道,但在歷史上,孝裡卻是一座城,一座春秋「邊城」。「魯襄公十八年,冬十月,會於魯濟,尋湨梁之言,同伐齊。齊侯御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裡。」齊國做為春秋第一霸主。齊國當然會被周邊小國羨慕、嫉妒、恨。
  • 一座朝天宮 半部南都史
    傅玉 攝 一座朝天宮,半部南都史。太平天國後,曾國藩將朝天宮改為孔廟,並把原在成賢街的江寧府學遷至朝天宮,形成了中為文廟,東為府學,西為卞公祠的格局。宮溟飛 攝中國古代建築,一般會在建築的主入口前設置一道牆,成為照壁或影壁,萬仞宮牆則是整個朝天宮古建築群的照壁,也是文廟的標誌性建築。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一張白紙如何演繹人類奇蹟
    這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  「經濟特區」是這麼來的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26日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歷史的鏡頭拉回到40多年前,當時的中國正徘徊在「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再來大別山,重溫革命歲月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次來到大別山革命老區。上一次是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考察,第一站就來到位於大別山區的金寨縣。  在金寨,總書記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
  • 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張謇留給我們哪些啟示?
    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張謇留給我們哪些啟示? 2020-11-15 08:34:39 來源: 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期間,專程前往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介紹展陳。
  • 「聲」臨其境演繹「四史」,鑑往知來「靜」聽蘇河
    「聲」臨其境演繹「四史」,鑑往知來「靜」聽蘇河 2020-10-1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儘管孫中山在任前後只有3個月的時間,對於南京的城市建設尚未來得及規劃,就被迫辭職,然而中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中國國貨銀行 《首都計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按照國際標準制訂的城市規劃,其中設有「建築形式之選擇」一章,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儘管孫中山在任前後只有3個月的時間,對於南京的城市建設尚未來得及規劃,就被迫辭職,然而中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中國國貨銀行 《首都計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按照國際標準制訂的城市規劃,其中設有「建築形式之選擇」一章,
  •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一直就有「金陵第一明秀山」之稱的棲霞山,早在清代的時候就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甚至還有「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譽。「棲霞」這兩個字剛開始並不是這座山的名字。到了南朝的時候,有人在這座山上建了一座寺廟,因為寺廟的名字是「棲霞寺」,於是攝山也因為這座寺廟開始變得有名起來,就改名叫「棲霞山」,並且逐漸成為了我國的佛教聖地。而棲霞山可不僅只是佛教聖地,還是個要有文化有文化,要美景有美景的地方。棲霞山古蹟遍布,有歷史古蹟遺址80多處,薈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和茶文化等多種文化。
  • 初冬,相約「金陵第一勝跡」南京朝天宮,一座朝天宮,半部南都史
    作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文物眾多、歷史悠久,有「一座朝天宮,半部南都史」之美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門前除了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外,還有一塊「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在此下馬」的下馬坊,更顯示出皇家禁地的威嚴。
  • 專家評《船政學堂》:一部船政史 半部中國近代史
    本片的立意高遠,在於通過對船政學堂建立過程的描述,引發出近代中國建設海邊防禦力量的歷史過程。特別讓人感慨的是,正像任何一次偉大變革需要先行者做出奮鬥和犧牲一樣,中國海防的起點,也是由一批志士仁人從覺醒到實踐,為之投身和獻身開始的。林則徐遺願、左宗棠實踐、沈葆楨身體力行,一所船政學堂的建設史,可以看到舊中國革新之難,更可以看到先行者為之努力的印跡。
  • 「黨建治學」徐光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
    徐光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黨建治學輝煌的歷史文化必將激勵河南人民發奮工作,努力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徐光春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作為一個文化情結深厚、長期從事文化工作的老兵,來河南工作後,中原古老而神奇的歷史文化像磁石一般吸引著我。在河南的五個春秋裡,隨著對河南歷史文化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的了解,我發現河南有本錢來談文化,河南也有地位來論歷史,並逐漸形成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的認識。
  • 「野心家」施展:我們平時所談論的中國史只是半部
    ▲施展認為,我們平時所談論的中國史,只是半部中國史。而施展在北京航空大學讀工科,當時他想知道為什麼中國是現在這樣,從他當時能接觸到的學術資源來看,只能得到「資本主義在中國行不通」的解釋。施展想知道為什麼行不通,碩士讀了英國史,因為那是資本主義誕生的地方。
  • 一部船政史 半部中國近代史-光明日報-光明網
    其深厚的人文底蘊、深邃的歷史洞察力和深切的時代使命感,使作品呈現出堅定、厚重、悲壯的冷峻質感,讓人仿佛能碰觸到歷史影像背後的當代脈搏。     一部船政學堂史,就是一部中國近代開放史。《船政學堂》以「見物更見人」的故事化方式娓娓道來,將晚清「千年未有之變局」中船政學子一腔熱血報國不成,卻仍對國家抱有無奈幻想的矛盾痛苦心態,刻畫得入骨三分。
  • ...新時代中國史學繁榮發展新局面——「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
    大家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科學的重要論述,貫通學史、治史、用史的方方面面,體現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歷史和歷史科學的深刻把握,彰顯著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歷史意識、寬廣的歷史視野和大歷史觀、強烈的文化自信和歷史擔當,是新時代中國史學研究的重要指針和基本遵循。新時代對史學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途上,歷史研究不能缺席,也不會缺席。
  • 「今日作家」田耘 ‖ 秦嶺山,父親山!(散文)
    簡直就是一座雄性的山!透過層層雨霧,我能看見亂雲飛渡中秦嶺山的偉岸和真容。豈止一個「高」字或「大」字形容得了!我為它痴迷,為它陶醉,為它自豪,為它讚嘆!此時,我很遺憾,也很自責。我遺憾,我為什麼不是畫家呢?否則,我會像徐悲鴻一樣,用手中的畫筆,將這萬馬奔騰般的雲山霧海畫下來,把它畫成一幅壯麗無比的山水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