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知道|病毒|冠狀病毒|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利託那韋|洛匹...

2020-12-22 騰訊網

1,病毒的來源是什麼?

中國醫學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發表的文章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與已知的冠狀病毒相比相似度均小於90%,判定其為一種前所未知的新病毒。而新發現毒株包含ORF3和完整的ORF8基因區域,這是蝙蝠源冠狀病毒的特徵序列。

至於蝙蝠和人之間的中間宿主是什麼,目前尚未有答案。不過,多項研究表明,華南海鮮市場或許並非新冠病毒的唯一發源地。

1月31日,生物預印本網站bioRxiv發表了印度理工學院德裡分校研究人員的論文,聲稱新冠病毒插入了HIV基因結構片段,這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的,暗示是人造病毒。這種說法遭到了全球科學家一致的批評,同日《科學》發表文章稱這種說法是「陰謀論」。bioRxiv很快進行了撤稿。目前科學界的意見普遍認為,這是一種來自自然界的病毒。

2,通過什麼傳播?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中國出現新冠病毒——評估其影響時的關鍵問題》一文指出:新冠病毒的傳播可能通過大的帶毒飛沫和接觸發生,較少通過氣溶膠和汙染物發生。這意味著,感染者的唾液會攜帶病毒,而說話、咳嗽、噴嚏,都會使唾液以飛沫方式傳播到空氣中,如此就有機會接觸其他人的黏膜。同時,這些飛沫會沾在物體表面,比如電梯按鈕,如果其他人的手觸碰到再碰自己的眼睛,嘴巴等位置,也可能會被感染。

(這張圖顯示了飛沫可以達到的距離非常遠。)

1月3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篇報導美國首例病例的文章中,提到了在患者發病第7日採集的糞便樣本中檢出了病毒 RNA。同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與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也觀察到部分患者首發症狀僅為腹瀉,懷疑消化系統也可能是病毒的傳播途徑,後在這些患者的大便和肛拭子中也發現病毒核酸。研究團隊據此提出,新冠病毒還存在一定的糞-口傳播。

3,傳染性有多強?

1月25日,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表的報告《新冠病毒的傳播性》顯示,如果沒有有效的遏制措施,每個患者可能感染1.5至3.5個人。

1月30日《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國武漢的早期傳播動力學》,測算認為,現有患者平均將感染傳給了另外2.2人。

1月31日《柳葉刀》發表了一項來自香港大學研究團隊的成果,認為在基線情況下,新冠病毒的RO(基本傳染數)為2.68,一個患者或病毒攜帶者平均可以傳染給2.68個人。

總的來說,目前的研究認為新冠病毒基本傳染數都在1.5-3之間,小於非典SARS病毒(香港)的3.1-4.2,那為何中國病例增長卻超過2003年SARS的新增速度?這可能是由於新冠病毒的傳播周期更快,傳播方式更為隱匿,更難以防控,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人口流動速度遠遠超過2003年。

4,發病的潛伏期是多少天?

1月30日《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國武漢的早期傳播動力學》表明,大多數感染者7天內會發病,估計平均潛伏期為5.2天。荷蘭的研究人員表示,在34個確證病例中,平均潛伏期大概為5.8天。而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另一則報導中,一位27歲的越南小夥被其曾到過武漢的父親感染,發病的潛伏期只有3天。

世衛組織在《Novel Coronavirus(新冠病毒)-Situation Report-7》中預測病毒的潛伏期大約為2至10天。美國疾控中心的官員估計,潛伏期為2至14天。

目前有研究發現,可能有「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但對「無症狀傳播」尚存在爭論,也不清楚疾病的嚴重程度是否會影響傳播病毒的難易程度。2月1日,世衛組織在推特上聲稱:「無症狀者的傳染比較少見,對於其他冠狀病毒來說也非常罕見,比如MERS。因此,無症狀病例的傳播可能不是此次冠狀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

5,發病的症狀是什麼?

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四版)顯示,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1月24日在《柳葉刀》上發表的論文《武漢市2019年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特徵》發現,發病時的常見症狀為發燒(98%),咳嗽(76%)和乏力或肌肉酸痛(44%),從發病到呼吸困難的天數平均為8天。

而美國首例患者最初表現為輕度咳嗽和低度間歇性發燒,入院前有兩天的噁心和嘔吐史。入院後出現大便稀疏的症狀,還出現反覆發燒的情況。在患病的第4天X光片還沒有肺炎跡象,但患病第9天(住院的第五天)的X光片顯示,左肺葉下有肺炎,血氧飽和度下降至90%,患者出現呼吸困難。這表明,該病的早期症狀很像感冒,但在進程中會發生爆發性肺炎。

(美國病例中患者的發燒情況和症狀,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6,危重率和死亡率高嗎?

2月4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截至2月3日24時,全國確診病例病死率2.1%。湖北省確診病例病死率3.1%,武漢確診病例病死率4.9%,如果除掉湖北,其他省份病死率是0.16%。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麥可·瑞安認為,與季節性流感或其他疾病的病死率相比,2%的病死率仍然是一個棘手的病死率。

1月29日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的一篇回顧性研究文章表明,新冠病毒感染更可能影響患有合併症的老年男性,另外,年齡大、肥胖和合併症可能與死亡率增加有關。

雖然關於死亡率目前還無法下定論,但學界普遍認為,該病毒的死亡率大大低於另外兩種冠狀病毒:致死率三分之一的MERS,以及致死率約十分之一的SARS。從臨床來看,MERS和SARS似乎對肺組織更具破壞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和致死率與其他流行病的比較,來源《紐約時報》)

7,目前有什麼治療方式?

按照目前國家衛健委公布的診療方案,除了常規的病情檢查和監測外,可對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發病早期可試用α-幹擾素霧化吸入,也可選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如有肺部狀況,酌情酌量短期內使用糖皮質激素;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加強細菌學監測,有繼發細菌感染證據時及時應用抗菌藥物。

這其中,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是一種抗愛滋病毒的複方製劑。北大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廣發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就是使用了洛匹那韋/利託那韋。

而美國首個病例在肺部發炎之前的治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支持性的。肺部發炎後開始使用萬古黴素和頭孢吡肟治療,並開始吸氧。入院第七天,主治醫師給病人靜脈注射了瑞德西韋(Remdesivir),患者的呼吸得到了改善,血氧也升高了。

瑞德西韋是一種正在開發的新型核苷酸類似物前藥,本來用於抗伊波拉病毒,在之前的臨床試驗中證實了對SARS和MERS的病毒病原體均有活性。

湖北省科技廳廳長王煒2月2日表示,目前已初步篩選出三種治療藥物,在細胞層面能有效地抑制新冠病毒的複製,在人體上的作用有待臨床試驗。目前有報導的藥物還有阿比朵爾、法匹拉韋、磷酸氯喹等,據統計,目前已有31項臨床試驗在中國臨床試驗中心註冊。

8,個人如何預防被病毒傳染?

第一,戴普通醫用口罩出門。咳嗽產生的飛沫82%都集中在0.74和-2.12微米,所以絕大多數飛沫核用普通的醫用口罩就已經足夠了,不需要佩戴N95。

第二,注意打噴嚏的禮儀,在迅雷不及掩耳的0.34秒裡,唾液已經傳播到70釐米以外了。因此,打噴嚏應使用厚一點的紙巾(或多層重疊),萬一沒有紙巾或來不及取紙巾,就把頭埋在臂彎裡,用袖管罩住口鼻來打噴嚏。

(圖片來源:世衛組織網站)

第三,勤洗手,並且洗久一點,泡沫搓手至少需要20秒,這大概是相當於把「祝你生日快樂」歌默唱兩遍那麼長的時間。並儘量避免用手摸自己的臉、揉眼睛。

(圖片來源:世衛組織網站)

9,什麼時候會有疫苗?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發布的文章顯示,研究人員已經研究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組,發現了對感染至關重要的蛋白質。來自澳大利亞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至少三家公司的科學家正在研製備選疫苗。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說:「如果沒有遇到任何不可預見的障礙,我們能在未來三個月內進行一期試驗……在初步試驗之後,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來進行廣泛的測試,以證明疫苗安全有效。在最好的情況下,疫苗可能在一年後對公眾開放。」

10,公共政策如何應對?

公共衛生措施(包括社區隔離、及時診斷和嚴格遵守醫療機構的一般預防措施),這在控制SARS和MERS中都發揮過至關重要的作用。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但強調不建議實施旅行和貿易限制。

雖然中國各地都出現了疫情,但1月31日《柳葉刀》發表的香港大學團隊最新研究結果表示,相關研究人員相信,仍有可能採取措施來確保控制病毒感染的傳播,措施包括對最初的輸入病例及早期本地的傳播病例進行嚴格的隔離治療,受感染的地區應該採取實質性的甚至更加嚴厲的限制人口流動的措施,例如通過取消大規模集會、學校暫停開學,建立在家安排工作的靈活機制,以此大幅降低人口內部接觸率。

這些正是目前中國在堅持做的。中國各地已陸續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各省各市各區各村鎮陸續出臺管控交通的政策,學校推遲了開學時間,企業也推遲了復工的時間。

相關焦點

  • 最新進展:新冠病毒「特效藥」們都怎麼樣了?|利託那韋|瑞德西韋|新...
    1月23日,國家衛健委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其中明確了在抗病毒治療措施中,「可試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每次 2 粒,一日2次。但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仍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 翟所迪教授:新冠肺炎抗病毒試用藥物治療的十問十答
    1.健康界:洛匹那韋/利託那韋作為此次疫情暴發之後最早被使用的抗病毒藥物之一,這一愛滋病藥物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的原理是什麼?  翟所迪教授:這一藥物批准的適應證是抗愛滋病。愛滋病毒複製需要的結構蛋白和酶類可以通過洛匹那韋和利託那韋這兩種擬肽類蛋白酶抑制劑所抑制。
  • 助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艾伯維:向全球供應HIV藥物克力芝(洛匹...
    該公司正與全球範圍內選定的衛生當局和機構合作,以確定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對COVID-19的抗病毒活性以及療效和安全性。Gonzalez表示:「我們致力於以任何方式幫助解決COVID-19公共衛生危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1月下旬迅速回應了中國當局對Aluvia(洛匹那韋/利託那韋)的需求。我們正在與全球衛生當局合作,以確保我們滿足COVID-19患者的需要,並開展適當的臨床試驗以評估其療效,同時繼續確保向全世界愛滋病毒(HIV)感染者者不間斷地供應Kaletra/Aluvia(洛匹那韋/利託那韋)。」
  • 對抗新冠肺炎的藥物「武器」原來是這9種,能直接打擊病毒,增加戰鬥力
    2003 年,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的一項體外實驗表明,幹擾素能明顯抑制 SARS 病毒複製。抗疫表現:通過霧化吸入,α-幹擾素主要在肺部和氣道產生作用,全身的副反應少。早期使用效果好。2.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克力芝):早期效果好,效果有爭議,有一定毒副作用。
  • 日本怎麼治新冠病毒感染?他們也用到了抗愛滋病藥物
    其中,中國籍患者在1月20日抵達日本後,出現38度以上高燒,於30日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該患者自確診當天起,開始服用海外也在試用的愛滋病治療藥物「利託那韋」和「洛匹那韋」,並因存在呼吸困難症狀,接受了吸氧治療。之後,該患者的病情沒有惡化,2月3日體溫降至37度。
  • 首個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結果:克力芝未能顯著加速症狀改善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冠肺炎治療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商品名克力芝)臨床試驗結果今日公布。 北京時間3月19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中國團隊關於使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重症新冠病毒病(COVID-19)的臨床試驗結果。
  • 臨床試驗顯示:法匹拉韋優於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應如何使用?
    2月14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宣布:法匹拉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試驗初步結果顯示,法匹拉韋的抗病毒療效優於克力芝(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副作用明顯低於克力芝組,並建議擴大規模在臨床應用。該項臨床試驗共90例,目前已完成80例(見下圖)。
  • 日本披露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療詳情:一人使用抗愛滋病藥物後症狀改善
    其中,中國籍患者在1月20日抵達日本後,出現38度以上高燒,於30日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該患者自確診當天起,開始服用海外也在試用的愛滋病治療藥物「利託那韋」和「洛匹那韋」,並因存在呼吸困難症狀,接受了吸氧治療。之後,該患者的病情沒有惡化,2月3日體溫降至37度。
  • ...藥物展現抗病毒本色,到底它們能否抗擊新冠病毒?看藥學專家怎麼說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型病原體,科學認知仍在不斷完善,迄今為止並沒有找到特效藥物,對病人的治療方案可用「摸索+總結」來概括,臨床上部分抗病毒藥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取得一定療效。
  • 與新冠病毒賽跑 美英澳加速研發疫苗
    據《自然》雜誌統計,截至2月4日,全球至少已有77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研究論文發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和《醫學病毒學雜誌》等期刊上都不乏相關研究報告。面對疫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各國需要加強合作,攜手抗「疫」。目前,世衛組織正努力匯聚科學界力量,以加強各國合作共同研究針對新冠病毒防治的疫苗、療法和診斷技術。
  • 盤點那些新冠病毒「特效藥」,看看誰能走到最後?
    06 v _ 克裡芝 (洛匹那韋 利託那韋片) 克裡芝可能是最早進入人們視線的新冠藥物。
  • 中國完成全球首個新冠隨機對照藥物臨床試驗,評價「克力芝」
    北京時間3月19日,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等團隊的研究人員聯合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商品名『克力芝』)治療重症COVID-19成人住院患者的試驗」。
  • 有沒有可能,不知道得了冠狀病毒吃平常感冒藥自愈的,什麼原理?
    我們可以盤點一下近期有關藥品的誤解:1、先是在疫情初期,曾經有一條傳聞,雙黃連是抑制冠狀病毒的特效藥。於是,很多老百姓就開始忙著搶購雙黃連。以至於後來我們的專家特意出來說明。這個雙黃連的確是可以抑制病毒,只是說這種藥的成分,在某些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類似感冒的病毒。一些程度上可以抑制目前的新冠病毒。
  • 新研究:克力芝和阿比朵爾治新冠收效甚微,或反而拖慢轉陰
    當地時間3月23日,醫藥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未經同行審議),指出根據44例患者的隨機對照實驗的結果,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克力芝)或阿比朵爾單藥治療在輕度中度COVID-19的臨床治療中收效甚微。此外,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還可能導致更多病人的不良反應。
  • 談談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的妊娠安全性
    α-幹擾素霧化吸入,洛匹那韋/利託那韋(200mg/50mg,每粒),或加用利巴韋林注射液,磷酸氯喹,阿比多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快速指南(第三版)》指出若有地方性流行病學或其他感染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旅行史或接觸動物流感)時,經驗療法應包括奧司他韋和阿比多爾。
  • 盤點那些被專家認可的新冠肺炎"有效藥"
    經過研究證明其對SARS-CoV及MERS-CoV冠狀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此為處方藥,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發展階段:針對新冠肺炎治療的體外細胞測試階段。發展階段:日前,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上藥集團聯合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啟動了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7、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推薦時間:1月22日,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患者可試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抗病毒治療。
  • 目前應用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有哪些使用要點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毒,抑制病毒複製是控制疾病發展的關鍵環節,目前只有少數幾種抗病毒藥物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得到初步的臨床驗證。 可試用的抗病毒藥物包括氯喹、羥氯喹、法匹拉韋、幹擾素、利巴韋林、洛匹那韋/利託那韋、阿比多爾、瑞德西韋,治療效果均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來評估。
  • 一文看懂這些拗口的新冠肺炎治療藥物
    這裡面就包括被大家廣泛討論的抗HIV藥洛匹那韋,以及瑞德西韋。而網傳王月丹團隊發現止咳化痰藥「氨溴索」具有潛在的治療功效,也是基於類似的技術。 2、洛匹那韋-利託那韋 洛匹那韋(Lopinavir,LPV)是一種新的抗HIV的蛋白酶類抑制藥物,主要通過阻斷Gag-Pol聚蛋白的分裂,產生未成熟的、無感染力的病毒顆粒而發揮抗HIV病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