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溫、手溫、腋溫、耳溫,究竟哪個溫度最準?

2021-01-17 健康荔灣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在聯防聯控部門帶領下,大家共同努力下

相關監測措施也實施起來

「額溫槍」大家都不陌生了


經過一個街口,對準額頭「滴」一下

36度多的額溫,讓大爺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再經過一個路口,對準手腕處「滴」一下

36度多的手溫,讓大娘露出了完成神聖任務的笑容


但是,我鬱悶了,那是測哪裡比較準?

而且,為啥我有時測同一位置都不一樣的溫度?

額溫計一般的正常使用環境應當是:

16℃至35℃的室內


在戶外使用時,天氣太冷或太熱都會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


建議在使用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酌情尋找適合的室內場所再次測量,具體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如暫時沒有理想的測量環境,比如在空曠低溫的室外環境中,建議可以採取以下兩種辦法:


還有,大家測的方法也並不一致,那怎樣才是正確的測法?


此外,被測者長時間開暖風或被測者長時間處於室外低溫環境中,都可能導致其額頭表面溫度的暫時偏高或偏低,應當等人體溫度平衡後再進行測量


該特別注意的一點是:


一些紅外額溫計具有物溫模式和體溫模式,測量人體溫度時,應確保紅外額溫計處於體溫模式。



說完額溫槍,那我們說說我們一時測額,一時測手,究竟哪個最準?



在醫學上,評估人體是否發熱,可以觀察的是:

腋下、口腔、肛門以及耳溫。


由於耳部深處更接近腦的內部,因此耳溫對發熱表現的更加敏感。肛門更貼近體內,因此升溫的程度也更高一些。


相對來說,腋下溫度與體內溫度相差的幅度會更大一點。


由此,檢測不同部位得出的發熱溫度是不一樣的。

在以上的常規檢測部位中,除了耳溫外,均不適宜用於大人群的防疫檢測情況。而耳溫作為檢測標準是由於近似認為它更接近動脈,且能夠體現腦部溫度,因此同樣能夠體現腦部溫度的額溫,就更具有判斷發熱的臨床意義。


不過,由於耳內腔道狹窄,耳溫計在使用過程中難免出現接觸現象,有交叉感染的風險。如果加用一次性耳套,則會增加測量成本。

相對來說,手腕由於處於人體的末端位置,對於人體真正溫度的體現能力更差。


另外,額溫槍在設計最初,會根據額頭表麵皮膚溫度與人體體內溫度差異進行校正,並不適宜用於手腕測溫。因此更加推薦「額溫槍」就應用於額頭測溫,而不是手腕。


但是,額溫槍也是可以測手腕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如果要用額溫槍測量從室外進入室內的人的體溫,或者在室外進行體溫測量時,最好測量被衣服覆蓋的部位,比如手腕或者脖子,讀數會更準確一些。

(特別在室外,剛被大風吹完。還是測手腕吧😂)


除了有衣物保溫之外,手腕本身的溫度也相對穩定。在清醒的時間裡,腕部溫度的變化幅度在1℃左右,比起暴露在外風吹日曬的額頭,波動還不算太大。

好吧,說完最近大家天天見的額溫槍,下次咱們說說從小見到大的水銀溫度計它的那些事,敬請關注。


疫情當下,「健康荔灣」與您,攜手向前

記得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

相關焦點

  • 腋溫、耳溫、額溫、肛溫,娃發燒時選哪個?
    比較常用的體溫測量方法有腋溫、耳溫、額溫、肛溫。肛溫測量因不好操作一般在家庭中使用較少,最常用的是耳溫、腋溫和額溫。比較常用的溫度計有電子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紅外線體溫計。 耳溫槍 測量方法:一定要把耳溫計全部放入幼兒的外耳道內,並封住耳孔。
  • 董醫生教你口溫、腋溫、肛溫、耳溫、額溫的區別
    口溫(36.3-37.2℃)、腋溫(36-37℃)、肛溫(36.5-37.7℃)。下面是體溫知識科普,包括如何正確測量體溫等,有時間的親可以細看:董醫生特地去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診斷學》教科書中拍了一段關於體溫的描述(因為教科書裡寫的是最準確的,教科書裡的知識是我們醫務人員的行醫準則,是無數醫學前輩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匯總)。
  • 額溫計測額頭哪裡最準_額溫計不準的原因
    打開APP 額溫計測額頭哪裡最準_額溫計不準的原因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7 09:15:07   額溫計測額頭哪裡最準   額溫計是目前兒科常用的體溫測量儀器,迅速通過紅外探測系統測量身體溫度,由於額溫計具有快速測量,非接觸測量,遠距測量,溫度報警等優良特性,大多數地區已經替代傳統的水銀體溫計,特別是測量哭鬧患兒體溫,可以做到快速、準確。
  • 如何準確測量額溫、耳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襲,額溫槍、耳溫槍作為身體關鍵健康指標檢測儀器,它們的正確用法你知道了嗎? 額溫槍正確使用方法 將額溫槍對準心位置距離1-5釐米,按下開機鍵,1秒後顯示測量結果。
  • 耳溫、額溫、電子、水銀,哪個體溫計更準確?記者實測發現……
    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這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四種測體溫工具。  第一位體驗員,用四種體溫計現場測量體溫,結果如下:   額溫槍      37.2℃ (最高)   耳溫槍      36.4℃ (最低)   電子體溫計  36.6℃
  • 關於德國博朗耳溫槍
    那種額溫槍最不靠譜,一般都是公共場所、醫院使用的,可以不接觸身體避免交叉感染,有的媽媽看見了覺得挺好很方便,也想買,其實真不比耳溫槍便宜,最主要是誤差很大。  水銀的中毒風險必須要知道  水銀溫度計打碎了就是件要命的事,聽崔玉濤講座時,他曾接治過一個寶寶,家長打碎了溫度計,結果照X光片時發現寶寶的胃裡都是水銀顆粒。
  • 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如何保證測溫準確?
    非接觸式的主要有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及紅外篩檢儀,均是利用物體熱輻射與物體溫度之間的關係來測量溫度。而在這次疫情中使用的大多為非接觸式的紅外額溫計及紅外耳溫計,使用方便簡單。對準、按動按鈕、讀出溫度數值,但是如果不掌握測量原理和方法,測出的溫度結果則會出現較大的誤差。首先,準確的溫度測量需要排除幹擾因素,測量環境中的空氣、水蒸氣以及其它遮擋物也會改變物體輻射曲線從而導致溫度測量不準確。保證測溫儀的光學系統部分清潔,無灰塵、水汽等影響,被測人額頭和耳道無汗水、毛髮、灰塵、帽子等雜物遮擋。
  • 耳溫、肛溫、腋溫、口溫到底多少度是發燒?什麼體溫計最可靠?
    文/俏媽(微信:qiaomas)  孩子發燒是每一個媽媽都特別擔心的事情,可哪個孩子沒發過燒啊?當媽的誰不是在這樣一次次的驚嚇和焦慮中慢慢成長曆練出來的呢?  不少媽媽都知道,孩子發熱超過38.5℃就需要服用退熱藥物了,可這38.5℃指的是什麼部位測量出來的溫度呢?
  • 給娃測體溫,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到底哪個準?
    市面上主流的的體溫計,無非就是這3種——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說實話,果媽都買來給孩子測過,目前用的最中意的就是額溫槍款式的了,也想把自己的使用感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測量的準確率。第一種:電子體溫計跟水銀體溫計的測量方式同理,可以測口溫(金屬頭部位壓在舌頭下,閉嘴3分鐘不能用牙齒咬)、腋溫(夾在腋窩底下,把寶寶的手肘貼胸夾緊),也可以測肛溫(金屬頭插入肛門2.5cm左右)。
  • 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在此!
    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在此!講究一:耳溫槍,不能一塞了之耳溫槍測體溫速度快,2-4秒鐘就能測出溫度。耳溫槍測量的是耳朵鼓膜溫度,這也是人體核心溫度,需要外耳道完全暴露。因此,使用耳溫槍不能往耳朵裡一塞了之。
  •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額溫計來測量體溫,那麼額溫計的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呢?   其實正常溫度有腋下、口腔、肛腸溫度三種,一般正常波動在36.3-37.2℃之間,超過屬於異常,額溫一般也採取這個範圍,具體需要看額溫槍的詳細說明。
  • 額溫槍測得溫度偏低,是我出問題了嗎?
    受到疫情的影響,進公司、小區的時候,工作人員都會拿一把「槍」對準你的額頭測體溫,但有時候,工作人員也會測你手腕、脖子的溫度?不是額溫槍嗎,什麼時候改叫手溫槍了,它測得準嗎?
  • 耳溫槍、額溫槍哪個更準?眾多吐槽,今兒一起解答!
    如跑了步再來測額頭溫度,會高於正常值;如果在寒風中站了半小時再來測,溫度又會低於正常值。為什麼額溫槍不準,卻還要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方便、迅速、無接觸,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其實非典期間,額溫槍就被廣泛使用了。有網友說:我覺得水銀體溫計最準!水銀體溫計VS額溫槍保安大哥會說:「朋友,請脫下外套把體溫計放到腋下測量,等5分鐘之後告訴我溫度。」
  • 額溫計到底測得準不準?
    在用奇悅額溫計測量人體溫度的時候,由於容易受到氣溫、風速等外界因素的幹擾。而且我們的額頭皮膚溫度不穩定:如果跑了步或者在開暖風的車內再來測額頭溫度就會上升;但是如果在寒風中站了半小時再來測,又容易下降。
  • 腋溫肛溫背溫,寶寶發熱究竟該測哪?醫生這樣說
    人體不同部位對發熱的定義不一樣,肛溫超過38℃、腋溫超過37.5℃、口腔溫度超過37.8℃、背溫超過37.5℃即為發燒。而醫學上普遍將肛溫>38℃,腋溫>37.5℃定義為發熱。那麼,腋溫、肛溫、背溫、口腔溫度對發燒的定義都不一樣,究竟測哪個部位是最好的呢?寶寶發熱該測哪?劃重點來了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一科醫生表示,測體溫時,測腋溫對寶寶刺激性較低,且寶寶的配合度較測肛溫高,所以推薦測腋溫。時間上,肛溫則需1分鐘即可,測量腋溫則需5分鐘以上。
  •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如何使用 記者直擊「溫度計實驗室」
    劉偉攝溫州網訊 這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
  • 馬上開學了額溫槍準不準?
    馬上就要開學了,校門口的額溫槍到底準不準,昨天,下城區市場監管局開展了現場比對。下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區教育局邀請市質檢院專家,在杭州朝暉中學設置紅外體溫計集中核查比對點,對轄區57家中小學幼兒園(99個校區)的648把紅外體溫計進行集中現場比對。
  • 新冠肺炎疫情期,耳溫槍好還是額溫槍好?是否會產生輻射?
    體溫槍主要通過利用紅外線反射來測量人體溫度的,對人體沒有輻射。為什麼要使用體溫槍?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測量體溫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操作。傳統體溫計(玻璃體溫計)因為測量時間長、需要被測溫者保持靜止、需要測體溫者與被測溫者直接接觸等明顯特點,在疫情期間,尤其是需要在公共場所測體溫時,給工作人員和消費者等帶來不便。
  • 寶寶發燒:測量腋溫的方法
    一般人測量身體溫度的方法有:口溫、耳溫、腋溫、肛溫等四種;但1歲以下的寶寶無法測量口溫,所以改以背溫替代。  不論以哪一種方法來幫寶寶量體溫,前提必須在寶寶安靜的狀態下進行才可測得正確的溫度。因為寶寶剛哭完或剛喝牛奶馬上量體溫,所測得的溫度較高,剛洗完澡則較低,必須休息15~30分鐘之後再進行。
  • 「提示」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在此!
    不用水銀體溫計,其他溫度計能測得準嗎?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講究一:耳溫槍,不能一塞了之耳溫槍測體溫速度快,2-4秒鐘就能測出溫度。耳溫槍測量的是耳朵鼓膜溫度,這也是人體核心溫度,需要外耳道完全暴露。因此,使用耳溫槍不能往耳朵裡一塞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