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際交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對「和」這一理念的具體闡發。「和而不同」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今天,「和而不同」是人類共同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法則。 筆者以為,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有兩個觀點極具現實價值:一個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另一個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
「君子和而不同」的本意和今天的變化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可是不同怎麼和呢?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說「小人」會怎麼樣,實際上還是為了反證「君子」行為的正確。我們要成為有修養的君子,必須要與人和善相處,而這種和善相處不能用犧牲自我觀點來換取。用我們現代聽得最多的一句名言來解釋,那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尊重你表達觀點的權利」。但是這種權利的互相尊重,也只是孔子的「和」中間的一種情況。
-
君子和而不同|和諧,是一種境界
明月秋風,桃紅柳綠,這是自然的和諧;琴瑟交鳴,黃鐘大呂,這是藝術的和諧;和而不同,求同存異,這是人文的和諧。和諧總是令人神往的,因為它包含了人類生活中許多美好的情愫。君子之心如此坦蕩,舉賢薦能,得到了世人的廣泛稱頌。「君子和而不同」,這是大教育家孔子留下的一句千古名言,意思是說,一個人要善於與別人和諧相處,要善於調和矛盾衝突,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一致。因此,和諧不僅是一種處世哲學,更是一種至高至純的人生境界。和諧是一種境界。
-
和而不同彰顯君子風範
《論語》中孔子有句話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很好理解,大意就是,正人君子可以在各自意見不同的時候依然融洽相處,而小人則相反,明明意見和方向是一致的,卻仍然要鬥個高低、相互詆毀。團隊建設需要和而不同的君子,而非同而不和的小人。比如,在家庭裝修中,夫妻倆為了整體風格、家具色彩、材料材質等等爭得不亦樂乎。其實,為了家庭更溫馨的目標是一致的,應該包容不同的意見。一般的,男人往往就妥協了,按夫人的意見辦——無論如何得裝完啊,還能把家拆了?不還得和嘛!當然,這裡沒有君子小人之分。
-
【論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補發《論語·子路第十三篇》第二十二章(音頻轉視頻文件)【雲說《論語》】《論語·子路第十三篇》第二十三章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大意】孔子說:"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雲說】"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美文薦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作文365】成都一診:君子和而不同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和而不同真君子」。北宋三大著名政治家兼詩人——司馬光、王安石、蘇軾三人政見不和,這是人所共知的,他們對對方的評價卻能讓我們看到他們的君子人格,這正印證了「君子和而不同」這句話,而這也是我感觸最深的一點。三人雖政見相左,卻能做到和而不同,真乃君子之爭。
-
高中作文欣賞:《和而不同 君子風度》
切題立意:1.和而不同,君子之風。2.思想可以不同,為人必須高尚。3.君子和而不同。4.君子有爭,為人需坦蕩。5.君子之交,赤誠相見。……偏題立意:1.對手的重要性。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和而不同,君子風度」。大家都知道,王安石、司馬光、蘇軾三人的交往堪稱佳話。人生得勢時不失本心,人生失意時不存怨懟。古人評此為「君子之爭」,一方面介甫惜才仗義執言,一方面東坡釋怨不計前嫌。雖有文人惺惺相惜之意,卻也盡顯坦蕩磊落胸懷。其風格節氣,當為做人典範、後世榜樣。
-
君子和而不同,尊重別人不同的意見
《論語》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小人習慣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並不懷著友善的態度。
-
拙讀《論語》第三百三十九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流譯文:孔子說:「君子講究和諧,糾正別人錯誤的意見,而不盲目附和跟從,小人盲從,卻不肯表示自己的意見。」拙的譯文:孔子說:「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不一定觀點相同;小人只與自己觀點相同的人相處而與不同觀點的人不能和諧相處。」拙的體會:孔子之前也有說過此類的話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不要說什麼「君子和而不同」
和光同塵孔乙己之類的書生秀才常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掛在嘴邊。似乎很在乎和,不計較同異。男女的別只是功能;君子小人,善人惡霸的異只是眼界;父子的序只是時間的先後;帝王將相販夫走卒只是能量的密度有別。終其一點,皆有人性,是謂「大同」。
-
君子和而不同,世界必將大同,終於明白為何都尊稱孔子為聖人了
孔聖人二、「君子和而不同」,成為他者與社會「和同」的相處之道由此,「君子和而不同」思想在那時便奠定了現實的,以及人文的堅實基礎。在孔子時代,據《論語·子路》記載,「君子和而不同」思想最初見於孔子與子路的一場對話。據記載,在這次對話中,孔子對子路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亦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所謂「和而不同」也就是保留自己的意見而不人云亦云。 「和」的觀念,肯定多樣性的統一,主張容納不同的意見,於文化的發展確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
君子求同存異,應要「和而不同」
君子以同而異。意思是:火在上、澤在下,是為睽卦。君子以此感悟要求同存異。正所謂,物有不同,必有所異。君子既然知道這個情況,就要儘量的求同存異。縱然在求同存異的過程中不能盡善盡美,但至少可以「小事吉」。君子這時該怎麼辦呢?就是要在異中而求同、求同而存異。君子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君子能和有不同意見的人和睦相處、共同努力。而小人則恰恰相反。以處事安身之道而言,自然「和而不同」才是正確的處事之道。
-
司馬光與王安石|風骨自在,和而不同
今天我們來聊聊「和而不同」,出自《論語·子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道出了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本質,小人表面上的「同」並不能代表「和」,「和」應該是更高意義上的、更本質的一種美德,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質,也是一種很高的道德要求。
-
每日一句·中話西說巧學英語:「走著瞧!」英語怎麼說?(點開有小驚喜)
青年:「那你給我等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走著瞧!」大叔:「怎麼,還威脅我,你到說說看,你這種你小年輕十年後怎麼報復我,哼!」青年:「你女兒也快十歲了吧... ...」大叔:... ...We'll=we will 表將來時請點擊音頻收聽英語教育專家Benny博士的講解並跟讀噢~每天一句,從慢到快,要記得語音和語調都要到位這樣最終脫口而出的句子才有味兒!沒有關注我們公眾號的小夥伴如果想每天聽到我們推送的內容記得關注呦!
-
毛鋪啟用全新廣告語,賦予和而不同新內涵
活動現場頒發出100萬大獎,並發布了毛鋪品牌新廣告語——和而不同 匠心毛鋪。作為勁牌公司繼中國勁酒後打造的又一中高端白酒品牌,毛鋪此次發布的品牌價值新主張,宣告毛鋪全新廣告語正式啟用,並賦予和而不同嶄新的時代意蘊。和而不同,品牌價值新主張頒獎現場,毛鋪酒品牌總監張林江解釋了毛鋪酒為什麼「和而不同」。
-
《論語》12則,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講仁愛,同樣也講武事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釋義:君子講求和諧而不苟同於人,小人只求苟同於人,而不講求和諧。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夠調和左右矛盾的意見,而自己的中心思想還是獨立而不移。10、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釋義:為君子辦事很容易,但很難取得他的歡喜。不按正道去討他的喜歡,他是不會喜歡的。但是,當他使用人的時候,總是量才而用人;為小人辦事很難,但要取得他的歡喜則是很容易的。
-
每日一句英語--絞盡腦汁
每日一句,積少成多,今天是第173天,想想這句話,你可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呢?
-
每日一句英語--別在意
每日一句,積少成多,今天是第178天,想想這句話,你可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