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年人:工作了幾年後,我想重新回去上學

2020-12-15 真實故事計劃

如果考研生是電飯鍋中的一粒粒米飯,那麼考上的人就是被盛出來那一碗。

一鍋米飯大概有29000粒,今年的考生有290萬,是它的100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工作之後決定考研,成為其中的一粒,而且是一粒回鍋飯。

工作意味著日常的瑣屑、辦公室政治以及KPI的頸箍咒。考研就像是不遠處的諾亞方舟,可以暫時拯救這一切,逃離庸碌而疲憊的生活。

這是人們在30多歲,毅然加入考研大軍,虎口奪食的原因。

01 考研是只貓

2018年12月21日,晚上8點30分,距離第一科開考還有12小時。我放下手裡的「政治紅寶書」,抱起我的貓去寵物醫院。

它已經連續三天不吃不喝了,這幾天我們倆一個廢寢,一個忘食。

我本來指望貓能夠自然好起來,至少在我考研結束前再堅持一下。就像我現在這樣,再堅持一下。但貓畢竟沒有什麼信念。

我只能把它抱起來,帶到寵物醫院檢查身體。在此之前的幾天,我都沒有出過門,我家看起來更像是貓窩。

我是一個醫學生。在複習畢業考試的一個晚上,我上廁所時翻看過期的《人物》雜誌,被一篇標題為《北京零點後》的特稿擊中了。 讀完,我在衛生間愣了兩分鐘,決定要轉行。第一步就是考新聞系的研究生。

那一年我沒考上,但依然決定留在北京。我在一家青旅住下,一邊找房子,一邊找工作。

北漂三年,我在工作中不斷碰壁,換了三份工作,始終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也沒有攢下錢。直到今年六月,我發現自己懷孕了,而那時,我已經跟男朋友分手。我只好辭職,借錢做了手術。

手術後,我在家裡躺了兩個月,始終提不起勁來找工作。事到如今,我再想找工作幾乎不可能。於是,我又有了考研的想法。為了省錢,我買了很多掛麵和速凍餃子。我幾乎沒有社交,儘量不出門,每天逼自己學習,背書背到崩潰,只有這隻貓陪著我。

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考得上」。

抽血化驗後,醫生懷疑考得上得了白血病。我要把在考場附近定的賓館退掉,才有錢給考得上輸液。

那個晚上,我只睡了兩個小時。等待考得上看病的時間裡,我一直在背政治。

第二天,也就是考研當天早上6點,鬧鐘並沒有叫醒我。「考得上」跳上床,用小爪子拼命拍我的臉,把我拍醒了。

「考得上」好了,考得上就好了。

作者圖|帶考得上打針

02 考研是牛角尖

我的前兩次考研都失敗了。

我有點認命,聽從家人的建議,找了份行政的工作。在公司,主管說我細心。認真就會細心,兩年備戰考研,我已經能每天列出計劃,做好時間管理。

半年後,我還是厭倦了這份工作。在參加一次心理沙盤培訓之後,我辭職報了考研輔導班,每天八點去圖書館學習。 心裡想,無論如何,這次是最後一次。

因為長期熬夜,臉上長了很多痘,研友每次見面,對話中都會有一句「你臉上痘又多了」,「how do you 痘」。

第三次考研,我終於成功了。因為來之不易,即使已經研二,我依然每天會在課餘時間自學。

小時候每個假期,我都會在精神病院裡寫作業,媽媽在這裡工作。

大鐵門緊閉著,裡面的病人們其實很溫和。媽媽說,這些人只是想問題鑽牛角尖出不來,所以來這裡治療。

圖 | 考研教室

03 考研是不吃屎

廣告公司太屎了。

畢業後,我進了一家4A廣告公司。我的職位是品牌戰略規劃,其實就是想盡辦法滿足客戶的需求。但現在大部分廣告從業者實際上和銷售沒什麼區別。每天就是客戶,打款。

當所有行業的實習生工資都在100-200的時候,我們這裡還是50愛來不來。就這,這個行業就聚集不到什麼聰明人。

在廣告公司熬過了一年,我發現自己太想當老師了。這個職業能滿足我對工作的一切想像:成就感,踏實。

完美。

回去之後壓力太大了。同齡人都有條不紊的走在自己的路上,一想到自己還在這裡沒有出發,就覺得時間太重要了,現在這樣太恐怖了。

我有比較嚴重的失眠,複習的時候也沒什麼規律的作息,醒來就看書。有時候10點累,有時候是一兩點,有時候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8、9點。想啥時候睡就啥時候睡,感覺自己回到了嬰兒時代。

昨天考完之後,我覺得自己肯定涼了。我考的專業今年剛好換了院長,題型都變了。

明天開始就找找教育機構的工作吧,教教英語、史地政啥的,我還是想當老師。

04 考研是暫停

2013年的最後一天,北京的霧霾很嚴重。一個人坐在機場,零點整,耳機的廣播裡傳來倒數新年的聲音,我發了條微博:再見北京。

那年,媒體行業整體下行,我也碰到了職業天花板。身邊很多行業內的朋友都就此轉行,我有些心動,但直接轉行對我來說非常困難。

我一邊工作,一邊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社會學研究生,想通過學習來過渡。面試很順利,我打定主意離開北京,奔赴新生活,興奮又忐忑。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等待我的兩年讀研生活是什麼樣子。

事實上,讀研期間課業很重,在新加坡的學費和生活費支出又高。我斷了收入來源,經濟壓力非常大。

過年時,為了省錢,我沒有回國。翻朋友圈,所有人都在發年夜飯,一個比一個豐盛。我給自己做了一條魚,就著兩瓶啤酒吃完。

碩士畢業後,我回國準備找工作,可是對新的職業方向更加迷茫。

我發現,世界上是沒有所謂的避風港的。之前存在的問題,現在依舊存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只不過是我給人生按下了暫停鍵。

圖 | 離開北京

05 考研是個孩子

三年前,我是兩家化妝品店的老闆娘,和一個兩歲男孩的母親。

化妝品店就開在大學附近。每天清早,我帶兒子到店裡,一邊照顧他一邊看店,直到晚上10點才關店,帶兒子回家。

春節後的開學季,店裡頓時忙起來。我請一個女同學幫忙看著兒子,答應等會送她化妝品小樣。看女同學滿心歡喜地答應,我放心地去給另一個女孩子推薦化妝品。就一回頭的功夫,我看到剛剛的女同學在試口紅,而我兒子不見了。

我跑出店外,瘋了一樣的沿著路跑,最後在一家糖果屋,找到了正在吃棒棒糖的兒子。

尋找兒子的幾分鐘,像一生那麼漫長。我再也不想把兒子放在這樣嘈雜的環境裡,當晚失眠到凌晨三點,我決定要考研。

我把兩家店鋪都轉讓了,找到村裡一個閒置很久的院子。每天早上六點帶著早餐去學習,中午回家吃飯,下午繼續學習。12月份的山東已經開始下雪,院子裡沒有電,取暖全靠抖腿。

有時實在太冷了,我就去掃雪。晚上回到住處,再陪兒子講故事,玩遊戲。

走出考場,我有一種如釋負重的感覺。我一遍遍地跟自己確定已經用了「洪荒之力」,結果怎樣已經不重要了。

研究生入學後,兒子的幼兒園也開學了,我又開始邊帶孩子邊讀書的生活。

我讀三年碩士,他讀三年幼兒園。

考研是重新定義自己「最高學歷」,甚至重新定義自己的一次機會。對已經工作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他們決定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出來,進入一段井然有序又充滿希望的生活。畢竟生活總在別處。

2018年,祝福這290萬人。

*按故事順序,受訪者依次為:咪咪、Moyo、西南吳彥祖、程浩、柚子。

-----------------------------------------------------------------------

本期策劃、採訪|劉妍

撰文|趙普通

相關焦點

  • 擺脫土味,驚豔全世界,網友:想回去重新上學!
    保留當地民族特色具有非常獨特的辨識度在這個「棒棒糖」裡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教室活動例如,幫助孩子探索未來的科學發現室開發動手能力的陶藝室合作拼圖的樂高室此外,這個幼兒園裡還很貼心地設置了家長等候區許多人看完這所烏託邦似的幼兒園紛紛表示想回去重新上學
  • 在國企工作兩年後,異地工作的我辭職考研了
    當看到周圍的同學都拼了命地往國企事業單位擠時,我也努力地朝著這個方向前進,腦海中幻想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不錯的月薪、令人滿意的福利、體面的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了某央企,由於只有本科的學歷,我只能在其下屬的縣級公司的基層崗位。在度過了一個舒適的暑假後,我幾經周轉來到了離家三百多公裡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縣城,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
  • 工作12年後考研的我,想對所有25+的「大齡女生」說幾句
    我考研的所有關鍵詞加起來似乎是蠻驚悚的:我是一個女生,我的最初學歷是中等師範畢業(相當於高中畢業),我的師範學歷中是沒有英語課的,我的本科學歷是自學考試的,我是工作了12年之後才去讀碩士研究生的……這一切在不了解的人看來簡直是不可能的,有的人會質疑,工作了那麼久,你多老了?還去考研?
  • 工作一年後裸辭三跨考研:把我的經歷講給你
    然而,現實總是陰差陽錯:高中文理分科時,因為實在不喜歡背書就選擇了理科,高考時成績不高不低,選擇不了理想的專業,就隨便報了一個「看起來」理工科氣息不是那麼濃厚的專業(後來,我有無數次想穿越回去抽死當時亂報志願的自己)。
  • 高中免費政策影響南疆孩子:我想回去上學(圖)
    近兩年來,和田地區為了學生能夠按時上學,所有鄉村幹部和教育工作者執行著最嚴格的「控輟保學」制度。  據2015年6月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召開的教育教師工作會議透露,南疆四地州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例已由2009年的38%提高到2014年的84%。
  • 曾經放棄考研的我,想對你們說......
    一起來聽一聽這些曾放棄過考研的同學怎麼說: @明天會有彩虹:在2018年的11月,我放棄了考研。因為太累了,不僅僅是因為身體勞累,更多的是由於自己當初目標選擇不太合理。當時沒有跨專業考的勇氣,考的本專業教育學,但是複習到11月份,我感覺堅持不下去了,因為我發現自己對這個專業真的不太感興趣,很機械化的看書沒有動力。我意識到自己喜歡的是新聞傳播,所以決定放棄,重新再來,考自己喜歡的專業,重新來過也無所畏懼。
  • 妻子工作後重新考研!老公表示家務活全包!網友:好男人!
    12月20日,陝西西安,一夫妻來看考研考場,妻子已經畢業很多年了,又選擇考研,想多學習一些知識,也可為擇業做打算。老公表示妻子一年前就說到考研這件事,對此也是全力支持,並承包家務讓老婆有時間好好複習。看到這則資訊以後,教育孩子有方法瞬間豎起大拇指:這哥們好男人啊!
  • 對於工作幾年後的成年人來說,考研是什麼?
    但現在,新的問題出現了;工作後不喜歡這個工作,這個天面對的是日常的瑣屑、辦公室政治以及KPI的催命符。考研就成為了一個停靠站,可以逃離這個快節奏的生活,可以給自己換個喜歡工作提供可能,這時候,你會怎麼選擇呢?這就是30歲左右的成年人加入考研大軍的理由。
  • 為了女兒在上海入學,畢業13年後,我決定考研!
    為了攢夠女兒上學的積分,大專畢業的父親金玉龍,在畢業13年後,重新拿起書本,衝擊研究生考試。我說了考研原因,他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說道:「那我也考慮考慮這事。」2005年,我從江西一所大專院校畢業,找了份推銷報警器的工作,整整兩個月,沒賣出一件產品,只領到400元基本工資。而後5年,我輾轉甘肅、浙江,換了十幾份工作,受學歷與能力所限,始終沒能混出名堂。在外闖蕩失敗,我來到上海長興島,接手爸媽的早點店,一幹就是8年,漸漸地,店裡平均每月收入能有一兩萬。
  • 放棄事業單位工作,零基礎4年考研成功,最後卻落得沒人要
    難道我要重新讀高中考大學,是不是有點太晚了,後來聽說同等學歷也可考研,那就嘗試一下,結果讓我踏上了不歸路。第一年:報了教育學,英語考了37分,不過我還覺得不錯,因為我是零基礎開始學的,幾個月學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第二年:我選了心理學,文理兼具比較適合我,總分353夠了,結果英語50分,而北京分數線是53分,又落榜了。
  • 90後湖北人返工囧途:「等不及了,我想馬上回去工作」
    繞道西安的返工路 張林也在3月中旬,湖北人離鄂限制解除之後,動了返回深圳工作的念頭的。 「我老家是湖北十堰的,1月20號回老家的,疫情期間一直在市區家中,市裡和農村之間的通道解封後,有回農村老家待過幾天。」他說。
  • 當你嘲笑90後沒工作的時候,中年人已經放下自尊面子,開始找工作
    從我的朋友圈來看,就有畢業生、90後、還有中年人在找工作。而這三個群體,也恰恰對應了「職場小白」、「職場小有經驗」和「職場老手」。但今天,我們不聊前兩者,今天就聚焦聊一聊這個「長久缺愛」的群體——職場中年人。之所以說這部分群體「缺愛」,大概也還是因為社會關注度缺乏所導致的。
  • 被年齡焦慮PUA了20多年,關於孩子上學早晚我這麼想
    每當填表的時候,我都在想,為什麼我不是85年出生的大多數而是84年的少數?為什麼我會晚上一年學呢?我不知道別的孩子有沒有過相同的想法,但是生性敏感又不自信的我這麼想是有原因的。早上學與晚上學這個概念,來源於家裡大人。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聽到家長在閒聊時說到年齡問題,晚上學這個概念便被我記在了心裡。
  • 「工作10年,裁掉只花了10分鐘」,那些從職場消失的中年人
    最近,一則話題從底部反彈重新登上熱搜:#從職場消失的中年女性#故事中,48歲的陳敏因為公司破產失去工作。石頭心想,我都40歲了,難道是為了夢想嗎?當然是為了錢啊。但面上不動聲色,張口背出了標準答案,分析公司發展方向,闡述個人能力水平,最後得出本人非常適合該公司的結論。在「不惑之年」失業,每天海投簡歷,求人又拉不下臉,發現自己摸爬滾打幾十年,周而復始做著一份可以隨時被替代的工作。
  • 辭職三天後,外面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又想回去上班合適麼
    辭職後重回單位上班的情況在現今的職場生活中還是相對較普遍的,我有位同事就曾經是辭職後又復職的,他在公司工作了兩年,因為某些細小的問題對主管產生了誤會,衝動之下辭職了,據他後來講,他接連應聘了兩家公司,並實習了幾天,才感受到了原單位主管及工作氛圍的好,通過深思熟慮後,他抓主管深聊了一次後
  • 80後寶媽重新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上學時是廢柴,當媽後卻成奇才
    但是沒想到,工作後,便是和書打交道。因為想要獲取更專業的知識,必須閱讀各類書籍。更沒想到的是,不少80後寶媽,已經"重新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0180後寶媽重新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上學時是廢柴,當媽後卻成奇才身邊有一大波兒的80後寶媽,她們的孩子,大些的已經在讀初中
  • 上班中年人的口頭禪「我老了」和積極心理療法
    可是,「早朝」時,你只要留意:男戰友又有幾個,禿頂了。女戰友,頭髮乾枯,皮膚多了皺紋。甚至有的微微駝背了。在這20來年裡,我的同事,有3個得了抑鬱症。有5個離婚的。還有4個退休的。還有3個直接辭職,自己下海做生意了。當初的「妹妹」變成了「阿姨」。
  • 過了40還想考研嗎?大齡研究生講述真實感受
    《2014年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通知》已經發布。與去年相比,在這份通知當中提到報考者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的規定被取消了。  過了40歲,還想考研不?  據了解,考研取消年齡上限,在民間一直呼聲很高。很多人認為,年齡不應該成為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阻礙,只要自己願意,在任何年齡段都應通過努力獲得學習的機會。取消年齡限制,會不會出現大齡研究生潮?年逾不惑考研還有沒有動力?1995年大學畢業的郭女士幫助記者在班級群裡發了帖子,沒有一位同學表示願意再上考場。
  • 為什麼很多人畢業幾年又重新考研究生?考研對改變人生有何意義?
    根據《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考研初試參加人數238萬人。相比較前一年增加了37萬人,這麼多的考生當中,有107萬人都是往屆生,較上年增加19萬人。這些往屆生當中有二戰、三戰的,還有更多已經工作好多年的人,其中不少人還是背負著婚姻、家庭、房貸壓力的社會人。為什麼這些已經畢業工作多年的往屆生,還願意重新拿起書本繼續考研呢?事業不順、薪資不高、重新追求理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但總歸起來就是一句話:人生不可以將就,再試一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當事人考研究生的經歷吧。
  • 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想上學 想回家
    劉豔芳後來後悔不已,她錯過了出城的機會——1月21日,弟弟想接她回去,她沒讓,「別瞎緊張。」她對弟弟說,「武漢這邊可熱鬧了」。她從9樓的窗戶向外望,醫院對面的商場人來人往。「開始新聞上說可防可控,給我的印象就是跟流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