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撞機在經濟上是划算的投資

2021-02-08 純科學



 

 

前文「中國應當建對撞機的真正理由」中,我們從測量角度分析了建造對撞機的科學理由。本質上說,對撞機是屬於實驗物理學,或我稱的物理測量學科的事情,首先要從這個學科角度來理解問題。當然,因為測量和實驗是需要大量實際物質投入的,這方面的確是理論研究的優點所在。理論研究可以只從數學、邏輯或學科理論角度獲得一定的結果,但是,最終理論必須要接受測量數據的檢驗,因此,對科學研究來說,實際物質的投入是不過避免的,而這樣的投入就需要花錢。

隨著現代科學測量儀器進入精度越來越高的階段,測量設備所花費的金錢也越來越多。尤其前沿的尖端物理學研究所需要的大型測量設備,其價格更是天文數字。因此,人們對建造這樣的測量設備在經濟上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這樣,問題就變成進行這種投資的經濟性評估問題。

1984年中國決定建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總投資為2.4億人民幣,當年中國GDP為7278億人民幣。這一臺測量設備的投資為當年中國GDP的萬分之3.3。當年對這個項目同樣有經濟性的爭論,並且這個項目從提出到正式開始建造花了12年時間,從1972年8月張文裕等18位科技工作者給周恩來總理寫信提出建造高能加速器,到1984年10月正式破土動工興建,中間經歷多次反覆。

CEPC一期預算為360億人民幣,預計十四五計劃期間開建,那時中國GDP應當為100萬億以上,CEPC的造價與動工時中國GDP比例約為萬分之3.6以下,與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這個比例基本相同。因此,如果說當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未成為中國經濟上的負擔,現在建CEPC經濟上也負擔得起。如果僅僅這麼說,可能還是難以消除人們在經濟上的擔心。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轉換一下思路,為什麼這樣的大型科學測量儀器只是花錢的事情,而不是想如何去從中賺錢呢?

 

 

在1984年中國開工建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那一年,美國舉行了洛杉磯奧運會。在這屆之前,奧運會也是一件花錢巨大,活動搞完之後舉辦國往往為此背上沉重債務的事情。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辦呢?一種想法是奧運會不過是極少數運動員去玩一玩,不是大眾體育。他們去比賽一下,拿個獎盃,不過是圖個虛名,花那麼多錢不值,不如把奧運會停了算了,把錢用在別的民生問題上。但另一種思路是:如果採用前面這個思路,那最後人類可以做的有意義的事情就越來越少了。既然只是錢的問題,那為什麼不通過這個事情賺更多錢來解決呢?奧運會本身的確只是一個花錢的事情,但只要想辦法去開發其商業價值,就能找到賺錢的途徑。善於經營的尤伯羅斯讓1984年的奧運會變成了一件賺錢的活動。從此之後,奧運會擺脫了財務的困擾。

科學研究本身的價值是無須多言的,如果問題只是因此需要花錢越來越多,那解決錢的問題就是了。而如何讓花錢很多的科研項目賺錢,你得去找像尤伯羅斯這樣精通經營和賺錢的商人,而不是去找奧運會冠軍。

 

 

FAST項目在20世紀90年代初由南仁東提出概念,到2007年7月10號被發改委批准時,總預算為6.67億人民幣,這個項目2016年9月底投入使用,前後耗費20多年時間。這也是一個花錢不少的項目。而就在FAST建設的同時,其所在地的貴州偏遠的平塘縣克度鎮就已經打出了建設國際天文小鎮的口號,跟隨建設大量旅遊設施。據公開規劃,克度鎮平塘國際射電天文科普旅遊文化園2016年9月份建成,其中包括一個四星級旅遊度假酒店,遊渦星系廣場、中軸迎賓廣場、FAST訪客服務中心、天文體驗園、暗夜觀星園、天文教育園、天文時光村、平塘星級酒店綜合體、星辰主題酒店、天文風情客棧、光影天街、萬國風情美食街、星空旅遊樂場、歡樂葡萄園、科旅度假園等15個項目。這個文化產業園投資24億人民幣,比FAST的建設成本高出4倍。當地的房地產價格幾年之間從每平方1000多飆升到5000元。2016至2018年,因為FAST天眼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平塘縣旅遊總收入連續實現爆炸式的增長,三年增長率分別為46.5%,55.1%,54%。從2016年的67.81億人民幣,增長到2018年的161億,淨增了約100億人民幣,數量級地超過FAST投資額。平塘縣的大量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明確提到了天眼項目對平塘縣旅遊收入增長的顯著刺激作用。

那些認為應該把搞科學研究的錢拿去搞民生、搞扶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正義,但他們哪裡會明白,真拿6個多億建設FAST的錢去扶貧,怎麼可能扶出這麼好的效果?真把這6個億分給一個貧困縣的人,他們沒有創富的有效資源,這6個億還不是最後只能喝酒、打麻將全花掉了,然後再伸手要嗎?這種資源純屬可遇不可求的,但一定程度上又是人力可為的。這不比到處花錢挖古蹟尋找旅遊資源強得多嗎?這不比人為地挖空心思花巨資建設各種巨型的紀念雕塑,恨不能把中國歷史上、甚至藝術作品、神話傳說中稍有點名氣的人都翻出來炒作旅遊價值要高得多嗎?

貴州省「十大文化產業園」之一的平塘國際射電天文科普旅遊文化園沙盤效果

花錢最多的大型科學測量儀器,它們的社會關注度極高,在眼球經濟的時代,關注度就是錢,問題只是如何把它們變現而已。花錢越多的科學測量儀器,社會關注度就越高,潛在商業價值就越大。CEPC商業價值極大的原因就在於它貴,便宜了還真沒人有興趣了。楊振寧知道如何把花錢最多的對撞機潛在商業價值變現成錢嗎?當然不懂,他要懂就不會得諾貝爾獎了,很遺憾王貽芳也不懂。爭論該不該建對撞機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懂如何把對撞機變現成錢,那爭來爭去有什麼用?能解決什麼問題?反對的人能得出的結論就是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所有花錢的事情都省了,那賺錢幹嘛,人類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科學研究投入獲得的收益可分為三種:直接相干獲益,間接相干獲益,不相干獲益。

大多數人,尤其專業人士往往會關注到直接相干獲益。比如對撞機,它能測量高能粒子的基本參數,可能發現新的粒子。如果某個研究成果可以變成商業產品,那就更好了.這些都是直接相干獲益。

要建設對撞機,就需要用到很多並不屬於高能物理的技術設備,還有為參與研究的科學家提供了支持條件等。這些都是屬於間接相干獲益。

以上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相干獲益,因為是相干的,所以就會受到很大限制。有很多相干獲益可能只是科學上的學術價值,不一定有商業價值,這更限制了商業上的開發。要想最充分地開發大型科學測量儀器的商業價值,必須最充分地關注不相干獲益。它包括如下方面:

科學旅遊。正如前面FAST的案例,花錢越多的科學儀器,人們想去看看的好奇心就越強,旅遊價值就越大。科學旅遊不僅是科普,而且可以搞出很多其他地方不可能有條件搞出來的獨特旅遊項目。例如,一般旅遊點的碰碰車,如果在這裡稍微變一下改成環形軌道上的「對撞車」,可以把「對撞出愛情的火花」作為宣傳題材,那不比一般的碰碰車好玩多了。撞出火花——結婚——生出寶寶,這就是對撞產生出新的粒子啊。

冠名權,尤其獨家冠名權。尤伯羅斯把奧運會從虧錢變成賺錢,其中一個重要的招數就是充分地變現獨家冠名權。「王建林國際物理實驗中心」,全球最大。雖然萬達現在手頭有點緊,獨家冠名權小目標50個億不算多吧?「馬雲國際數字圖書館」,全球最大。馬雲剛剛說了,對賺錢一點興趣都沒有,但對花錢有興趣。那就花在CEPC上嘛,況且還會用到阿里雲的技術—如果不到70個億那怎麼能體現馬雲的身份?「馬化騰國際學術會議中心」,全球最大,40億;「李彥宏對撞機數據處理中心」,全球最大,30億。這不過是極少一部分獨家冠名權,已經190億,全部獨家冠名權拍出去收入得奔4、5百億以上去了,區區360億CEPC的總投資額多嗎?這些事情你找楊振寧怎麼可能辦得出來?如果只是個「世界最高能量的對撞機」,你可以認為它只是一個虛名,但如果知道如何把這個虛名變現,它就不是虛名了。是不是虛名不在於這個事情本身,而在於你如何開發利用它。

對撞機房地產。全國性的房地產肯定不行了,對撞機概念的房地產升值空間5、6倍不算多的。

以上商業開發空間只是作為免費諮詢拋出的九牛一毛而已,還有其他真正獲利最大的開發空間,暫時作為商業機密保留吧。如果不能從CEPC對撞機中賺出3、5千億來,只能說明腦子不開竅,說明不了別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對撞機在經濟上是划算的投資 | 汪濤
    前文「中國應當建對撞機的真正理由」中,我們從測量角度分析了建造對撞機的科學理由。本質上說,對撞機是屬於實驗物理學,或我稱的物理測量學科的事情,首先要從這個學科角度來理解問題。當然,因為測量和實驗是需要大量實際物質投入的,這方面的確是理論研究的優點所在。
  • 丘成桐:我為什麼期望中國建設巨型對撞機
    我們為什麼要考慮建對撞機,因為它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機器,是全世界和我們國家實驗物理學家一同來做的一個項目,可以講是世界最大的機器。假如你去過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會發現他們的機器真的蘊藏著偉大的結構,那是由七八千位物理學家一同做出來的機器。由於它的目標是揭示小的宇宙的奧秘,所以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機器,是要研究整個物理學領域的機器。
  • 為什麼物理學需要大型強子對撞機以外的粒子對撞機?科學家這樣說
    暗物質、暗能量、基本常數的值,以及為什麼宇宙是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構成的起源,都是懸而未決的未解之謎。當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08年啟動時,它被設計用來尋找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個堅守者:希格斯玻色子,但是它還沒有解開其他謎團。這些粒子軌跡來自於2014年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一次高能碰撞。
  • 解碼「對撞機」:為什麼越建越大、能做些什麼
    圖為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  目前的世界大型粒子對撞機尺寸對比(中國的BEPC正負電子對撞機最小,但未來建立的CEPC環形虛線區域則最大)  9月4日和5日,網絡上掀起一場關於中國是否應該建造大對撞機的爭論,丘成桐和高能物理學家王貽芳發文力挺大對撞機
  • 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阻止中國花千億建造對撞機
    之所以問了這個問題,原因還在很多年前,當時楊振寧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建造對撞機,王貽芳的背後可是中科院,但是楊振寧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阻止中國花千億建造對撞機。
  • 大型對撞機為什麼只能給粒子提供有限的能量?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目前人類能量最高的加速器。這是一個環形加速器,周長達到了27千米,運行起來耗電功率可以達到200兆瓦,能夠讓兩束正反質子加速到70000億電子伏特後迎頭相撞。大型強子對撞機不論是消耗的能量還是給質子提供的能量,都已經足夠驚人,可是由於一些限制,加速器內粒子的能量比宇宙射線中一些粒子的能量還是有多個數量級的差距。這是由於很多因素限制造成的。如果把用來加速粒子的能量集中在幾百、幾十個粒子上,甚至兩個粒子上,那效果肯定是驚人的。
  • 粒子很小,粒子對撞機為什麼要特別巨大?
    對撞機是目前非常重要的粒子加速器,是將兩束粒子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後使粒子迎頭相撞。對撞機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正反粒子對撞機;另一種是直線對撞機。不論是哪種對撞機,目前只有建造得足夠大才有希望做出比較有價值的成果。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對撞機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其周長達到了27千米。
  • 「升級版」對撞機預研工作全面展開
    在日前舉行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30周年研討會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透露,截至目前,新一代對撞機——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已完成概念設計並獲國際評審認可,目前經費基本到位,預研工作全面展開。
  • 買車位為什麼會貶值,投資車位划算嗎
    截止2016年底,我國私家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5億輛,仍有增長勢頭,道路上行駛的車輛越來越多,找車位成為車主當前難題,但部分買了車位的司機卻後悔了,一年後車位貶值好幾萬,到底投資車位划算嗎?為什麼還有人建議你投資車位,看完幾點原因再下定論吧。  買車位為什麼會貶值  第一,可能是小區太多空缺車位,供大於求就會貶值,當都買的人多了自然會升值。
  • 為什麼楊振寧要反對我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原來是時機未到
    為了探索研究微觀世界的奧秘,上個世界,強大的美國開始建造粒子對撞機,這可是一個耗費資金非常大的投入,原本預算投入40億美元,可是建成之後卻花了將近100億美元。要知道在1989年那個時候,100億美元的價值可比現在高多了。有了粒子對撞機之後,美國在微觀領域的探索自然走到了世界前列。
  • 大型強子對撞機,為什麼不能把51焦耳的能量注入一個亞原子粒子?
    大型強子對撞機,為什麼這樣一個巨大的、強大得難以置信的機器不能把51焦耳的能量注入一個亞原子粒子?當你看到我們在地球上所做的和在太空中所發生的事情時,根本無法進行比較。圖註:當兩個質子碰撞時,碰撞的不僅僅是夸克,還有海夸克、膠子,以及超越這些的場相互作用。
  • 有人反對中國建造巨型對撞機,霍金和凱恩表示不服!
    物理學進步的動力在於新概念和新工具,比如新的粒子對撞機和探測器。明確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已從根本上改變並加深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但如果沒有歐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這一切就無從談起。渺小的人類竟能理解整個宇宙,既讓我們心生敬畏,又獲得慰藉。
  • 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它被喻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最後的一塊拼圖」,可是為什麼當它終於被發現,科學家們卻說這是新物理的開端?中國科學家為什麼想要建造下一代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來研究它?  時隔四年,閱讀本篇文章,希望能讓你對「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了解深入一步。  1什麼是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
  •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未來如何?
    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物理程序,將一直運行到20世紀30年代初。這證明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領導層在運行大型強子對撞機。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來看,以同樣的運營模式運行加速器是一個失敗的提議。如果你以相同的能量運行並且碰撞的速率相同,那麼你的數據只是隨著時間線性地縮放。
  • 距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已有30年,對撞機是用來做什麼的?
    今天小編給你們講一下正負電子對撞機。你們可能會說這是什麼,它是用來幹嘛的,長什麼樣子,或許你們對它很好奇。我國第一臺對撞機建成呢是在1988年10月16日,地點呢是在北京的八寶山,它建成到今天已經有30年的時間了。
  • 世界需要對撞機
    現代高能加速器基本都以對撞機的形式出現,對撞機把產生高能反應的等效能量從10億電子伏又提高了3個數量級,終於達到了費米想要的級別。自世界上建造第一臺加速器以來,七十多年之中,加速器所能提供的能量大致提高了9個數量級,同時,每單位能量的造價降低了約4個數量級,如此發展速度在所有科學領域內都十分罕見。
  • 霍金、凱恩:中國應該建造巨型對撞機,榮耀將被歷史永遠銘記
    物理學進步的動力在於新概念和新工具,比如新的粒子對撞機和探測器。明確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已從根本上改變並加深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但如果沒有歐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這一切就無從談起。渺小的人類竟能理解整個宇宙,既讓我們心生敬畏,又獲得慰藉。
  •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 探尋粒子的奇妙世界
    大裝置探索「小宇宙」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大裝置管理中心工程師何培元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因為正在執行一年一度的任務——利用對撞機產生的同步輻射光開展多學科的研究,此時位於地下的儲存環隧道大門緊閉,操作人員在樓上的監控室內緊盯運行狀態。
  • 楊振寧和王貽芳關於中國是否建設大型強子對撞機之爭,你支持誰?
    近來關於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爭論已久,一方是物理學家楊振寧,另一方是中國高能物理界領軍人物王貽芳,為此他們爭論不休。大型對撞機說白了就是一種粒子加速器,其實目的就是讓粒子在高速下相互碰撞,從而打碎其原有的物理結構,產生一種新的粒子,這不僅為研究人員探索物質本質起到了輔助作用,更能夠讓中國在高能物理學中取得更大的發展成就。簡單來說,大型對撞機有可能揭開宇宙起源的奧秘,如宇宙大爆炸、反物質、高維空間等極為科幻的問題都有可能能得到解決。
  • 楊振寧:大型對撞機?The party is over
    在那篇文章裡,楊振寧細數了反對中國馬上開始建造大對撞機的七大理由:其一,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楊振寧認為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的預算不可能少於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