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遂川1月6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楊清雲 劉祖剛)近年,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及脫貧攻堅,砂石需求猛增,一方面,國家嚴打非法採砂,市場供需的不平衡,一時間,全國很多地方出現「買砂難買砂貴」。
在打出一系列堵疏結合的「組合拳」後,遂川縣砂石供應保障到位,價格穩定,出場價格也由2019年最高210元/方,下降到如今的約160元/方,較同為資源匱乏縣的井岡山、永新等地,便宜近30%。
這套「組合拳」有何奧秘?答案是:堵疏結合,多措管控。
遂川縣屬丘陵地帶,河道砂石資源先天匱乏,根據規劃,砂年控制開採量為31萬方,卵石32萬方,但年砂需求量約100萬方,卵石需求量100萬方,僅河砂,尚有約70萬方缺口,只能從萬安、泰和等周邊縣市區調運,自給率不足30%,卵石基本由縣內礦山機制碎石自給補充,缺口不大。
加大縣外河砂採購,保障市場供給。2018年,《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河道沙石資源管理的實施意見》正式實施,萬安、泰和、贛州等地對遂川縣砂石供應停止。為此,遂川縣委、縣政府多次主動與萬安縣政府溝通協調,水利局牽頭經過多輪談判,最終籤訂採購協議,2019年、2020年,分別採購45萬噸、75萬噸河砂,較好緩解了砂石資源緊張局面。
與此同時,遂川加快縣域內砂場開採權出讓,規範管理。2019年,下發了《進一步加強砂石資源管理的實施方案》,水利局結合規劃,有序出讓河道砂石資源,增加資源供應。會同鄉鎮政府對資源情況初步核實後,辦理了遂川江流域可採區域內的雩田鎮、珠田鄉等11個鄉鎮開採權出讓手續,年產約40萬噸,有效緩解了短缺難題。
針對資源不足且常年靠縣外採購為主的尷尬境地,當地積極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投資砂料加工,特別是鼓勵利用花崗巖尾礦和板材加工剩餘的邊角廢料,再加工生產砂料,既有效補充了來源,實現廢物利用,又減少對河道淤塞。目前,機制砂項目部分已試產。
受價格上漲利益驅使,非法採砂偶有發生,管控難度加大。遂川縣結合掃黑除惡,加大整治宣傳力度,嚴厲打擊非法囤法哄抬砂價行為。由水利局牽頭,市監、公安、交警等九部門雷霆出擊,對22處非法囤砂場開展整治,切割銷毀非法加工設備,沒收扣押動力裝置,銷毀浮筒,摧毀和解體抽砂、運砂船,公安機關依法傳喚、行政拘留,形成有效震懾,採砂秩序步入良性軌道,水事環境秩序趨於正常。
針對整治後又反彈的砂場,遂川縣以空前整治力度,聯合執法,利用挖機碾壓,徹底報廢盜挖濫採設備;針對非法分子節假日、雙休日偷採,創新「錯時輪崗工作制」,在非工作日(時)出動執法,形成有效震懾。
2019年度全省河湖長制工作考核第四、全市第一的歷史最好成績,2019年度河湖衛士監督執法工作縣級「河湖衛士先鋒」稱號,2019年度吉安市水利改革發展綜合考評先進單位,這裡頭,治理河道採砂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