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遂川9月18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劉祖剛 孫洪智)「終於把錦旗送到了恩人的手裡,感謝人民子弟兵!」9月13日,肖林生和妻子與遂川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雙擁辦郭起珉一道,來到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所屬某部,向在巡邏途中救他性命的曹華、林思標表示感謝。
由於疫情和身體原因,耽擱了近5個月後,67歲的肖大爺終於登門完成了這個心願,在雙擁辦的牽頭下施救者戰士和被救者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贈錦旗(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肖林生出生在遂川縣泉江鎮新林村,從小在遂川江邊長大,以打漁為生。可就在前幾年,他不幸身患中風,導致腿腳不便,走路一瘸一拐,於是棄漁上岸在村裡養牛,平日裡獨自居住在河邊的一座木棚裡。
肖林生向記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4月12日上午大約10點左右,他離開木棚去找一頭走散的水牛。當走到該部南側的水塘時,不小心踩在了岸邊鬆軟的虛土上,麻木的雙腳沒蹬上勁,整個人一下就滑進了水裡,越陷越深。
當時四周空無一人,掉進這個3-4米深的水塘,肖林生怎麼撲騰也踩不到底,他只能拼命呼喊。中風前,因為常年打漁,他可是村裡有名的遊泳高手,但是中風後幾乎喪失了這項技能。
4月的天氣乍暖還寒,經過幾番掙扎,肖大爺的體能急劇下降。正當萬念俱灰時,駐守該部的曹華恰好在附近巡邏,聽到呼救後,立即衝了過去,發現落水者是平時經常給他們提供周邊情況的肖大爺。
然而曹華很清楚自己是只「旱鴨子」,貿然下水施救只會徒增風險。心急如焚的他,突然想起部隊曾教過的野外救援技能,便趕緊找來肖大爺附近住處的一根撐筏伸向水中,並叫來戰友林思標協助,一次、兩次……終於將肖林生拉了上岸。
上岸後,曹華迅速將肖大爺背回200米外的住處,幫肖大爺換上了乾淨的衣服,並聯繫了他的妻子。夫妻倆連連說:「幸虧剛才你們來了,這就是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啊!」
曹華和林思標所在單位是一支駐紮在革命老區的部隊,紅色熱土的教育和歷練讓曹華和林思標從青澀少年成長為有血有肉的空軍戰士,「責任」和「擔當」就是他們身上最閃光的印記。談及這次救人,曹華說:「軍人就是要有擔當,如果戰爭來臨我要衝在最前面,群眾有危險我肯定也會挺身而出!」
殊不知,曹華的父親也曾是一名在部隊服役6年的偵察兵,1987年參與撲救大興安嶺森林大火,在那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中,靠著空投的餅乾和罐頭連續奮戰28天不下火線。而另一位施救者林思標,則出生在紅色聖地福建古田,從小聽著革命故事長大,他也表示這樣做再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