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2000年春季開學不久,(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縣中學初二學生德央在學校開展的一次活動中突然昏倒,住進了醫院。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15歲花季少女小德央變得骨瘦如柴,體重從90多斤猛減到50多斤。4月25日,病情惡化的小德央被轉到拉薩市人民醫院,醫院院長、江蘇省援藏幹部魯翔召集醫院相關專家會診,初步診斷小德央患的是左心房粘液瘤症,這種瘤子在心臟中隨著血液的流動而不停擺動,隨時都有可能堵塞血液流動,造成猝死。治療這種病的唯一辦法就是進行手術摘除,但西藏本地醫院沒有能力施行這種手術。
為了搶救這位花季少女的生命,魯翔院長提出了到內地治療的方案。可真要到了內地去,醫療費用、路費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德央家是普通的農民家庭,加之常年生病臥床的母親為了治病已經花光了家中的積蓄,經濟十分困難。德央父親望著被病痛折磨、日漸枯萎的女兒,心如刀絞、淚流滿面。他對魯翔院長說:「你們已經盡力了,就不要再為這件事為難了。」魯翔院長緊緊握著德央父親的手堅定地說:「漢藏是一家人,我們不能也不會放棄!」
圖為2019年奔赴抗疫路上的魯翔院長。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德央病重、缺醫藥費用的消息傳出後,堆龍德慶縣婦聯、當地人民子弟兵、拉薩市人民醫院發起了援救德央生命的募捐活動,大家紛紛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短時間內就募集到2萬餘元。然而這些錢還遠遠不夠。面對這種情況,魯翔院長決定向家鄉求援,他向江蘇省人民醫院領導匯報了此事。醫院研究決定,病人立即轉院治療,不足的費用由院方承擔。由於患病時間太長,小德央的體質極為虛弱,情況十分危急。臨行前,魯翔院長再次徵詢德央父親:「德央病情太重,長時間的飛行可能隨時奪去她微弱的生命。」德央父親說:「這麼多素不相識的人,這麼多漢族兄弟為挽救女兒的生命做了這麼多的努力,她已得到了人間最大的幸福。要是她不幸出了什麼意外,我也沒什麼遺憾了!」
2000年6月初,小德央安全到達南京後,江蘇省人民醫院先後召集全院有關科室的專家對病情做了5次大會診。 對如此瘦弱、生命垂危的病人進行心臟手術,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專家們還是頭一次遇到。為了確保手術順利,醫院成立了包括副院長在內的近10人的專家醫療小組,每天會診分析小德央病情。6月15日,小德央的手術開始了,由胸外科技術最精湛的專家主刀。南京電視臺和醫院聯合對手術進行了現場直播。手術過程中,無論是在手術室外等待的人們,還是坐在電視機前的南京市民們都屏住呼吸、緊張地等待著手術結果,大家的心仿佛都在隨著小德央的心一起跳動著。經過2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醫生順利取出了54克重的瘤體,小德央生命特徵穩定,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
手術過程中,無數群眾給醫院打來電話,要求向小德央捐款捐藥。無數的真情和愛心像潮水一樣湧向小德央,從手術後的第一天開始,絡繹不絕的人們紛紛來到醫院向小德央捐款捐藥,有老人、學生、教師、幹部、工人、軍人等等。一位杵著拐杖、白髮蒼蒼的老奶奶趕到醫院,將捐款交到醫院工作人員手上時說:「藏族和漢族都是一家人,藏族女孩也是我的孫女啊!」;一位帶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從自己的存錢罐拿出所有積攢的零花錢交到醫院,說:「這是我給藏族小姐姐的心意,希望她能早點好起來,早日回到學校」;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不顧自己的困難依然捐款2000元;一位疾病纏身的病人親自將留給自己的價值3000元的白蛋白送到醫院……。手術後的小德央心肺功能很差,身上留置的各種導管達9根,各種感染和嚴重心律失常隨時都會把小德央再次拖向死亡邊緣。為此,護理組專門制定了周密的個性化護理方案,使小德央的病情逐漸穩定。由於飲食習慣的差異,小德央可以進食後每天卻吃得很少。為了增進小德央的食慾,護士們變著法兒地給她準備可口的飯菜。最終,小德央在住院期間不僅未發生任何護理併發症,體重還比術前增長了10多公斤。
2000年7月21日,小德央康復出院了,江蘇省人民醫院專門為她舉行了歡送會。臉色紅潤的小德央面對眾多關心和愛護她的叔叔阿姨們,含淚動情地說:「是漢族叔叔阿姨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您們都是我的親人,永遠也忘不了你們的救命之恩。我要用這首歌表達心中最深刻的愛意」「藏族和漢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我們的媽媽叫中國,叫中國……」當小德央深情地唱起這首歌時,在場人們也跟著一起唱起來了,這一刻,人們的心早已緊緊融合在一起了。[中國西藏網 作者:西藏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區地方志辦公室) 策劃/王淑 誦讀/李二瑋 朱子瑤 王彩霞 楊錚 白瑪玉珍 格桑尼瑪 錄音製作/曾潔 賀亮]
(責編: 陳浩力)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