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現在有人收藏黑白電視機,那黑白電視機現在賣廢品50元,虧嗎

2020-12-24 珍惜身邊的每一個

農村老俗話說,「貨賣當時值」。不管是買進還是賣出,當一件老物件對自己沒用的時候,就是賣廢品的價格。因此,一臺黑白的就電視機,不管是賣50還是賣100,都不虧。原因很簡單,在你手裡,它怎麼也不會增值啊。如果作為收藏品的話,應該會更值錢,但黑白電視這玩意兒,好像太多了,收藏價值不大。

我家的那個電視機是1985年買的,當時是14寸的黃河牌電視機,由於我們家那會兒分田到戶之後,我爸是開拖拉機的,家裡面也算是有點小錢,剛好那會兒我們這供銷社有一位鄰居在裡面工作,當時有一個二手的黃河牌電視機要淘汰,於是我爸就託人拿到了家裡,這也是我們村裡面第二臺電視機。

當時這個電視機到我家之後,確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效應。尤其是過了幾年之後播放周潤發和趙雅芝版的上海灘,簡直就是現實版的萬人空巷,每天下午老張和我的幾個小夥伴都早早的吃完飯,端著小板凳、擠在院子裡面的最前排,生怕待會兒大人們幹完活全來了,我們就看不見電視。

黑白電視機有一個好處就是經折騰!沒臺了、沒聲音啦、畫面不清楚了!只用一招,那就是用手拍幾下電視機的後殼,經常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但是隨著後來經濟條件的發展,家裡面漸漸的換上了彩色電視機,這臺黑白電視機就一直放在我們家的樓頂上,直到前段日子,家裡面上去找東西他在角落裡面找到了這臺黑白電視機。

經常聽人說,現在很多人收以前的老電器比方說電視、自行車、縫紉機等這些老古董,聽人說是這裡面有銀,可以把銀子弄出來賣個好價錢,是老張也不懂銀子在哪裡,因此也一直弄不出來。還有人說現在很多的收藏人士特別中意收藏以前六七十年代或七八十年代的老古董,而且給的價格還不低。、

可是咱們一個農民,也沒有這方面的渠道,即使知道人家有人收的價格很高,但是自己也賣不到人家那邊去,所以最後也沒辦法,只能100塊錢賣了,也算是不給家裡面佔地方,我知道現在一個破爛的彩電都不值100元,如果我把這個黑白電視機倒騰好,賣到真正喜歡它的人手裡,也是老張一直心裏面的一個願望,畢竟他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至於錢不錢的也就不再多想了。

現在家裡堆了兩臺彩色電視機了,放在貨倉裡面,落了厚厚的灰塵,也懶得拿出去賣。走街串巷的小販用大喇叭喊著,「舊電視機換臉盆菜刀」什麼的,一個舊電視機就賣50到100,也不給現錢,就給臉盆子和菜刀。要說以前的一臺舊黑白電視機值幾個錢?

很多人並不知道,說50就50,其實舊電視機對我們來說是垃圾是廢品,但對回收的商販來說,就是利潤空間。他們回收是50,轉手可能不止100這個數吧。

虧不虧的,也就只能賣這麼多。就算以前的舊黑白電視機裡面有金子有銀子,你也提取不出來呀。對回收商家來說,舊黑白電視機就是放錯了位置的黃金,也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有綜合回收利用的價值,和分離分解舊黑白電視機裡面東西的技能。據說可以拆解出來很多的東西,比如銅芯鋁芯,鐵,稀土,金銀等,最後還能賣塑料顆粒等。但這些對普通的農村人來說,幾乎做不出來。

因此,從經濟效益角度來說,舊黑白電視機對農村人來說,市場回收價是多少,就只能賣多少錢。沒有虧不虧的說法,除非自己有能變廢為寶的本事。但對於大多數人,只會嫌棄它礙手礙腳,不如賤賣了算了。至於收藏,還要有如此的癖好才行。留個念想什麼的,也沒有必要。

相關焦點

  • 曬客子|黑白電視機裡的童年
    黑白電視機裡的童年這是我家的第一臺電視機,是1992年父親去定西出差花600元買回來的,17英寸立體式黑白電視機,看不懂什麼牌子的。黑色機身,灰白的屏幕微微鼓起,屏幕右下方有兩個旋鈕 ,一個選頻道、一個調聲音,最右側是開關。機背的上方有兩條細長的天線,可以增強接收信號。
  • 從巴掌大的黑白電視機到彩色液晶電視機 他和6臺電視機見證科技巨變
    看著電視上出現自己喜歡看的節目,姚本濤露出了笑臉,「以前電視上只能播啥子看啥子,現在是想看啥子看啥子」。姚本濤在1992年便購買了第一臺僅有手掌大小的黑白電視機,那時候只能看僅有的幾個頻道。「我家裡一共買了6臺電視機。」隨著時代的進步,姚本濤家的電視也隨之更新換代,而正是這些電視機見證著他家的變化,而他也在電視機中見證著這幾十年科技的日新月異。
  • 民俗展覽館的"傳家寶":黑白電視機曾是結婚頂配
    半導體收音機、黑白電視機、腳踏縫紉機、木質風箱、糧票糧證……這些已經淡出人們生活的老物件,再次聚攏在一起,面對陌生而又熟悉的老物件,鄰居們都能講出與其相關的溫情往事和歷史變遷。市北區首家社區民俗展覽館在水清溝街道正式啟用,上百件展品全部是左鄰右舍的老鄰居們翻箱倒櫃,從家中找出幾乎成為「文物」的老物件,無償捐贈給展覽館。
  • 楊振寧很有意思的語錄,讓人回想起了小時候的黑白電視機,超有趣
    今天無意中看到《楊振寧文集》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語錄,讓人想起了小時候的黑白電視機,八零九零後特別是在農村長大的人,都不陌生。那個時候,家裡有臺黑白電視機,都是很值得炫耀的。可以說在當時全村能有幾臺黑白電視機都算很不錯了,當時全村倘若有一臺黑白電視機,全村人都會跑去看。感覺很新鮮,很稀奇。現在呢?
  • 80年代的電視機一臺能賣500,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看完長見識了
    電視也是一樣,過去的人們可能一個村就一臺電視,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數位電視,想看什麼就能看什麼。雖然時代在變化,電視產品也在不斷更新,但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以前80年代的電視機,如果放到現在來賣,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答案沒有想到。
  • 農村有人回收舊電視機,一臺幾十塊錢,賣掉虧不虧?
    反正現在收破爛的就是喜歡收各種舊電視電腦什麼的,在農村一些老電視機拿去賣的話,也就是幾十塊錢而已,那麼賣掉虧不虧呢?農村有人回收舊電視機, 一臺幾十塊錢,賣掉虧不虧?可能很多農民就覺得以前買一臺電視機都是幾百塊錢的,而且那還是90年代的幾百塊錢,放在現在的話就是幾千甚至是上萬塊錢了,如今也就是幾十塊錢賣掉,感覺還是挺虧的。很多人更是說這些小販回收舊電視機去提煉出各種金屬,轉手一賣就可以產出上百塊錢,利潤是非常高的,賣給他們是血虧的,千萬不能夠賣的。
  • 9寸黑白電視「以舊換新」可抵400元 老太捨不得
    14寸小電視機被不少工地的工人買去有一樣東西陪你久了,多多少少會有些感情,正如徐老太太那臺用了20年的破舊電視機,儘管不怎麼能看了,屏幕又小又糊,頂上天線還斷了半根,但真要是拿它去換幾百塊錢,就有點不情願了。說到9寸索尼黑白電視機,還真想知道能不能在現在的舊貨市場上買到它,一臺值多少錢?
  • 細數80年代的國產電視機品牌,你家裡用過嗎?
    上次寫了新中國第一臺電視機誕生後,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到了80年代,電視機已經在大城市中開始普及。而在農村,一直到80年代末才看到電視。這段時間,國產電視機牌子像雨後春筍般出現,來看看這些牌子你家裡用過嗎?金星:1978年,國家批准上海電視機廠引進全國第一條彩電生產線,1982年10月份正式竣工投產金星牌彩電。
  • 擁有500多臺老電視機的他,明年有個計劃
    一臺生產於上世紀90年代的索尼S29電視機靠在客廳北牆前,趙耀龍介紹說:「這臺電視機是遊戲發燒友推薦的,別看距離現在快30年了,但是它播出的畫面非常柔和,長時間看眼睛也不會難受。」索尼電視機旁有個四層的儲物架,擺放了30多臺電視機。這些老物件被趙耀龍擦得一塵不染,就像走進了老商場的電器售賣專櫃一樣。
  • 還記得黑白電視機嗎?Tivoo像素小音箱帶你回到80年代
    大夥是否記得自己看過的第一臺電視機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你回答你看到的電視機的最初印象是那種球型的、矮矮的、圓圓的只能顯示黑白兩種顏色的、電視機上可能還會有兩根天線的那種電視機,那恭喜你,估計你和小編一樣都是八十後的人了。
  • 家庭普及電視機方面,新中國和前蘇聯有什麼不一樣?
    那時普通老百姓是買不起也買不到的,大家都只能到指定的集體場所去看電視,電視機有專人管理,每天定時定點為大家播放電視,就像現在的電影院一樣,場景是這樣的:80後早期出生的人,對黑白電視機應該都不陌生。那個時候彩電還沒有完全普及,一般家庭還買不起彩電。
  • 把電視機賣給收廢品的只能收幾十塊錢,但電視機不止這個價
    有些父母也很聰明,回家之後摸一摸電視機的後背有沒有發燙,就知道孩子有沒有偷偷看電視了。這原本是以前童年時代經常發生的事情,現在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現在不再用那種大大個的電視機了,基本上都換上了大屏幕且輕薄的液晶電視了。現在的小孩子也不知道以前的那些樂趣。
  • 9寸黑白電視機、糧證糧票 這些老物件你都見過嗎
    原標題:老物件帶你坐上「時光機」「記憶市北」民俗活動月啟動 木質風箱、9寸黑白電視機、糧證糧票等老物件展吸引不少人圍觀木質風箱、半導體收音機、縫紉機、黑白電視機、糧票、寶塔糖……這些已經淡出人們視線的老物件
  • 曾經「土豪」才能買起的電視機,現在值多少錢?
    在七八十年代,要想擁有一臺電視機,可沒有像現在這麼容易,那麼,曾經土豪才買得起的電視機,現在值多少錢呢?在我們如今看來,電視機已經不是什麼娛樂性的東西了,我們只要一個手機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甚至更有趣,不得不感嘆科技的力量呀!
  • 為何現在的電視機越來越便宜?
    第一,物以稀為貴,一個產品在上市初期價格都是很貴的,當時電視機的數量並不多,唯一能區分價格的就是大小。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遍地都是電視機品牌,各種智能化襲來,電視機也從一個簡單的播放節目變成了電影、電視與遊戲融為一體的設備。
  • 在「14寸黑白電視」的歲月
    文\茂名石化  黃春澤    在成年人的生長記憶裡,每一件事想起來,總是覺得有趣十分,在過往的日子裡,生活雖然過得窮苦些,我們作為孩子卻很少有太多的顧慮,想到這裡,一陣甜美的快樂湧入我身上了,一陣溫馨的快樂從我肚子裡升到頭上,那是來自父母給予的滿足感,其實「那有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負重前行
  • 從電視機的變化看改革開放
    從電視機的變化看改革開放□劉春紅         記得我家買的第一臺電視機是在1983年,那時候我們村裡剛剛分田到戶。那是一臺12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頭上兩根銀白的天線格外惹眼。雖然不是很清晰,卻吸引了隊上的好多人來觀看。要知道,在物資生活並不富裕,文化生活貧乏的鄉村,擁有一臺黑白電視機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每天傍晚,父母勞作回來,母親燒飯,父親就把電視機搬出來放在外面。一會兒,家門口陸陸續續就來了看電視的鄉親們。
  • 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的回憶【上】
    直到1974年秋,父親又花巨款25元給家裡買了臺東風牌兒電晶體半導體臺式收音機,那才是真正的屬於我們家的第二件家電。收音機裡說1月15號下午首都北京舉行追悼大會,有人流傳豐鎮縣城關鎮人民政府要把電視機擺出來讓人民群眾收看追悼大會實況,於是整條街巷好多好多的人們就匆匆趕往城關鎮,當時的城關鎮人民政府就是現在的華大商場。
  • [福建]懷念天天陪伴電視機的日子
    參加有獎徵文活動 贏取42寸等離子電視    【福建省漳州市網友投稿】:對於電視機我可能比別人更有感情的牽掛、因為我接觸過太多的電視機。還曾經十多次躺在電視機箱上睡大覺(倉庫裡)說來話長、我先說說陳年往事,希望大家能笑納。  小時候、記得那時我八歲,家在農村。鄰村有人買了一臺電視機,(是走外輪從國外帶回來)。
  • 那些關於電視機的老照片,滿滿的回憶,滿滿的童年記憶
    1925年,英國人約翰.洛奇.貝爾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視機。20世紀50年代,彩色電視出現了。1958年我國第一臺電視機製造成功,開始播送黑白電視,並建立了相應的電視工業。1973年開始試播彩色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