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記者 鄧浩)訊,今日,《科創板日報》記者從杭州索元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索元生物)獲悉,其於近日完成近3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
索元生物董事長羅文向《科創板日報》記者透露,公司目前擁有七個腫瘤和精神類疾病領域產品,且已於浙江證監局進行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天眼查數據顯示,索元生物自2015年至今共進行4輪融資,合計融資額約12億元人民幣,中證投資、仙琚製藥為前列投資人。
對於D輪投後估值和股東持股情況,公司CFO陳紀正稱估值不便透露,持股來說,中證投資持股9.38%、仙琚製藥持股9.22%,位居前列。
本輪融資由中金啟德基金和盈科資本共同領投,華潤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天堂矽谷、和達生物醫藥基金以及杭實資管等首次參投,現有股東仙瞳資本、厚新健投以及浙商產融繼續參與,羅文表示,本輪融資主要為「鞏固加強核心平臺技術升級、臨床項目推進、擴充整體團隊及後續新管線引進。」
浙江證監局官網顯示,索元生物已進行科創板IPO輔導備案,輔導券商為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
截至9月17日,Denovo Biomarkers持有公司23.19%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還有中證投資、仙琚製藥,分別直接持有10.12%和9.94%的股份。羅文為公司創始人及實控人,通過Denovo Biomarker、Alphanovo及廈門迪元合計持有公司29.67%的股份。
索元生物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開發一類新藥的生物醫藥科技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通過尋找並確定生物標記物以重新開發抗腫瘤以及精神病類疾病等領域的失敗新藥。
具體而言,索元生物從國際大藥廠引進經臨床後期試驗證明安全性且顯示對部分患者有效的新藥,利用獨創的生物標記物平臺技術在殘餘的臨床樣本中找到可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物,從而達到以較低的成本、較短的時間開發創新藥的目的。公司目前擁有七個腫瘤和精神類疾病領域已開發至臨床後期的產品。
「這些產品均為全球首創藥物(First in Class)或一類新藥。」陳紀正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的產品管線及平臺應用也已從小分子擴展到了基因治療和大分子生物藥領域。」
在研拳頭產品DB102(enzastaurin)用於一線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的國際多中心的臨床III期試驗已經完成全部患者入組,此前,羅文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如果該試驗順利,初步估計,DB102全球年銷售峰值預計可達近30億美元。
DB102用於治療新診斷的腦膠質母細胞瘤(GBM)的國際多中心臨床III期試驗,已獲得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及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在美國和中國全面啟動。
今年7月,根據早期臨床數據中,DB102在DGM1陽性及服用高劑量DB102的患者中顯現的優異療效,美國FDA授予DB102用於一線治療GBM快速審評通道(Fast Track)資格認定。
數據來源:索元生物
羅文認為,公司目前進入爆發性成長階段。在腫瘤領域,索元生物已有兩項國際臨床III期試驗,並在GBM腦膠質母細胞瘤領域層次化布局了一、二線治療;在精神疾病領域,針對全新靶點穀氨酸 2/3 受體的DB103已有三項臨床試驗在中美展開,並於今年初為治療難治性抑鬱症的DB104發現了生物標誌物。
「本次D輪融資是索元生物重要的一個裡程碑,除獲行業頂級投資機構持續站隊外,公司成功引進華潤醫藥集團作為戰略投資方,有利將來中國業務發展。」陳紀正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