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標先進找差距,開拓視野啟思路,進一步提高課程開發、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水平,提升幹部教育培訓質量,推動我院轉型提質發展,7月28日至8月3日,在副院長孫偉的帶領下,大別山幹部學院2019年夏訓師資培訓班在井岡山江西幹部學院成功舉辦。學院部分特聘教師、各部門參與授課、開發課程的教師,部分現場教學點的講解教師和教學基地的管理人員共45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通過激情紅歌會、現場教學、專題講座、紅色故事會、互動教學、紅色拓展訓練、訪談教學、情景教學、分組討論、座談交流等教學活動,大家切身體驗了江西幹部學院的黨性教育特色教學模式,深入學習了他們在黨性教育上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做法。
在嘹亮的紅歌聲中,全體學員走進了「激情紅歌會」的課堂。通過學唱井岡山紅歌、組建團隊、競唱紅歌、展示團隊風採等活動,大家很快以飽滿的熱情進入了學習狀態。這堂課以脈落清晰的革命歷史主線、無處不在的紅色故事、多樣有效的互動手段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隨後,全體學員前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敬獻花藍,聆聽了現場教學「堅定執著追理想」,參觀了碑林和烈士雕塑園,瞻仰了烈士紀念碑。這堂現場教學課娓娓道來式的現場講解、現場點評中教師感動別人首先感動自己的授課理念以及緊密結合現實解決問題的講課思路,讓學員們深受啟發。
江西幹部學院副院長謝彥波的專題講座「井岡山道路與井岡山精神」,授課語言幽默風趣、接地氣,講歷史邏輯簡潔、主線清晰,講細節生動感人,注重與現實的緊密勾連,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合理分析。這些授課方法,既讓學員們聽得入神,又讓大家體會到:原來嚴肅的革命歷史也可以講得生動鮮活、深入人心。
由江西幹部學院紅軍後代授課團的曹宏老師(毛澤民外孫)和趙珈珈老師(趙爾陸上將之女)主講的「守初心,擔使命」紅色故事會,從小事、平凡的事入手,講感人的細節、動人的情節,自然樸實,令人記憶深刻,啟迪了學員們的講課思路和授課技巧。
全體學員參觀了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和黃洋界兩個現場教學點,分別聆聽了「自力更生反封鎖」和「依靠群眾求勝利」兩個現場教學。在黃洋界現場教學點授課老師以毛澤東同志《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詞為線索展開教學,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為我們開啟了現場教學開發和講授的新方法、新思路。
上午,學員們共同走進「讀家書,談家風」互動教學課堂。這堂課由學員朗讀家書引入,運用了視頻、圖片、採訪等多種手段細挖、深挖家書背後的故事,還原真實歷史,解讀人物內心世界,從正、反兩個方面講述傳承良好家風的重要性,課程中邀請學員分享交流感悟並以寫信的方式記錄收穫,大家看到了江西幹部學院在課程開發打造上的走心和精心。整個課結構清晰、主題鮮明、學員互動性和參與性強,為我們改進提升互動教學課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下午,在八角樓毛主席舊居,「實事求是闖新路」的現場教學詳細分析了毛澤東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3篇光輝著作寫作的背景和過程。在講解中,老師結合現實,把自己擺進去引發思考,打通了歷史和現實的聯繫,對現場專題講授課的打造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八一建軍節這一天,大家身著紅軍服開展紅色拓展訓練,通過「一切行動聽指揮」「風雨同舟」「投彈比武」「救護傷員」「製作紅軍餐」等環節,體驗到了紅軍戰鬥生活的艱難,鍛鍊了集體意識、合作精神。課程內容豐富、環環相扣,既貼近紅軍生活實際又宜於操作。
在訪談教學「井岡山精神代代傳」的課堂中,原中組部副部長曾志的孫子石草龍、農民將軍甘祖昌的孫女甘紅梅、60年代的上海知青楊潔如、1988年出生的井岡山市古城中心敬老院院長張志敏依次接受訪談。這節課聚焦「井岡山精神代代傳」這一主題,選取革命戰爭年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代等不同時期的典型模範人物來講故事,講述了井岡山精神在幾代人之間的接力傳承,主題鮮明,感人至深,一脈相承。
隨後,大家觀看了情景劇《革命伉儷張朝燮和王經燕》,該劇運用圖片、音樂、燈光、音效、舞蹈、採訪視頻等多種手段,藝術再現了一對革命伉儷堅守共產黨人信仰的動人事跡。這種小切口、大視角、挖深、講透歷史人物故事的方法,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大家聆聽了專題講座《井岡山紅色培訓模式探索——以江西幹部學院為例》,課上針對大家提出的培訓大環境整治、內部管理、課程開發、教學設計、培訓承接等5個方面20多個問題,授課教師詳細介紹了江西幹部學院的紅色培訓模式和做法。在互動交流環節,江西幹部學院辦公室、教研部、教務部、教學保障部的負責人一一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問題。
下午,學員們參觀了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小井紅軍醫院,聆聽了「艱苦奮鬥攻難關」的現場教學。授課老師從現場實物入手,授課中見人見物見精神的授課理念,值得我們學習。隨後,大家瞻仰了小井紅軍烈士墓、曾志同志墓。
培訓期間,大家對江西幹部學院教學助理的一專多能、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教學設計中的動靜結合、帶班和教學組織中的注重細節等印象深刻。在分組討論中,大家總結收穫體會,查擺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明確努力方向。大家一致認為,這次培訓聚焦問題、著眼提升、務實管用,是一次令人難忘的學習、交流、提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