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年輕人一般從大二開始,就可以去找工作了,日本對於大學生找工作,有一個特別的程序,叫「內定」。
考慮在日本就業的學生一般從三年級下半學期開始真正的就業活動。如上所述,學生對將來就業有清晰的認識,並且在大學真正學到東西的話,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始該行業、該職位的就職活動。也就是說,你在大四的時候。公司就已經發通知給你,告訴你畢業之後可以到我們公司上班。雖然日本和中國一樣,就業是大學生們最大的壓力,但是,因為就業活動的時間長,所以機會也多。提前一年準備日本就職的相關流程,具體如下:
當年6月:開始分析自己、進行業界和企業的研究工作
在找工作前需要誠實面對自己,分析自己的性格適合怎樣的工作、將來想從事的領域等等,不要盲目跟風,有針對性地為自己做一個大體的職業規劃。可以利用學校的就職課、報紙、書籍和該公司的官方主頁等,搜集就職信息,做深入調查。
當年7月:掌握商務禮儀
作為社會人,學習必要的日式商務禮儀同樣非常重要。日資企業裡面的日本人也非常看重這一點,留學生如果在這方面欠缺可是會吃大虧的哦!大家可以在7月份,參加bjt商務日語考試,提高自己的商務用語水平,這樣在今後就職中就會略勝一籌了。
當年9月:製作面試筆記的對策
在面試之前,日企通常會有一些簡單的、比較常識性的測試,或者是以一篇小論文的形式考核。如果感覺困難的話,不妨向就職課的老師,或者已經畢業的前輩們虛心請教,他們一定會很熱情地為你解答。
當年10月:提交申請資料
一般可以利用明信片、郵件、網頁等方式向企業提出資料申請,向公司表達你非常渴望進入該社工作的意願。
當年12月:製作履曆書、公司說明會
針對不同的企業,做不一樣的履曆書。除了基本的履歷信息和自我介紹外,還需要根據應聘企業的性質或背景,適當增加一些其他信息。如:自我推薦、希望加入該公司的動機和今後的理想、學生時代傾注全力去做過的某件事情、為什麼想在日本工作等等。這些文字都將側面地、立體地展現出留學生在日期間的成績,可以使公司進一步了解應聘者。
有些公司會通過與畢業生面對面的交流方式,說明工作的內容、錄取的條件、面試的方法等等。現場可以填寫職位申請,也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筆試。多數企業會集中在一個場所,進行公司說明會。留學生可密切關注,積極參加。
次年2月:面試階段(初試和複試)
初試階段也就是填寫職位申請及筆試階段。通過初試後,可以進行複試(面試)。一般面試有好幾輪,比如公司的面試、單獨面試和負責人面試。而一些大企業還會加入小組面試的階段,讓應聘者做一些相關話題的討論或介紹,這些都需要留學生充分的準備。
次年6月:確定正式通知
大約從4月開始,公司將會與面試合格的學生取得聯繫。如果接到通知那麼恭喜你應聘成功了,但是沒接到通知的也不要灰心,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正式通知會集中在6月進行,需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