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是指呼吸終末氣管、肺泡以及肺間質的炎症。
臨床上根據病因、解剖位置的不同進行分類,由於致病菌(即病因)不同,將肺炎分為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非典型病原體所致的肺炎、肺真菌病等。
由於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屬於兩種不同類型的肺炎,所以兩者在致病菌、病理改變、臨床表現、診療等多個方面都有區別。
最近造成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屬於病毒性肺炎,在國內外人民都在積極進行抗冠狀病毒的戰役期間,有必要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肺炎的相關知識,學會自檢。
下面就介紹下這兩種肺炎的主要區別點。
第一、常見致病菌不同
細菌性肺炎是臨床中最常見的肺炎,指不同的細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急性炎症。此類肺炎常見的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
而病毒性肺炎則是多種病毒侵入呼吸道引起的肺間質和肺實質的炎症。顧名思義,引發該類肺炎的均為病毒,常見的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等。
第二、病理改變有差別
細菌性肺炎的典型病理改變為肺實質炎性病變,常常表現為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炎肺炎。比如最常見的肺炎鏈球菌所致的肺炎,病變由肺泡間孔向周圍擴展,可累及多個肺段或整個肺葉,患者肺泡炎性分泌物增多。
病毒性肺炎則多表現為肺間質性炎症,肺間質增寬,在肺泡間隔內可見組織水腫、充血和大量單核細胞浸潤。
第三、臨床表現各不相同
雖然都是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但是兩者的臨床表現卻不一樣。
細菌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症狀明顯,通常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急促、氣短等症狀。
而病毒性肺炎的病人起病急,發熱、身體酸痛、倦怠乏力、頭痛等全身症狀突出,局部的胸部體徵反而不顯著。
第四、實驗室檢測有差異
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的肺炎,都會引起血白細胞升高。
但兩者升高的白細胞類型不同:
細菌性肺炎為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多,病毒性肺炎則以單核細胞居多。且細菌性肺炎可通過痰培養判斷出病原菌,但病毒性肺炎痰培養後無致病細菌。
第五、治療藥物不一樣
細菌性肺炎患者需要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療,根據不同的致病細菌,選擇合理有效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比如肺炎鏈球菌肺炎應選擇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選擇頭孢菌素。
而病毒性肺炎的治療藥物多選擇有效的病毒抑制劑,比如利巴韋林、奧司他韋、阿糖腺苷等,以對症治療為主。且病毒性肺炎使用抗生素是沒有治療效果的。
綜上所述,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雖然都是肺炎,但是兩者在臨床上有很多的不同點,需要進行明確的鑑別診斷。
疫情當前,要求平時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居室的空氣流通,營養充足,儘量少去人群密集場所,避免感染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