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是感冒高發的季節,而感冒又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去醫院就診時,往往都是抽血化驗,醫生會根據化驗結果判斷感冒類型,經常聽到的詞語就是血象,那麼血象是什麼呢?
血象其實指的就是血常規化驗報告上的白細胞計數。很多人都知道,白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細胞,人體在受到外界病原體入侵時,會激活免疫系統,白細胞會分化增多,捕殺病原體,所以白細胞計數增多,也就是醫生常說的血象高,是身體遭受感染等的主要表現。
而病毒性和細菌性感冒的血象會有什麼不同呢?
1、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分為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流行性感冒,也就是常說的流感和病毒性咽炎。因其傳染性、傳播途徑不易控制,危害甚大。
病情嚴重的病毒性感冒會出現高熱、寒戰、渾身無力等多種症狀,並有可能引發中耳炎、肺炎和腦炎等。病毒性感冒的血象主要表現為白細胞計數減少,而淋巴細胞則會相對增加;當病毒性與細菌性合併感染人體時,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都會出現增多,所以要注意區分。
2、細菌性感冒。細菌可以直接感染呼吸道,也會在病毒性感冒後合併病毒感染呼吸道,主要以溶血性鏈球菌最為常見,其次還有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細菌性感染的主要表現症狀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體炎等。其血象表現為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也會增高。
以上是細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兩種血象表現,尤其是家中有孩子的朋友們,可以多學習一下,以便於區分兩種感冒。
可能有些人可能還會存在疑問,這兩種感冒還有區別嗎?答案是肯定的,兩種感冒除血象不同外,還有以下幾種。
1、病毒性感冒通常發病急驟,全身的中毒症狀可能較輕,也可能較重,鼻腔流涕症狀比咽部明顯;而細菌性感染,發病時可能急驟,也可能較為緩慢,全身中毒症狀則要相對較重,扁桃體或咽部紅腫和疼痛感較為明顯,但如果伴有腹瀉或結膜充血,多為病毒性感冒。
2、病毒性感冒因其傳染性較強,所以多呈現群居發作,也就是說一人感冒,家人也可能在短期內被傳染;細菌性感冒,則多呈現散發,身邊之人,可能不會被傳染。
再者就是藥物對兩種感冒的不同效果,如阿司匹林和複方氨基比林等常見退燒藥物,病毒性感冒能夠得到暫時且明顯的退燒效果,全身症狀也會有所緩解;但對於細菌性感冒來說,退燒效果不明顯,身體症狀也沒有有效緩解。
以上就是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的不同表現,主要有血象、發病症狀、傳染性和退燒藥物的效果,日常患病時注意區分,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手段。感冒雖然很常見,但危害其實很大,全世界範圍裡,因感冒每年都會奪取很多人的生命,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範感冒,如注意保暖、飲食均衡、多運動等,從而遠離感冒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