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你也可以看懂血常規,別再亂用藥了

2020-12-19 呂先生說健康

劉女士家小孩最近感冒了,半夜裡發燒到39度,劉女士慌了,趕緊給吃了頭孢,結果第二天感冒並沒有好轉,趕緊去醫院檢查,血常規檢查發現是病毒性感冒。

孩子感冒了,媽媽著急,尤其是孩子發燒時,很多媽媽想著肯定有炎症了,趕緊用消炎藥,其中絕大部分是抗生素。而抗生素就是抗細菌的,對病毒就沒用了。其實通過血常規就可以分清是病毒還是細菌了。那怎麼看血常規呢,大大的一張紙,那麼多的項目,咱沒有學過醫,也不懂啊。

今天就教大家一招,普通人也能分清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

一、簡單理解血常規:

血常規檢查是對血液的一項檢查,我們都知道血液在人體內不斷的循環,血液的健康程度,能直接反應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很多疾病可以通過查血發現,所以去醫院經常聽醫生說:先查個血吧。

我們在初中生物都學過,血液中的三大重要的組成: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下血常規裡面這三個重要指標:

1、紅細胞是快遞員:

紅細胞主要作用就是運輸功能,因為它含有血紅蛋白,就像快遞員擁有物流車一樣,源源不斷的運輸體內的氧氣、二氧化碳、葡萄糖、胺基酸等等,保障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2、白細胞是警察:

白細胞主要作用就是防禦功能,總抵禦外來病原體的入侵,保衛身體的安全。白細胞就像警察一樣,時刻保護我們的安全。白細胞也像警察分兵種一樣,分別有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5類。共同起到殺滅細菌和病毒,時刻維護著身體的穩定。

3、血小板是維修工:

血小板主要作用就是止血凝血。如果某個部位血管破了,血小板就會蜂擁而上,最終將破口修理好,特別像城市裡負責修理各種受破壞的管道、路面等。

二、白細胞的分工

前邊提到白細胞是警察,所以感冒來臨時,警察就要出動了。那麼派誰戰鬥呢?

1、 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是是白細胞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就是吞噬和殺菌的作用。就像威武的戰士,如果有壞人(細菌)入侵,會毫不留情地消滅他們。所以中性粒細胞升高時,就可能代表我們身體某個有損傷、有炎症了、或者被細菌入侵了。

2、淋巴細胞

淋巴細胞就像是特殊訓練的特種兵,是更加精英的戰士,負責更為難纏的敵人。所以對於細菌出現時,中性粒細胞就能處理了。淋巴細胞專門對付強敵,比如病毒等。所以當病毒感染時,淋巴細胞一般會升高。

三、怎麼看是細菌性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

我們只需要看這三項就可以了:白細胞數目、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淋巴細胞百分比。英文就是:WBC、NEUT%、LYM%。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中性粒細胞是對付細菌的,所以它高,基本上就證明細菌感染。

淋巴細胞百分比:淋巴細胞是對付病毒的,所以它高,基本上就證明病毒感染。

四:確定了感冒分型,如何治療呢?

如果出現發熱:一般情況下發熱38.5以下,物理降溫,38.5以上使用退燒藥物。

細菌性感冒:一般應給予抗生素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病毒性感冒:一般以緩解症狀的藥物為主,注意休息、多喝水、勤通風,留意併發症。

寫在最後:

其實教給大家如何看血常規,目的不是讓大家學會看病,我們的目的是感冒時別亂用藥,尤其是抗生素的濫用。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是得細菌性還是病毒性感冒?分不清的爸媽看過來
    孩子是得細菌性還是病毒性感冒?鑑於上述的症狀沒有任何一項能夠提示絕對是細菌或者病毒,只能說是大致判斷,很多爸媽還是懵圈,那就醫院走一個,做血常規、大便常規等。先插一嘴,血常規的話要等寶寶出現發熱等症狀24小時後小時後去做比較好,總得給疾病一點「露出尾巴」的時間不是?那麼多指標和箭頭,怎麼看?
  • 寶寶感冒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記住3點就能輕鬆區分
    那麼,如何區分寶寶感冒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另外,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特徵是咽喉腫痛,連吞口水都疼。但細菌性感冒比較明顯的是咳嗽、咳痰、流涕的症狀。就病毒性感冒而言,通常可帶動身邊的一群人被感染。但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性的感冒,病程大多為3-7天左右。3、症狀程度不同所謂「病來如山東安,病去如抽絲」。病毒性感冒的發病特點也正是如此。病毒性感冒的來勢「兇」,很可能突發地就來了。對於體質相對差一些的人來說,感覺會比較明顯。但是細菌性感冒的來勢相對比較溫和,症狀很可能不會很明顯。而且在感冒初期多數只有發熱症狀。
  • 寶寶感冒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記住5點就能輕鬆區分
    那麼這類孩子就更容易感冒。那麼,如何區分寶寶感冒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1、感染原因不同這個很好理解。這兩種感冒的病原體分別是病毒和細菌。就從咳痰和流涕這兩種症狀來看,細菌性感冒一般可有黃色膿鼻涕,而病毒性的則是清水鼻涕,比較稀。
  • 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學會看血象,自己就能區分?一文解析
    秋冬季節是感冒高發的季節,而感冒又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去醫院就診時,往往都是抽血化驗,醫生會根據化驗結果判斷感冒類型,經常聽到的詞語就是血象,那麼血象是什麼呢?血象其實指的就是血常規化驗報告上的白細胞計數。
  • 如何區分細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
    西醫的角度把感冒區分為戲劇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 細菌性與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症狀比較相似。下面幾方面是細菌性與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區別。  1、流行***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顯的群體發病的特點,短期內有多數人發病,或一家人中有數人發病;而細菌性呼吸道感染則以散發性多見,患者身旁少有或沒有同時上感發熱病人。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症狀比咽部症狀明顯;而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則扁桃體或咽部紅腫及疼痛比較明顯。若伴有腹瀉或眼結膜充血,則傾向是病毒感染。
  • 孕期感冒,該用藥時就用藥
    可是怕啥來啥,孕中期的時候還是不小心感冒了,發燒、頭疼加鼻塞。這頭疼和鼻塞都能忍,可發燒忍不了,我是屬於那種絕對不輕易發燒的人,自認為體質也不錯,可只要有一點發燒,就特別敏感,渾身沉、不想動,平時啥藥都能吃,可孕期真不敢亂吃,又挺不下去,只好找醫生幫忙。醫生給聽了肺、看了嗓子、又做了血常規,說是病毒性感冒,不是細菌性的,還好,還好!
  • 怎麼區分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患感冒後要注意什麼?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下怎麼區分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一、絕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咽炎等,病毒性感冒是通過空氣、唾液、鼻涕等傳播導致人體出現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而細菌性感冒則主要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
  • 細菌性感冒症狀有哪些 細菌性感冒可以這樣治
    感冒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感冒分為細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那細菌性感冒會出現哪些症狀的發生呢?得了細菌性感冒應該怎麼治療?患者注意哪些事項並且我們應該怎樣才能預防細菌性感冒的發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你知道感冒分幾種?用藥怎麼搭配嗎?
    感冒是個很討厭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平常大家感冒都是怎樣判定的呢?是自己隨便吃點藥還是去藥店,還是去醫院呢?今天小華為大家大致說一下,感冒分幾類,一般需要用什麼藥。只要能判定自己是什麼感冒症狀,普通的感冒就不會拖成嚴重的感冒,更不會越吃感冒藥越嚴重了。
  • 3分鐘教您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到底血常規是查什麼的
    現在天氣進入秋季,感冒的發病率逐漸提高,特別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和身體孱弱的老人兒童,更是感冒的高發人群。現在我們感冒了去醫院,醫生總是告訴我們:取驗個血吧。排隊驗血等半天,拿著化驗單小心翼翼地遞給醫生,沒想到醫生拿著就看幾眼,感覺被糊弄了,瞬間就有點後悔查血常規的感覺。
  • 感冒高發季,爸媽想知道寶寶是哪一種感冒、怎麼護理?看懂它
    加上天氣冷,爸媽或長輩容易給寶寶穿多,如果貼身衣物被汗水浸溼了沒及時更換,捂在身上捂久了也容易感冒。一般來說,寶寶感冒發燒90%是病毒感染所引起,但後期可能合併細菌感染。如何區分是哪種,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個血常規。
  • 寶寶感冒發燒為什麼要驗血?家長都該懂一些血常規基本常識
    冬天寶寶感冒的頻率越來越高,有些家長會很著急,會不會是免疫力出現問題了?冬季空氣流通差,寶寶每個月感冒1-2次是正常的,不需要太緊張。孩子感冒發燒去醫院,總會讓「驗個血」,看著孩子有氣無力的反抗,家長更好奇,驗血能看出什麼?
  • 寶寶發燒,如何判斷病毒性還是細菌性?有3種方法哦
    那麼,怎麼判斷寶寶的發熱是病毒性的還是細菌性的呢?有針對性地治療肯定要對症一些,自然護理起來寶寶好得就要快一些了。先來說一說細菌性的感冒與病毒性的感冒是怎麼引起的。細菌性感冒則是因為細菌引起,主要是溶血性的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 細菌性還是病毒性感染,傻傻分不清楚
    冬季氣溫低,感冒和發燒人群也有所增加,許多人在發燒時不清楚自己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常常會亂吃藥,以至於延誤了病情。那麼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究竟有哪些區別呢?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臨床表現具體有哪些區別呢?在臨床表現上,當出現發燒同時伴隨嗓子疼、流鼻涕、肌肉酸疼、關節疼痛,但是沒有咳濃性痰,這樣的症狀一般為病毒性感染。而如果是細菌引起的感染,化膿性感染是比較多的。
  • 病毒性肺炎和細菌性肺炎怎麼區分?醫生教你四招
    病毒性肺炎和細菌性肺炎怎麼區分?一般來說病毒性肺炎在發病的初期會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現,也就是說和普通的感冒並沒有非常大的區別。同樣有咳嗽,咳痰,打噴嚏,流鼻涕,發熱的症狀。但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大部分有自然的病程,一般在5~7天左右,症狀會逐漸減輕甚至痊癒。如果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及時的到醫院去檢查。
  • 孕婦感冒 用藥須謹慎
    進入冬季,氣候日漸寒冷,氣溫越來越低,一不小心就會「中招」感冒。普通人還能抗一下,但對於孕婦來說,感冒並不是小事,孕期感冒很可能會對寶寶的發育產生不利影響,且在治療感冒時也需謹慎用藥,因為感冒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率相對較高,不能不用藥,但也不能亂用藥。如何預防孕婦感冒?孕婦感冒都會對胎兒產生哪些影響?感冒後該如何科學用藥?
  • 原創:病毒性感冒 吃抗生素根本沒有用
    陽春三月,萬物生發,感冒等常見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老百姓也進入一個感冒用藥高頻期。選擇怎樣的感冒藥才能減輕感冒症狀,對症治療?要不要用抗生素,怎樣使用抗生素?怎樣降低抗生素耐藥性和副作用的發生機率?帶著這些疑慮我們向藥物不良反應專家發出提問。春季感冒頭孢阿莫無需出手很多人只要「頭疼腦熱」就立馬動用阿莫西林和頭孢拉定等抗生素明星。
  • 如何自己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血常規的化驗單在發燒的時候醫生基本上都讓做的化驗,如何自己大概看懂這個化驗單,判斷自己是否健康呢,就需要跟著學習專業知識啦。有了知識就不會吃錯藥和亂吃藥防止出現意外情況。白細胞是血常規的第一項:白細胞的正常範圍是(4.0~10.0),常年低於低於正常值說明正常,平常白細胞數值在正常範圍內,偶爾降低同時伴有中性粒細胞增多說明身體內有炎症。青黴素和頭孢類的抗生素主要是抗細菌的作用而病毒入侵則需要自身的抵抗力來抗擊病毒。病毒感冒的特徵:清鼻涕,白痰,低熱<38度,2,3天內症狀就會減輕。
  • 血常規,真的可以區分細菌或者病毒性的感染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但是血常規的檢查卻很難明確區分是細菌感染或者還是病毒的感染,血常規檢查裡面一些項目可以提示,這可能和病毒感染或者是細菌感染有一定的關係,這只是一種輔助的檢查!病毒感染的時候,血常規的表現為白細胞數目正常,而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是正常,淋巴細胞比例升高。
  • 感冒切勿盲目用藥!關於「感冒」,這些知識你必須知道!
    究竟如何正確區別普通感冒和病毒性感冒,如何預防、治療這些事您都做對了嗎?但要注意兩點:① 感冒是一組疾病的統稱,包括普通感冒、急性扁桃體炎、病毒性咽炎等。② 感冒和流感是不一樣的,要注意區分。因此,普通感冒時,注意日常保暖、休息、營養等,基本上可以自愈。但也要理性區別對待。感冒出現以下4種情況千萬別硬撐全身酸痛,且伴有發燒有時候最怕的不是疾病,而是人們不認識疾病,很多人到現在也分不清流感和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