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感冒了 ,做家長的就會忐忑不安。尤其那些容易生病,三天兩頭感冒、發燒的孩子,更是讓人提心弔膽,生怕自己哪裡沒照顧好。
導致這些孩子容易感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環境性原因、或有某些身體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心病、免疫缺陷等。那麼這類孩子就更容易感冒。
那麼,如何區分寶寶感冒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
1、感染原因不同
這個很好理解。這兩種感冒的病原體分別是病毒和細菌。就從咳痰和流涕這兩種症狀來看,細菌性感冒一般可有黃色膿鼻涕,而病毒性的則是清水鼻涕,比較稀。咳痰的話,前者是黃痰,而後者是清痰。
另外,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特徵是咽喉腫痛,連吞口水都疼。但細菌性感冒比較明顯的是咳嗽、咳痰、流涕的症狀。
2、傳播範圍大小
所謂傳播範圍,就是指感冒的傳染範圍的人數有多大。就病毒性感冒而言,通常可帶動身邊的一群人被感染。但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性的感冒,病程大多為3-7天左右。
3、症狀程度不同
所謂「病來如山東安,病去如抽絲」。病毒性感冒的發病特點也正是如此。病毒性感冒的來勢「兇」,很可能突發地就來了。對於體質相對差一些的人來說,感覺會比較明顯。
但是細菌性感冒的來勢相對比較溫和,症狀很可能不會很明顯。而且在感冒初期多數只有發熱症狀。
4、抽血結果不同
要最終確定是否是細菌性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其實當去了醫院後,雖然醫生從我們的症狀上就能大體看出來了,但還是會讓我們去抽個血。
其實,在驗血完拿到的化驗單上,我們可以通過看白細胞計數來區別是細菌還是病毒性的感冒。
一般來說,細菌性感冒的話,白細胞數量會偏高,但病毒性感冒的白細胞就可能是正常的或者稍有偏低,但可有中性粒細胞偏高。
5、用藥區別
對於細菌感染性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是用抗生素就可以壓制住。但如果是病毒性感冒,用的是抗病毒治療方法,常見的藥物比如蒲地藍消炎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我們生活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比如在春天或者是換季的時候,人體是比較容易受到細菌或病毒侵害的。這時,就應該儘量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地方,以免發生交叉性感染。
其次,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比如西紅柿、胡蘿蔔等。也可以吃一些維生素C的食物,有助於提高抗病力。
總之,寶寶感冒了,無論是病毒性還是細菌性的,最好還是及時到孩子去醫院看下兒科醫生,針對具體病因開藥或輸液治療。
因為幼兒的身體各器官發育還未完全成熟,藥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也和成人不一樣。藥店的藥師雖然也能開藥,但對小兒用藥的規範和要求不如專業兒科醫生,所以還是謹慎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