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呢?

2020-12-27 考古進行時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呢?

一轉眼,還有2天就過清明節了,清明節小假期,很多在城裡居住的農村人會在清明節返回家鄉,一是祭祖,二是和家人一起踏青遊玩,清明時節山裡的杏花、桃花、梨花等多種花兒基本上依次綻放了,農村裡滿目都是風景此時正好。

賞春拜祭先人自然期待著陽光明媚,天晴雲朗,不過我們老家清明時節總會遭遇狂風大作,陰雨連綿,這樣的天氣才是大家心中的清明節天氣,因為我們老家有一個關於清明節天氣的傳說。

傳說黑龍是我們老家的守護神,它負責這裡的風調雨順,莊稼豐收農民安康,傳說中黑龍的母親是我們附近村裡的地主家閨女,因為一個下雨的夜晚,地主閨女做了奇怪的夢,後來就懷孕了,懷孕後的地主閨女被父母趕出家門,她跑到我們村裡的北山山洞生下了黑龍後,自己因為營養不足和各種條件不足,不幸去世,後被人刨藥的和尚發現並把她葬在廟附近的山頭上。

而黑龍被和尚們養大,變成一方守護神,後來東北黑龍江裡有白龍做妖,於是東北農民從東北慕名過來請黑龍去除妖,黑龍告別了家鄉去東北大戰白龍,把白龍驅逐出東北,而黑龍從此在黑龍江鎮守,但每年的清明時節,黑龍必定會回我們老家給他的母親上墳祭拜,當清明時節狂風大作,風雨交加時,老人們就會說:又是黑龍回來給他娘上墳了。

在我們老家,並沒有: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這樣的老話,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在春雨貴如油的北方農村,每年就期盼著清明時節黑龍回來祭拜母親時,能夠帶來比油還珍貴的雨水,因為這場雨如果下足了,農民們可以種玉米,種花生,種紅薯了,對於北方人來說,清明雨是及時雨。

百度了一下,確實有農村老話: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也結谷。而這個谷字已經講出了老話出自南方,南方多雨,所以南方多種水稻,這句老話的意思是,如果清明節那天天氣晴朗的話,那麼今年一年就不會發生雨水泛濫成災的情況,莊稼就會有很好的收成,好到只要種上,哪怕是石頭縫裡的稻穀都會長好。

十裡不通俗,南北有差異,南方的老話不適合我們北方,北方不種稻穀,北方的春雨永遠都是那麼珍貴。

(作者:遊龍公子,本文由「考古進行時」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的很多俗語老話都是帶有很強的地域性質,尤其是一些關於節氣和氣象的諺語,更是由於南北差異會出現不同的理解,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時節也是農忙的春播季節,在棒奔霸這裡的還不難的,清明前後都是種植各種各樣蔬菜的大好時節,清明這天的天氣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勢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俗語稱作為清明不晴,穀雨不雨,也就是說在清明節這一天很少有晴空萬裡的天氣,大都是清明時節雨紛紛
  • 農村一種奇怪大鳥,叫聲像牛叫,老人說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
    摘要:農村一種奇怪大鳥,叫聲像牛叫,老人說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因為山林多,各種野生動物也比較多。走在農村的小路上,經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鳥叫聲。說起農村的各種小鳥,那估計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種類實在太多了。其中農民比較熟悉的有燕子、喜鵲、麻雀、烏鴉、布穀鳥等。這些鳥都是經常能看到的,有些還喜歡在農民的房子附近築巢。不過,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介紹的這種鳥有點神秘,很多人只是聽過它的聲音,並沒有見過它長什麼樣。這種鳥常在下雨後叫喚,聲音很像老牛,農民叫它「老牛哞」,農村的老人還說它能預測天氣,只要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你認識嗎?
  • 農村俗語:穀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幹土,說的啥意思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氣溫正式回升的一個分水嶺,穀雨過後,氣溫會越來越高,對於穀雨這個節氣,在民間也是說法頗多,有的傳說是在這一天,天上會降落一場穀子雨,這場穀子雨的降落,對於春季缺少糧食的村民來說,是一種救命的糧食,這種說法只是一個傳說,比較靠譜的說法是穀雨生百穀,意思也是穀雨前後下一場透雨,農田裡、荒野之外,哪些植物、穀物,都會開始發芽生長
  • 農村老人常說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言:十月初一陰,柴炭貴如金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農村的空氣是非常的好,而且這裡還有很多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以前還沒有西醫的時候,人們就是依靠這裡的野生植物來治病的,但是除了這些,還有哪些東西可以代表農村呢?
  • 農村老話:「初一下雨下到月半,月半下雨下到月底」,啥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老人說話時候,能聽到很多很多相當有哲理的話。這裡面有關於人生的,也有關於種植的,其中也有一些關於天氣的。農村有很多有經驗的老年人,常被稱作「天氣預報的土專家」,他們就是根據一些農諺,還有就是天上的風雲變幻和動植物的反應來預判 天氣的。
  • 今日秋分,農村老人說「秋分節氣宜雨不宜晴」,這是為什麼?
    摘要:今日秋分,農村老人說「秋分節氣宜雨不宜晴」,這是為什麼?時間過得真快,9月23日迎來了秋分節氣。這是24節氣中的16個節氣,進入到秋分節氣以後,國內大部分地區也正式進入到了秋季。因此秋分的「分」也是「半」的意思。秋分對於農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這個期間秋收也開始了,並且農民也要開始秋播。而這些農事活動,都是和天氣密切相關的。在農村有些老人說「秋分節氣宜雨不宜晴」,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天氣預報的,而農民又是靠天吃飯的職業,一年四季所種植糧食收成的好壞,就和天氣密切相關。
  • 農村老話:「大寒天下雨,春天都是雨」,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話:「大寒天下雨,春天都是雨」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今天也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大寒,作為寒冷節氣的最後一個,大寒過後天氣就有慢慢的轉暖,大地回春,氣溫也會變得越來越暖和起來,關於在大寒期間的民諺更是多的不勝枚數,這些都是民間的經驗積累,通過多年的經驗結合大寒期間的天氣變化,對於來年的年景和氣候做出一些預判,我國地大物博,很多時候這些民諺局域性都很強,並不是適合大面積使用的,那麼這一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常說冬冷看立冬、立冬晴、一冬凌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言:兩春夾一冬,十個牛圈九個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都知道農村的空氣是非常好,而且還有很多花花草草和很多野生動物,除了這些,農民還有數量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以前的農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而創造出來,然後經過一代一代傳下來,在這過程中有很多的俗語都消失了,但是現在人們知道的俗語也是不少的,其中有的俗語是關於做人做事的,也有的俗語是關於教育的,還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說:「二月二下雨是好兆頭」,那二月二下雨有什麼典故?
    農村老人說:「二月二下雨是好兆頭」,那二月二下雨有什麼典故?今天是2月24日,農曆的二月初二,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因此在農村裡這一天也被成為好日子。而今天也遇上了好巧的事情,從今天早上我們這裡就滴滴答答的開始下雨了,雖然雨點有點少,但是這對於我們這裡的農村老人來說,在二月二這一天下雨會有好消息的到來,也是好兆頭!那麼在二月二下雨,在農村裡會有什麼典故嗎?李子來回答。
  •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長大成精」是什麼意思?
    那麼,歡迎圍觀,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答案,意思是,農村老人常常會說,要是土狗被養了十年,那麼這隻土狗肯定是長成精了。而農村養的土狗,個人是特別喜歡的,在農村老家也一直都有養土狗。土狗的智商,可不比那些寵物狗笨哦。土狗會越養越聰明,也就會越來越成精。這所謂的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主要是說這土狗長年累月的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人類的一舉一動它都了如指掌了。
  • 在農村,老人常說,「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理」,什麼意思?
    在農村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濃厚的人情都讓人深深留戀,記得在農村村子東邊有一條河,放暑假的時候,每天釣魚是最快樂的時光,還有兒時的玩伴每天在一起玩耍,每天玩耍一天後,回到村子裡就會看到一群老人圍在一起聊天,在聽老人們聊天時,也常常聽到老人們說些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可謂是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冬至到了,老人說: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啥好處?
    冬至到了,農村老人說「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啥說法嗎?在農村,人們一提到冬至,就都會聯想春節了。依據古代人的經驗說法,冬至與春節是息息相關的,是緊密相聯繫的。那麼,古代人為什麼這麼關心冬至和春節的天氣變化呢?春節是一個民族的習慣性的,最大的最民族化的重大節日,是一年中最大的傳統文化節日,都希望是風和日麗的晴朗的溫暖天氣,不希望陰冷雨雪天氣,在這重要的節日裡,好天氣有利於人們產生好心情,方便參與所有的節日快樂活動。因此,冬至也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和了解春節天氣的傳統節日。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定很少了解農村人的生活,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老年人,在日常的活動當中也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對待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非常有講究,一些風俗忌諱已經在他們的心目中形成了固有的行為準則。
  • 農諺「穀雨無雨,後來哭雨」啥意思?穀雨節氣下雨有什麼說法?
    俗話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等到了穀雨節氣,氣溫就進一步提升了,基本上不會再出現降霜天氣了,而且穀雨節氣的到來,也預示著農民春耕春種的時間來臨了,因為土壤經過了一個冬季的修整之後再加上春雨的滋潤就非常適合春耕春種,這也足以顯示穀雨對於農民的重要性,因此農諺中有很多關於穀雨的句子,就比如「穀雨無雨,後來哭雨」,可是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穀雨節氣下雨究竟有什麼說法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 農村俗語:「正月二十晴,樹上掛琉瓶」,說的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小編生活在農村,每天都能遇見一些村子裡年紀稍大的農民,在跟他們接觸的時候,也總會了解到一些有意思的見聞,同時也能從這些「資深農民」那裡得到不少的真才實學,比如一些用來預測莊稼收成的農俗諺語。對於這些農村老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根據家裡長輩們的經驗其準確性還是蠻高的,畢竟是流傳了數百上千年的「至理」 ,「存在即合理」嘛。今天是農曆正月,在過去,農曆日期常常會被不少當地人用來預測莊稼收成,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老人常說:「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人常說:「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經常被用作兩種不同用意的比喻,一種被用作離不了,而另一種則是地球離開誰也是照轉不誤,這是啥意思呢?其中一個就是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這是指新老跟替,老的事物消失不但不會停止,新的反而會做到更好,也是5通過這一句話來描述。
  • 農村俗語:「泥鰍跳,雨來到;泥鰍靜,天氣晴」,動物行為看天氣
    俗語的產生起源於民間,是人們根據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有道理的說法,並在民間百姓中口口相傳,直到現代社會仍然適用,而這些俗語、老話很多是和天氣的預測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在天氣預報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只有靠自己的經驗和農諺來預測未來的天氣。
  • 村裡老人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這是什麼意思呢?
    村裡老人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這是什麼意思呢?文/圓非日月想必我們對於農村裡的一些繁文縟節都有一定的了解,確實,在農村很多地方,他們婚喪嫁娶都非常的講究,城裡人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門門道道,但是在農村,如果你不講究這些規矩,可能會被別人指指點點,說你不懂規矩。嚴重的情況,甚至說你不懂事,真是搞得很多城裡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 農村俗語「立秋不下雨,二十四個秋老虎」是啥意思,秋老虎厲害嗎
    下個月的八號就是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可以說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節氣了,所以在農村關於立秋的俗語有很多,比如「立秋不下雨,二十四個秋老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秋老虎又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