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了,農村老人說「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啥說法嗎?
在農村,人們一提到冬至,就都會聯想春節了。依據古代人的經驗說法,冬至與春節是息息相關的,是緊密相聯繫的。這從現代人眼裡來看,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缺少科學依據,就象天方夜譚一樣神奇怪異;其實不然,這是古代人,通過千百年來一代人接著一代人的觀察的結果而總結出來的經驗。因此,這一經驗總結通過人們長期的觀察對比,認為是非常靠譜的,得到人們的肯定和讚嘆,無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和認識大自然的能力。~
古代人認為,至冬那天是晴朗的天氣,氣溫比較高,感覺比較暖和;而過年春節時候是恰恰相反的,將會出現陰冷的天氣,或者是下雨落雪寒冷的極端天氣,已經是必然性的事實,是不可否認和置疑的事情。若是冬至那天是陰冷天氣,或是雨雪寒冷天氣,而過年春節時候則恰恰相反的天氣,將會出現晴朗的溫暖的陽光的美好的天氣。那麼,古代人為什麼這麼關心冬至和春節的天氣變化呢?春節是一個民族的習慣性的,最大的最民族化的重大節日,是一年中最大的傳統文化節日,都希望是風和日麗的晴朗的溫暖天氣,不希望陰冷雨雪天氣,在這重要的節日裡,好天氣有利於人們產生好心情,方便參與所有的節日快樂活動。因此,冬至也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和了解春節天氣的傳統節日。所以,古代人就對這兩個傳統節日,就在每個人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成為人們不可磨滅的節日,因此,人們對這兩個節日的天氣變化是銘記在心的,於是通過長期的經驗總結,就得出了「冬至宜雨不宜晴」的結論。
總之,現代人過春節,也非常喜歡晴好天氣。每當一家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地吃過年飯宴後,可以到室外開開心心地走走看看,可以到風景秀麗的名勝景區旅遊一番,可以在草地上和孩子們大大方方地嬉戲一場,做個一次返老還童的壯舉,若是一個陰冷雨雪天氣,過這麼大的傳統節日,該怎樣進行各種心宜的活動呢,該是多麼的失意和懊悔。因此,人人都願意冬至那天宜雨不宜晴,到過年春節時就會是晴天。今天是12月20日,再過2天,就是冬至節了,人人都希望下雨下雪,還春節一個晴好天氣,大家拭目以待。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