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2 365說三農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在日常農耕生活中對於節氣的總結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在日後留下來了很多關於農俗農諺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天恰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節氣,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關於冬至的有關俗語。

冬至節氣認識

冬至節氣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關於冬至節氣,古人已經上升到陰陽的高度,比如說關於冬至的陰陽學是:「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至」,這個說法後來被用於到冬至節氣這天是夜最長,而晝最短,而到了冬至之後就是「夜漸短,晝漸長」。當然,關於冬至節氣還是數《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最為中性: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這也告訴我們,冬至節氣到了,數九寒冬時間開始了。

今天就是冬至節氣了,而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立冬無雨看冬至:這裡說的「立冬」是說的立冬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第一個節氣,從氣象學上說,是冬季的開始,「立冬,萬物收藏也。」到了立冬節氣,正是秋冬交節的時候,萬物開始要冬藏了。這個時候是天氣變冷的開始。但是,立冬節氣的天氣還是以深秋天氣為特點,這個時候雨水比較少,人們還是期盼有點雨的,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

這裡說到立冬節氣這天沒有下雨的話,人們就認為在冬至節氣的時候看有沒有雨,就人們的認識,立冬沒有下雨,到到冬至下雨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叫立冬無雨的時候就要看冬至是否有雨了。這也說明立冬無雨天氣,初冬的時候是乾旱少雨的。

冬至無雨一冬晴:這裡說的如果冬至節氣這天依然是沒有下雨的話,這裡下雨指雨天或者是下雪天,都算下雨天。如果冬至這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這個接下來冬天會是晴好少雨天氣為主,這樣很可能就是一個幹冬和暖冬。

對於以上說法俗語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立冬節氣與冬至節氣之間是小雪節氣和大雪節氣,而小雪與大雪這期間應該是冬季的雨季,只不過是以下雪的方式落下來,如果冬季的雪季都少雨的話,那麼這個冬是乾旱少雨有道理的。

相關焦點

  • 「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就是冬至節氣了,而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是晴天好不好?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到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天氣會越來越冷,進入到一年之中最冷的數九寒冬,在我們北方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今日(12月21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至節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等。對咱農村老百姓來說冬至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農村裡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老百姓過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餃子習俗。
  • 冬至到,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什麼意思?
    中國農民極善觀察與總結,他們根據生活經驗發現「冬至」下雨與否,與往後一段時間的氣象呈正相關的關係。他們將之總結成短小精煉,易於傳頌的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意思是如果冬至這天天氣尚好的話,那麼此後的一段時間,甚至整個冬季,都會以晴好天氣為主。反之如果這天颳風下雨的話,那麼整個冬季都要做好防寒抗凍的準備。
  • 農村俗語「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放晴一冬凌」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裡除了每天能欣賞原生態的環境外,還能聽到許多耐人尋味的俗語,比如說「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說的是,要看一個家庭能否長期富裕下去,家中有多少金銀財寶是次要的,關鍵要看門前是否有雜草,如果連自家門前都是懶得除掉,那麼則說明這個人十分藍短,即使家產萬貫也是揮霍不了多久的。朗朗上口的同時讓人也悟出一些道理,我想這就是俗語的魅力吧。
  • 冬至到,「冬至雨,寡婦年,來年旱」啥意思?明年是寡婦年嗎
    導讀:冬至到,「冬至雨,寡婦年,來年旱」啥意思?明年是寡婦年嗎?這一年時間只要到冬至節氣這天,一年算是要過去一年了。今天時間已經到冬至節了,看看時間已經是12月21號了,冬季的寒冷也隨著冬至的降溫而到來了。
  • 明天重陽節,俗語「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有道理嗎
    三天前我回老家收紅薯的時候,紅薯的葉子還是綠色或者黃色的,而昨天霜降一到,我們再看紅薯的葉子,立馬就變成了黑乎乎的顏色。早晨的一場白霜,有的植物葉子由綠色變成紅色或者黃色,而有的葉子直接就被霜打蔫兒了。由此看來,俗話說的九月初一霜害人,還真不是沒有道理的。假如農曆九月初一就開始降霜的話,那就是提前了霜降的節氣。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不過事無絕對,也要相信農民長久以來的觀察能力,也是有過人之處的。但是仔細研究這些農村老話俗語,就有不是這就是那的說辭,有些絕對和以偏概全。我國由於地域遼闊,各地的天氣情況肯定不一樣的,並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
  • 重陽節到來,俗語「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啥意思?
    今天到了我國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重陽節是我國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到來正是我國農曆九月九這天,由於「九九」兩陽數相重,因此被命名為重陽節。重陽節作為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這時候農村很多地方這時候通過祭祀祖先以緬懷,還有重陽賞菊、登高祈福等等。
  • 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臨沂人現在還能用得到
    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了,這個節氣代表冬天的開始,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都有很多相關的諺語,立冬當然也不例外,一起去盤點一下吧。立冬不倒股,不如土裡捂。立冬不分針,不如土裡蹲。立冬不倒針,不如土裡悶。立冬不倒股,就怕雪來捂。冬無雨,把麥澆,溼凍凍不死,幹凍凍死了。
  • 二十四節氣之關於立冬的諺語大全
    2、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蔔。 3、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 4、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5、立冬無雨一冬睛,立冬有雨一冬淋。 6、立冬陰,一冬溫;立冬晴,一冬風。
  • 「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 立冬的諺語你知道多少
    儘管現在有天氣預報了,而且也很準,但是很多農民還是喜歡用諺語來預測天氣,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這些俗語比較準。相信很多諺語大家都有聽說過,比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等,這些諺語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情況對農民的生產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那麼今天小編也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句關於立冬的諺語。「立冬雨一冬雨,立冬晴一冬晴」。
  • 立冬古詩詞立冬佳句 描寫立冬的詩詞優美句子 關於立冬的諺語
    今年的立冬就要來了,你準備好看雪了嗎?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冬表示時序終了,立冬表示已進入寒冷季節,萬物皆收藏,立冬三候,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很形象地描述節氣特點。而中國古代的詩人都是體察入微的,很多詩人都寫過關於立冬的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甄選解讀的十首立冬古詩,希望大家喜歡。
  • 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在小時候就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了,現在的很多小朋友也應該會背誦。「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如今大雪節氣已經到了,馬上就要迎來冬至了。這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節氣到了,新年也就在眼前了,所以過去對冬至日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新年,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都會趕在冬至前回家。在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少和天氣相關的農諺,而因為冬至臨近春節了,因此就有好多和春節期間天氣的俗語流傳下來,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到了,老人說: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啥好處?
    冬至到了,農村老人說「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啥說法嗎?在農村,人們一提到冬至,就都會聯想春節了。依據古代人的經驗說法,冬至與春節是息息相關的,是緊密相聯繫的。因此,這一經驗總結通過人們長期的觀察對比,認為是非常靠譜的,得到人們的肯定和讚嘆,無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和認識大自然的能力。~古代人認為,至冬那天是晴朗的天氣,氣溫比較高,感覺比較暖和;而過年春節時候是恰恰相反的,將會出現陰冷的天氣,或者是下雨落雪寒冷的極端天氣,已經是必然性的事實,是不可否認和置疑的事情。
  • 俗語『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冬至』,天氣一片大好,農村幾個老年人沒事,找個有太陽曬暖的地方,又天南海北的胡扯起來,什麼過小年了,家裡也沒養雞,喝個雞湯都困難,這『冬至』在我們北方稱作『小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聊著聊著來了句『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的俗語,到底啥意思?有道理嗎?
  • 立冬圖片朋友圈說說配圖 關於立冬的詩詞諺語描寫冬天經典詩句
    四、宋代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五、宋代陸遊《今年立冬後菊方盛開小飲》  胡床移就菊花畦,飲具酸寒手自攜。 野實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如齏。  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慚擘蟹臍。 一醉又驅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
  • 農曆九月到,俗語「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啥意思?
    而農曆九月到來,農村有關於很多九月的氣候諺語,其中「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這是什麼意思?九月初一和重陽天氣對後期農業有何影響? 確切的說他是一種陰陽合曆,是按照月相的變化周期為月的長度,再參考太陽回歸年為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三年一閏」來和回歸年相適應相互平衡。 而進入農曆九月也就離霜降不遠了,在農村人們都說「九月初一霜害人,乍重陽無雨一冬晴」,這是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立冬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啥意思?今年冬季晴嗎?
    現在這個時節正是立冬的階段,還有一周左右到了小雪節氣,那麼這才算是過了立冬。立冬的到來就已經說明了我國已經步入真正意義上的冬季。在立冬期間還有很多農村地區在忙碌著秋收,收割玉米、稻穀、採挖紅薯等等。而立冬的到來又給人們更多的期待,在農村人們通過生活勞作經驗總結,通過立冬天氣判斷今年冬季天氣情況。今年冬季會是如何,對於我們廣大農村地區的農作物有何影響。這個也是我們農村人比較關心的,人們常說「立冬晴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它指的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是爛冬怎樣?
  • 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各地詩歌諺語大盤點
    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各地詩歌諺語大盤點時間:2018-11-06 19: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各地詩歌諺語大盤點 關於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雖然是同一個立冬節氣,但是在我國不同地區的表現形式是大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