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 河北12名高中生攜帶或使用手機被勸退 學校和家長各執一詞 你怎麼看?

2021-02-14 央視新聞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新京報

今年3月初,河北滄州市第一中學(下稱滄州一中)12名高中生因在校攜帶或使用手機陸續被勸退,隨後引起熱議。22日,滄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回復媒體採訪時表示,已經確定該校12名高中生因攜帶或使用手機被勸退後暫未返校,教育局已介入調查。

△滄州一中的處分通報

3月27日上午,多名被勸退學生的家長稱,已多次找學校協商未果,孩子至今沒有返校。校方稱,12名學生被勸退是因為違反校規,「嚴肅執行校規,體現了學校為大多數學生負責的擔當。」但教育專家則認為,因為攜帶或使用手機被學校勸退處罰過於嚴重,並不符合相關教育法規。實際上,不止河北滄州一中,廣西、江西等地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到底可不可以帶手機上學,這還真成了一個問題。

一學生用手機給家裡打電話被勸退

滄州一中高一學生小志是被勸退的學生之一,他是怎麼「玩手機」的?「今年2月29日,老師只在班上簡單說過『以後玩手機就要被勸退』。3月9日,我身上沒錢了,趁下課時間,給家裡打了個電話,就被學生處的人發現了。」小志說。

△小志的手機

「孩子不該上高中玩手機,但就這麼被勸退了,我們還是接受不了。」小志的父親季先生說,3月9日下午4點下課後,孩子給家裡打電話時被學校發現,當天就通知家長領孩子回家,17日正式接到學校通知「被勸轉學」。

「我家孩子在課餘時間練舞蹈時,用手機放音樂,學生處工作人員看到之後,就通知家長領孩子回家。」高二學生家長左女士稱。

從這幾位家長反映的情況看,這些孩子使用手機並不是像外界想像的那樣是在用智慧型手機玩遊戲或者使用社交媒體,而只是打電話、放音樂而已,而且小志使用的手機只是非常普通的諾基亞手機。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那麼學校在這方面是如何規定的?

27日,滄州一中微信公眾號就此事發布聲明。聲明中稱,滄州一中2014年9月搬遷新址,在校生人數達6000人,管理模式由原來的走讀變為現在的全封閉全寄宿制管理。

學校曾和電信運營商合作提供定製手機

實際上,一開始學校允許學生帶手機,和聯通公司合作,是為保障學生與親人通話。「聯通公司免費提供定製手機,學生自願選擇使用。此定製手機可定時開通信號、不能上網、只能打接電話;為便於管理,禁止學生自帶手機進校園。但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該手機並未達到學校限時使用、不能上網等要求。因此,校方與聯通公司商定,2014年11月開始,停止使用定製手機,增設磁卡電話,滿足學生親情通話需求。」

27日,小志的班主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此前,學校和聯通公司確實定製了一款只能打電話發簡訊的手機,限定中午和下午下課半小時左右有信號,後來發現聯通公司不僅沒有準確限制信號,該手機還能上網,學校才規定「學生在校帶手機如被發現,將留校察看」。

△一位學生在玩手機(資料圖)

學生家長找學校協商遭拒

既然曾經允許使用手機,現在又規定自帶手機就被勸退,因此家長們都感到有些疑惑。接到被勸退的通知後,12名學生的家長曾找學校協商讓孩子返校學習,均被拒絕。

27日,多位被勸退學生的家長稱,孩子們被勸退後,家長一直向各級教育部門反映此事,至今沒有接到返校通知。

滄州一中方面稱,此次處理12名手機違紀學生,學校是在多次告知、教育無效的情況下,「為維護大多數學生利益而做出的無奈之舉。」事後,校方已將情況向市教育局做了詳細說明。

滄州一中表示,將維持對12名違紀學生的處理決定。「嚴肅執行校規,體現了學校為大多數學生負責的擔當。教育不是萬能的,懲戒本身也是一種教育。」

當地教育局在回應記者採訪時則表示,已經介入調查。

教育專家認為處罰過重

現在問題來了,一用手機就被勸退,學校這麼規定有合理性嗎?

對此,滄州一中表示,學校出臺這樣的規定也是應大部分學生家長的要求,根據該校聲明,學校搬入新校區後,先後出現多起因手機引起的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問題,如有學生利用手機登錄不良網站、晚休後用手機上網聊天嚴重影響了他人休息等。很多家長通過各種渠道向校方多次反映,強烈要求校園禁止攜帶和使用手機等。

△資料圖片

學校方面認為自身已經多次告知學生,因此勸退是合理的,但教育專家卻不認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滄州一中所規定的「學生在校帶手機一經發現,將被勸退,甚至被開除」,處罰過重,違反了教育法等法規。

熊丙奇解釋說,「根據教育法規定,校規應該由學校、學生、家長共同來制定,學校單方面制定的校規往往帶有強烈的行政意圖而不是教育意圖,其結果是沒有維護學生的利益,效果也可能適得其反」。

另外,2014年9月1日起執行實施的《河北省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第三十七條規定,對違反中學生守則和校規校紀或犯有錯誤的學生,應耐心批評教育,幫助他們改正錯誤,不要輕易處分;不應以停課、勸退等形式剝奪學生學習權利。一定要給予學生勒令退學、開除學籍處分,除了走校內程序之外,還須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批准。目前,這些程序是否走完還有待明確。

法律人士建議可以行政訴訟


△一些學校貼出不玩手機的標籤

實際上,類似的事情還不止出現在滄州一地。廣西、江西等地之前都曾有學生因持有手機被學校開除的先例。事後媒體採訪校方,校方多解釋「用手機影響學習環境」。遇到這樣的事情,學生家長難道只能接受子女被勸退嗎?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殿學認為,依照教育法的授權,滄州市第一中學在行使作出勸退或變相開除學籍處分時,應該具有合法性與合理性。滄州市第一中學僅因為學生攜帶或使用手機就勸退或變相開除學籍,於法無據,沒有法律法規規定攜帶或使用手機行為屬於應該開除學籍、剝奪受教育權的行為。在合理性上,要求行使權力的部門在達到管理目的的情況下,儘量減少傷害,同時還要合乎情理。學校完全可以通過加強教育、加強管理等軟手段進行解決。

王殿學和熊丙奇都建議,對於這一處分,學生可提出申訴,當地教育部門應介入調查。「被勸退的學生可向行政部門申訴,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對學生使用手機應該正確引導

目前,事情還在調查之中。但不管結果如何,高中生是不是可以帶手機到學校上課,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這是一個爭議性比較大的問題。支持帶手機的人認為,信息化時代,手機已成為生活必需品,很多新觀點、新事物都來自於手機,通過手機傳播,年輕人不應該與社會脫節,適當使用手機是可以的。

但也有人認為,使用手機會讓自制力差的學生沉溺於手機遊戲而無法自拔,玩手機影響學習的例子確實不少。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就像當初的個人電腦和網吧一樣,任何東西都需要正確引導,一刀切的做法或許並不可取。一位化學家曾說過,要認定一種物質是否有毒,主要看它的劑量。使用手機應有一定的限度,這不光對學生而言如此,對參加工作的成年人也一樣。很多家長雖然表示不能讓手機耽誤了孩子的學習,但手機最基本的聯繫功能還是應該有,不應該一味禁止。因此,合理引導、限制功能、限時使用才是比較好的方向。

本期監製/楊繼紅  主編/李浙

編輯/王興棟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聞政明:學校勸退帶手機學生,這是「蛋與牆」之爭嗎?
    源起這條新聞:「河北滄州一中12名高中生因在校內使用或攜帶手機陸續被勸退」,事情一經報導,沸沸揚揚,引發熱議。 大家的興趣點顯然是「學生用手機要被勸退嗎?」,支持學生,還是支持學校。 據@新浪河南發起的投票顯示,1萬名參加投票的網友中,69.6%選擇「支持學生,應該有自由」;僅9%的網民表示支持學校。
  • 金華一所中學12名學生被勸退!原因引熱議
    近日,FM93專題報導金華永康12名中學生被學校請退,在家無學可上,家長非常苦惱。事件回顧永康12名中學生被勸退,陳女士的孩子也在其中,原因是晚上休息時間在寢室內玩手機。而和她孩子一樣,因為玩手機被勸退轉學的,僅高二年級的就有12個學生。家長張女士接到同樣的通知時震驚了,她告訴記者,她是今年的5月6號接到學校通知的,當天她的兒子被要求回家休息,不能繼續留在學校上課,這一休息就是一個多月!轉學可是沒那麼容易的,家長張女士經過和兒子的溝通了解到,認為自己的孩子並沒有帶手機到學校,當時玩的手機是同學的。
  • 河北滄州一中堅持勸退玩手機學生 稱非不教而誅
    ­  25日,有媒體報導了河北省滄州市滄州一中12名學生因攜帶或使用手機被學校勸退一事。­  「孩子不該上高中玩手機,但就這麼被勸退了,我們還是接受不了。」高一學生小志的父親季先生說,3月9日下午4點下課後,孩子給家裡打電話時被學校發現,當天就通知家長領孩子回家,17日正式接到學校通知「被勸轉學」。
  • 學校勸退學生要經得起法律考驗與教育良心拷問
    學校相對於學生,居於絕對的優勢和強勢地位,在剝奪學生的受教育權利時,要經得起法律考驗,也要經得起教育良心的拷問。  今年3月初,河北省滄州一中12名高中生因在校攜帶或使用手機陸續被勸退,隨後引起熱議。對此,滄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證實,這12名學生被勸退後暫未返校,教育局已介入調查。滄州一中微信公號近日發布聲明稱,維持對12名違紀學生的處理決定:「嚴肅執行校規,體現了學校為大多數學生負責的擔當。」  學校有沒有勸退或開除學生的權力?有。
  • 河北科技大學勸退42名差生
    畢竟,作為河北科技大學化工學院的一名在讀生,要親口告訴父母自己因未修夠學分而將被學校勸退,實在是難以啟齒——即使這次全校共有42名學生被勸退,364名學生被做降級或試讀處理。  事件 406名差生被處理  「聽說要被勸退,我一下子就蒙了。」李剛說,從來沒有想到,這麼丟臉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 高中生模仿奧特曼被勸退?學校道歉,當地通報!
    「你還相信光嗎」等《奧特曼》臺詞,被學校勸退處理。學校還發布懸賞公告,鼓勵大家舉報。2月2日,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教育科技局通報,針對此事,現經調查核實:河東一中對大喊奧特曼臺詞的學生處理與學生違紀事實明顯失當,處理程序不嚴謹、方式簡單粗暴,措辭不當,沒有嚴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育理念陳舊、治理能力不足,與新的教育懲戒理念和評價方式不相符。
  • 逼學生摔手機+開除! 廣東高中手機管理嚴嚴嚴! 對此你怎麼看?
    (廢話不然怎麼看文章)高中菌認為資訊時代高中生帶手機上學已經十分普遍,可沉迷手機和專心學習之間必然有衝突,所以學校禁手機的出發點總歸是好的,但新聞裡的教師做法卻過於偏激,應該尋求溫和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學生使用手機都出於什麼原因?手機的誘惑性和趣味性, 容易讓人產生社交依賴、遊戲依賴和娛樂依賴。
  • 學生模仿奧特曼被勸退?學校道歉,當地通報
    近日,山西運城幾名高中生在宿舍喊「你還相信光嗎」等《奧特曼》臺詞,被學校勸退處理。學校還發布懸賞公告,激勵大家舉報其他有喊叫行為的同學。
  • 今日之聲:學生給老師製作表情包被勸退,你怎麼看?
    看點:1.高三學生給老師製作表情包被勸退,校方稱不知此事。2.網曝林丹出軌,與神秘女酒店纏綿。3.杭州女子做完整形後上班遭拒,老闆娘稱太嚇人了。 4.河北農民稱女兒因汙染致死,十年堅持起訴相關企業和環保部門。
  • 陝西省一高中生玩手機被開除,不能讓手機毀了你的未來
    有負責人解釋道,學校校規中有「」禁止學生把手機帶入課堂,否則給予退學處分「這樣一條,並且已經實施四五年,並得到了大部分的家長認可。  高中生帶手機進校園現狀  多位老師反映,當前高中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並且幾乎都會帶到校園來。除了滿足最基本的和家長通訊的需求,絕大多數學生手中的智慧型手機是用來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刷扣扣空間、玩遊戲、看視頻、定外賣和收快遞。  很多學校是明令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但這個規定往往收效甚微,於是改成「可以帶手機進校園,但是不能帶進教學區」。
  • 焦作高一生帶手機被勸退 校方:沒開除學籍 可去其他校借讀
    「這個事情對我們家庭和孩子造成了重大影響,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孩子拿手機雖然有錯,但在我們看來絕達不到被開除的地步,學校也沒有給孩子一個改正的機會,這樣直接把未成年人推給家長和社會,導致至今孩子無學可上。教育不能一竿子打死吧。」言辭中,該家長懇請學校給孩子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 從大學老師上課用音頻點名,到40名學生因曠課被勸退,你想到了啥
    而幾乎與此同時河北體育學院40名學生因曠課被勸退的新聞也甚囂塵上,教育部甚至評論:好信號!兩者之間看似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而實際上卻反映出目前大學生的現狀。大學老師點名是無奈之舉,有多多少大學生靠著平時成績保命大學老師為什麼要點名?
  • 高中生舉報學校補課被勸退 其母親:希望孩子能完成學業
    近日,江西於都實驗中學一名高中學生因舉報學校違規補課被勸退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學校有沒有違規補課?舉報信息是否被洩露?這名學生被勸退是班主任個人行為還是校方集體決定?記者進行了調查。高中生舉報學校補課被勸退近日,江西於都實驗中學高二學生劉文展在網上發布「舉報學校被縣教育局洩露信息,並被學校威脅:不停止舉報就退學」的帖文稱,他多次向當地教育局舉報學校違規補課,卻被教育局洩露了他的個人信息。學校對他多次進行「教育」,但他仍堅持舉報。今年秋季開學前,班主任給他母親發來一條微信:「接到學校通知下學期不接受劉文展的報名,請換一個學校。」
  • 高中生給老師製作表情包被勸退 校方稱不知此事
    劉女士說,被勸退的同學只是因為在群裡發了老師的表情包,這在孩子眼裡,並不是什麼錯誤,但老師如此嚴厲地對待這個同學,讓他和其他同學都產生了一定的心理恐慌。事情究竟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    家長反映 同學被勸退自家孩子受影響   「這個女老師特別年輕,才26歲,高三開學才調來當班主任的。」
  • 40名大學生因經常曠課被學校勸退,學生認為:沒給他們上訴的機會
    40名大學生因經常曠課被學校勸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事情發生在河北體育學院,校方發現學校裡面有很多的同學經常無緣無故地曠課,之後就給他們退學的處理,因為聯繫不上這些退學的同學,無奈的校方只能在自己的官網上面宣布了這項決定,並且通知這些學生的班主任通過微信這樣的社交軟體和他們取得聯繫。
  • 16歲高中生舉報學校補課,被勸退學!網友:他幹了我一直不敢幹的事
    | 都市 | 品質 | 生活 | 分享 |這是一個為你打造的平臺相信你會深深地愛上這裡16歲的少年劉文展和學校鬧僵了。這個江西省於都實驗中學的高中生,因舉報學校「違規補課收費」被勸退後,將自己的遭遇發到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 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 全面封殺VS合理引導
    對於這一答覆,很多人拍手稱快,現實中確實有很多家長苦於孩子痴迷手機,這則禁令讓家長約束孩子有了更名正言順的理由;也有人質疑,智慧型手機在生活中扮演著拍照、查找信息、付款,而且,一些學校作業也需要在相關APP上完成, 和智慧型手機絕緣不就意味著和現代生活方式絕緣?
  • 河北衡水浙江開分號 「考試集中營」在全國複製引爭議
    河北省衡水中學是一座飽受爭議的「超級中學」,它以每年百名左右考入清華、北大的人數以及被外界風傳的軍事化管理聞名全國。近日,衡水第一中學(衡水中學與泰華集團合建的高級中學)平湖學校正式揭牌,這標誌著衡水中學走出河北省,正式進駐浙江。這讓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
  • 女高中生手機和APP相關使用情況調查
    ,就手機系統選擇和APP使用情況等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調查結果僅供參考)調查問題1:iPhone和Android,你使用的是哪種?調查結果:從結果上看,iPhone與Android對比情況為82:18,大致可以推測日本高中女生約80%使用的是iPhone手機,可以看出iPhone在高中女生間是相當有人氣的。
  • 山東60名初中生遭學校勸退 理由讓人難以接受
    近日,山東樂陵市江山國際學校,對初二年級的近60名學生統一做出勸退決定,而且這些學生,大多數都沒有什麼明顯的過錯。本文圖均為 齊魯網 圖  「老師就跟我說,你就別上學了,上學也是乾花錢,就把我給勸退了,我沒犯錯,沒打架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