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政明:學校勸退帶手機學生,這是「蛋與牆」之爭嗎?

2020-12-22 觀察者網

有時候,我們會把很多問題變成「蛋與牆」的問題。

這是日本文學家村上春樹2009年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後、赴以色列受領獎項時發表的演講主題。

「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

「是的,無論高牆多么正確、雞蛋多麼錯誤,我也還是站在雞蛋一邊。正確不正確是由別人決定的,或是由時間和歷史決定的。假如小說家站在高牆一邊寫作,不管出於何種理由,這個作家又有多大價值呢?」

不知為何,在看到以下新聞、寫下這篇文章時,想到了這句話。

源起這條新聞:「河北滄州一中12名高中生因在校內使用或攜帶手機陸續被勸退」,事情一經報導,沸沸揚揚,引發熱議。

大家的興趣點顯然是「學生用手機要被勸退嗎?」,支持學生,還是支持學校。

據@新浪河南發起的投票顯示,1萬名參加投票的網友中,69.6%選擇「支持學生,應該有自由」;僅9%的網民表示支持學校。這次投票吸引了兩萬人次參與,有超過八成網友表示支持學生。多項網絡調查顯示,輿論對滄州一中的批評聲要大於支持聲。

比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雲曉認為,勸退的規定顯然「過頭」了,校規制定時不能由學校行政部門單方面制定,必須廣泛聽取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的意見,經過民主決策程序審議通過,學生是有參與權的。並從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角度來看,勸退從某種程度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再比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滄州一中的校規已明顯超出《河北省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而且「滄州一中對學生進行勸退處分,沒有組成獨立的調查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等程序,而是學校單方將學生勸退。」

該細則第37條規定,對違反中學生守則和校規校紀或犯有錯誤的學生,應耐心批評教育,幫助他們改正錯誤,不要輕易處分;不應以停課、勸退等形式剝奪學生學習權利。第38條則規定,給予勒令退學、開除學籍處分的,除經校務會議討論通過、校長批准等程序外,還須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批准。

也有律師認為,學校這種行為於法無據,被勸退學生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行政訴訟。

滄州一中的勸退是「不教而誅」嗎?

是的,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轉發那隻被收繳的過時手機和那份處分通知書,上面寫著自2月29日學校宣布手機違紀處理新規後,一些學生仍在校內攜帶或使用手機,故予以勸退。當地教育局也表示被勸退學生暫未返校,已介入調查。

資料圖

但是,滄州一中在一封致《南方周末》的公開信中聲明,報導所採信的內容有失全面,只是採取了幾位當事學生家長的說法,並對事件做了說明。而且也解釋了所謂的「勸退」是什麼意思。

第一,該校經過新校址搬遷後,從原來的走讀變為全封閉管理,造成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不適應。而該校學生人數達6000多。

第二,禁止攜帶手機進校的規定早在搬遷之前就已經提出,但是走讀制之下很難嚴格管理。

第三,實行寄宿制後,為了保證學生與家裡的聯繫,學校既設置了磁卡公用電話,也與聯通公司合作使用定製手機——限時使用、不能上網,學生可自主選擇是否使用,並禁止學生自帶手機進校。但校方發現聯通並未按照合約方式執行,所以再次禁止學生使用定製手機。校內增設磁卡電話。

第四,此次處理12名學生並非是「不教而誅」的突然之舉,而是在多次告知、教育無效的情況下,為維護大多數學生利益而做出的無奈之舉。

第五,學校維持對12名違紀學生的處理決定。校方有責任做出符合學校實際的管理規定,對學生的處理決定符合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利益訴求;嚴肅執行校規,體現了學校為大多數學生負責的擔當。教育不是萬能的,懲戒本身也是一種教育。而家長的片面之詞誤導了新聞工作者和媒體,以達到助其孩子逃避處分之目的,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恰當,校方會繼續做好對個別家長的勸解工作。

同時,滄州一中副校長回應,這個勸退是學校內部管理的一些規定,不同於學籍管理中的處分決定,不取消學生學籍,仍保留學生學籍。實際操作是讓學生轉入另外一個學校,換一個新的學習環境。

滄州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表示,確保落實其中八名高三學生的高考相關報名手續等工作,讓他們在滄州一中順利參加高考。其餘四名高一、高二學生,則保證他們轉入一個合適的學校學習,下學期的轉學考試中,他們可以再回來參加考試,合格以後可以回滄州一中上學。

不過,大眾輿論可不會就此「領情」,對學校的批評一波又一波,偶爾有幾位滄州一中畢業學生為母校的煽情聲明也早就淹沒其中。

批評聲大多憑藉曾經的、或現有的經歷,大呼勸退太「粗暴」、學生自由呢、素質教育呢、學校法理呢、教育是靠疏導不靠堵,這是扼殺花朵、孩子犯錯怎麼了、誰沒犯個錯、要允許孩子犯錯,這樣的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一部考試機器,諸如此類。

而當「學生」、「學校」、「自由」、「管制」……這些詞一旦出現的時候,「選邊站」的答案一定是顯而易見的。

相關焦點

  • 學校勸退學生要經得起法律考驗與教育良心拷問
    參與互動    學生帶手機被勸退是學校管理蠻橫  今年3月初,河北省滄州一中12名高中生因在校攜帶或使用手機陸續被勸退,隨後引起熱議。對此,滄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證實,這12名學生被勸退後暫未返校,教育局已介入調查。滄州一中微信公號近日發布聲明稱,維持對12名違紀學生的處理決定:「嚴肅執行校規,體現了學校為大多數學生負責的擔當。」  學校有沒有勸退或開除學生的權力?有。
  • 學校無權勸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園小霸王打遍全班卻應及時勸退
    近日媒體曝出河南省信陽市息縣關店鄉一所民辦學校存在違規收費、勸退處於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問題。對此,息縣教體局工作人員表示,經過走訪調查,發現該校以前存在對個別成績不佳或者表現不好的學生勸退轉學的現象,目前,輟學的學生已經返回學校重新就讀,該校違規收費行為也已暫停。
  • 爭議 河北12名高中生攜帶或使用手機被勸退 學校和家長各執一詞 你怎麼看?
    但教育專家則認為,因為攜帶或使用手機被學校勸退處罰過於嚴重,並不符合相關教育法規。實際上,不止河北滄州一中,廣西、江西等地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到底可不可以帶手機上學,這還真成了一個問題。一學生用手機給家裡打電話被勸退滄州一中高一學生小志是被勸退的學生之一,他是怎麼「玩手機」的?
  • 河北滄州一中堅持勸退玩手機學生 稱非不教而誅
    ­  25日,有媒體報導了河北省滄州市滄州一中12名學生因攜帶或使用手機被學校勸退一事。­  「孩子不該上高中玩手機,但就這麼被勸退了,我們還是接受不了。」高一學生小志的父親季先生說,3月9日下午4點下課後,孩子給家裡打電話時被學校發現,當天就通知家長領孩子回家,17日正式接到學校通知「被勸轉學」。
  • 焦作高一生帶手機被勸退 校方:沒開除學籍 可去其他校借讀
    【發帖】孩子帶老年機入校被開除 懇請學校給一個改正機會近日,焦作網友「tome」在焦作政府在線上發帖稱:我是焦作市外國語中學高一學生的家長,我請求您聽聽我的申訴,我的孩子因為不小心帶了老年手機去學校,在課堂上沒有用
  • 勸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是誰給的權力?
    ▲資料圖 圖/視覺中國據中國之聲報導,河南省信陽市息縣關店鄉一所民辦學校存在違規收費、勸退處於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問題。對此,息縣教體局工作人員表示,經過走訪調查,發現該校以前存在對個別成績不佳或者表現不好的學生勸退轉學的現象,目前,輟學的學生已經返回學校重新就讀,該校違規收費行為也已暫停。學生的學習成績不佳,或者學生表現不好,就勸退學生,這本身就站不住腳。面對這些學生,首先應當反思的是老師、校領導,因為說服教育、思想教化是老師和學校的責任,也是教育的最主要手段。
  • 學生模仿奧特曼被勸退?學校道歉,當地通報
    近日,山西運城幾名高中生在宿舍喊「你還相信光嗎」等《奧特曼》臺詞,被學校勸退處理。學校還發布懸賞公告,激勵大家舉報其他有喊叫行為的同學。
  • 學校禁帶手機要求搜身檢查,學生:帕尼尼早餐蛋都被捏碎了
    近日,有網友向媒體爆料,在臨近高考(6月7日~6月8日)前,廣東湛江某中學推出了一項新舉措:進入校門前需搜身檢查,禁止將手機帶入校內。此項舉措讓整個學校鬧得沸沸揚揚,網友們也是炸開了鍋。很多網友表示手機沒什麼的,自己讀書時也沒玩過。
  • 一玩手機就勒令退學,這還是教書育人的學校嗎?
    一玩手機就勒令退學,這還是教書育人的學校嗎? 退一步講,即便該生真的「劣跡斑斑」,但以玩手機而「罪加一等」直接判處「極刑」,同樣也值得商榷。本著教育學生的目的,學校通常對於「極刑」慎之又慎,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易動用。 具體到學生玩手機這個行為,本身並不像打架鬥毆那樣具有嚴重的危害性,也不像考試作弊觸及品德問題,絕非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學校居然痛下狠手,直接剝奪了其受教育的機會,合情合理嗎? 可曾考慮過這會對學生的前途命運造成怎樣的影響?
  • 勸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是誰給的權力?同九年汝何「秀」?
    全文942字,閱讀約需2分鐘 據中國之聲報導,河南省信陽市息縣關店鄉一所民辦學校存在違規收費、勸退處於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問題。對此,息縣教體局工作人員表示,經過走訪調查,發現該校以前存在對個別成績不佳或者表現不好的學生勸退轉學的現象,目前,輟學的學生已經返回學校重新就讀,該校違規收費行為也已暫停。學生的學習成績不佳,或者學生表現不好,就勸退學生,這本身就站不住腳。面對這些學生,首先應當反思的是老師、校領導,因為說服教育、思想教化是老師和學校的責任,也是教育的最主要手段。
  • 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學生舉報學校被勸退,是誰的權利
    【導讀】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學生舉報學校被勸退,是誰的權利   江西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招聘信息: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學生舉報學校被勸退,是誰的權利,報名時間
  • 評論:成績不好就勸退 這是誰給學校的權力?
    (7月7日 齊魯網)最近,山東樂陵市江山國際學校一下子勸退了60名初二年級學生,其勸退理由僅僅是因為這些學生成績不好,而不是因為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嚴重錯誤。人們不禁要問:是誰給了學校勸退學生的權力?「老師就跟我說,你就別上學了,上學也是乾花錢,就把我給勸退了,我沒犯錯,沒打架什麼的。」從這裡不難看出,該校被勸退的60名學生都是成績在年級靠後的,這是典型的「末位淘汰制」。
  • [及時點]學校勸退成績不好的學生是何居心?
    新聞:北京市紀委日前介紹,6月29日,外逃17年之久的紅通人員劉夢平落網歸案。劉夢平外逃17年,立案機關對劉夢平追逃17年,一直密切關注劉夢平的藏匿地點及行蹤。當市紀委、市監委負責案件調查的同志出現在劉夢平面前時,她驚呆了,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認為變換了身份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長達17年之久的精心偽裝還是逃不過「獵人」的火眼金睛。(新聞來源:北京青年報)  點評:海外不是避罪天堂,境外不是法外。
  • 學校裡能不能帶手機,論遵守校紀的必要性
    某全封閉寄宿制高中的做法我是贊同的,因為該校是在保障學生與親人通話需求的前提下,要求學生不帶手機的。並且對於違規學生,學校是進行了多次教育而無效後才勸退的,更是為了不讓違規學生影響到其他學生。學校做到了通情達理,只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或許有的人認為,不就帶手機嘛,能多影響學習?而且沒有手機,學生對外界就會很封閉。
  • 金華一所中學12名學生被勸退!原因引熱議
    而和她孩子一樣,因為玩手機被勸退轉學的,僅高二年級的就有12個學生。家長張女士接到同樣的通知時震驚了,她告訴記者,她是今年的5月6號接到學校通知的,當天她的兒子被要求回家休息,不能繼續留在學校上課,這一休息就是一個多月!轉學可是沒那麼容易的,家長張女士經過和兒子的溝通了解到,認為自己的孩子並沒有帶手機到學校,當時玩的手機是同學的。
  • 廣東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開除或勸退學生
    廣東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開除或勸退學生 2014-08-31 18:19:36  來源: 新華網  編輯: 董樂  責任編輯: 馬蘭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江西一學生舉報收費補課遭勸退,教育局:學校解聘涉事班主任
    今日,記者從于都縣教育局綜治辦肖主任處獲悉,鑑於劉文展因投訴學校被班主任勸退一事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影響,當地教育局已於日前敦促校方對此事重新進行處理。肖主任稱,「從教育局監察室發布的文件來看,學校已解聘涉事班主任。」光明網已就此事發表評論《學生投訴遭勸退,誰該反思?》
  • 學生模仿奧特曼喊叫被勸退?
    近日,網傳山西運城河東一中多名學生在公寓呼喊「你還相信光嗎」、「迪迦」、「蓋亞」等奧特曼動漫臺詞與人物名稱,三名學生被學校做勸退處理。此外,校方還貼出「懸賞」公告,學生若檢舉揭發大喊大叫者會有獎勵。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三名學生並沒有被勸退,「雖然公告寫著被勸退,但處理結果沒出來」。 新華每日電訊發表評論稱,如此教育理念讓人不安。評論稱,學校有一定的教育懲戒權,但要堅持「過罰相當」的原則。勸退處理是一種很嚴重的懲戒,對在宿舍喊叫的學生祭出這個「大殺器」,明顯失當。
  • 成績不好就勸退,誰給學校的權力?
    近日,山東樂陵市江山國際學校,對初二年級的近60名學生統一做出勸退決定,而且這些學生,大多數都沒有什麼明顯的過錯。(7月7日 齊魯網)   最近,山東樂陵市江山國際學校一下子勸退了60名初二年級學生,其勸退理由僅僅是因為這些學生成績不好,而不是因為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嚴重錯誤。人們不禁要問:是誰給了學校勸退學生的權力?
  • 教育部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入校,你同意嗎?
    (點擊閱讀:學生模仿奧特曼被學校勸退?鳳凰網你扯夠了麼?)2月的第一天,在教育部的官網上公布了一個讓很多人關注的通知 —— 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學校應當告知學生和家長,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二、細化管理措施。學校應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