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學堂研究院樓梯站臺的宣傳照
(介紹PPT首頁)
海洋大學堂宣講PPT首頁
初了解
在上一期推文中,介紹了我們在張駿老師的帶領下,參觀的產業園展廳的過程,那麼這一期,我們繼續跟隨張老師,了解海洋大學堂這一品牌特色項目。
閒言少敘,讓我們開始吧!
(會議內容劃分四部分)
據老師介紹,海洋大學堂是深圳研究院於2017年成立的,主要圍繞「海洋+教育+旅遊」的創新教學模式,室內教學與戶外體驗相結合,旨在使人們「認識海,了解海,熱愛海」,在探索海洋生物奧秘的同時回歸自然天性。藉助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的科技支撐,全方位培養人心、手、腦的綜合能力,並打造海洋特色教育品牌。
成立初衷
(圖源:新華網)
據老師介紹,研究院之前並沒有涉及海洋科普教育,主要是因為眾多的課題使得其精力難以分散。而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研究院意識到必須有所行動。
2017年3月12日,一頭體長約12米,重14噸的抹香鯨在深圳東部海域被漁網纏身,身上多處被漁網割傷。雖然研究院聯合廈大、中大、香港海洋館的專家,使用了噪聲驅趕、敲船梆子、聲吶等多種方法,但是效果非常不明顯。經過79小時的多方救援,抹香鯨雖脫困於漁網,卻由於受傷較重而擱淺於惠州碼頭港附近淺灘。更令人驚嘆的是,這頭抹香鯨的肚子裡面還有一個小生命,這是全球第一次發現懷孕的抹香鯨!
這一次抹香鯨擱淺事件,得到了持續兩周的關注,省、市媒體的媒體都輪番報導,人們討論熱情極高。
對於大家來說,第一次有大型鯨類擱淺在這個海域,難免覺得震驚:原來深圳還有這麼大的魚!當發現這個抹香鯨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回深海區(周邊的淺海深5米左右),大家都在關心它的去留。
然而,部分媒體的報導中,卻貿然地採用了鯨鯊這一物種的配圖,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這種做法會在社會起到錯誤的引導作用。這不僅僅是職責的錯誤履行,更反映了大眾對海洋知識的了解不足,社會普遍存在的海洋科普教育漏洞。這將會對知識傳播和資源保護極其不利!
因此,深研院抓準群眾的好奇與求知慾,將科普與旅行等輕鬆的活動結合,開辦海洋大學堂,帶領大眾將科普融入日常,用行動守護海洋。
(會議交流過程)
「關於抹香鯨死因」
話題未完,大家肯定有疑問,孕期的抹香鯨一定求生欲極強,況且解剖得知其並未吞食垃圾,那麼它為什麼會不斷返回淺海,最終擱淺呢?
有專家說,一個可能是它的聲吶系統出了故障。鯨類大部分都是運用聲吶,依靠回聲進行定位的。據此推測,它可能是受到了某些幹擾,例如軍事演習時,軍隊為了發現海裡的潛艇,會發射高強度的聲吶來進行回聲定位,這就有可能會破壞一些海洋生物的導航功能。這個說法是否確切,我們猶未可知。
海洋的世界奇幻莫測,萬千生靈恣意成長,它們的安全已人類密不可分,讓我們充實海洋知識,更好地保護共同的家園。
創新教學模式
張老師聲情並茂地為我們介紹海洋大學堂的事項
開頭曾提到,海洋大學堂實施「海洋+教育+旅遊」的創新教學模式,將室內教學與戶外體驗相結合。
「關於海洋大學堂的目標與定位?」
定位:小學—中學—高中(校園課堂),逐步推廣海洋科普教育,現以中小學為主。
目標:「身臨其境」地學習海洋知識,體驗式的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習海洋知識從而建立與大海的聯繫,才能更自覺地加入到保護海洋環境的行動中來。
「關於海洋大學堂的室內教學及戶外體驗?」
(圖源:海洋大學堂ppt)
「關於海洋大學堂的市場化運作如何理解?」
「海洋+教育」,就是海洋相關的科普教育,而「教育+旅遊」,則表現了「在旅途中學習」的理念。這可以理解成一種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因為市場才是檢驗其是否符合需求的最好地方。
從2017年到現在,幾年的檢驗證明海洋大學堂是符合市場需求的。
「進學校雖然需要收費,但我們收費的目的不是積累資金,而是為了更快地投入到科普教育的改進中,這個做法並不違背我們的創立初衷。」
發展教育旅遊的另一個優勢,便是地理環境。大鵬新區位於深圳東南部,三面環海,東臨大亞灣,西抱大鵬灣,海岸線長133.22 公裡,約佔全市的二分之一。發展定位為「三島一區」 (生態島、生物島、生命島、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是全市唯一不考核GDP的區。森林覆蓋率超過76%,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它是深圳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保持全市第一,是深圳的「綠肺」和「後花園」。這樣的地方非常適合旅遊體驗。
而此過程中,我們也了解到,大鵬新區的配套基礎設施並不完善。交通,就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每當周末,來此旅遊放鬆的人數激增,難免出現堵車的情況,而大鵬新區與外界往來的道路只有一處,大家堵在路上進退兩難,兩三小時的塞車使旅遊的歡快大打折扣。如果政府提供更多的支持,在交通方面完善一下,起到導流的作用,那麼對於其自身的發展將會非常有利。
社會公益
海洋大學堂組織的海洋環保社會公益行動
海洋大學堂組織的海洋環保社會公益行動
海洋大學堂在公益方面也有涉及許多項目,其中包括社會公益活動以及海外交流兩大板塊。
(圖源:海洋大學堂PPT)
(圖源:海洋大學堂PPT)
至此,關於海洋大學堂的介紹就告一段落啦!如果有興趣了解更多,可以關注【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所】官方公眾號!還可以點開我們推文查看喔: https://mp.weixin.qq.com/s/Iq5OeflFpCkv6cH_jp8i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