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後會說什麼?說第一句話的寶寶,內心可能十分脆弱

2020-12-14 90育兒

對於一位善於觀察的寶媽來講,你有沒有注意到寶寶犯錯以後會說什麼話呢?不同的話語代表著孩子的性格。通過詢問身邊不少的家長,有這麼三句話是寶寶經常性會說的。如果你家寶寶說了第一句話,說明他們的耐心十分脆弱,家長可不能忽視哦。

第一句話:這不是我做的

如果寶寶做錯事情以後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那麼家長可以把問題細分。有一種可能是孩子抱著僥倖的心理,特別擔心父母的批評和指責。想著只要自己不承認錯誤,那麼父母自然不會訓斥他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寶寶比較害羞,特別擔心由於自己犯錯導致家長不喜歡。

可是不管不怎麼說都表示孩子內心的害怕,當著父母的面表現出內心的脆弱。如果孩子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對別人造成傷害,家長需要及時做好榜樣,帶著他們給別人道歉。誰都會犯錯,重點父母不要過多的責備孩子,要讓寶寶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這才是最為關鍵的事情。不少家長看到寶寶犯錯以後,先不問原因就打罵,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好害怕你,他們越來越不敢承認錯誤,反而養成了愛撒謊的壞習慣。

第二句話:趕快跑

有些寶寶發現在做錯事情就趕緊跑掉,躲到父母找不到的地方。這屬於一種逃避的行為,是由於父母過於嬌慣,導致孩子不想著承擔錯誤而選擇躲避。如果寶寶犯錯以後,家長總是第一時間去救場,那麼他們很容易不想著承擔,只想著有身邊人的幫助,反而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建議家長要懂得放手讓孩子既處理問題,不要總是想著承包一切。

第三句話:對不起

孩子犯錯以後要懂得說對不起,如果你家寶寶懂得說出這句話,那麼說明你的教育還是非常成功。為什麼有些寶寶會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對應的懲罰,而不是一味想著逃避和推卸責任呢?當然跟家長的教育分不開,父母懂得正確引導孩子就會讓他們明白是非黑白,懂得如何解決問題。不要認為孩子犯錯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孩子明知道犯錯卻選擇不承認。

孩子的成長道路有著不少的阻礙,家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起著導航的效果。如果父母只想著為他們遮風擋雨,寶寶什麼時候才能夠獨立呢?一個孩子如果連承認自己犯錯的勇氣都沒有,那麼家長你的教育算得上成功嗎?

相關焦點

  • 孩子做錯事不可怕,關鍵的是父母說的第一句話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往往會讓孩子向對方道歉。如果孩子不情願,我們會強制孩子說對不起,希望孩子知錯能改,重新做個「好孩子」。教孩子學會說「對不起」的確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道歉即使不能完全消除傷害,也能表達關心和在乎,消除彼此的憤怒和怨恨,改善雙方的關係。
  • 孩子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第一句話!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責備並不是教育,而是一種當眾剝奪孩子自尊的行為。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看著驚慌失措的我,媽媽趕到我身邊,第一句話就是大聲責備:「剛跟你說了別打鬧,摔進水裡了吧?淹死了咋辦?」聽媽媽這麼一說,我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心裡一萬個委屈飄過。而我邊哭,邊聽見身邊鄰家小女孩的媽媽輕輕安慰女兒說:「好誒,我的小公主都敢下水了呀,真棒!」接著,母女倆竟然都笑了起來。
  • 為什麼寶寶做錯事被說哭後,反而會要求抱抱?其中原因家長要清楚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個體會,小寶寶做錯事,把大人惹得不耐煩了,大人一時氣不打一處來,說啥又聽不懂,一頓臭罵,兇神惡煞的樣子嚇都把小寶寶嚇哭了,但小寶寶被哄好,或事後,經常會來要求抱一抱,這是為什麼呢?請求原諒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這是每個人從小到大被教育起來的,小孩子雖然可能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父母為什麼要罵ta,但當看到父母氣急敗壞的樣子,他們也能領會父母的氣憤,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好。請求抱一抱是肢體上的認錯,擁抱是一個親密的動作。就像小情侶吵架了,那還會抱著嗎?那時恨不得一腳把對方踹的十八米遠,還抱?同意擁抱就相當於接受與原諒。
  • 孩子的內心太脆弱?家長如何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還沒說兩句就哭,別人可能給開個玩笑孩子就要發脾氣。有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確實應該顧及孩子的情緒,但是如果事事都要小心處理,也不利於孩子成長。畢竟在家裡父母可以對孩子好言好語,可出了社會就沒有這樣的人繼續遷就了。
  • 寶寶出現這4個怪異行為,預示內心脆弱,家長要及時關愛
    但是,有幾種異常行為一旦出現,就意味著寶寶內心脆弱,也代表家長們對寶寶的關心少了,爸爸媽媽們要提起重視,別放過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很多家長在育兒方面沒有耐心,孩子做錯事了就會嚇唬甚至打罵,寶寶心裡就會留下陰影,他會感到非常害怕,以至於不斷眨眼。動作二:孩子生氣時出現自殘行為家長們聽到「自殘」這兩個字的時候就會有比較大的反應,心想不至於吧,這麼小的孩子居然自殘嗎?
  • 寶寶出現這4個怪異行為,預示內心脆弱,家長要及時關愛
    但是,有幾種異常行為一旦出現,就意味著寶寶內心脆弱,也代表家長們對寶寶的關心少了,爸爸媽媽們要提起重視,別放過生活中的細枝末節。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眨眼的習慣,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行為,但如果你的寶寶每分鐘眨眼次數高於十五次,那可能就不太正常了。
  • 孩子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第一句話!(家長一定要知道)
    看著驚慌失措的我,媽媽趕到我身邊,第一句話就是大聲責備:「剛跟你說了別打鬧,摔進水裡了吧?淹死了咋辦?」聽媽媽這麼一說,我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心裡一萬個委屈飄過。 而我邊哭,邊聽見身邊鄰家小女孩的媽媽輕輕安慰女兒說:「好誒,我的小公主都敢下水了呀,真棒!」接著,母女倆竟然都笑了起來。
  •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當孩子做錯事了,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發現了嗎?這些話全部都帶著情緒,只是父母在一味地宣洩情緒,孩子被斥責,卻沒有受教,不知道錯在哪裡,該怎麼改正。正確看待孩子犯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如
  • 寶寶做錯事被父母訓哭後,為什麼還要抱抱?背後的原因要知道
    文/冰糖媽育兒日記小寶寶在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嫩嫩的皮膚,軟萌的樣子,總是忍不住想要多抱抱,但是當孩子到了2歲以後,父母們可就不想多「親近」了,小寶寶實在太淘氣了,總是四處搗蛋,講道理又聽不懂,所以做錯事後,父母總是忍不住發脾氣,將寶寶教訓哭,但是寶寶卻更加黏人,一邊哭一邊還想抱抱,這背後的原因令人十分心疼。
  •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當孩子做錯事了,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應當做點錯事。當孩子做了錯事,大部分是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內心會有愧疚感、自責感。這時父母的斥責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破壞他的安全感。所以我們常常看到有些孩子、甚至成年人做錯事了不敢告訴父母,自己默默承受,有時甚至會釀成嚴重的後果,造成悲劇。
  • 孩子做錯事會魂不守舍
    這期我們要說的話題是孩子做了一件很大的錯事之後怎麼處理。他開始慌張了起來,說:「沒有」。我說別害怕,有什麼事情跟爸爸說,爸爸會幫你解決的。他猶豫了幾秒鐘後,小心翼翼地說:「我把手機給摔壞了。」去派出所報案後回到家裡,我整個人都是迷迷糊糊的,我媽看到我後,就問我,怎麼了?你氣色不對啊,發生什麼事了?我說,摩託車被偷了。我媽回答我,「沒事,偷了就偷了,你也不是故意的,以後注意就行。」聽了這話,我當時整個人都輕鬆了,這件事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 孩子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第一句話!(家長一定要知道)
    看著驚慌失措的我,媽媽趕到我身邊,第一句話就是大聲責備:「剛跟你說了別打鬧,摔進水裡了吧?淹死了咋辦?」聽媽媽這麼一說,我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心裡一萬個委屈飄過。 而我邊哭,邊聽見身邊鄰家小女孩的媽媽輕輕安慰女兒說:「好誒,我的小公主都敢下水了呀,真棒!」接著,母女倆竟然都笑了起來。
  • 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成年後多分為三類,第一類讓人十分欽佩
    最可怕的是我有了孩子後,也遺傳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喜歡對孩子打罵,一旦孩子犯了錯我就受不了,大吼大叫,甚至動手,雖然打完了也會心疼,又去跟孩子道歉說好話,但脾氣上來了真的控制不住,我也好怕下一代也遺傳這樣的人生模式。
  • 孩子做錯事後父母的第一句話,能反映出你是不是合格家長!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性格發育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做錯事情之後,家長的第一句話會讓孩子牢記在心。佳佳第一次幫家裡人洗青菜,雖然很認真了,但還是有些泥土沒洗乾淨。佳佳媽切菜時發現了直接開始訓斥佳佳「怎麼連個菜都洗不好,能不能用點心?」
  • 寶寶做錯事被罵哭後,為什麼還要求抱抱?這幾點原因,父母要知道
    為什麼寶寶做錯事被罵哭後還要求抱抱小劉的兒子2歲了,非常淘氣,經常把家裡的東西弄得到處都是,小劉也很無奈,跟孩子講道理也聽不進去,也不敢動手打,最後經常是自己跟在兒子後面收拾或許也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在孩子眼中父母是孩子的所有,只要父母在,孩子就會有安全感,所以孩子也會對父母產生依賴,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也是與生俱來的。
  • 當一個人有這3種「懂事」的表現,說明他內心可能很脆弱
    可當你一味只為別人著想時,又會被說「不懂事」,怎麼不為自己多考慮考慮?當別人做錯事時,你不能責怪對方,否則你就是「不懂事」;可當自己犯錯時,對方可以直接責怪你,還說你「不懂事」。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種「早當家」,也算是一種懂事吧。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又不想在天真爛漫的年紀隨心所欲地活著呢?
  • 寶寶做了錯事,怎樣批評得當?
    批評之前要讓自己冷靜下來1歲以上寶寶好奇心重,2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會和媽媽「唱對臺戲」,不讓幹什麼偏要幹,什麼時候都要以「不」字開頭,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寶寶在1歲多就開始進入了這種叛逆期,那可能是因為媽媽在跟寶寶說話的時候,總喜歡用命令式的語氣,「不許怎麼樣」,「不要怎麼要」,寶寶就過早地學會了說「不」。
  •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你家孩子是否也經常發脾氣?二戰期間,英國某心理學家做過一項研究:「長期跟蹤、研究脾氣暴躁、喜歡爭鬥的孩子,結果研究表明:因為及時將自己不悅的心情排除,所以這類孩子反而活得更加開心,心理也更健康;反而是乖巧、順從的孩子,心理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決定著孩子的性格
    猶太人特別重視教育,每當孩子回家之後,父母跟孩子第一句話總是:今天你有沒有提出一個好問題?想想我們中國的孩子,家長們對放學回家的孩子一般說什麼呢?之前問過我的一個學生,他說,每次回家後,我媽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今天在學校怎麼樣?其實大多數的家長都是這樣說的,今天在學校表現好嗎?今天上課聽懂了嗎?諸如此類。
  • 分娩結束看到孩子後,你說的第一句話是啥?這幾句總有一句你說過
    當自己生完孩子,看到寶寶第一眼後,你都是說了些什麼呢?想必不同寶媽不同感受,說出的話也是「因人而異」的。 案例: 朋友淼淼在生產後,和我分享了她的分娩經歷: 淼淼家的寶寶出生後,由於長時間的體力消耗,淼淼是一句話都不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