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恩佳音
今天,一則新聞在網絡上刷屏:廣東一考生曹某,高考成績235分,卻偽造一張清華錄取通知書,父母和全村人都為他驕傲,村中拉起紅色橫幅,村口放著鞭炮為其慶祝。
後來經多方證實,清華錄取通知書是偽造的,上面有多處破綻,不僅顏色和正規的錄取通知書不同,還有幾個錯別字。
事後,父母非常傷心,曹某離家出走,揚言以後再也不上學了,要出去打工。
一時間這則新聞席捲網絡,社會輿論鋪天蓋地湧來,此事不僅成了全村人的笑談,也成了全國人的談資。
我看到網絡區留言,有人指責其父母,有人指責考生曹某,還有人在嘲笑這個孩子,但是更多的人選擇理解和包容。
說實在的,看完這則新聞,我笑不出來,真的從內心裡心疼這個孩子,他現在的心裡一定背負著很大的壓力,剛剛高中畢業的孩子,很少有社會生活經驗,負氣離家出走,會不會有其他事情發生?
我也從農村長大,非常了解村裡的人言可謂,曹某的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卻因為孩子騙了他們生氣、難過,說孩子的做法讓他們抬不起頭。
可是,孩子要面對多大的壓力?與生命相比,犯這個錯誤算得了什麼呢?孩子的未來怎麼辦?孩子心裡的結怎麼解開?考得不好,孩子也許已經很難受,現在又不得不離家出走,他又要面臨著什麼樣的難題?
作為學生的家長,我更多的是為這個孩子擔心,他要承受的冷落、壓力、自卑和痛苦,這些苦痛也許會讓他背負一生。
曹某這樣做,肯定不對,撒了這麼大一個謊言,不僅耍了父母,更是害了自己,撒謊容易,圓謊難!既然是謊言,肯定會有露餡的一天,等到結果明朗,最受傷的還是自己!
但做這件事情的畢竟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他沒有考慮那麼遠,可能也沒想到會是現在的結果!換做正常的成年人,誰都不會這麼做。
這件事情的發生,難道只是孩子的錯嗎?教育、家長、學校就沒有問題嗎?
孩子的試錯,也是一種成長
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什麼都懂,成長路上一定會伴隨著各種試錯的過程!每一次成功之前,都會經過多次的失敗,失敗的次數越多,探索到的機會也會越多。任何一次困難和挫折,都是最好的成長機會!
有些事情,只有經歷了才能懂,學習的過程有對,肯定也會有錯,試錯的過程,也是一種成長!只有經歷了錯誤,才會在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不再犯錯,才會擁有更多的成長機會!
每一個大人都是從孩子走過來的,我們小時候都犯過或大或小的錯誤,值得慶幸的是曾經的網絡沒有那麼發達,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而已。人生在世,誰還沒有糊塗的時候,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
曹某沒有偷,沒有搶,也沒有去傷害別人,也許現在的他早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任何一個人都後悔,但是他可能還沒有足夠的勇氣的去面對自己闖了禍,只能離家出走,選擇躲避。
父母對孩子疏於關心
曹某離家出走,父母還指責孩子讓他們丟了臉,一點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沒有看出對孩子安全的擔心。
有些網友說得非常對:「這家長是幹啥的?讀了那麼多年書,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家長就沒有一點數嗎?」
對啊,孩子已經上到高中三年級,不要說高三是孩子的關鍵時期,父母不是應該多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學習嗎?
十多年來,再忙的父母也有時間問一下孩子的成績吧?家長總有時間和孩子一起吃飯吧?順口一句也能問問孩子的學習吧?孩子都考大學了,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又了解多少呢?
孩子拿回了清華錄取通知書,家長都沒有想想有沒有可能?偽造的錄取通知書上漏洞百出,家長都沒有仔細看看?清華大學能是那麼好考的?自己孩子平時的成績,能不能上清華?
父母對孩子缺少關愛,讓他感覺不到父母和家人對他的重視。有了清華錄取通知書,父母才看見自己的孩子,款待親朋好友、放鞭炮、拉條幅,孩子才享受到父母的關愛,才有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也許他長到十幾歲,都沒有當時那麼幸福過。
對孩子來說,騙來片刻的幸福,迎來更長時間的痛苦,是不是也是一種悲哀?
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
曹某的父母哪怕平時偶爾關心一下兒子的學習,也會知道孩子的學習的水平吧?能不能考上清華大學,心裡都沒有打個問號嗎?
就像農民種莊稼,把種子種上,一次也不去打理,只是該收莊家的時候才想起來,會有多好的收成?當然,有沒有收成是另外一回事啦!
莊家需要除草、施肥、打藥等精心打理,才會有好收成!養育孩子也是一樣,家長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平時對孩子不管不問,高考時想讓孩子考上清華大學,這樣異想天開的想法,成功的機率幾乎為零。
網上說曹某的父母早出晚歸,非常辛苦,試問這對父母,這樣辛勞,不就是想讓家人過得更好一點嗎?他們知道早出晚歸地忙乎莊稼,為什麼不知道多一點點時間關心一下自己的孩子?
家庭是孕育孩子的搖籃,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深遠,但是曹某的父母沒有時間過問他的學習,更不知道關心孩子的心理,事情出來了,父母只會指責孩子,又對他幫助了什麼呢?
我只能說,這家長的心也真夠大的!
家校共育的缺失
孩子的成績好壞,家長不給老師溝通嗎?老師也不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學習情況嗎?其他時間可以理解,高考關乎到孩子的前程,父母和老師也不去溝通嗎?誰之過?
家長不問,學校不說,孩子成了一個無人問津的個體,只能自生自滅,考好了,皆大歡喜;考不好,家長埋怨,老師指責,痛苦的只有孩子!
只有家校聯起手來,孩子有問題,一起幫他解決;有困難,一起克服,邁過坎坷,就是坦途了!
十幾歲的孩子,一直關在學校裡學習,埋在作業堆裡,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能力非常欠缺,有些問題,只有在家人、老師的幫助下,才能更好地面對。
高考生的成績出來,如果曹某考上清華大學,第一個知道的不是曹某,更不是他的父母,而是教育局,不用等曹某給父母看分數和錄取通知書,教育局和學校肯定早就敲鑼打鼓上門慶賀了。
學校沒有反應,教育局更沒有反應,憑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家長就可以信以為真,沒有向班主任求證一下嗎?孩子不懂事,作為家長也夠粗心的。
分數說話的時代
不論是中招,還是高招,都是按照分數的高低錄取,所以現在的學校、老師、家長,以及培訓機構,大多數拿孩子的分數說事兒。
孩子偽造清華錄取通知書,也許目的很單純,只是心疼辛勞的父母,想讓他們高興高興。可是,他沒想到事情會鬧這麼大,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又沒有勇氣面對,只能選擇逃避。
孩子的分數高,就能上個好學校,學校高興,老師高興,父母親人更高興;孩子的分數低,學校著急,老師著急,父母更著急。
老師眼裡看到的大多數是學習好的孩子,他們深知想在一個差生身上取得成效是多麼困難,索性直接放棄,甚至有些學校,直接勸差生上中專、中師,放棄參加高考的機會,以免影響學校的升學率。
曹某高考235分,可見他平時的成績也不是太好,學習中肯定遇到很多難題,父母不在意,老師看不到,這樣的孩子平時就常常處於失落的狀態,沒人和他一起面對,所有的苦惱和困難,都要自己解決。
在分數說話的年代,父母更要和孩子站在一起,不要對孩子太高的期待,高中的孩子本身壓力就大,又整天受到分數的困擾,孩子背負的擔子太重啦!
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清華、北大的料,能上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可以時常圍在父母身邊,比什麼都強。
成功的路千萬條,不止高考這一條
我們都想考上好大學,光宗耀祖、揚眉吐氣,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順風順水,也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顆聰明的大腦,通往成功的路千萬條,不止高考這一條!
考上大專,一樣可以繼續考本科,最起碼還有成人自考,只要不放棄努力,孩子一樣有出路,不是非上清華、北大才是好孩子,條條大路通羅馬,行行業業出狀元,社會本來就是多元化的,各行各業都要有人做才行。
高考只是可以享受繼續教育的一個渠道,許多事業上成功的人士,也不全是讀書很厲害的人,何苦要在高考這條路上等死呢?
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孩子是自己的,父母不付出,還想讓孩子出人頭地,何必要給他們無法承受之痛呢?
高考考個好大學,不代表一生可以榮華富貴;考不好,也不代表一生受苦受累,只要孩子不放棄自己,人生也會出現很多次逆襲!
結語
曹某的偽造清華錄取通知書之事,不管是處於什麼情況,事情已經發生,我們就不要一直糾纏,給孩子、給其父母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嘲諷!
網絡應該放過這個孩子啦,他的人生路還很長,真的沒有必要全網報導,多些理解,多些包容,不能讓孩子背負上一生的陰影,說不定這個孩子長大後會混得更好呢?不能影響了孩子的前程。
希望所有的父母多關心自己的孩子,多些尊重理解,放下面子和自尊,兒孫自有兒孫福,家長要從實際出發,接受孩子的平凡,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否則只會對他們產生更大的壓力。
希望孩子們也要放鬆心態,正視失敗,敢於挑戰,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有擔當有志氣!犯了錯誤不可怕,知錯改錯,一樣是亮亮堂堂的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