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要模塊複習還是整體刷題?不!你最好這樣做!

2020-09-20 沒有名字不起暱稱

在我心裡,總分總就是最Diro的!上來就一個模塊一個模塊地複習我可能會搞不清楚自己比較擅長哪個模塊,哪個模塊是學起來比較困難的,萬一擅長的模塊學了很長時間,到最後自己學不會的模塊又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複習,那可不就是複習滑鐵盧了麼……


整體複習刷題也挺好,就是每次我想練一下資料分析的時候還得把言語、推理、數量、常識也帶著全部做一遍,題做完了也忘了要幹嘛了,資料分析本來就是做得太慢,想要提點速度,這一套做下來也不知道資料分析用了多長時間,速度有沒有提高……


所以複習行測最好還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來:


先做一套題來測試一下自己的水平,看看自己擅長哪塊,哪塊有缺陷,針對自身情況安排複習計劃,然後一個模塊一個模塊進行專項突破,鞏固優勢、增強弱項,把整體水平提高到一定的層次之後再把這些模塊集中起來練習,排出最適合自己的做題順序。

同時鍛鍊整體思維,按照正式考試的流程進行模擬,儘快熟悉行測考試,避免因為模擬不到位出現沒有流出塗卡時間之類的低級錯誤。


既然都說到這兒了,那也不妨分享一些我的備考經歷:


我經歷過一次國考和一次省考,決定參加國考的時候距離筆試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了,身邊其他備考的小夥伴第一輪複習都已經接近尾聲了,而我才剛收到網上買的教材。


這種進度落後的體驗其實很不好受,每天都很焦慮,只有在看一些「如何在兩個月準備公務員考試」「一個月備考公務員來得及嗎」之類的經驗貼時這種焦慮感才會得到緩解,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沉浸在雞湯和雞血之中,真正學習的時間沒多少,最後理所當然地就考崩了。


說真的,那段時間越臨近考試我就越想放棄,每天早上睜開眼都想捫心自問一句「我真的需要這份工作嗎?」——現在看來還是需要的。國考失敗之後還是不想就這麼算了,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沒有拼盡全力,這樣的失敗會讓我更不甘心,於是決定再真正地拼一把,趁畢業之前還有時間備考和應屆生身份參加我們省的省考,如果還是考不上再另謀出路。


確定了要參加省考之後,仗著自己之前有備戰國考的經驗,練書也不看了,直接去做題,刷了幾套題之後我狂躁的心就逐漸沉靜下來了——跟裸考沒兩樣,做得每一套題都是五十多分,根本不及格……也反思了一下自己,還是太急功近利,基礎打得並不牢固,很多基礎知識都模模糊糊的,還有一些根本沒印象,做題的技巧也絲毫沒有掌握,做題全靠悟性,總結也沒有好好做,題做了也是白做,做過的題沒有起到該起的作用……


然後開始一點點改正,先是給自己列了一個完整的複習計劃,階段計劃、每日計劃都有,重新打了一遍基礎,把自己沒記住的內容全部過了一遍,加深印象、一些必要的知識點都仔細熟讀記憶了,也做了筆記,畫了框架圖,因為時間緊也沒有做得特別詳細,主要就是建立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框架。


書翻完一遍之後就趕快開始了專項突破,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完成這一步,主要就是做題、學技巧。國考時沒做完的模塊寶典重新派上了用場,技巧則是跟著阿甘上岸說學的。當時就是看課+練題,每天先花兩個小時看視頻課,把視頻裡講的解題技巧記熟,把講義裡的例題做完之後,再去模塊寶典中找同類型的題目進行練習鞏固,之前做過的題目也會重新用技巧做一遍,感受一下技巧的便捷之處。


我算是真切地體會到了技巧對於做題的意義,阿甘不愧是市面上這麼多課程裡技巧講得最好的,同樣的一道題,普通的解題方法就是按照審題、判斷、計算、選擇的順序一步一步走,兩三分鐘的時間才總算答出來一道題,而熟練運用技巧的話幾十秒時間就能選出正確答案,而且還不怎麼費腦子。


我曾經就見過一道帶圖的資料分析題,求17年的某個數據,如果先看題目的話很容易被帶進去,拿起紙筆就開始演算,需要運算的數字又都是兩位小數的,算起來很麻煩,可是我還記得阿甘說以圖為主的原則,果然,答案在圖上標著呢,直接選B就行,整個過程連20秒都不到……


技巧學到手之後做題就會變得容易很多,原本不會的題目掌握了解題規律之後迎刃而解、原本繁瑣複雜的題目也可以用技巧抽絲剝繭,快速解答、甚至發現某個明顯特徵之後還能有秒殺的效果。通過刷題把技巧掌握熟練之後就是通過模考來檢測學習成果,查漏補缺,很快我的成績就保持在了70分以上。


就不同模塊來說,言語理解與表達佔有40道考題。這部分題目看似簡單,正確率卻很難穩定下來。和很多人一樣,我最開始在這一部分也是按照「語感」來作答,導致錯誤率較高。複習這裡的時候就著重掌握做題技巧以及總結,像關鍵詞、主題詞、總分結構、分總結構、分分總結構、轉折之後是重點等解題技巧,結合語感練習模擬題,只要做到熟練運用,堅持實踐與總結相結合,就能讓正確率大幅提高。


判斷推理部分佔卷面35道題目,題型包括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題型。判斷推理與言語理解與表達不同,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一定的做題技巧。比如邏輯判斷中的圖形推理,大部分題目乍一看沒有頭緒,可如果掌握了圖形推理的25條規律,很多題目都能很快看出端倪、稍加思索就能選出正確答案。


最開始我對於數量關係基本是處於半放棄狀態的。可如果這樣,行測是不可能得到高分的,所以也沒敢完全放棄,學過一些技巧也經過一定量的練習之後,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在規定時間內挑選出簡單的題目來作答,並保持題目的正確率,然後儘量做其他題目,時間到了之後就趕快放棄進行下一個模塊;


資料分析其實是好拿分的,就是審題和計算方面會比較麻煩,只需要掌握快速審題的方法和一些速算法,這部分就能快速提高,審題要提高速度就得先看問題,學會快速鎖定關鍵詞,在關鍵詞附近找到目標數值,帶入公式之後,用插板法也好、直除法也好,總之用速算法快速算出答案,我的資料分析就是這樣從最開始的四五十分鐘做題時間變成最後的半個多小時的。


常識判斷部分通常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包括文學、地理、計算機、歷史、時事政治等多方面等。所以平日裡注意各個方面知識的積累,多關注和了解時事熱點和政府工作報告等信息也就夠了,沒有必要刻意搜集背誦,這種題一般都是猜不到的,花時間在上面並不划算。


最後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按我的計劃是用來做真題的,當時重新買了省考真題來做,做真題的時候就按照模擬考試來,包括塗卡,考慮到做完題之後還要訂正總結,申論的答案對照起來比行測麻煩得多,所以規定自己至少每天一套行測題,每兩天一套申論題,做過的題都要有痕跡,做錯的題整理、訂正,做對的題也要分析有沒有蒙的成分,以及有沒有更快的做法……


行測是一場對我們各方面能力的綜合考驗,要在行測中獲得好成績,比起來按照什麼順序複習,更需要我們有足夠的毅力,也要足夠靈活變通,知道如何取捨以及如何運用各類技巧。


最後也要祝你取得好成績。

相關焦點

  • 公務員考試,行測如何有效刷題?
    之前一直在分享申論的複習方法和經驗,今天抽個時間把行測的複習要訣分享個大家看看~其實我的行測分數不算是老高,73.6分,最後我是覺得我計算太快了,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題扣得分數有點多了,害,不過還好是順利上岸了,其實我的行測複習就是四步要訣:做——改——看——整理,掌握了四字要訣之後,其實行測拿高分就不遠了。
  • 公務員備考一定要大量刷題嗎?有這種想法那你就錯了
    首先,我必須強調一點,行測是一種整體思維,我稱之為大行測思維。就是行測的五大模塊是一個整體,比如有可能你非常擅長做數量關係,在考試當中你花了15分鐘做好了數量關係的80%的題目,然後你又花了10分鐘做完了數量關係的20%的難題,那麼即使你的數量關係能夠全對,但整個行測部分也是失敗的。
  • 行測一直上不了七十怎麼辦?
    我們對付考試,肯定要去複習那些重點可以提分的模塊,比如資料分析、判斷推理等模塊,有所側重,這樣才能看到成效。如果你只複習你所擅長的,那麼提分必然受限。三要看自己刷題的方向正確與否。行測要刷題,這個是提高解題速度的關鍵,但是我們並不是為了刷題而刷題,而是為了提高正確率而刷題,這樣刷題才有意義。
  • 公務員考試行測複習要有效刷題,超詳細的答題技巧送你
    你好,我在國考150+上岸的,我行測刷題超過14000道,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咱們製作真題套卷,不要做app電子版題目,不要做模擬題目,不要做模塊練習!下面給大家具體說一下原因。(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一、為何不能做模塊真題?為什麼呢?因為專項題庫是一個大坑!
  • 今年公考行測不上80沒可能上岸?這份行測80攻略送給你
    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屬於數量類模塊,需要理性思維,言語理解與判斷推理屬於言語類,需要文科思維,而常識判斷的複習不必作為複習的重點,可以將其放到一邊,有充足的空餘時間之後再學。學習行測的基礎知識,需要文理科思維兼備,這樣我就不建議大家所有模塊合併複習了,分模塊複習能將基礎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
  • 你會利用模塊刷題提升能力麼?
    很多小夥伴在上課之後會來問言語老師,自己是不是可以直接開始刷套題了,甚至還有的小夥伴會和老師吐槽說認為分模塊刷題沒有意義。實際上,這些都是小夥伴們對模塊刷題的一種誤解,或者說是沒有打開模塊刷題的正確使用方法。 小夥伴們首次接觸模塊做題是在基礎課的時候,基礎課是通過模塊學習、講練結合來達到知識的掌握與運用。
  • 公務員考試行測用app還是書刷題?
    所以在選擇APP刷題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不要追求越多越好,追求「少而精」。那麼如何選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各個APP都試一下,堅持三天,你就知道哪個APP更適合自己,畢竟每個人對不同模塊的知識掌握不同,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APP就行。
  • 行測認真複習了兩個月,為什麼還是50分?
    你自己也說了一直在跟著粉筆的筆試班學習,然後就是刷題模考,聽上去像不像初中生的那種學習方法?行測和初中生考試不一樣的,初中生之間水平的差異只有學得深淺的差異,大家都是同齡人,基礎也都相差不大,認真努力學總歸是能補回來的。
  • 在準備公務員考試的時候你選擇大量刷題了嗎?馬住了!
    本人一次上岸,本科211文學專業,對於寫作和知識儲備自認為還是ok,我在複習的時候其實刷題算不上大量,只能說是認認真真準備的考生都會做的題我也都做了,5000題和近十年的真題卷是都做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算刷題,當然我還會衝刷錯題和二刷自己比較薄弱需要強化的題。考公真的有多種因素夾雜在一起的,成功也不單單是靠刷題或者說努力就能上岸,運氣以及其他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 行測85.5分學長全套經驗,縱橫公考刷題上岸!
    上午學行測下午學申論,這種適應考試時間的訓練是我強制要求自己做的,我們不要忽略任何一個細節,因為有句話叫做細節決定成敗。當然,上午的複習過程中我也會注重模塊的小分配,這裡我就會系統性進行結合,拿我來說,我會拿1個小時來看數量,然後總結記筆記,下一個小時就要看常識或者其他模塊,再下一個小時繼續換一個模塊兒,每天學過的知識點我會做最後的總結,記在筆記上。
  • 公務員考試的行測難還是申論難啊?
    行測模塊練習+技巧學習掌握基礎,模塊練習。大家一定要把系統的知識點給複習完最起碼過一遍 ,然後分模塊練習,一定要把自己的薄弱項給找出來,每學習一個模塊,就要刷這個模塊的練習題,也要吸收老師講解的技巧哦。
  • 公務員筆試行測認真複習了兩個月,為什麼還是50分?
    ,像你說的還是在認真複習了,一般不是因為摳書就是因為盲目刷題,沒有計劃的複習或者效率低所致,純手打經驗,略長,請各位耐心看,完了給了點個讚,私信我都會一一回復的,時間比較緊張,謝謝大家的認可。,實用的解題技巧熟練掌握,平均每道題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上去,整體成績才能上去,就像考初級會計,其實是一樣的,會計只是各個題型多,單選多選,背背知識點,做做題,知識點反正都是死記硬背的,但是行測不一樣,言語理解和圖題判斷完全是有發散思維的感情,語境不同,圖形的多變,說到底是解題思路的掌握,刷題是一回事,但是在刷題錢有目的的刷題,有方法的刷題,不能盲目刷。
  • 還不知道行測要刷多少題才能質變嗎?
    但是這種情況往往是需要天賦和氣運的,如果你有這個自信也不是不行,但是在動手之前先想想,你還有多少時間?假如我們設定的量變引起質變的做題量是十萬+,那麼你有多長時間可以用於積累量變?我國考成績總分150+,行測成績77,備考期間刷了80套題左右,換算下來在10800道題以上,在我見過的許多備戰公考的朋友們根本排不上號,我見過有人在粉筆上刷了超過兩萬道題最後還是棋差一招,結果落榜了的,所以說,刷題量的多少和行測的成績分布並不是一個正相關的線性關係,而是強相關的正態分布關係。
  • 行測如何備考呢?
    剛才也說了行測考的內容沒有多難,難度在時間和正確率上,所以並不需要去學基礎知識和理論知識,需要學的是行測特殊的快速答題方法,在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江鳴百技斬。江鳴老師總結的方法炒雞簡便,能用兩步解出來的題絕不多廢一秒,能用選項倒推的題絕不花時間計算~。我用這個視頻課加上自己刷題總結比我一個備考三四個月的同學行測高13分~~總之筆試吃透這一套就足夠啦!
  • 2020公務員考試行測5個模塊這樣複習,效率翻倍
    無論你是公考小白還是「老炮兒」,大家都知道公務員考查行測+申論,備考中大部分考生的首選先學行測,而公務員考試行測主要有五個專項常識,言語,數量,判斷和資料,都是客觀題,考的是知識的積累、做題速度還有正確率。1.常識部分  常識關乎天文地理醫學文史法律。
  • 行測複習很久了沒有進步?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對方法!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行測考察的對象既不是努力程度,也不是準備時間,相反不管是行測還是申論,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選拔性考試,不管是複習兩個月的還是四五年的,靠實力的還是靠運氣的,總之分數最高的那個最有希望上岸。
  • 2021年國考行測五大模塊!這樣複習效率高
    距離2021年國考筆試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如果你真心想考的話,會覺得時間根本不夠用!備考需要系統,只有提前了解具體的備考內容,才能更好地去準備。文文小編建議大家備考時大致要把握好以下的3個方法規律。此部分題型是備考的重中之重,也是得分關鍵,通過系統性的學習和大量的刷題訓練來建立思維框架和解題思路。目標正確率可達80%以上。2、掌握備考規律,對題型有敏感性題型:語句表達、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此部分題型如果句間關係分析不清楚,圖形敏感性低,生活中經驗常識積累不足,非常容易陷入出題人的陷阱。在備考中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需掌握命題規律。
  • 行測總是做不完?我有一套完整的應對策略
    把握一部分:首先要明確的是,即便是在國考這樣偏難的行測題中,大部分題目也都是偏基礎的,難題雖然有,但是佔比並不大,死磕難題壓軸題除了花費大量時間讓自己變得焦躁之外沒有任何作用,性價比極低,在考試的過程中還是要先把握住能拿到的分。
  • 這裡有一份新鮮的公務員行測常識複習指南(附題庫),請收好~
    大家都知道公務員考試包括行測和申論,其中行測最典型的特點就是題量大,很多考生都會出現題目做不完的情況。而行測又包括常識判斷、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五大塊,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五個模塊中的常識判斷該如何複習。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5大模塊這樣複習效率高
    距離2021年國考筆試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如果你真心想考的話,會覺得時間根本不夠用!備考需要系統,只有提前了解具體的備考內容,才能更好地去準備。建議大家備考時大致要把握好以下的3個方法規律。  此部分題型是備考的重中之重,也是得分關鍵,通過系統性的學習和大量的刷題訓練來建立思維框架和解題思路。目標正確率可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