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學者首次揭開蘭州榆中縣石窟寺神秘面紗

2020-12-23 人民日報

尖山大佛寺外景

榆中縣博物館陳列著一些從尖山子徵集的清代善業泥度母像。

牆壁上的《二十四孝圖》

9日記者獲悉,敦煌研究院專家胡同慶一行於近日專程前往了榆中縣上莊鄉尖山村,對鮮為人知的大佛寺石窟進行了實地考察,該石窟距榆中興隆山僅僅只有十幾公裡,但多年來卻幾乎無人知曉。「這次尋訪尖山大佛寺石窟之行,真是收穫頗豐。」胡同慶對現場成果十分滿意,現場考察不僅對石窟寺的壁畫內容、建築結構有了基本完整的資料,也首次通過專家的角度揭開了尖山大佛寺的神秘面紗。

路遇「寒山積雪」再看神秘古堡

從興隆山景區往西南方向約5公裡處,是一個三岔路口,胡同慶一行由此南行前往上莊、馬灘村方向。這是一條蜿蜒盤山的鄉村公路,水泥鋪就,路面很好。向公路右側遠望,是連綿起伏、氣勢巍峨、壯麗磅礴的馬銜山。馬銜山是榆中縣與臨洮縣交界之分水嶺,也是蘭州三縣五區範圍內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高達3670多米,常年皚皚白雪蓋頂,是榆中八景之一,名曰「寒山積雪」。

沿盤山路上行到山頂,便是上莊,然後再下行約1公裡,就到了馬灘村。

胡同慶告訴記者,榆中地區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確是沒有疑問。而且尖山子一帶除了我們看見的這個古城堡外,另外在龕谷峽還存有規模更大的尖山古城遺址,由此可見這一帶曾經確實是很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

從這裡往前走了約一百多米,便是尖山村的第一個村落了。據之前遇到的那兩位村民說,村頭旁邊有一條小路,從那裡下去不遠,就是尖山大佛寺了。

隨後,一行人沿著村口外側的一片寬闊場地,來到了一條通往山坡下邊莊稼地小路。這條小土泥路中夾帶著許多小石頭,走在上面感到腳底有些打滑,而路的外坡不遠便是深不見底的懸崖,頗令人膽戰心驚。過了一陣,一行人終於下到一處較為平緩的臺地,崖邊有一塊榆中縣人民政府立的標牌,標明尖山大佛寺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往下轉了幾個彎,便看到路邊左側開鑿有一個小小的洞窟。這個洞窟的洞口寬、高約有1米左右,洞口右側還砌有一堵牆,牆上還開有安裝煙筒的孔洞;裡面洞壁還存有升火燻黑的煙痕。據村民楊師傅說,這裡曾經是道人修行的地方。又再往下走,拐了幾道彎,驀然抬頭一看,一座裝飾華麗的窟簷建築在崖壁間半隱半現。顯然,這便是胡同慶一行人苦苦尋找的尖山大佛寺石窟了。

神秘石窟寺原為天然洞穴

「從崖面情況可以看到,這裡曾經是一個天然洞穴,後來經人工在此基礎上開鑿改造,才修建成現在這樣的一座石窟寺的。」胡同慶說:「這座石窟寺坐西向東,這裡海拔大約有2500米,窟前是近30米的陡坡,再往下便是深不見底的陡峭懸崖。朝峽谷溝外望去,是層層田地、起伏綿延的山巒和藍天白雲,倒是令人心曠神怡。」

只見窟簷和門窗上的彩繪色彩尚新,門匾上題寫「大佛寺」三個大字。旁邊山崖邊還掛有一鑄鐵大鐘。據村民楊師傅介紹,現在看到的寺廟建築和裡面的塑像、壁畫等都是重修重塑重繪的。2004年,當地村民在榆中縣博物館的幫助下,籌集了8萬多元資金對這座石窟遺址進行保護性加固、維修和彩繪,以使其重放異彩。

「進到裡面一看,洞窟雖然不太大,但頗具規模。」胡同慶詳細描述了洞窟的情況:「窟形為殿堂式,平頂,可以謂之上中下三層,也可以謂之上下兩層。洞窟橫寬大約有5米,總的縱深大約有八九米,總的高度大約有4米多。進門第一層可謂之前室,橫寬和高度如上所述,而其縱深大約1.5米。第二層可謂之主室,其地面距離第一層地面大約有1米高度,有木階梯可上,高度也就大約3米多,橫寬大約5米,縱深大約4米。第三層可謂之後室,也可謂之佛龕;其地面距離第一層地面大約也有1米高度,也有木階梯可上,其高度也就大約2米多;橫寬比第一、二層稍窄,大約4米多,縱深大約2.5米。」

塑像、壁畫反映當時當地信仰

據胡同慶介紹,洞窟前室即第一層,其四壁上方繪製一圈琴棋書畫及牡丹等花卉的裝飾帶。西壁南、北側(左右兩側)各繪製一幅門神般的金剛武士,南側金剛武士右側繪一幅山水畫,北側金剛武士左側繪製二十四孝中的閔子單衣順母、孟宗哭竹、姜詩湧泉躍鯉三幅圖;西壁南側山水畫下方開鑿有一龕洞,洞口用紅布遮著,洞內塑歡喜佛坐像。

南壁臺座上塑有一羅漢一判官形象的兩身坐像,身後壁面上繪有垂曼、雲氣紋,臺座下繪有雙環、飄帶等圖案。北壁臺座上塑有一夜叉狀與一官員狀的兩身判官坐像,身後壁面上繪有垂曼、雲氣紋,臺座下繪有雙環、飄帶等圖案。東壁即窟門上方繪製二十四孝中的陸績懷橘遺親、王裒聞雷泣墓、曾參齧指心痛、丁蘭刻木事親等計21幅圖。

洞窟主室即第二層,其窟頂平棋繪製千佛圖像;西壁南側、南壁和東壁南側上部繪觀音普門品中的觀音救諸苦難,下方繪花卉圖案裝飾帶;西壁北側繪一武士裝天神,北壁繪佛祖說法圖,東壁北側繪一敞肚羅漢。洞窟第三層可以謂之佛龕,也可以謂之後室,其頂部平棋繪製「卐」字和雲氣紋;正壁即西壁前塑三身佛像和阿難、迦葉兩身弟子像;南壁和東壁南側共繪兩身羅漢,北壁和東壁北側共繪三身羅漢,羅漢的衣飾、形態各異。

「滿洞的塑像、壁畫雖然都是今人維修時重塑重繪的,但所塑所繪內容既反映了當時當地人們的信仰,也對了解古人的宗教信仰會有一定參考價值。」他說。

珍貴碑記解讀大佛寺「前世今生」

在觀看佛龕即後室時,村民楊師傅還掀起了佛像後面壁面的一塊紅布,原來這裡還殘存一佛龕,但裡面已空無一物了。不過令人欣喜的是,在第二層即主室北壁前,還擺放著兩個展櫃,裡面存放著幾塊修復前遺存的壁畫和塑像殘件,以及佛像擦擦和經卷等文物。據悉,還有一些殘存的佛像、經卷、壁畫、錢幣等文物,現保存在榆中縣博物館。

「如果柜子裡所收藏的遺存壁畫和塑像殘件確是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距今便有近270年的歷史了。」胡同慶說:「前室西壁下方龕洞內,如果曾經也確有歡喜佛塑像,則反映了當時這裡和藏傳佛教的關係;即使以前沒有,而是現在塑造的,當地人的信仰也值得關注,正如前室東壁和西壁北側所繪製的二十四孝圖,反映了人們對孝道文化的追求,而這或許與當地青壯年都離家外出打工,村子裡幾乎都是空巢老人的現實情況有關。」

在返回山頂的途中,楊師傅帶著一行人轉入旁側一條小路,只見前面十多米處還有一座小廟。小廟雖然不大,但也是雕梁畫棟,門外掛有一鐵鐘,兩側壁各畫一神將。廟內正壁前塑有地藏、觀音像和侍童侍女像,兩側壁分別畫地獄變和六道輪迴圖。小廟前側立有一石碑《上莊尖山大佛寺重修碑記》。

「從碑記中獲悉,原來大佛寺前室南、北壁臺座上的身穿官服的兩身塑像,分別是關公和文昌帝君,並非判官。」胡同慶表示:「碑記中記敘『尖山佛寺,大小有二』,即這座小廟和下面山崖間的大佛寺石窟;碑文中有關大佛寺石窟的北魏初建傳說、乾隆時期重修以及大躍進、文革時代遭遇破壞等情況的介紹,加深了我們對這座石窟的了解。特別是碑文最後所說『西佛中聖,會聚一堂;中西文化,化育山鄉』,讓我們對二十四孝圖、關公、文昌塑像等中國傳統文化和佛陀、菩薩、羅漢等佛教藝術形象融合在一個石窟寺裡,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感概。」

「這次尋訪尖山大佛寺石窟之行,真是收穫頗豐。」胡同慶感慨地說:「一路上遠眺白雪蓋頂、起伏連綿、氣勢磅礴的馬寒山景色,進入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事要塞之古堡,尋訪到懸崖峭壁間的千年石窟,特別是對宗教信仰與民眾需求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石窟寺在絲綢之路的地位和作用有了真切直觀的感受和認識。」

相關焦點

  • 揭開敦煌遺書的神秘面紗
    幾代人的夙願    「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對於敦煌遺書的外流和敦煌學研究在國外如火如荼地展開,陳寅恪曾有過這樣的感慨。    百餘年前,羅振玉等先輩學者只能靠從法國人伯希和處抄錄和其贈送的少量文獻照片從事整理研究工作。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
    90年積澱 17年籌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首展當日,達·文西手稿受到觀眾熱捧來源:美術報 2016-9-17 崔豔 駱陽 劉垚夢  90年積澱,17年籌劃,幾代清華人努力的夢想終於實現——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於9月11日向公眾開放。
  • 科學家首次揭開「等離子體雲塊」神秘面紗
    一個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導的國際合作團隊,首次揭開「等離子體雲塊」的神秘面紗。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3月29日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太陽時刻噴射著大量能量巨大的「太陽風」高速等離子體,不斷撞擊著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所有行星的大氣層。地球之所以能免為傷害,是因為擁有天然屏障——全球性磁場。它可以有效阻擋和偏轉大多數太陽風帶電粒子,防止與地球大氣層發生直接相互作用。
  • 大足石刻鎮館之寶來成都了,千佛壁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大足石刻鎮館之寶來成都了,千佛壁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2020-08-24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敦煌學」系列學術活動開啟
    「敦煌學系列」學術活動開啟。學術活動海報11月27—28日,由北京大學與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商務印書館支持的「敦煌學與石窟寺研究工作坊」在靜園二院舉行。在為期兩天的學術工作坊中,趙聲良,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杜鬥成,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文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榮新江,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山西大學副校長杭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韋正,敦煌研究院研究員張小剛等十餘位學者相繼發表主題報告,聚焦敦煌石窟考古與藝術,從考古、文獻、歷史、藝術、語言、宗教等各個領域和層面對敦煌學與石窟寺研究問題展開研討。
  • 讀宿白先生《中國石窟寺研究》
    40年代張大千、常書鴻調查敦煌石窟,並臨摹壁畫;馮國瑞調查甘肅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也有不少學者和學術機構調查了四川、雲南和新疆境內的其它石窟。 響堂山石窟和敦煌石窟的兩次實習,實際上是中國石窟寺考古學方法的兩次實驗。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宿白先生1962年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作的《敦煌七講》學術專題講演,正式提出中國石窟寺考古學的問題。《敦煌七講》是宿白先生以敦煌為例,對中國石窟寺考古學比較全面的論述。
  • 青羊區萬花公園揭開神秘面紗
    青羊區萬花公園揭開神秘面紗 #source#2019-08-09 01:24:40.0民生·提醒   ■天府早報記者 趙霞  「出門就有這麼漂亮的公園,換做以前是根本不敢想像的。」家住青羊區蘇坡街道的陳先生感概,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位於蘇坡街道的萬花公園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為青羊再添一景。一園多景步步生景  全新打造的萬花公園芳草如茵,曲徑通幽,成片的鮮花點綴在蜿蜒的綠道間;乾淨整潔的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處處彰顯人性化設計……花園待驗收移交後便可正式面向居民開放。
  • 揭開中國幹部培訓三大系統神秘面紗
    本網編輯將帶你走進中國幹部培訓的三大系統,揭開幹部培訓的神秘面紗。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敏銳的外國學者把觀察視角投向了中國龐大的幹部培訓體系。中國共產黨通過全國的黨校、行政學院和幹部學院系統培訓各級幹部,使之掌握黨的理論和行政管理知識的努力,給美國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沈大偉(DavidShambaugh)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幹部培訓體系龐大而獨特,我希望美國也能有這樣的體系。」他在一次訪談中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 揭開事業單位面試那層神秘的「面紗」
    各位小夥伴們請不要著急,今天我們的專家就帶領大家一起來揭開「面試」這層神秘的面紗。面試與筆試完全不同,筆試是考生對著「試卷」答題,而面試則是考生對著「考官」進行口述答題或操作,因此面試不僅僅是考察考生的專業能力水平,更是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臨場應變的能力。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準備哦!
  • 北大文研院考察團隊訪問敦煌研究院
    10月16日—24日,北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第九期邀訪學者遠赴甘肅,對省內河西地區的重點石窟及其它文物遺蹟進行了實地考察。考察隊從蘭州出發,沿途經過臨夏炳靈寺與大拱北、武威天梯山、金昌三角城與聖容寺、張掖馬蹄寺與金塔寺、酒泉丁家閘與文殊山、瓜州榆林窟與鎖陽城等地,最後到達敦煌。
  • 常州太湖灣露營谷揭開神秘面紗
    中國江蘇網訊 集房車宿營、生態遊樂、農趣體驗、拓展基地、格子吧街商業區等設施於一體的太湖灣露營谷25日在江蘇常州揭開神秘面紗,盛情邀約戶外愛好者休閒體驗自然之美。  露營谷住宿單元有營地房車、帳篷酒店、木屋別墅、奢野帳篷和戶外帳篷等,其中款式新穎獨特的蘑菇屋,讓遊客置身於童話世界。
  • 虛擬考古體驗館在成都揭開神秘面紗
    肖雨楊 攝新華網成都12月3日電(記者童方)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體驗神秘南宋古墓剛剛開啟的感受,參與考古騎兵遊戲……12月2日,一家虛擬考古體驗館在成都開始試運行,通過虛擬體驗方式讓公眾認知考古、了解歷史。這個位於成都市人民南路上的虛擬考古體驗館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建設運行,是一個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通過虛擬真實產生三維空間的影像,以供公眾參觀的數位化體驗館。
  • 日本羽田機場新國際航站樓揭開面紗(組圖)
    人民網記者 崔寅攝  人民網東京8月3日電(記者 崔寅)將於2010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日本羽田機場新國際航站樓2日首次向媒體揭開神秘面紗,展示了其體貼入微、一流先進的設計。  新的航站樓地上共5層,總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室內空間開放,充滿設計感。
  • 「南充水城」揭開神秘面紗...
    「南充水城」揭開神秘面紗......「南充水城」揭開神秘面紗......》
  • 揭開乳酪麵包的神秘面紗
    點擊LEE烘焙美學關注此公眾號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揭開乳酪麵包的神秘面紗
  • 揭開神秘面紗……
    >牽動著無數人的心經過兩年緊張建設目前創新港科研教育板塊已經完工並將在九月如期投入使用讓我們一起揭開創新港科研教育板塊的神秘面紗吧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基地使用|2019年9月面積|159萬平方米.相當於9個西安北客站
  • 是誰揭開「彩瓷皇后」的神秘面紗?又是誰被譽為「中國琺瑯彩瓷第...
    御瓷琺瑯 冠絕天下在APEC上,有項失傳已經200多年的清朝宮廷秘技、非遺項目琺瑯彩瓷技藝終於大白於天下,由瓷都景德鎮選送的、被稱為「世界上最奢侈的藝術品」琺瑯彩7件瓷器首次在2014 APEC上亮相,成為中外觀眾的焦點……
  • 這次你到碗裡來 《我叫MT3》發布會神秘面紗揭開
    這次你到碗裡來 《我叫MT3》發布會神秘面紗揭開 時間:2016-05-26 09:57:51
  • 《到香港讀大學》揭開香港八大院校的神秘面紗
    《到香港讀大學》揭開香港八大院校的神秘面紗 2014-07-01 15:04:09日前,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了《到香港讀大學——香港八大院校介紹》,為讀者揭開了香港高校的神秘面紗。  迄今為止,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已達十幾個年頭,十幾年來,港校報名高潮迭起,呈現出了「港校熱」的狀況。以2012 年內地高考生報考為例,各港校報考比例較上年均有所增加,個別院校還錄得較大的增幅。  目前,香港十七所可頒授學位的高等院校已全部獲準招收內地本科學生。
  • 維珍郵輪第二艘船揭開神秘面紗
    維珍郵輪終於揭開了第二艘船的神秘面紗,該船命名為「Valiant Lady」號,這個名字的靈感來自於拉丁詞「Valere」,意思是「勇敢」、「力量」和「勇氣」。這艘郵輪目前正在義大利熱那亞建造,預計將於2021年5月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