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換3人,為什麼高校總是留不住輔導員?

2020-12-11 騰訊網

最近,有一位大一學生在網上留言,說一年裡輔導員換了3人,頻繁更換輔導員讓她覺得很困擾,生活學習方面都多有不便。這條留言,也引發了不少有相同經歷同學的共鳴,上個學期剛適應了輔導員,下學期輔導員又換人了,又要重新適應。

事實的確如此,近年來也有許多學校的新聞反映出輔導員群體的流動性極大,某高校新招的10名輔導員一年過去就只剩了3人,還有的高校輔導員工作一段時間後不是選擇轉崗,就是選擇離職,堅守崗位的寥寥無幾。為什麼高校總是留不住輔導員?

輔導員為什麼會

選擇離開?

教育部規定,高校專職輔導員與學生的比例不低於1:200,但在不少高校都難以實現。

在有的高校,輔導員需要帶整個學院4個年級的學生;還有的輔導員僅憑一己之力,同時帶過上千個弟子。於是,手機24小時待命,成為了「標配」;下班後為雜事加班,成為了「固定程序」;雙休日被「報銷」也是「慣用模式」。只比學生大幾歲,卻要在他們生活中cosplay保姆、心理醫生、救火隊員。

有的高校還對每個班的出勤率、考證率有精確「數字」考量,而這個「數字」關係到輔導員年底的考核。為此有的輔導員不得不「天天催學生去上課」,甚至重拾課本幫學生補英語。也有輔導員反映,除本職工作外,他們還要挑起學校或院系的多副擔子,黨支部、團委、工會的任務都得出力,因此常常感到分身乏術。

部分高校輔導員既無法像任課教師那樣評職稱,也不能享受行政幹部的職務待遇,在高校裡身份「尷尬」,使得輔導員個人發展存在一定局限。另外收入問題也讓輔導員「心灰意冷」,有些輔導員可能辛辛苦苦忙碌一年,到頭來卻還不如自己當白領的大學同學掙得多。因為收入微薄,可能還會面對學生時不時投來的「同情」的目光。

而長期與學生打交道的輔導員,屬於教師卻不授課,其實得到學生尊重也不容易。湖南某高職院校輔導員彭月(化名)就提到,「學生評優、評先進、入黨等工作都屬於矛盾較集中的領域,處理不好極易引發糾紛。一旦學生有疑惑不滿,首先要質問的就是輔導員。」

種種壓力下,也難怪不少輔導員都難以堅守崗位。

高校如何才能

留住優秀的輔導員?

大學裡只要與學生直接相關的工作都離不開輔導員的支持。曾經某高校招就部門負責人在與我們的交流中就提到,為確保每年開展的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有較高的問卷回收率,學校會通過各種途徑提醒學生答題,而輔導員在微信群中號召學生答題往往是最有效的。

在學生德育工作中,輔導員更是不能被忽略的一個群體。他們與學生離得最近、接觸機會最多,自然而然與學生的關係也最為親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著「引路人」的角色。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大部分時間易被處理與學生管理相關的工作所佔據,在學生德育教育、素養提升方面工作的時間卻大大減少,這對學生工作開展同樣非常不利,這也是高校需要考量的方面。

數據連結:

麥可思數據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認為母校的學生工作需要改進的地方是「與輔導員或班主任接觸時間太少」(47%),其後是「解決學生問題不及時」(36%)。

那麼想要留住輔導員,讓輔導員的工作開展更加順利,學校層面可以做哪些工作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做好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職業發展路徑和方向,並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科學化的指導。

第二,搭建輔導員能力提昇平臺。如崗位培訓、業務學習、掛職鍛鍊、訪學研修、學歷提升等。

第三,成立輔導員學習實踐團隊。在輔導員隊伍中成立學習實踐型團隊,並給予一定的政策和經費支持,激勵輔導員在工作、學習、實踐中提煉總結,形成成果。

第四,支持輔導員職稱評定單列。為輔導員設置相應的職稱評聘晉升通道,實行「指標單列、序列單列、評審單列」,目前已經有很多本科高校正在實施,特別是「985」「211」院校落實得較好,高職高專院校還需要給予更多支持。

第五,保障晉升機制的暢通。在高校幹部提拔過程中,輔導員相比學校機關人員往往不佔優勢,這導致部分輔導員想轉崗。如果能保障輔導員有一條順暢的上升通道,這無疑對穩固輔導員隊伍建設有幫助。據了解,目前包括山東大學、江蘇大學、燕山大學在內的30多所高校已經實施了提拔一線優秀輔導員為副(正)處級輔導員或者享受副(正)處級待遇的政策。

第六,加快工作身份的轉變。部分高校的輔導員還是臨時工、僱員制或者人事代理,這讓輔導員感覺自己是編外人員,缺少歸屬感,在日常學生工作中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

第七,提高輔導員工資待遇。輔導員工作非常辛苦,待遇卻相對較低,付出與回報難成正比。現在一些高校正在這方面努力完善工作。比如天津、北京高校的輔導員每人每月額外有1000元輔導員津貼,重慶郵電大學的輔導員比行政管理崗的待遇高20%。

第八,在多方面體現輔導員的重要地位。遼寧、湖北、上海等省市的優秀輔導員可獲五一勞動獎章,江西、湖南、廣東、四川等省份專門為輔導員設立省級課題,山東、安徽、北京、上海、陝西、廣東等省市專門設立省級輔導員工作室(名師工作室),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

本文綜合整理自麥可思研究、半月談、海南共青團等。

相關焦點

  • 新招十名輔導員,一年過後剩三人 輔導員:高校裡最尷尬的「老師」?
    在高校裡,他們是「保姆」,牽掛學生的身心與生活;他們是「萬金油」,幫助學生求解日常遭遇的方方面面難題;他們被叫作「老師」,但許多人無法登上講臺,身份「尷尬」。他們就是高校裡的輔導員,常常被誤解的一個群體。
  • 懷孕,為啥寶寶總是留不住?
    懷孕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兒,可對於有些媽媽來說,卻總是心力交瘁。  寶寶一次留不住、兩次留不住甚至三次、四次;有時候明明月份已經很大了,可就是沒法堅持留下來;有時候流產娩出物甚至還有生機...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2020全國大專院校職業學校高校輔導員面試真題匯總
    >1、兩個人一起參加演講賽,然後不分上下,最後領導選擇小王,還要求另外那個人幫寫演講稿,另外那個人覺得不平衡。請你安慰另外那個人。怎麼安慰?現場模擬2、怎麼提高職院學生的就業競爭力?2020年11月2日貴州財經大學輔導員崗位面試題1、自我介紹2、當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哪些問題?你作為輔導員應該怎麼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3、怎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生命線,你作為輔導員應該怎麼做好這個工作?
  • 高校輔導員招聘!山東大學2020年輔導員招聘19人
    山東大學2020年輔導員招聘19人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近年來山東大學綜合水平和辦學質量明顯提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 徐煥醫生講科普 | 有些寶寶,為啥總是留不住?
    懷孕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兒,可對於有些媽媽來說,卻總是心力交瘁。寶寶一次留不住、兩次留不住甚至三次、四次;有時候明明月份已經很大了,可就是沒法堅持留下來;有時候流產娩出物甚至還有生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有什麼辦法能夠預防「悲劇」的發生?在最新的一期紅·Live女性健康學院的直播中,產兒部副主任徐煥對此做出了詳細解答。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討厭在大學當輔導員?211博士:錢少活多當保姆
    小文原本想留在本校,但本校的輔導員要求博士以上學歷,而且競爭非常激烈。他沒辦法,只好去專科院校投簡歷,順利地成為了一名輔導員。進去以後,他發現工資很難上漲:一個月的底薪是3000塊,他必須帶200個學生,一個學生只有兩塊錢的輔導費,那也就是說,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3600。
  • 「我是高校輔導員」(教育眼)
    新華社發   編者按:「我志願成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擁護黨的領導,獻身教育事業,恪守職業規範,提升專業素養,情系學生成長,做好良師益友……」這是高校輔導員的誓詞。在大學校園中,他們總是那樣親切,學業上諄諄教導,生活中噓寒問暖,是老師,又像大哥哥、大姐姐。   你聆聽過輔導員的心聲嗎?
  • 為什麼大學輔導員成為高校最受歡迎的崗位?當輔導員的4大好處
    大學輔導員是大家上大學4年裡接觸得最多的人,嚴格來說,大學輔導員不上課,也不是教師崗位,而是一個負責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崗位。在大學裡,同學們會發現輔導員的年齡不會比自己大很多,一般都是富有青春朝氣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
  • 研究生就業:如何備考高校輔導員?
    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綜合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的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形勢將更加複雜嚴峻」。
  • 2020華東交通大學招聘高校輔導員3人公告
    江西教師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0華東交通大學招聘高校輔導員3人公告,報名時間:即日起,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關於2020招聘,江西南昌,教師招聘,南昌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江西教師招聘考試頻道/江西人事考試網)!加入官方交流群(
  • 大學輔導員工作好不好?3種方法,當有編制的高校教師
    最近東北地區,頻繁發布高校招聘的公告,還都是以輔導員,助教居多。那有人就很好奇,高校的教師,不應該要求很高嗎?面向社會招聘,不是拉低教師等級嗎?事實上,高校真正教書的老師,確實要求高一些,但是對輔導員的要求,並不用太多的高學歷。那輔導員到底有什麼要求呢?
  • 「周日預告」顧欣醫生:有些寶寶,為啥總是留不住?
    寶寶一次留不住、兩次留不住甚至三次、四次;有時候明明月份已經很大了,可就是沒法堅持留下來;有時候流產娩出物甚至還有生機...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有什麼辦法能夠預防「悲劇」的發生?明明很健康,為啥孩子總是留不住。
  • 為什麼輔導員工資那麼低,還有這麼多人想當大學輔導員?
    正值畢業季,多數畢業生都在找工作,工作類型很多,其中有一種工作是大學輔導員,很多人一開始就把目標瞄準了大學輔導員的工作,大學輔導員怎麼樣?工作薪資高嗎?為什麼這麼多人想去當輔導員呢?在一些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輔導員的工資還是很低的,有的學校輔導員能夠上課還好,有課時費,但是有的學校輔導員是不上課的,這樣的工資就很有限了,可能做其他的工作要遠比做輔導員的工資高。
  • 老闆總是留不住老員工,可能是犯了這幾個職場大忌!
    老闆總是留不住老員工可能是犯了這幾個職場大忌 員工流失率高,團隊不穩定,一直是各行各業老闆最頭疼的問題老闆留不住員工,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我們先從客觀原因說起。一、客觀原因1、員工很清楚行業規律和自己的發展瓶頸,因為家庭壓力、經濟壓力特別大,就想換一個收入高的行業和工作2、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 大學輔導員流失嚴重 把高校當跳板拿了學位就走人
    畢業於東北某高校的碩士竇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此作了一個佐證——大學畢業後的他留校擔任輔導員並攻讀碩士學位,拿到碩士學位的當年,竇勇順利地實現了勝利大「逃亡」——跳槽到了重慶一家高科技企業擔任行政主管。  「和我同屆的同學留校擔任輔導員的有十多個,到現在除了有一個因為沒有拿到學位還留在學校外,其他人都已經離開了大學。」竇勇說,每年寒暑假都是輔導員多方活動尋找新崗位的黃金季節。
  • 閃電頭評丨暢通晉升渠道,讓高校輔導員更有奔頭
    文/劉天放 董光強眼下,各大高校迎來節後「開學季」,學生們「又愛又恨」的輔導員要「上線」了。大學輔導員,確實是一個值得被關注的群體。除了學生思想教育、就業指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工作,輔導員還要面對諸多雜事之累。這從一名輔導員管理的學生人數便可窺見,不少輔導員每人要帶300到400名學生,別說與學生談心,就連熟悉所有學生恐怕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輔導員被戲稱為「高校不上課的大忙人」「待遇少的最忙幹部」。作為「保姆」「萬金油」的他們,要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 帶你走進高校教師群體的隱秘角落,當輔導員是種怎樣的體驗?
    輔導員,對於整個高校教師群體而言,又是極為特殊的一群。他們具有雙重身份,但輔導員自己卻不以為然,想要跳出圈子轉型的大有人在。很多人都認為高校教師群體中最不容易的是「青椒」,其實,輔導員,也絕對擔得起「不容易」三字。
  • 山科遠走青島、泰山醫學院成為分校區:泰安為什麼留不住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農業大學是山東省屬高校中唯一一所同時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非省部合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和擁有自主培養的兩院院士的高校。綜合實力穩居山東省屬高校前列,只是近年來被嚴重低估。山東科技大學,即原山東礦業學院,在能源領域具有很強的實力,是為數不多具有國家重點學科和自主培養院士的省屬高校。
  • 為什麼農村學校留不住優秀人才?
    最近幾年,一些優秀的人才總是來而去,去了再也不復來。為什麼我們總留不住人才?首先,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而政府領導部門,他們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這樣的人才流動,永遠是給的綠燈,因為這些優質學校出的成績,也有一部分算在他們的頭上,他們又何樂而不為?
  • 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路徑選擇--夏睿(蘭州大學)
    《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路徑選擇》在全國高校輔導員中都引起學習熱潮和思想碰撞。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 劉鳳娟    帶著研究問題讀書,善於發現社會問題,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理論,相互促進相互循環,沉澱輸出,夏老師將做研究深入淺出的闡釋,真正將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將育人與研究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