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說:「燕子不進苦寒門」,燕子如何分辨的?生活處處皆學問
在這個世界上,不止我們人類會辨別貧富且嫌貧愛富,動物也是這樣子的。當然,動物其實並不會辨別誰是窮人誰是富人,畢竟這種貧富觀念只有人類才能具有,動物還不夠高級,是沒有這種觀念的。那古人為何說"燕子不進苦寒門"呢?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窮人家裡的食物少,而富人家裡面的食物肯定有多的,而且還很豐盛,燕子肯定要選擇食物多的地方了。只不過這個不太符合現實生活,上面也說到了,動物是沒有貧富差距觀念的,所以這種說法不太靠譜。
其實燕子選擇築窩地點的時候,是根據房子的構造來選擇的。古時候,窮人家的房子大多都是泥土和少量石頭建成的,房子也比較小,屋簷也不夠寬敞,稍有風吹雨打,燕子窩就有被吹壞的可能性。
而富人家的房子就不一樣了,富人家的房子又大又寬敞,而且都是飛簷青瓦,堅固的不得了,燕子在這裡築窩,不僅可以擁有寬闊的生活環境,而且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家被風吹雨打破壞了。風吹不了,雨打不了,居住環境也就乾燥溫暖了,舒適極了,燕子肯定會更喜歡在這裡築窩。
在民間,如果燕子到誰家築窩了,人們便會認為這家人今年一定有福氣,會有好運到來。這又是為何呢?
燕子選擇築窩地點的時候,也會根據它們的動物習性來選擇。和其他動物相比,燕子要更喜歡與人類相處,當然,它們也會挑選親近的對象,並不是任何人都會受到它們的喜愛。它們比較喜歡清靜,所以它們選擇築窩地點的時候,就會選擇家庭比較和諧,家庭氛圍比較安靜的,那些家庭矛盾很多,整日喜歡吵吵鬧鬧的家庭,它們一般是不會選擇的。
古時候窮人家庭便會經常因為一些繁瑣的小事而爭吵,這種家庭裡面的人大多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他們整日所想的都是如何種莊稼,如何獲得更多的生活費。在教育方面他們並不會過多的關注,在他們看來物質條件才是最重要的,精神方面的收穫可有可無。
這樣一來,這些家庭的整體素質也就比較低了,凡事斤斤計較,也不會注重自己的修養,於是這種家庭氛圍就比較嘈雜,不太適合喜歡安靜的燕子居住。
而當時的富人在物質上已經滿足了,他們從長遠考慮,便非常重視族人在精神上的收穫。於是富人們更加注重自身的修養,在他們看來,他們家族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是溫文儒雅,知書達理的,家人之間應該是相互關愛,互相尊重的,不管是做事還是說話,都應該是高雅的,大氣的。大聲爭吵甚至動手都是非常魯莽的行為,不應該出現在大家族裡面,這是不利於家族發展的。
所以像古時候的一些大家族裡面,不僅僅是生活環境好,其中的每一位家庭成員,也都是非常有涵養的,整個大家族的家庭氛圍也都是比較清靜的。有了這兩者的對比,就算是沒有貧富觀念的燕子,也會知道哪一個選擇更加有利於自己的生存。
反過來看,我們可以知道,燕子選擇在哪一家築窩,就代表著一家人的家庭條件肯定不會很差,而且家庭氛圍也很好,這樣的家庭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加上有燕子的到來,人們便會覺得自己家這一年裡一定會越來越好,於是齊心合力一起努力,這樣一來,這一戶人家肯定就能越來越好了。久而久之,人們便認為燕子就代表吉祥,燕子來了自己家,那今年自己家就會越來越好。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竟成主編《中國俗語》、杭晶波,周謙主編《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