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說起商朝,一般都會想到暴君商紂王,對商朝沒有好感。其實500年商朝,賢明的君主也很多,開創商朝的商湯還是動物保護的先驅。商朝崇拜鳥,特別玄鳥更是商朝在部落時期膜拜的神鳥,這個玄鳥就是燕子。
傳說契是商人的始祖,他的母親簡狄氏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和幾個閨蜜郊遊踏青,看見燕子生蛋,就拿了個燕子蛋吞進腹中,之後她懷孕生下了契。根據這個傳說,商人一直就以鳥作為他們部族的圖騰,建立商朝後也保留著對鳥的崇拜。現在出土的很多商代文物,上面都有鳥的圖案。商人相信他們和燕子有親緣關係,也就對自然中的生靈保持著一種克制的態度。
《史記》記載,有次商湯出巡,見有人四面張網在捕獵,還對天祈求,要天底下的鳥獸都到他網裡來。商湯立即上前制止說:這樣會把鳥獸趕盡殺絕。然後他命那人撤去三面網,只留一張網,然後他也對天禱告: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活得不耐煩了就撞到那張網裡去。這個典故後來發展成了網開一面的成語。
商湯的觀念和現在的禁漁期、禁捕期很相似。但那時鳥獸資源遠比現在豐富,商湯能預見到人的貪慾會把鳥獸趕盡殺絕,前瞻力確實非常人能及。商湯的自然情懷和燕子的基因有沒有關係不知道,但商人崇拜燕子,肯定是愛上了燕子的靈性,以及燕子帶來的春天氣息。在中國,老一輩常說燕子不進愁家門,把燕子說得好像能分辨人的情緒。就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燕子的腦袋也就拇指蓋那麼大,它們真的靈到能感受人類的喜怒哀樂嗎?要知道答案,就先來看看拇指蓋大的腦袋能幹出些什麼事。
小心你的智商輸給鳥類
好事者曾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粗試管中裝一半水,扔一些麵包屑在水面上,再在試管上方的架子上放一堆小石子。然後弄只小山雀到試管上方的架子上,看它有沒有辦法吃到麵包屑。試管很深,小傢伙啄不到麵包屑。但它小腦瓜就轉了一兩秒鐘,馬上叼起架子上的小石子投進試管裡,讓水面抬升把麵包屑送到小嘴邊,輕輕鬆鬆把食物吃到了肚子裡去。
看到這兒,不會有人說他還沒想出該怎麼辦吧?這小鳥保證沒有進過人類的學校,智慧都來自於叢林。還有人在湖邊用麵包渣餵一隻小鳥,那小鳥叼起麵包渣沒吞下去,而是屁顛屁顛跳到湖邊,把麵包渣投進靠岸的水裡。不一會兒,一條比它還大的魚浮上來吃麵包渣,被它一口叼起甩到岸上,然後爪喙並用,享用起了大餐。
非洲草原上有隻類似八哥的鳥,每天都站在一群狐獴窩邊的樹上發呆。狐獴以刨食昆蟲為生,覓食的時候,有狐獴專門負責放哨,有危險就發出警報聲,狐獴們聽到警報就會秒閃入洞。連續幾天,狐獴剛刨出些昆蟲還沒來得及吃,就讓警報聲驚回洞裡。再出來時,食物已經不見了蹤影。
動物之間都有溝通方式,狐獴一定是和哨兵核對過近幾天的情況,確定了連續幾天聽到的都是假警報。之後一天再聽到同樣的警報,狐獴們就不作理會,該吃吃,該刨刨。可是僅隔了一天,它們在覓食時,頭上居然傳來了天敵的叫聲,這它們哪裡還敢去辨別真偽,全都屁滾尿流跑回了洞裡。狐獴天天被折騰,窩邊樹上那隻像八哥一樣的小鳥,依然天天在發呆。不過那隻小鳥的肚子總是鼓鼓的,神態也非常小康。
燕子擇人家
看了這些真實的事例,還有人認為燕子那點大的腦袋分辨不出人的情緒嗎?可是,就算燕子能分辨人的情緒,不進愁家又是何意?難道燕子是怕傳染上不良情緒,影響自己的快樂?要知道,大自然動物的天賦首先表現在安全感上。一個滿是哀愁、戾氣等不良情緒的家庭,哪天一失控拿燕窩發洩怎麼辦?那裡面還有寶貝雛燕,燕子才不會冒這種險。人間自有千家萬戶,它們有的是選擇。一個家庭和不和諧,燕子是怎樣分辨的?
養過貓狗的人都知道,這些寵物都通人性,分辨人的喜怒哀樂完全不在話下。燕子雖是野生,但不管在王、謝家,還是在尋常百姓家,和人類也相伴了千萬年。以鳥類的靈性,人的那些小九九燕子會分辨不出來?
結語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燕子來家築巢會讓人感到喜慶。而且燕子還是捕捉蚊蟲、蒼蠅的高手,一隻燕子一年能吃二十五萬隻蚊蟲,是家庭的純天然除害幫手。有燕子的人家,每當有不愉快的時候,請注意家中還有個小精靈的家,不要驚擾了它們。家家都會遇到「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事,保持一份包容、平常的心境,好運就會「似曾相識燕歸來」。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