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有一首兒歌叫「小燕子」,歌詞唱到:「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從那時候起,對燕子就有一種非常喜歡的感覺,那時候家裡房梁上總是有燕子搭窩,一到春天就來了,一到秋天就又走了,就好像跟自己是一家人似的,和諧溫馨。
去年在老家的時候,發現西屋房梁上有個燕子窩,裡面還有三隻小燕子,活潑可愛,總是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我和女兒都非常喜歡。前天回到老家,發現南屋房梁上又多了兩個燕子窩,可惜觀察了兩天,也一直沒見到燕子,稍微有點失望感。母親說,天一亮燕子就出去找食了,晚上才回來,她也很少見。
母親跟我說,她小時候就經常聽老人說:「燕子不進愁門」,她也知道燕子是吉祥鳥,但卻不知道老人們為什麼這麼說。
母親告訴我,前幾年,有兩隻燕子在南屋搭窩,泥巴和屎總是掉在地上,弄得很髒,人進去就很容易踩到腳上,母親就把燕子剛搭了一半的窩用棍子捅了。但是燕子很執著,又繼續重新搭窩,母親就又捅了。都說燕子很有靈性,說來也怪,從此以後,兩隻燕子就每天衝著母親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母親說聽著還很清楚,好像就是重複兩句話:「不在你家吃,不在你家喝,就在你家住」。母親沒辦法,就讓它們繼續搭窩了,後來兩隻燕子就再也不衝她叫了。每年的三月三之後就回來,到九月九就又飛走了。
母親還說,燕子一般都是雙宿雙飛,都是兩隻燕一起來一起走,但是如果只有一隻燕子來,那叫孤燕,就不太好了。
那為什麼老人們說「燕子不進愁門」呢?我也很好奇,就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據說燕子在安家之前,為了自身安全考慮,都會好好考察一番,慎重選擇安家場所。如果這家人不和睦,三天兩頭不是吵架就是打架的,燕子就不會在這家搭窩了。如果這個家庭過得很幸福,家庭和睦,家人都能和諧相處,那這家就是最佳選擇,燕子就可以在這家搭窩了。燕子可不管這家人是貧窮還是富有,它只看這家人是不是一片祥和,一旦它們認準了的地方,終身不離不棄,每年都會按時回來。所以說「燕子不進愁門」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在農村裡,一般人家都很歡迎燕子到自己家裡搭窩,不會輕易驅趕,這說明自己家庭很和睦,將來會興旺,會有好運氣。並且據資料說,一隻燕子在夏天能吃五十萬隻昆蟲,包括蒼蠅、蚊子等等,這對人們減少蚊子蒼蠅的騷擾,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