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2月6日鹽城訊 「2017年,大中鎮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日前,鹽城市大豐區大中鎮黨委書記沈剛提出,大中鎮將積極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聚力創新創業,聚焦富民強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雙輪互動、「三區」提升、統籌城鄉、民生共享戰略,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基本實現同步增長,規上企業開票銷售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大中鎮鎮長席剛要求,2017年大中鎮圍繞「五個突出」,努力推動「五個大中」建設邁上新臺階。
突出創新驅動,創業大中動能更足。大中鎮要加強創新平臺建設。依託產業優勢,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實施創新載體培育工程,集聚創新資源。充分運用我鎮園區載體的優勢,放大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萬創智聯」國家級眾創空間效應,加快項目建設速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年新招引創新企業50家,培植國家級研發中心2個,省級研發中心2個。強化企業主體創新。以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為創新發展方向,大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加快培育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型企業,全年實施千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0個以上。年內爭創國家高新企業1—2家。推進人才金融創新,積極引導更多的人才向創新創業集聚。發揮豐收大地農業大講堂、鹽城市農副產品網絡培訓中心、智能科技產業培訓中心等平臺優勢,為創新創業提供支撐。深入實施金融創新,推動「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發展多樣化金融業態,吸引創投及中介機構入駐,為創新創業提供金融支撐。
突出產業強鎮,實力大中質量更優。大中鎮要增強項目發展源動力。堅持項目為王,強化招商引資,突出產業招商、地塊招商、以商引商、平臺招商,拓展招商渠道,創新招商方法,深入推進招商引資競賽,積極引進智能製造產業項目、現代服務業項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旅遊精品項目,全年引進新興產業項目5個以上,籤約億元項目10個以上。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個,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5個。寰宇天成、中顯科技、鴻賽科技、滋補堂等項目年內全面竣工投產。增強實體經濟支撐力,全面落實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深化細化「兩服務」,當好服務企業「店小二」,推動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穩定提高企業增長面,全年企業增長面55%以上,新增規上企業7家。培育壯大創業經濟,創建一批全民創業示範村、示範戶。增強新興產業影響力。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生物科技等具有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集聚智能終端產業和生物科技健康產業,石墨烯應用與研究中心要加快項目落地。積極推動旅遊產業發展,梅花灣要全力打造4A級景區;恆北原鄉溫泉度假等4個項目要迅速全面開工,提升旅遊產業化、特色化、市場化水平;精心組織梅花文化節、梨花文化節等旅遊活動,與北京巔峰智業旅遊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全年遊客突破150萬人次。
突出載體提升,開放大中活力更強。大中鎮城南經濟開發區要突出全民創業園持續擴容提升,全年新建標房面積15萬平米,建成鹽城全民創業第一園。大學生科技創業園爭創江蘇省創業示範基地、三星級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完善提升規劃,促進功能服務升級,加快實施道路、綠化、管網、標識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全面提升園區形象,推進產城融合發展。豐收大地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力推進「豐大農服」戰略平臺建設,打造全國領先的農業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廣「豐收大地」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實現電商銷售1.2億元以上。豐收大地品牌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專業市場服務業集聚區啟動電商產業園三期建設,力爭全年入駐電商企業達80家,銷售超10億元,爭創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物流產業園加快港池碼頭和重點項目建設,年內初具形象。專業市場項目全面啟動建設。
突出綠色發展,生態大中環境更美。大中鎮大力開展環境整治。以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裕華、新團小街和園區環境為重點「三亂」專項整治,以遏制嚴查違法建設、違法用地為重點的村鎮建設專項整治「三大行動」,更大力度推進秸稈雙禁和綜合利用,全面提升鎮村形象與環境面貌。著力建設美麗家園。加快森林小鎮、森林村莊建設,建成省級林業示範村2個。大力實施農村河塘疏浚、岸坡整治等工程,建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美鄉村。全面啟動「夢裡水鄉」新團光明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深入實施「綠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堅決淘汰落後產能,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提高項目準入門檻,建立健全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大力推進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
突出民生共享,幸福大中溫度更高。大中鎮積極推進精準扶貧。深入開展「牽手致富」活動,繼續組織黨員幹部與低收入農戶採取「一對一」形式進行結對幫扶,扶志扶技扶資,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鼓勵村(居)壯大集體經濟,增加積累,化解債務,力爭年內實現無債村目標。大力為民興辦實事。精心組織推進為民辦實事工程,集中財力、物力重點實施農村康居工程、路橋提升改造、安置房建設等民生工程。年內完成247戶C級危房改造任務,新建農路70公裡,提檔升級農路30公裡,新建農橋36座。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紮實抓好信訪矛盾排查,積案化解,完善信訪訴求,暢通信訪渠道,化解社會矛盾;加大重點信訪積案攻堅力度,案結事了。強化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監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