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一行調研開魯縣紅幹椒產業
2019年8月8日,受開魯縣蒙椒都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邀請,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副秘書長、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韋學明先生及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夏春鏜先生一行,到開魯縣考察紅幹椒產業。
從左到右依次為蒙椒都公司總經理崔志傑先生、同濟大學教授夏春鏜先生、蒙椒都公司董事長崔志國先生、協會秘書長韋學明先生、協會影視中心主任奚容華女士
雙方在蒙椒都公司召開了開魯縣紅幹椒產業發展研討會,就共同發展開魯縣紅幹椒產業、在科爾沁地區開展沙漠治理以及產業扶貧等項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研討會上,崔志國先生首先介紹了開魯縣辣椒產業及蒙椒都公司的基本情況。近年來開魯縣大力發展紅色文旅和紅色辣椒兩個紅色產業。其中辣椒產業在當地有著40多年的歷史,目前辣椒種植面積已突破百萬畝,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在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產業扶貧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全國辣椒行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蒙椒都公司成立於2013年,作為當地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辣椒的種植、收儲、加工和出口業務,帶動了一大批農牧民通過種植辣椒脫貧致富。鑑於蒙椒都公司在產業扶貧中的卓越工作,公司旗下的「蒙椒都」和「巧廚娘」兩個品牌成功入選由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發起的「一縣一品」品牌扶貧活動,並成為當地的知名品牌。
隨後,韋學明先生介紹了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以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背景和職能。協會隸屬於上海科協,並接受上海市委組織部的工作指導,匯聚了上海市的兩院院士、傑出青年等高端人才,其中兩院院士200餘人,擁有龐大的高級人才庫和高端項目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由上海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於2016年11月26日成立,科創中心積極整合全球科技資源,通過聯合國多邊合作機制,促進全球科技進步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協會和科創中心一直高度關注荒漠治理和產業扶貧事業,並於2019年6月21日在北京召開了以「生態先行·綠色發展·品牌蓄力·產業升級」為主題的虎堅果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新疆、寧夏、甘肅和內蒙等地大力開展沙漠治理工作。
考慮到科爾沁沙地的實際情況,以及辣椒產業在沙漠治理和產業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韋學明先生表示,協會和科創中心願意積極整合上海市乃至全球的科技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本,助力開魯縣紅幹椒產業的發展。
在交流過程中,雙方還發現了開魯縣與上海市的獨特淵源——《大刀進行曲》的詞曲作者麥新先生出生於上海市,犧牲於開魯縣。麥新先生是上海與開魯兩地的共同印記,也成為連接兩地的紅色紐帶。另外,上海被稱為東方明珠,開魯縣所在的通遼市則被稱為草原明珠,兩顆明珠交相輝映,在產業發展、資源稟賦等方面有著很強的互補性,為雙方未來的全面合作創造了無限可能。
研討會後,雙方一同參觀蒙椒都公司位於開魯縣工業園區的生產基地和位於開魯縣東風鎮東方紅村的種植基地,並實地考察了開魯縣紅幹椒展示館和遠程教育中心。
在參觀東風鎮東方紅村萬畝紅幹椒種植基地時,韋學明先生和夏春鏜先生深入田間,仔細詢問了辣椒的長勢、病蟲害防治、生物肥及生物農藥使用、無人機植保等情況,並對基地所採用的水肥一體化、遠程控制等智慧農業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
經過一天的考察和交流,協會領導對開魯縣辣椒產業有了全面的認識,也對雙方的合作充滿信心。雙方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未來協會方面將積極整合上海地區的技術力量和社會資本,引進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高端人才,在條件成熟時設立「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開魯工作站」以及「聯合國工發組織上海科創中心開魯分中心」,並與蒙椒都公司合作,一方面共同建設辣椒深加工及冷鏈物流中心,不斷開發系列辣椒深加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上海的金融產業優勢和開魯的辣椒產業優勢,共同探索辣椒供應鏈金融和辣椒期貨業務,打造「科技+金融+產業」的產業新格局。
同時,雙方還探討了在科爾沁沙地大力發展虎堅果及芒草產業的可行性,依託協會的專家力量,以及蒙椒都公司與山東濱州職業學院聯合成立的漠桑農業研究院,利用紅幹椒、虎堅果、芒草三大沙漠經濟作物對科爾沁沙地進行綜合治理,將茫茫沙漠變為萬頃良田,在改善生態環境,開發沙漠和草原旅遊資源的同時,幫助更多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實現生態保護、經濟開發、社會發展和產業扶貧的四位一體,打造獨具特色的荒漠經濟。
滬魯兩地一線牽,明珠相映紅漫天。
紫氣東來凌雲志,敢叫大漠換新顏。
相信隨著雙方的合作不斷向前推進,必將對開魯縣的辣椒產業和科爾沁地區的沙漠治理帶來深遠而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