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徐躍進 張玉成 見習記者 毛曉華)「搶紅包」如今已成為一項娛樂活動。然而,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社交群建立起網絡賭場,通過制定諸如「接龍」、「埋雷」等多種搶紅包規則,公然組織網友進行「搶紅包」賭博,並從中牟利。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日前,泰州姜堰警方破獲一起製作並銷售「搶紅包外掛軟體」的案件,涉案金額4000多萬元,抓獲12名犯罪嫌疑人。據介紹,這是目前全國涉案金額最大的外掛搶紅包案件。
兩夫妻開掛搶紅包露馬腳
姜堰居民王元和李鳳(化名)是一對夫妻,沒有固定工作,沉迷賭博。去年下半年,兩人開始加入各種社交群,參與「搶紅包」賭博中的「捕魚玩法」,即群成員發出固定數額紅包,約定搶到紅包金額的最後一位數是幾為「雷」,搶到跟「雷」數字相同的人,就要全額返包給發包人,不一樣則不要賠。
起初,兩人玩得不亦樂乎,但長久下來總是輸大過贏,怎樣才能避免中「雷」?通過網上查詢以及與賭博群群主交流,他們接觸到了「教父」外掛,並從一網名為「成都三哥」的網友那裡第一次購買了外掛軟體的授權碼。果真,裝了外掛後,兩人一時間贏了不少錢。
嘗到甜頭的夫妻倆從外掛軟體上看到了商機,就又多次與「成都三哥」聯繫購買授權碼,並通過自己的網絡社交平臺以每個300至400元左右的價格推薦販賣「教父」外掛軟體。同時,由於「教父」外掛只能安裝在已「越獄」的蘋果手機上,他們就到二手機市場,專門購買蘋果手機,「越獄」安裝外掛後,連同手機一起出售,僅僅兩個多月,就盈利近4萬元。
今年2月,姜堰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在進行網上巡查時,發現了這款外掛軟體,經提取鑑定,得出結論:「教父」程序對程序的功能進行了增加、修改並影響了「搶紅包」活動的正常用戶操作流程。
警方循線追蹤發現經銷網絡
3月15日,在充分掌握王元、李鳳犯罪事實後,民警迅速出擊,將二人抓獲歸案。通過審訊,警方發現王、李二人只能算是「教父」外掛的零售商,「成都三哥」一般也是利用社交軟體向他們這些零售商分別販賣授權碼,而在其之上則還存在著高級經銷商和軟體作者等重要角色。
考慮到案情複雜、涉案金額較大,姜堰警方快速抽調力量成立了專案組,開展深度偵查工作。
「嫌疑人註冊帳號用的手機號碼、綁定的銀行卡都不是本人給偵查工作帶來了很大誤導。」姜堰區公安局網安大隊案件查處中隊副中隊長何案彬介紹說,經過多次的網絡和實地調查,民警終於鎖定「成都三哥」身份為田某(女)。同時,通過調取田某的社交軟體數據進行分析,專案組成功發現可能是田某上線的3名嫌疑人「B哥」、「顏值」、「爐裂」。
接下來,民警進一步順藤摸瓜,一方面繼續對嫌疑人的網絡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另一方面兵分多路前往外地進行嫌疑人身份核查和位置追蹤。
5月25日,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指導支持下,姜堰警方組織9個工作組、36名民警分赴各地,根據指令集中開展抓捕、取證工作,一舉在福建、江西、山東、廣東等6省抓獲12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就包括「教父」外掛團隊召集人、財務、軟體作者和一級經銷商等8名核心人員。
在校大學生自製「教父」外掛
隨著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落網,這起案件的疑團也全部解開,令人驚訝的是,「教父」團隊召集人戴某和軟體作者鄭某竟然都是在校大學生。
據了解,今年21歲的鄭某酷愛計算機,在初中時代就開始嘗試寫程序,其後更是考取了某大學計算機系。近年來,網上出現了不少「搶紅包」外掛,出於好奇,鄭某就在借鑑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想法寫了「教父」外掛的代碼。
據鄭某交代,起初「教父」外掛只是共享在網絡論壇,網友可以免費下載使用。後來當鄭某同學戴某得知後,則想出了利用外掛軟體賺錢的主意,通過網絡召集合伙人,最終形成了8人的「教父」團隊,約定利益按比例分層。
除了召集人、作者和財務,另外5名團隊成員則負責「教父」外掛的銷售工作,他們通常以每個授權碼120元的價格大批量賣給二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再加價賣給三級經銷商,以此類推層層獲利。
據統計,2016年7月以來,「教父」外掛授權碼已售出13萬個,主要犯罪嫌疑人獲利超過1500萬。
截至發稿前,姜堰警方已初步查明涉及此案的全國各地二級經銷商有20餘名、三級經銷商有300餘名,涉案總金額高達4000餘萬元。
目前,歸案的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