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道口街道老房翻建有「規矩」 需報備並徵得鄰居同意

2020-12-22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交道口街道老房翻建有「規矩」

  本報訊(記者 張小妹)翻建老房,需要報備並徵得鄰居們同意,避免加蓋等違建現象。交道口街道為老房翻建「立規矩」,引導居民合理翻修房屋。3月以來,交道口街道已連續近半年違建「零舉報」。

  近日,交道口街道菊兒社區居民韓女士來到街道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領取「胡同房屋施工監督牌」,這下韓女士可以安心為新家「換新裝」了。

  原來,兩周前,交道口街道城管執法隊員巡查發現,位於鼓樓東大街56號的一處房屋正在施工,可房屋前並未掛有「胡同房屋施工監督牌」。按照街道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的要求,轄區內所有房屋在翻建或修繕前均需向辦公室報備。隨後,社區立即與新產權人韓女士取得聯繫,並告知她準備相關材料到街道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進行報備,才可繼續施工。

  當天下午,韓女士帶著房產證、身份證複印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房屋翻修前的具體尺寸說明等,以及鄰居籤字認可的同意書,到街道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報備。經街道城管執法隊員核驗後,為韓女士發放了「胡同房屋施工監督牌」。「以前居民翻修翻蓋房子,都是自己隨時想建就建了,修成什麼樣算什麼樣。現在不一樣了,房屋修繕就得有『規矩』,這樣咱們街區風貌才統一,居住環境才能更美好。」韓女士說道。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交道口街道成立了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交道口街道城管執法隊副隊長張陽介紹,交道口地區平房院落多,並且是文保區,經過時間的洗禮,許多房屋需要翻建或修繕。在以往的房屋翻建修繕過程中,居民都是自行翻修,在原有房屋的基礎上加蓋的現象時有發生,加之沒有徵求周圍居民意見,矛盾屢屢發生,舉報嚴重。翻修房屋若不符合原拆原蓋,城管執法部門還會按照新生違建對房屋進行查處,這就導致居民利益出現損失。

  「為了從源頭對新生違建進行管控,街道城管執法隊成立了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通過對居民需要修繕的房屋提前報備,引導居民合理修繕,做到執法前置,為房屋修繕『立規矩』」。據悉,交道口街道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成立以來,沒有再接到一起違建投訴。

(責編:池夢蕊、高星)

相關焦點

  • 交道口給老房翻修「立規矩」:房主須提前報備 全院居民籤字認可
    本報訊(記者張楠)居民修房如今也有了「規矩」——老文保區交道口成立了房屋修繕管理辦公室,老房想要翻修,房主必須提前報備,還得拿到全院兒鄰居籤字認可的同意書才行。自打今年3月給居民修房「立規矩」以來,過去頻遭舉報的新生違建,如今實現了「零舉報」。
  • 居民修房需鄰居同意 新生違建和舉報「雙清零」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楊益今年3月,交道口街道成立了房租修繕管理辦公室,通過對居民需要修繕的房屋提前報備,引導居民合理修繕,房屋修繕需鄰居籤字認可同意,需符合街區風貌,為房屋修繕「立規矩」,實現交道口地區新生違建和居民舉報「雙清零」。
  • 鄰居不籤字政府拒批老房翻建
    鄰居不籤字政府拒批老房翻建 ——政府:可能引發社會矛盾 律師:政府理由不當肖玉榮說,四合院屬於兩個人,東廂房屬於她家,北屋屬於村民陳永利,均有土地執照。多年來她與陳永利未達成一致,陳永利一直不同意翻建,遲遲不在四鄰意見上簽字,政府以此為由拒絕批准翻建。四合院雜草叢生,屬於肖玉榮的東廂房共3間,年久失修都已破敗,石頭牆灰色瓦,扭曲的房檁和早已漏雨的房頂在四周都已翻建好的房屋面前,顯得格外矮小。
  • 城市改地名「規矩」:更名需徵得當地群眾同意
    城市改地名「規矩」:更名需徵得當地群眾同意 原標題:   提起地名,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它所蘊含的文化意味:一方風土、街巷裡弄,無不承載著歷史典故、人文情懷。
  • 真相:老房子翻建地基超標40平 被鄰居舉報
    網友「小玩家劉小」爆料稱,自己家位於鄒區鶴溪村的老房子,由於年久失修幾乎坍塌,最近正在進行翻修,沒想到遭來鄰居嫉妒惡意舉報。讓他更沒想到的是,近日竟有城管圍攻工地,將搭好的地基強行拆除。   「小玩家劉小」介紹,自己的外公外婆今年70多歲了,一直住在鄒區鶴溪老村的老房子裡。
  • 南安一百年大厝村民私自翻建祖厝兩間房 引他人不滿
    翻建祖厝兩間房房屋已蓋了2層  這個大厝鄰近鎮區街道,面積很大,由中間大厝和兩邊護厝組成,黃某娥翻建的就是左邊護厝的兩間屋子。  記者看到,房屋現已蓋了2層,但未封頂,面積有數十平方米(右上圖)。  司法所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3份申請書,其中一份是村民潘某樹的申請,上面寫著:位於爐中村洋中頂新的大厝祖厝,護厝中有兩間間厝是他和兩兄弟潘某金、潘某枝所有,現潘某枝之妻黃某娥及其子未經他和潘某金之子同意,私自將3兄弟共有房間拆建,侵佔他和潘某金家庭權益,現請求制止違建,恢復原貌。
  • 網曝城管"圍攻"老百姓 真相:老房子翻建惹風波
    網友「小玩家劉小」爆料稱,自己家位於鄒區鶴溪村的老房子,由於年久失修幾乎坍塌,最近正在進行翻修,沒想到遭來鄰居嫉妒惡意舉報。讓他更沒想到的是,近日竟有城管圍攻工地,將搭好的地基強行拆除。「小玩家劉小」介紹,自己的外公外婆今年70多歲了,一直住在鄒區鶴溪老村的老房子裡。老房子已有百年歷史,前幾年還對外出租,這幾年因為房子太老也沒有翻建,很多地方已經坍塌,不敢租出去了。
  • 一年多從1到50,上海這個街道老房加裝電梯快速進入規模化模式,靠3...
    昨天下午,新民晚報記者在上海靜安區臨汾路街道臨汾小區採訪時,89歲的殷月珍老人告訴記者,「我從來也沒有考慮過要什麼補償,鄰居們上下樓方便了,我們一樓3戶人家也很開心!」● 去年以來,臨汾路街道把老公房加裝電梯列入一號工程全力推動,一年多時間裡,全街道17個居民區有16個實現加裝電梯零的突破,共加裝50臺電梯。
  • 股權質押需不需要徵得出質人配偶同意?
    因此,對於非上市公司的股權辦理質押,有兩個基本的要求,一是籤訂股權質押合同;二是到工商部門辦理股權質押登記。 我們今天探討這樣一個問題:自然人股東如果未經其配偶同意,單方將自己持有的夫妻共有的股權進行質押是否有效?
  • 公司增加註冊資本時,需不需要徵得其他股東的同意?
    我們來看看,公司增加註冊資本時,需不需要徵得其他股東的同意?都需要哪些流程?本案中,黑老闆持有公司60%的股權,達不到法定的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因此,當黑老闆的公司需要增加註冊資本時,當然需要其他股東的同意
  • 蘭州:60「歲」老屋坍塌重新翻建遇尷尬
    開發遙遙無期  60「歲」老屋坍塌重新翻建遇尷尬   房屋倒塌已兩個月了。面對這座有著60多年歷史、安全隱患極為嚴重的老宅,王先生有點惆悵——開發遙遙無期,要翻建沒有手續,要居住隱患嚴重,不知該如何是好?3月19日上午,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60「歲」老房倒塌母子跑出躲過一劫  儘管事發已兩個月,但1月19日晚的驚心一幕,王先生仍記憶猶新。
  • 10月1日起,使用快遞櫃需徵得收件人同意
    10月1日起,使用快遞櫃需徵得收件人同意 2019-10-03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泉州石頭房翻建工作穩步推進,官橋西街將改造
    近日,有南安官橋居民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反映有關石頭房改造的問題。訴求人稱其為南安市官橋鎮籃橋社區居民,於本年5月向南安市反應過相關情況,南安市有關部門回復2018年下半年已對西街片區制定了整體翻建計劃。
  • 交道口街道開展「三國演義」經典閱讀系列活動
    12月13日,交道口街道婦聯在南鑼「暖·空間」開展「三國演義」經典閱讀系列活動,本次暖課堂經典閱讀書籍為《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活動中,趙諒老師帶領同學們閱讀兩本書的部分段落,用形象的講解和生動的比喻讓同學產生聯想,初步了解三國人物——關羽。
  • 每日一「典」丨收養需要徵得被收養人同意嗎?
    每日一「典」丨收養需要徵得被收養人同意嗎?第一千一百零四條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原標題:《每日一「典」丨收養需要徵得被收養人同意嗎?》
  • 「新時代文明實踐」孤寡老人手術 鄰居籤字當親屬 即墨路街道...
    緊急時刻,陪同老人前來的鄰居挺身而出,以病人家屬的身份在《手術同意書》上鄭重寫下自己的名字。 孤寡老人突發急症 6日下午3時許,家住即墨路社區的趙秀雲和楊金華提著菜籃,敲開孤寡老人李福順的家門,給他送來新鮮蔬菜。 「大妹妹,趕緊進屋,又麻煩你們了。
  • 小區廣場變幼兒園操場,業主不幹了:佔用公共區域應徵得業主同意
    但是,在業主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小區房開、物業將小區公共區域租賃給幼兒園,業主會作何感想?近日,貴陽市花溪區騰龍灣小區的業主反映,小區的物業將一樓的架空層出租給幼兒園,還將原本單元樓下的小廣場,用欄杆「圈」了一塊地,建成幼兒園操場。小區業主對此十分不滿,「這是公共區域,怎麼能被幼兒園私用。」「佔用業主的公共區域,應該徵得業主的同意。」
  • 業主向鄰居索百萬「籤字費」
    但根據一些居委會和街道辦事處的規定,安裝電梯需要本單元所有業主同意,否則工程無法進行。1980年建成的西城區紅蓮北裡小區,業主們就遇到這個難題,某單元一樓業主擔心房屋貶值不同意籤字,稱除非鄰居們給出100萬的「籤字費」。
  • 出資參與翻建是否有權分得農村老宅拆遷而獲得的安置房屋?
    1992年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為被告張某燕,因年久失修,被告張某燕於2004年申請重新翻建。原告張某強聽說此事及知道周邊正在拆遷後,便提出出資一半共同參與建造。在母親的主持下,立下一個類似遺囑的說明,證明由張某強與張某燕共同出資翻建,共同繼承。被告張某燕也寫下收據,收到原告張某強支付的一半翻建費用人民幣4萬多元。
  • 鄰居私建陽光房堵廁所通風口,怒找媒體曝光,鄰居:那味受不了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想必很多人也是深有體會,有些時候鄰居帶給自己的感覺比親人還親。但是這也並不是絕對,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為人不好相處的鄰居,處處想著自己佔便宜而不顧別人的感受。本來那個地方是公共部分,屬於消防通道,按規定是不能私自建造的,但是鄰居執意建陽光房,自己也曾多次前去商量,對方依然沒作罷。現在張阿姨的要求就是讓鄰居把陽光房給撤掉,還家裡一片清淨。然而對於張阿姨的說法,鄰居則表示這個地方是可以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