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網訊:世間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志同道合的人,捧著一本書,在書中找到心靈的棲息地。以閱讀會友,我們一起在閱讀中摒棄浮躁,淨化心靈,向閱讀更深處漫溯。
11月20日、21日,成都市雙流區實驗小學外國語學校語文教師在周曉玲校長的帶領下,來到新都巴德美際國際學校,參加小學「整書閱讀」優質課展評暨「閱讀·成長」課程研究聯盟第四屆年會。一群閱讀的領航人吸引了眾多閱讀的追夢人,大家齊聚巴德美際,來一場因閱讀而聚的美好相遇。
巴德美際的藍繼紅校長詩意般的致辭,讓本次年會不僅具有深厚的學術味,更有濃厚的文化味。
20日一天的學習安排豐富多元,北京師範大學兒童閱讀與學習研究院院長伍新春老師帶來的專題講座《兒童閱讀心理與閱讀測評研究》,他強調了閱讀要重視深度,不能一味重視數量,而忽略了質量。而閱讀具有「三段式」的發展階段——學習閱讀、通過閱讀學習、超越閱讀。具體理解為:低年級是學習如何閱讀的階段,重在培養興趣,但也要教簡單的閱讀方法,掌握漢字的音、形、義;中高年級是通過閱讀來學習,閱讀具有廣讀和深度;再往上就是超越閱讀,這就需要通過閱讀看到本質,通過閱讀思考、反思。這也是現階段閱讀最欠缺的地方,希望通過所有教育人對閱讀的思考與踐行,能培養真正會閱讀、會思考的人。
接著是劉莘教授的專題講座《整書閱讀與思問教學法》,還有三節優秀的課堂展示,分別是數學閱讀《壺中的故事》,文言文閱讀《世說新語》,童話閱讀《格林童話》,每一節課都深深吸引大家走進好看的書、有趣的故事中,每一節課都能看到孩子因閱讀而閃耀的思維火花,這就是閱讀之美吧。
21日,老師們又齊聚一堂,繼續享用這精神的盛宴。首先迎來的是著名兒童閱讀課程研究專家朱自強教授帶來的專題講座《兒童閱讀與心智意義的建構》。朱教授以「閱讀是什麼」導入,使老師們認真思索閱讀究竟是什麼?接著朱教授指出:閱讀是語言的世界,它具有神奇的力量,近可以改變自身,遠可以改變社會。古德曼曾說過:「閱讀是個心理語言的猜測遊戲,是一種建構意義的心智活動。有效的閱讀並非精確地辨認單字,而是了解意義。而高效的閱讀是指依據讀者現有的知識,使用剛好足夠的可用的線索去讀懂文章。」而兒童文學是幫助兒童實現心智健全成長的文學。
接下來是《綠野仙蹤》整本書閱讀的導讀課、推進課、交流課分享。首先是李慶華老師的導讀課。精美的圖片、有趣的人物、曲折的故事情節引領著孩子們徜徉於閱讀之中,而觀眾席上的老師們也是聽得津津有味。接著是趙枷雯老師帶來的《綠野仙蹤》整本書閱讀推進課,課上趙老師運用學習單讓孩子們小組合作閱讀文中四個主人翁的篇章,邊讀邊找尋:他們的願望、他們想成為的人、原因是什麼、又發現了什麼?孩子們積極閱讀,從文中提取信息。課後,趙老師說到,要明白自己的課型,推進課的任務就是要實現如何細讀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揭示本書的主題。然後我們觀看了宋學松老師的《綠野仙蹤》整書閱讀交流課。宋老師以學生為主體,讓孩子們把自己的疑惑說出來,通過閱讀與交流,將《綠野仙蹤》整書閱讀學習氛圍推向高潮。
通過此次閱讀年會,學校教師收穫頗豐。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重視閱讀,讓我們的老師用閱讀去影響孩子們,讓我們的孩子們用閱讀去影響他們的家人們,再讓他們的家人們去影響自己的周圍人。
文圖:白蘭紅 羅青
審核:董婕 王甜甜
責編:付藝薇
來源:成都市雙流區實驗小學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