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叉戟》是根據什麼小說改編的 大結局是什麼?

2020-12-22 新華網山東頻道

  原標題:劉海波談《三叉戟》:首先是人,然後才是發生在人身上的事

  由馬珂擔任製片人,劉海波執導,沈嶸、呂錚擔任編劇的公安題材電視劇《三叉戟》正在熱播,該劇根據作家呂錚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的是三位曾經叱吒警界、被稱為「三叉戟」的人民警察,在退休之前熱血不減,面對新型犯罪,齊心合力創新偵破手段,最終一舉擊破金融犯罪集團的故事。

  區別於大多數同類題材影視作品,《三叉戟》將目光聚焦在三位即將退休的老警察身上。該劇導演劉海波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這部劇講的首先是「人」,然後才是發生在人身上的事,著力刻畫了「三叉戟」精神,「他們三個人加起來快150歲了,不可能像年輕人那樣身手敏捷,驚世駭俗的老黃曆也是過去式了。他們不是神探,算不上智勇雙全,有時脾氣很怪,身上有不少小毛病,但在罪惡面前,他們會迅速集結、擰成一股繩,用熱血起範兒、用各自的絕技摧枯拉朽幹掉黑暗。」

  《三叉戟》沒有迴避「壯士遲暮」的現實,喜劇化的處理方式為該劇在嚴肅主題下營造了輕鬆的氛圍。劉海波解釋道:「時間會流逝,人會衰老,這不是一個令人輕鬆的話題,我們希望這種時間的重量,能夠用一種讓觀眾看著不累的方式表現出來。這種用喜感的方式表現老態,笑過之後,可能留下的東西更多。」

  聚焦當下反映人民警察時代風貌的影視作品一直深受觀眾喜愛。劉海波表示,隨著觀眾看到的劇越來越多,創作者的嘗試也會越來越多元化,未來這種類型劇也許會更加細分。「近些年的類型劇,關注的側重點更加明確,有的涉及到大量法醫學知識,有的案情複雜強調懸疑推理,有的重視人物情感,也有作品攝影剪輯風格突出,當然還有像《三叉戟》這樣的,把重點放在了人物身上。」劉海波希望通過對三位在公安戰線上默默奉獻的老警察的刻畫,由當下的力不從心勾連出當年的熱血青春,現實的展現交織回憶的延伸,從而傳遞出人到中年關於時間和生命的感悟。

  談創作——

  「首先是人,然後才是發生在人身上的事」

  新華網:相比以往的同類作品,《三叉戟》最大的差異性在哪裡?

  劉海波:和其他類型劇主角不同的是,《三叉戟》的主角是三個加起來快150歲的中年人民警察。他們不可能像年輕人那樣身手敏捷,驚世駭俗的老黃曆也是過去式了。如果不是老哥出意外,他們可能就抱著保溫杯等著退休頤養天年了。重回一線,老哥仨體力跟不上了,腦子裡也都是過去(辦案)的土辦法。要讓觀眾接受和理解他們,就不能像其他類型劇那樣把重點放在事件鋪陳上。

  這次《三叉戟》,首先得有人,然後才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當下的力不從心勾連出當年的熱血青春,他們也年輕過啊,這些現實和回憶的延伸,是中年人關於時間和生命的感悟,也是我們想在這個戲裡表達的。

  新華網:相較於早前執導的《光榮時代》等公安題材作品,《三叉戟》在拍攝上有哪些難點?

  劉海波:《光榮時代》講第一代公安的故事,還有一些諜戰元素,因此重點放在了事件鋪陳。這次《三叉戟》,主要講的是這三個人物,在處理細節上花了更多精力。

  比如「大背頭」(陳建斌 飾演)隨手帶著一個保溫杯,剛出場時,只是一個上了年紀的符號。當他和領導提請求時,藉助保溫杯遞水錶現出的是一種心理狀態;當「大棍子」(董勇 飾演)氣呼呼地吃降壓藥時,他遞出來保溫杯又放回去,是一種心理狀態;當做出決定,「啪」地把保溫杯放在桌上,又是另一種心理狀態。這些細節反饋到人物塑造中去,動作幅度、表演節奏的拿捏,都需要反覆琢磨。

  新華網:在《三叉戟》中,幾位主演沒有被「神化」,相反各自身上都有些小缺點,能否結合人物的臺詞、動作等細節介紹一下為何會有這樣的設計?

  劉海波:我們在構思這三個人物的時候,希望他們儘可能接近生活本來的面貌,於是就給他們設計了一些不完美的小特點。比如「大噴子」(郝平 飾演)有點市井氣,於是他的臺詞中,會出現「記得把油錢給我報銷了」;「大棍子」脾氣比較暴,「大背頭」就會吐槽他:「是因為你這個暴脾氣導致的高血壓,還是你這個高血壓導致的暴脾氣」。

  新華網:如何把握《三叉戟》中喜感元素與嚴肅主題之間的平衡?

  劉海波:劇中的喜感元素,一部分是來自臺詞,原著中有很多方言、口語化的表達很有意思,臺詞也延續了這個風格;另一部分是來自演員的表演方式。時間會流逝,人會衰老,這不是一個令人輕鬆的話題,我們希望這種時間的重量,是用一種讓觀眾看著不累的方式表現出來的。

  比如追捕時翻牆,如果是年輕人一個縱身,乾脆利落,但到他們這兒,就是好不容易上去了,又騎在牆上下不來;年輕人的動作場面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而到了他們這個年紀,還沒開打,就氣喘籲籲,好不容易制服了,趴在地上還念叨著「太難看了」,別人誇讚兩句,他們還為保住面子補一句「小菜一碟」。

  這種用喜感的方式表現老態,笑過之後,可能留下的東西更多。

  新華網:如今很多經偵題材劇會將鏡頭瞄準「案件」來展開鋪陳,《三叉戟》更多著墨於三位中年警察人物的塑造,這樣設計的原因是什麼?

  劉海波:這是故事和人物本身決定的,這三個叔叔輩的中年人,他們不論身體、還是思維,都廉頗老矣,力不從心了。他們不可能像年輕時辦案那樣迅速敏捷,他們經手的案子,也不大會出現身手炫酷、思維跳躍的爽感,他們跟不上時代的土辦法是多年一線工作經驗留下來的,他們想在退休前,再來熱血一次,再發揮一下自己的價值,而結果也證明了,他們的職業敏感度和責任使命感,並沒有過時。這種「物非人是」,值得花心思去琢磨。

  新華網:如何評價與三位主演的合作?

  劉海波:陳建斌身上有北方男人的氣質,那種看似不拘小節,可眼神裡,卻還保留著孩童般的好奇和純粹,他的表演是做減法,往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剛剛好,但這個「剛剛好」的狀態,可能是他琢磨很久了的。

  董勇的警察氣質已經深入人心了,他站在那裡,就是一股浩然正氣。「大棍子」這個人物一點就著,往往很迅速的一個動作和反應,其實在他的表演中,有很豐富的層次遞進。

  郝平的臺詞很好,是一個優秀的配音演員。要想演好預審的場面,不光臺詞要好,還有很多心理學技巧,為了把這個過程表現得更接近現實,他看了很多預審視頻,還仔細研究了原著作者的其他小說。

  新華網:能否分享一些拍攝中有趣的故事?

  劉海波:在拍攝小呂這個人物登場時,有一句臺詞是陳建斌飾演的「大背頭」問他「你打聽那麼多幹嘛」,然後順手加了一個拍小呂后腦勺的動作,我們在後來的拍攝過程中,就把「啪」打小呂后腦勺的動作一直延續下來,這個動作一開始是提醒,相處久了就變成了一種前輩對後生的寵溺,一直到最後一場戲,老哥仨要去危險的現場,他們不希望年輕的小呂也身處險境,這時候再拍打小呂后腦勺時,小呂已經會條件反射地躲開了。這種動作的設計,也從一定程度上讓三個老前輩和後生的人物關係更生動和親切。

  談市場——

  「未來類型劇也許會更加細分」

  新華網:和同類題材劇相比,《三叉戟》的案件設計沒有那麼波折燒腦,而觀眾往往更鍾情那些懸疑、反轉、劇情層層遞進的,是否會擔心觀眾不接受?

  劉海波:這次故事的特點讓我們把創作的側重點放在了人物細節處理上,這些細節的表演交給幾位演員,看他們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這和懸疑反轉高潮迭起帶給觀眾的爽感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現在人們每天都被各種信息包圍著,觀眾對作品形式的寬容度比我們想像得要高。

  新華網:公安題材影視作品的市場環境近些年有怎樣的變化?

  劉海波:近些年的這些類型劇,關注的側重點更加明確,有的劇涉及到大量法醫學知識,有的案情複雜強調懸疑推理,有的重視人物情感,也有作品攝影剪輯風格突出,當然還有像《三叉戟》這樣的,把重點放在了人物身上。

  新華網:公安警察題材劇未來將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劉海波:隨著觀眾看到的劇越來越多,創作者進行的嘗試也會越來越多元。未來這種類型劇也許會更加細分。

  新華網:希望《三叉戟》能傳遞給年輕人怎樣的正能量?

  劉海波:引用原著作者的話,三叉戟,寫的是在公安戰線上默默奉獻的老警察,他們不是神探,算不上智勇雙全,有時脾氣很怪,身上有不少小毛病,但在罪惡面前,他們會迅速集結、擰成一股繩,用熱血起範兒、用各自的絕技摧枯拉朽幹掉黑暗。他們是守護這個城市平安的底線,是中國警察真實的面孔,他們值得我們繼承、發揚和傳承!(文/蘇姍)

相關焦點

  • 三叉戟小說結局是什麼揭秘 大棍子最後死了嗎怎麼死的
    《三叉戟》這部劇一開播就引起無數網友的關注,它根據公安作家呂錚的同名小說改編,但在原著小說中,三叉戟的結局並不好。在故事最後,大背頭崔鐵軍成功抓獲黃有發,功成身退,在兩個月後正式退休;大棍子徐國柱在與小青的決鬥中,因為體力與武器都不如小青,最終被小青殺害,壯烈犧牲。
  • 《三叉戟》4處改編同原著大相逕庭,不吹不黑,哪版結局更精彩?
    劇版《三叉戟》已經改編太多,很多情節已經與原著大相逕庭,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不過,不吹不黑,大家倒是可以討論下哪版結局更為精彩!而劇版《三叉戟》中目前雖然未涉及到郭局是否有問題,但是根據目前的劇情推測,在電視劇裡,郭局應給沒問題,因為目前電話就都已經更新了近30集,倘若真有問題,應該會有蛛絲馬跡播放出來。
  • 三叉戟大結局:靠髮型黃有發被抓 大棍子出院 三叉戟重聚
    今天,三叉戟大結局來了,昨天看預告,大棍子和小青交鋒的時候,大棍子挨了一刀,很多人猜測大棍子犧牲了。其實不是的,大棍子雖重傷,但很快出院了,最後三叉戟重聚,開啟新的徵程。在三叉戟大結局中,陳建斌飾演的「大背頭」為了抓住丁勇岱飾演的黃有發,上演了燒腦的一幕。如果硬拼,有髮帶兩個手下,是三個人,不好抓,但由於手下沒見過黃有發,所以只能智取。「大背頭」說他也叫黃有發,接著就在兩個手下面前上演了一出「真假黃有發」的戲碼。
  • 電視劇《三叉戟》:是小呂如三叉戟的願,還是三叉戟如小呂的願?
    老夏是三叉戟能夠成團出道的重要人物,三叉戟視老夏為親兄弟。美其名曰可以把後背交給對方的人。老三位坐不住了,執意要加入到殺害老夏的案子。說好是加入田隊,協助田隊偵破此案。實則就是這三位重新成團單幹。小呂這時候開始出現了。出現得要有一個切入點啊。三叉戟在年輕的時候,可都是工作狂。別說不吃飯,命都可以不要的。
  • 專訪|呂錚:我希望通過《三叉戟》,讓大家看懂警察是什麼
    「《三叉戟》並不是一個無可挑剔的作品。只不過它在某些我們認為不錯的地方,它比我們想像的更不錯,但在我們覺得一般的地方,它也確實體現出了疲態。」呂錚說道。呂錚,警察,同時也是作家。至今創作了十幾部公安題材小說,作品多次獲獎。電視劇《三叉戟》便是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
  • 《三叉戟》迎來大結局,一個片段告訴你,什麼叫做「薪火相傳」
    於是,在飯桌上,出於對小呂的保護,「三叉戟」用四杯酒,灌醉了小呂。而最令人感慨萬千的,就是伴隨著四杯酒的三段話,將三位師父的人生與工作經驗,傾囊相授,受益匪淺。無關業務 有關人生大噴子潘江海說的這番話,前半部分說的是審訊技巧,後半段說的卻是人生感悟。
  • 《三叉戟》:原作者呂錚的「親兒子」,小呂
    《三叉戟》是由軍旅作家呂錚創作的一部小說,後來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由陳建斌等一眾老戲骨主演,口碑極佳。相信很多觀眾都和我一樣對劇中的一個年輕人有很深刻的印象,他叫「呂徵」,是三叉戟們口中的愛徒小呂,也堪稱是作者呂錚的「親兒子」。人設討喜說實話,一開始對於劇中這位小呂,我是有些反感的。
  • 三叉戟,三位老師的英文表情包已上線請速來領取
    向來不喜歡看警匪系列電視劇的我,最近竟然迷上了三叉戟作為一名搞笑領域的作者,不能給大家帶來專業的劇評但是是真的好看~哈哈相信有很多朋友也正在看這部電視劇,今天給大家分享點三位老師的搞笑表情包趕緊收藏保存吧小子在我大棍子面前,你還嫩點我該說些什麼啥玩應?
  • 落花時節根據哪部小說改編的 原著小說叫什麼名字
    最近電視劇《落花時節》官宣了,講述的是兩個家庭糾葛的故事,那麼這部電視劇是根據什麼小說改編的呢,可能還有的朋友不知道,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落花時節》是根據阿耐同名小說改編而來  《落花時節》由《都挺好》編劇阿耐執筆,簡川訸執導。
  • 懸疑劇《十日遊戲》開播即高能,目前只有《三叉戟》能和它碰一碰
    東野圭吾可以說是一位高產的現代懸疑小說家,他的很多小說,比如《嫌疑人X的獻身》《白夜行》等,都曾經斬獲了無數的獎項,更有很多被改編成電影,他的《綁架遊戲》在2002年成書以後便大受歡迎,並被改編成電影《g@me》。《十日遊戲》與其說是改編自小說,倒不如說這部電視劇改編自電影。
  • 喜馬拉雅有聲書《三叉戟》熱播,有聲屆老炮兒艾寶良一人分飾三角...
    近日,由同名小說改編,陳建斌、董勇、郝平領銜主演的公安劇《三叉戟》熱播,頻頻登上微博熱搜,豆瓣評分高達8.4分。在喜馬拉雅,由艾寶良演播的原著有聲書《三叉戟》引發收聽熱潮,「有聲屆老炮兒」爐火純青又接地氣的聲音演繹,與原著完美契合,吸引眾多聽眾打卡收聽。
  • 影視與法律|電視劇《三叉戟》中的人格權
    6 月 23 日,由公安作家呂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叉戟》完美收官,獲得口碑收視雙豐收。該劇講述了號稱 「 三叉戟 」 ( 「 大背頭 」 崔鐵軍、 「 大棍子 」 徐國柱、 「 大噴子 」 潘江海)的三位臨近退休的警察,因老同事夏春生的犧牲又重聚一起再次聯手查案的故事。
  • 《三叉戟》郭局暗戳戳給三叉戟下絆子 抓住其軟肋卻因盲目自信毀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叉戟》郭局暗戳戳給三叉戟下絆子 抓住其軟肋卻因盲目自信毀於一旦 不難發現,最近兩年國產破案片在市場上的佔比越來越小,受眾也越來越少。但這個現象並不代表大家不喜歡這類電視劇,恰恰相反,很多人都對這類片子很感興趣,且抱有很大期望。
  • 電視劇扶搖根據哪本小說改編 劇情介紹及大結局劇透
    電視劇《扶搖》馬上就要開播了,該劇是楊冪和阮經天主演的,主要講了扶搖是如何從一個見不得光的孩子蛻變成扶搖皇后的,劇中她與長孫無極還有一段虐戀,扶搖和長孫無極在一起了嗎?電視劇扶搖根據哪本小說改編  據悉電視劇《扶搖》是根據天下歸元小說《扶搖皇后》改編,該劇又名《扶搖皇后》,小說設定為穿越題材,女主是穿越到五洲大陸,成為在底層掙扎的混混人士孟扶搖,最後扶搖直上的故事。
  • 三叉戟-我們痛恨的是庸官還是惡吏?
    《三叉戟》原著小說也是有一定現實基礎的,所以人物性格設定飽滿,加之演員演技特別自然,開播後引發關注。其實三叉戟並不是三個人,劇中嘲笑他們是三茶几,也沒說錯,因為他們原本就是一張四腿茶几,缺了大撒把的茶几,更顯他們原生性格的缺陷,也帶來了一系列苦澀又帶喜劇節奏的故事。
  • 電視劇東宮的大結局是什麼?小說東宮原著李承鄞小楓結局介紹
    電視劇《東宮》已經於2月14日播出,這部電視劇是由匪我思存的同名小說改編,導演李木戈執導,陳星旭、彭小苒、魏千翔主演,斯琴高娃、羅嘉良、楊恭如特別出演。電視劇女王匪我思存的內容劇情保障,著名導演和著名影視是唐德影視、華視娛樂聯合出品,電視劇有質量保障,受到書迷和劇迷的喜愛。那麼,電視劇東宮的大結局是什麼?
  • 三叉戟大結局,大棍子的退休年齡合理嗎?
    《三叉戟》大結局。大棍子挨了小青一刀,失血過多有成植物人的風險。劇中有一處不太合理,大棍子才46歲,應該正是當打之年啊?看到最後兩集,按套路講,肯定他們三個人裡得有一個人受傷,這才顯得人性的光輝和偉大,結果是大棍子挨了一刀。
  • 延禧攻略劇情介紹 電視劇大結局是什麼
    延禧攻略劇情介紹 電視劇大結局是什麼 來源:www.18183.com作者:山大王時間:2018-07-23 據悉,在劇版中,同樣是講述了令妃的故事,雖然在一些方面和歷史有一些的出入
  • 扶搖大結局是是什麼意思?扶搖皇后原著小說劇情劇透
    電視劇《扶搖》已經在昨天晚上正式播出了,對於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很多網友對小說內容比較感興趣,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看看這部小說講了什麼內容,結局是什麼。  據悉電視劇《扶搖》是根據天下歸元小說《扶搖皇后》改編,該劇又名《扶搖皇后》,小說設定為穿越題材,女主是穿越到五洲大陸,成為在底層掙扎的混混人士孟扶搖,最後扶搖直上的故事。
  • 陳建斌:《三叉戟》大背頭極像《老人與海》中的老人
    改編自呂錚同名小說《三叉戟》正在熱播,故事講述了三個曾經叱吒風雲的精英警察,在臨退休之際因為好兄弟的犧牲再次集結,攜手偵破一個個案件……  陳建斌在劇中飾演「三叉戟」之一——「大背頭」崔鐵軍。和以往影視劇作品中的警察形象不同的是,《三叉戟》中崔鐵軍的警察形象並沒有被「神化」,相反,常常還暴露出很多小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