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只是妥協一次,沒想到妥協了一輩子

2020-12-11 簡知讀書

01

「我以為我只是妥協一次,沒想到妥協了一輩子。」

這句話是朋友A說的。

她和金星一樣,酷愛旗袍,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家旗袍店,但是這個夢想,被丈夫和家人聯合扼殺在搖籃裡了。

丈夫覺得她現在的工作穩定又體面,下班之餘還能幹幹家務、照顧老人孩子,一旦開店,不光要投入大量的財力,還會榨乾她的空餘時間。

並且,丈夫對她的能力也非常不信任,因為她從沒做過生意,此舉太過瘋狂。

於是朋友A妥協了。

她已經記不清這是她第幾次向外界妥協了,不過這些妥協,都是始於她準備念大學的時候。

當時她想選擇音樂系,可是在父母眼裡音樂不是個正經科目,念了也沒大用,堅持讓她選擇金融,因為她有個姑姑是銀行行長。

S鬱悶了很久,最終還是順從了父母,選了完全不喜歡的金融專業,那四年裡,我不止一次地聽到S抱怨父母,但她卻不敢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

畢業後,同時有兩個男生追她,其中一個家境不太好,但對S用情極深,S也很喜歡他。

另一個追求者就是她現在的老公,家境優越,但S總覺得他太過自私,可父母完全不支持她選擇前者,認為缺乏必要的物質條件還怎麼給她幸福。

這一次,S抗爭了,父母極為震怒,採取了更為激烈的手段迫使S就範,甚至跑到男方公司去鬧,S很快敗下陣來妥協了。

男友流著淚對她說:「我根本不在意你父母怎麼對我,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麼都能承受。」

但S沒有足夠的勇氣與父母對抗,兩人含淚分了手,S嫁給了父母滿意的男人。

婚後,S是個好說話的人,有什麼分歧,她會退讓妥協,所以和現在的老公相處也沒有大問題,如果不是這一次的開店事件,兩人應該會一直平平靜靜地生活下去。

大多數人也覺得S生活得不錯,夫妻倆收入不錯,共同養育一個孩子,雙方父母條件也不錯,比起很多人而言,她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人了。

然而,在一次同學聚會後,S打電話給我:「親愛的,今天我又見到他了,看見他的一刻,我只有一個想法,我這輩子嫁錯人了,我不快樂,我真的一點也不快樂。」

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S失去了自己的人生,一個沒有期待和追求的人生,其他東西再充足,也是枉然。

結婚一年的朋友喝得大醉對我說:「親愛的,我遇見自己想要的人了,可是我已經結婚了,如果……如果他早一年出現,如果……如果我再堅持一年,也許人生就不一樣了,可是人生沒有如果。我沒有出軌,可是我現在對老公處處看不順眼,這樣下去很危險,我該怎麼辦?」

看著她痛苦的樣子,我除了嘆氣,絲毫幫不了她。

「將就」這個詞,是個地雷,看似給你現在的處境提供了一個較為合適的選擇,其實在你往後的路上,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將就」過後,往往是無孔不入的後悔。

02

我曾經看到一句話,我們當中很多人,窮其一生也不會找到自己的真愛,因為我們在真愛來臨之前已經向生活妥協。

純真的愛情、美滿的生活絕對有,只是看你有沒有勇氣去堅持等它的到來。

可是親愛的,曾經你也對婚姻、愛情充滿了憧憬,對事業有自己的規劃和追求,為什麼最後生活會變成這樣呢?

你有沒有勇氣抵住所有的質疑與誘惑,只為堅持自己的夢想呢?

你妥協得越多,就失去越多,最後只剩下怨念與不甘。

我們一直以為妥協一些,將就一些,這個世界就會為我們讓出一席之地,但最後除了失去更多,什麼都不曾得到,徒增許多怨念。

每一次妥協的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目的,或者害怕失去,或為息事寧人。

一旦你喪失了底線,很快就會潰不成軍,你所在乎的東西,會一樣樣失去。

誠然,也許你能夠獲得暫時的平靜,但很快就需要你做出更大的妥協,直至你喪失所有原則,被生活打入十八層地獄。

03

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我已經一退再退,為什麼還是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呢?

退一步未必海闊天空,也許身後是萬丈懸崖。

這個世界上值得你退讓妥協的人只有一種,那就是成熟感恩珍惜你付出的人,可是這樣的人卻不會讓你委曲求全,犧牲自己。

比如你嫁了一個成熟感恩的老公,你願意為了他放棄心愛的工作更多地照顧家庭,你願意捨棄自己的愛好去成全他的追求,但他卻不會讓你這麼做,他會尊重你的人生與付出。

一個需要你委屈自己時時妥協的人,絕對給不了你想要的人生。

你的妥協成全不了對方,他只會在你的妥協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需求罷了;

你的妥協也成全不了自己,因為每一次妥協必定帶有目的,當事與願違時,是否甘心,答案自在你心。

不必羨慕那些過得比你精彩自由的人,他們並不比你優秀,只是他們在自己的人生裡,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並且有勇氣去堅持。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收藏、關注哦!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感恩常在,感謝有你

相關焦點

  • 「因為愛你,我選擇一再妥協,可是為什麼換不來你的珍惜?」
    很多男人在結婚前對女人說,「你是我手心中的寶貝,我會一輩子疼你愛你。」很多女人雖然未曾明說,但是也在心裡把男人看作了自己手中的寶貝。然而等到真正走進了婚姻,面對生活中的林林總總,曾經的甜言蜜語會慢慢消減。甚至,還會引起各種矛盾紛爭。
  • 每次爭吵都是她先低頭,一再妥協的感情還要繼續嗎
    如果你一再的妥協,我覺得,雖然你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但迎來的是一再妥協的完美結局,我認為,在沒有什麼大原則的情況下,生活還得繼續下去。小燕琴這些時間心裡很難過,每次問老公做什麼,老公都是愛理不理的樣子,什麼都不說,從認識到戀愛,為了這事情爭吵過無數次,吵多了自己都覺得沒什麼意思了。每次爭吵也都是小燕琴低頭認錯,而老公就覺得自己沒有錯。
  • 妥協的意義
    問緣由,女婿說:「您老不是教導我要學會妥協嗎?艱難的學業讓人生畏,我決定妥協了。」林則徐隨意說道:「這隻鳥還挺聽話,願意待在籠子裡呀。」「前兩天一直撞鳥籠,今才消停一會兒。」女婿接口道。林則徐信手打開鳥籠,鳥兒呼地飛走,女婿急得跺腳。林則徐說:「妥協的意義並不是讓步了什麼,而是堅持了什麼。如果一味地讓步,那叫放棄。這隻鳥兒的消停只是暫時的妥協,因為在它心中有自己從未放棄的堅持。」
  • 你可以娶我了,我媽妥協了,彩禮只要40萬
    你可以娶我了,我媽妥協了,彩禮只要40萬 李浩今年26歲,畢業後進了一家外企 幸運的是,沒多久就遇到了李梅。她比李浩小兩歲,兩個人在一次公益活動中相識,算得上一見鍾情。 兩個人的確很有緣分,有很多共同話題,性格也是彼此喜歡的,因此兩人很快墜入了愛河,並很快就想步入婚姻,牽手一輩子。
  • 怡康心理——三十而已:不畏懼任何年齡,不妥協任何生活
    心疼她們被生活無情的捶打,但同時也佩服她們面對人生時,不畏懼任何年齡,不妥協任何生活的人生態度。奢侈品店的金牌銷售王漫妮,顏好有事業心,肯吃苦,業務能力強,但是沒想到被「被小三了」,隨之工作也沒保住,回家休養一段時間後,王漫妮鼓起勇氣,決定重新開始。上海小康家庭女孩鍾曉芹,備受父母寵愛,滿足於小富即安,結婚後,與丈夫溝通困難,與丈夫離婚後,逐漸開始活出自我。
  • 可可·香奈兒:獨立了一輩子的女人,不為愛情妥協
    後來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遇見了美好的愛情,也曾為了愛情妥協過,嘗試做一隻金絲雀。後來發現,既然是鳥,就一定要飛往天空的懷抱裡,而不是滿足於小小的牢籠。她非常幸運地遇見了人生中的伯樂,亦是愛人。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是無論發生什麼,她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宗旨,不會為任何人妥協,工作放在第一位。
  • 《永不妥協》|單親寶媽重返職場,沒經驗沒特長要做好哪些準備
    是他誤以為能修補的手藝阻礙了他用上更好的門。很多時候,擁有有一技之長可能非常重要,可是換一種思維更重要。在電影《永不妥協》中艾琳的老闆一開始也有著木匠思維這樣的思維定勢。生活把一個又一個難題拋給了他,他一次又一次想辦法解決,沒有抱怨,沒有訴苦。即使睡在廁所裡,即使生活窘迫,他也「仰望星空」,告訴孩子:「廁所是山洞」、「我們只住一晚廁所」、「任何人都不能說你成不了才,包括我。」
  • 成長,就是從你學會妥協開始
    有人說,成長是與這個世界講和;有人說,成長是漸漸學著怎麼把眼淚咽下去;有人說,成長是坦然接受所有的苦難;官方詞義成長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擺脫稚嫩的過程……我覺得,成長就是慢慢學會妥協。妥協不等於失敗,我們要正視妥協。生活中,妥協是一直存在的。
  • 婆婆「親情綁架」,我沒有妥協,婆婆生氣和我們斷了往來
    鎮上的房子首付要十幾萬元,他大弟弟剛工作,手裡根本沒積蓄,女方還催著要買房。無奈之下,程女士的婆婆向張山尋求資助:「阿山,我和你爸種家裡的幾畝地,只夠平時吃喝的,沒有積蓄。現在你弟要娶媳婦買房,你看,你能不能給資助點啊?聽說你開了學校,有家底。」
  • 被頂替的陳春秀:你的人生,需要一些不妥協
    為了兒子,康父沒有妥協,他帶著所有證據去了北京,幾經周折,才拿到了那張北廣的錄取通知書。康輝在《平均分》中回憶這段經歷時,還心有餘悸:如果沒有父親的奔走,我的人生必定被改寫。如果沒有康父的不妥協,今天在央視我們也看不到如此優秀的康輝。
  • 《我的莫格利男孩》:愛不是妥協,愛是自由
    「唐澄 我想再問你一次 我們以後結婚了你還會這樣嗎?」最近趁著空隙時間看了一本電視劇,突然就喜歡上了裡面的男二。最初的陸子曰緊緊抓住了唐澄給的機會,努力讓自己去適應唐澄與自己的不同,為了她去改變,他以為互相彌補,才是最佳搭配,可是那個迷糊的局中人,直到最後用事實告訴了陸子曰他認為的錯了。愛不是妥協,愛是自由。他們每個人都說著非常地喜歡我以及愛我,可是奇怪的是,我一點都感覺不到。
  • 孩子不愛妥協怎麼辦?可能是自我意識覺醒,這三招可以讓孩子妥協
    孩子有一個非常大的毛病,就是喜歡在吃飯之前吃小零食,楊先生特別希望孩子能改正這個缺點,可是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孩子卻說道:「我就是想要吃零食!你別管我,我受不了。」楊先生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說出來的話居然這麼幹脆和果斷,但他還是有一些不理解,為什麼孩子這麼不喜歡妥協呢?難道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
  • 接受是不是意味著妥協呢?
    關於接受和改變的話題 ,其實我不太願意做。因為這個話題眾說紛紜,大體都是些被嚼亂了的觀點,大同小異!昨晚在微博做了這個話題,沒想到大家竟然討論很熱火!我個人以為 :所謂接受要麼就是釋懷放下了!要麼就是選擇「妥協」了 , 這不是消極懦弱。反倒我以為是 , 大家經歷過一些事情後的成長。一個內心不斷蛻變強大的過程 , 否則斷然是不敢談什麼勇敢面對和接受的 。 試想一個心氣極好高的人,倘若他沒有頑強的意志力和通透的領悟,是不可能心甘情願接受當下的境遇的 !
  • 《許願》最後,是妥協不是和解!
    兩個月後,小雨父親去世,終其一生,也沒能有一個父女間的擁抱。小雨母親有著極強的控制欲,這樣的瘋狂讓女兒也每天活在痛苦裡生不如死,而小雨媽媽的一系列行為,更像是給自己失敗的人生重新打造一個成功品,延續自己全部的思想。她希望小雨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動作,都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 冷戰後老公堅決要離婚,我不想離婚也不想妥協怎麼辦
    網友自述:「我現在好糾結,老公給我提離婚,堅決,以前我們鬧矛盾他都要妥協,這次他沒妥協,和我提離婚,但我不想離,我又不想妥協。離婚原因就是平時家庭瑣事,性格不合,他受不了我了,我們互相都痛苦,相互折磨,冷戰,他不想過了,平時他經濟壓力也大,我還要耍性子,時間久了他就承受不了,我也不知道該不該離。他不服軟,鋼到底,他不先服軟,我也不會軟,他如果妥協,我什麼都好說。我覺得他是男人,就該大度點,只要他先退步,我就好說,但他堅決得很。
  • 文案|​總不能還沒努力就向生活妥協吧
    我什麼都沒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常常都是這麼誤會自己的,以為自己戀舊,以為自己長情,其實只是你現在過得不好罷了。想回歸人群,想在馬路上看鳴笛與信號燈切換,想聽成群的鴿子振翅起飛的聲音。還有,想見你。你要記住,勝者為王。天越黑,星星越亮。
  • 成年人的妥協: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
    帶烤鴨回來給她們,只是擔心她們加班熬夜肚子餓。 知道這件事以後,朋友的怒氣也就消了,反而對經理多了一分理解。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 張凡:「平衡理想、工作和生活,其實是一種妥協.」「嗯,半妥協吧……」
    繼續說大哥,問我做相親群時怎麼想的。「當個項目做,想著應該能做起來,本來想著先嘗試下,結果現在看來還不錯。」「靠活動盈利嗎?」「目前涉及個進群門檻費,這次資料收集後清理群,再進的人需要收費,其他盈利模式還沒定。」「應該收門檻費,挺好的。」
  • 要向生活妥協了嗎
    妥協源於對生活的無力感,所以才有那麼多人喪著活著。也許留不住愛人,也許會失去親人,當這些無法阻擋的發生,甚至提前預見了結局,渺小的人類,能怎樣呢?所以有時候,太過于堅持理想,可能反而會背道而馳。世上雞湯那麼多,逆襲有時只在小說裡,向現實妥協,也是成熟的一步。也許很不甘,很痛苦,終歸所有人殊途同歸。
  • 《穆斯林的葬禮》:愛情中的妥協,究竟是懦弱還是愛?
    然而,真正的愛情,是不受任何威脅與脅迫而妥協的,是一往無前前進的。《穆斯林的葬禮》中,兩代人的愛情悲劇,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卻是相似的。都是在不斷的軟弱和妥協中,相互折磨,直到失去愛情。這場無愛情的結合,實則是韓子奇為生計而作出的妥協,也是他為了拯救師傅的奇珍齋而不得不做的舉措。當時,韓子奇的師傅玉器梁,與蒲老闆籤下協議,做了一筆雕玉的買賣。為了這個買賣,玉器梁三年來,別的都沒做,就一心一意雕刻鄭和下西洋的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