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了,平時家裡做菜、學校食堂、單位工作餐基本都能看見它的身影,雞丁雖然看似平凡,但用雞丁為原料做成的「宮保雞丁」,卻是聲名遠揚,跟外國人提起中餐,總是會首先想到「宮保雞丁」,可以說宮保雞丁俘獲了大批外國人的胃。而宮保雞丁之所以名揚海外,除了口味鹹甜辣香之外,還得益於這個獨特的菜名。
丁宮保家的炒雞丁
據說「宮保雞丁」的大名和清代的丁寶禎息息相關。這位進士出身的丁寶禎,不僅順利地坐上了山東巡撫的位子,對於生活也是很有講究,尤其對美食情有獨鍾,甚至一度成為繼蘇東坡之後的另一個「美食家」。有錢有權的丁寶禎僱傭了十幾位濟南的名廚,其中一位家廚的炒雞丁口味尤為獨特,很是讓丁寶禎喜歡。
在丁寶禎宴客的時候,他也常用這道菜用來招待客人。這個時候,丁寶禎因為打仗有功,被封為了「太子少保」,於是丁寶禎的朋友們就經常叫他「丁宮保」,他家家廚做的炒雞丁也被稱讚為「宮保雞丁」,是不是感覺這道菜平平無奇的「炒雞丁」與官銜搭配起來,被賦予了靈魂變得可愛了?
「宮保雞丁」走向世界
「宮保雞丁」這道菜由於鹹甜辣香,口味基本適合中國大多數地區的人,所以很快就在全國範圍內流傳開來了。這道菜甚至出現在各大菜系之中,像貴州菜、魯菜、川菜等,都有「宮保雞丁」的身影。
「宮保雞丁」還吸收了胡辣子雞丁、醬爆雞丁的優點,不斷地進行改良。後來丁寶禎轉任,去四川做了四川總督後,又把這道山東口味的「宮保雞丁」帶去了四川。「宮保雞丁」入鄉隨俗,融合鮮香麻辣的當地二荊條,口味開始變得川味十足。
後來宮保雞丁的名氣越來越大,連皇帝也愛吃這口宮保雞丁,在晚清時期,一度成為宮廷御宴。出席的外國人嘗到這道菜,也連連稱讚,還討要這道菜的做法,後來外國人又根據自身口味,創造了「西方宮保雞丁」,這也算是宮保雞丁的逆襲史了。
宮保雞丁的製作步驟:
1、把雞脯肉切成方丁狀,放鹽、料酒、雞蛋清、澱粉、水攪勻。
2、把紅辣椒切段,泡花生米,去皮炸脆。
3、調醬料,醬油、料酒、糖、鹽、澱粉、水一頓勾芡
4、油鍋燒熱,放辣椒、大蔥炒出香,放雞丁、花生米、料酒、蒜末生薑再炒,最後勾芡汁炒好出鍋。
這樣一道鮮美可口的「宮保雞丁」就可以開吃啦,即便是家常菜的原料也能做出宮廷味來。清代皇帝才能享用的美味佳餚,其實做法也很簡單,趕快來試試吧!
聲明:本文系小編原創,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小編刪除。
文/油鍋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