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就是口欲期?錯,還可能和三個原因有關,家長別不重視

2020-11-28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最近一段時間,張女士發現自己家的寶寶非常喜歡吃手,不過張女士並沒有特別放在心上,因為張女士覺得,可能這是因為寶寶到了口欲期的原因。

口欲期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非自立性狀態,因為自身缺乏行動力和表達能力,所以寶寶經常會用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用口來探索周圍環境,用口來進行交流溝通等等。

也就是說,口欲期的產生,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階段,是不需要特別注意的。

但是,寶寶吃手的情況,就絕對是因為口欲期的原因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在一段時間之後,張女士就發現自己的寶寶似乎有些異常了,因為寶寶吃手的方式總感覺和別的寶寶不同。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處於口欲期的寶寶,並不會使用單一的方式吃手,而張女士發現自己的寶寶,卻經常將一隻手指塞進嘴裡來回摩擦,這是怎麼回事呢?

發現自己寶寶的異常情況之後,張女士就在寶寶再次吃手的時候,對寶寶的具體「吃手」動作進行的查看,結果卻發現,寶寶並不是在吃手,而是在使用自己的手指對牙齦進行摩擦。

原來,寶寶經常吃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口欲期,而是因為寶寶的乳牙萌生,產生了不適感,而寶寶為了緩解這種感覺,就喜歡用手指來刺激牙齒的萌生位。

因此對待孩子一定要注意,認真地判斷其異常情況的真實原因,不要疏忽對孩子的發育狀態的了解。那麼寶寶吃手的行為,除了口欲期,究竟都有哪些原因也會導致呢?

01寶寶是因為什麼而喜歡吃手的?

寶寶吃手的行為,大多都是因為口欲期所引起的,但是並不是說只有口欲期能夠引起寶寶吃手,除了口欲期的影響之外,其實還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原因,也是能夠導致寶寶吃手的。

  • 乳牙開始長了,嘴裡感到不舒服

寶寶在四個多月的時候,一般都會開始出現長牙的情況,就算是出牙晚一些的寶寶,也會在六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長牙。

在乳牙萌生的時候,牙齒的生長將會明顯的刺激到寶寶的口腔牙床部位,導致寶寶出現一些不適症狀。

而其中最明顯的一種感覺就是「癢」的感覺,寶寶由於本身還不會說話,無法表達自己的不適,也無法有效尋求家長的幫助,只有通過使用手指刺激牙床來緩解長牙對自己口腔造成的不適感。

所以,如果家長發現寶寶吃手的時候,經常喜歡將一隻手指頭放進嘴裡面,並且來回的移動,那麼很可能就是因為寶寶長牙造成的吃手。

  • 你覺得寶寶在吃手,其實寶寶並不是在吃手

家長通常都會認為寶寶的「手口接觸」就是吃手行為,其實並不一定。

除了上面我們說到的「撓癢」行為之外,寶寶有時候吃手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在「吃」,而是一種原始的吸吮行為,這是寶寶本身神經發展和大腦發育的正常情況。

這種情況的產生是源於生理性的,一般情況下並非受到寶寶的主觀控制,可以說是一種自然的神經反射行為,是寶寶的大腦以及面部、口腔正常發育的表現。

另外,這種「假性吃手」的行為,通常延續的時間並不長,一般會在寶寶輔食添加之前自動消失,這是因為寶寶的神經和大腦發育逐漸成熟,能夠逐漸的控制自己的生理行為,從而讓這種反射性行為逐漸減少。

  • 看似吃手的行為,其實是在找安全感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原因,那就是寶寶的安全感欠缺。

當寶寶感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時,經常就會以吃手來緩解自己的焦慮,這是因為吃手的行為讓寶寶覺得自己「有所依仗」,其實吃手增加安全感的行為,和母乳增加安全感、被父母環抱提升安全感等等,在本質上效果都是差不多的。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多是因為家長在與孩子親子溝通方面做得不足,沒有盡心的陪伴自己的寶寶,經常讓寶寶獨處,從而導致寶寶無法從家長身上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

02面對寶寶吃手,家長要做到這6點

如果寶寶發生了吃手的情況,建議家長要注意這幾點:

①讓寶寶感受到足夠的安全

寶寶吃手的重要因素就是因為安全感的不足,所以多陪陪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是一個減少寶寶因安全感不足而吃手的有效方法。

②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當寶寶因為生理問題吃手的時候,家長可以適時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將注意力從口腔轉移到其他地方,例如玩具、互動遊戲等等,從而減少寶寶吃手的頻率。

③給寶寶磨牙工具

當寶寶因為長牙而出現口腔不適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相關的磨牙產品來緩解出牙造成的口腔不適。例如磨牙棒、牙膠等等,這些專業的產品要比吃手效果更好。

④注意衛生

發現寶寶吃手的同時,家長還需要注意好寶寶的生活環境,主要是避免寶寶的生活環境中汙染源過多,被寶寶的手沾染之後帶入口腔,從而造成健康問題。

⑤注意口腔護理

寶寶經常吃手,可能會導致口腔以及口腔周圍出現嚴重的衛生問題,就比如流口水等等,而這些分泌物如果長期滯留在口腔周圍的皮膚上,將可能會對皮膚的健康造成威脅,例如腐蝕皮膚、引起口水疹等等。

所以,當家長發現寶寶吃手時,要勤加注意寶寶的口腔護理,及時的為寶寶處理口周分泌物等。

⑥勤洗手

在發現寶寶吃手之後,一定要多加關注寶寶的手部衛生,避免寶寶的手部過髒而將病原體帶入口腔,從而引發健康問題。

其實,對於寶寶的手口衛生教育與習慣養成,家長應該儘早的對寶寶進行引導和塑造,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基本的良性生活習慣,是需要寶寶進行掌握的。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寶寶吃手就是口欲期?錯,可不是你認為的,還可能和三個原因有關
    也就是說,口欲期的產生,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階段,是不需要特別注意的。 但是,寶寶吃手的情況,就絕對是因為口欲期的原因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在一段時間之後,張女士就發現自己的寶寶似乎有些異常了,因為寶寶吃手的方式總感覺和別的寶寶不同。
  • 寶寶一直吃手真的是因為餓嗎?除了是餓了之外,這三個原因別忽視
    新手媽媽遇到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寶寶經常半夜醒過來哭鬧,自己忙了一天,有時候老公還不管,只能自己起來哄,很多媽媽覺得是因為寶寶餓了才會哭,但實際上哪有寶寶天天大晚上的餓了呀,寶媽別為了讓孩子不哭就餵奶水,沒有找對孩子哭鬧的原因,強行餵了,反而對孩子不好呢。寶寶半夜驚醒哭鬧,別總以為他餓了!還有這3個原因,寶媽該了解!
  • 寶寶喜歡吃手,除了口欲期,或許還有其它原因,寶媽一定要注意
    為什麼寶寶總是吃得津津有味,就像是什麼美味一樣。 面對寶寶吃手的情況,很多寶媽也會有擔心,寶寶是不是身體缺什麼營養?不然怎麼會一直在吃手呢?其實寶寶吃手還真有原因,那麼都是一些什麼原因導致寶寶愛吃手呢?
  • 孩子愛啃手指甲,多半和這3個原因有關,家長要重視!
    孩子愛啃手指甲,多半和這3個原因有關,家長要重視!首先就是心理原因。雖然很多人覺得孩子比較小不懂事,其實有的時候家長如果給寶寶太大一個壓力的話,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精神壓力太大,缺乏安全感,處於緊張焦慮的情況下,就會通過啃指甲來緩解內心的情緒。
  • 寶寶總是吃不飽,可能不是奶水不足,和三個原因有關,別忽視
    寶寶總是吃不飽,可能不是奶水不足,和這些原因有關①寶寶一哭就給寶寶餵奶由於剛出生的寶寶還不會說話,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媽媽們都是根據寶寶的哭聲來推斷寶寶的想法。大多數媽媽都認為寶寶哭了,就是餓了或者是拉粑粑在身上了。
  • 孩子愛吃手,不一定是口欲期,這個時候還不戒掉,危害挺大
    幾乎全世界的孩子都有過一個共同的喜好,那就是吃手!而說起孩子吃手,很多家長都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孩子必經的,慢慢長大就會戒了;也有家長看見孩子吃手上癮,試過塗辣椒、戴指套等各種方法幫助孩子戒掉……其實,孩子愛吃手,不一定是口欲期,背後的原因家長需知道,如果到了下面這個年紀還不戒掉,對孩子危害挺大的!@淼淼的媽媽:4歲女孩,一直就喜歡吃左手大拇指,摸過苦瓜、辣椒甚至專門的藥水,都失敗了!
  • 寶寶三歲半了還喜歡吃手,你可千萬要注意,背後的原因必須要知道
    "文/月兒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前幾天,鄰居家的媽媽忽然半夜急衝衝的問我,「你家孩子吃不吃手呀?我家孩子這幾天不知道怎麼搞的總是吃手,說也不聽,」要知道鄰居家的孩子已經3歲半了,這時候吃手確實要引起重視。
  • 寶寶吃手,這樣做就對了
    寶寶吃手,其實也是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其實不只是小手,身邊的一切能拿到的,寶寶都迫不及待地想塞到嘴裡「品嘗」,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射,寶寶吃手大多始於3~4月,7~8月齡達高峰,2歲後逐漸消退,4歲以後如果寶寶還喜歡吃手,那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必須幹預了。
  • 新手爸媽注意:寶寶吃手階段,別亂阻止,不然娃大了還得補回來
    1、為何很多大孩子,也改不了吃手的毛病,是哪些原因導致孩子的吃手癖很多家長都不明白,為什麼孩子都挺大了,還改不掉吃手的毛病呢?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讓孩子產生了這種吃手的癖好呢?其實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吃手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因為最開始寶寶探索這個世界所利用的就是嗅覺和味覺。而吃手這個過程被稱為「口欲期」,寶寶在這個階段會通過吃手這個過程,來鍛鍊到吮吸和吞咽的動作。
  • 寶寶開始喜歡亂啃亂咬、流口水?可能正處在口欲期,用它巧妙解決
    寶寶2個月大時開始喜歡流口水、啃咬手腳,並且時不時脾氣暴躁、焦慮不安,甚至夜裡頻繁哭鬧,其實,寶寶這會兒正處在口欲期,當長到4~6個月大時,碰巧又進入出牙期,此時牙齦癢得難受,又不懂得表達,只好以哭鬧或者胡亂啃咬東西來發洩,這也是一種探索欲的表現,這都屬於正常現象,父母不要盲目幹涉制止。
  • 闢謠,孩子愛吃手更聰明?超過時間還吃會影響顏值,家長別不在意
    小孩子有一個通用的習慣,就是喜歡啃咬自己的手指。當他們睡覺的時候會吃手,醒來的時候還是在吃手,5到6個月的時候吃,到了3和4歲依然在吃。「寶寶吃手,」是高智商的表現嗎?還是影響顏值的一大禍首?很多大人不確定是否要阻止他們吃手,也不明確吃手的利弊在哪?
  • 寶寶總愛咬東西,可能是進入口欲期,該如何正確幹預?
    有一段時間,嬰兒總是喜歡「吃」東西。只要能拿到手裡的東西,就喜歡咬啊舔啊。家長對此很苦惱,因為擔心寶寶咬不衛生的東西,吃細菌或者養成不良習慣,所以有些家長會阻止寶寶這樣的行為。其實寶寶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已經進入食慾期了,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 寶寶進入口欲期,什麼都愛放嘴裡,作為父母這3點要知道
    2.口欲期時間存在彈性如果我們的寶寶到達兩周歲左右的年齡一般來說就可以獨立吃東西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可以通過咀嚼食物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口欲症狀,所以他們平常啃咬各種東西或者吃手的情況就會變得越來越少了,如果我們寶寶平常學會吃飯的時間比較晚,或者添加輔食的時間比較晚
  • 寶寶口欲期愛啃手,吸得紅彤彤的媽媽無奈,如何解救娃的小胖手
    寶寶愛啃手,媽媽真煩惱小白家的孩子到了口欲期,很喜歡啃手,給小胖手吸的紅彤彤的,小白也不知道怎麼制止孩子,嘗試跟寶寶說明白,但顯然不太可能,寶寶還遠不到聽懂媽媽說話的月份又沒有什麼合適的強制措施加上心軟,而且覺得大家的孩子應該都有吃手的階段,也就沒有怎麼重視。
  • 寶寶口欲期愛啃手,吸得紅彤彤的媽媽無奈,如何解救娃的小胖手
    寶寶愛啃手,媽媽真煩惱小白家的孩子到了口欲期,很喜歡啃手,給小胖手吸的紅彤彤的,小白也不知道怎麼制止孩子,嘗試跟寶寶說明白,但顯然不太可能,寶寶還遠不到聽懂媽媽說話的月份。又沒有什麼合適的強制措施加上心軟,而且覺得大家的孩子應該都有吃手的階段,也就沒有怎麼重視。
  • 這三個口欲期特徵,中一個就夠,說明你家娃進入「口腔敏感期」
    隨著寶寶出牙,這幾種現象讓爸媽不知所措:愛吃手啃腳、啥都放嘴裡、奶嘴總啃壞,這說明寶寶進入了「口腔敏感期」。口腔敏感期又稱為「口欲期」,通常在寶寶半歲到一歲間出現,這期間他們喜歡用嘴巴探索世界,進而認識自我、發育自我。如果家長總以「不衛生」「有風險」等原因拒絕孩子滿足口欲,口腔敏感期恐怕會「叛逆」地持續到三四歲,到那時候家長意識到事態嚴重性就晚了。
  • 這三個口欲期特徵,中一個就夠,說明你家娃進入「口腔敏感期」
    如果家長總以「不衛生」「有風險」等原因拒絕孩子滿足口欲,口腔敏感期恐怕會「叛逆」地持續到三四歲,到那時候家長意識到事態嚴重性就晚了。這三個口欲期特徵,中一個就夠,說明你家娃進入「口腔敏感期出於對新事物的好奇,寶寶用口來了解他們的形狀、味道和口感,這是寶寶用口探索世界的過程,也是寶寶區分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的過程。
  • 寶寶總喜歡吃手僅僅是餓嗎?這3個問題經常被忽略,家長別不重視
    導讀:寶寶總喜歡吃手僅僅是餓嗎?這3個問題經常被忽略,家長別不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總喜歡吃手僅僅是餓嗎?這3個問題經常被忽略,家長別不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過了「口欲期」還吃手,正常嗎?不正常,父母要及時幹預
    「口欲期」的孩子吃手是在探索世界,父母應該支持沒錯,但如果孩子過了「口欲期」,到了三四歲的年齡,還是一味吃手時,父母就要引起重視。一般到了三四歲的年齡,還在吃手的孩子,不僅是吃手,也會啃指甲、啃其他東西,這樣的行為就不再正常,已經成了行為問題,父母要及時進行幹預。
  • 寶寶口欲期,媽媽千萬別做這些動作
    媽媽們不必如臨大敵,年幼的寶寶還未對世界建立認知,只能靠自己的小手和嘴巴來感知世界,0-1歲的寶寶處在口欲期,靠著本能用嘴探索世界寶寶的第一次吃手其實代表著寶寶的手眼協調開始發展,媽媽應該為寶寶的行為感到高興,而不是阻止寶寶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