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接觸的教育告訴我們恐懼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其實這是誤導。恐懼是正常的,因為恐懼所以才會避開可以避開的危險,才能生活到現在。所以恐懼是必然的,我們要做的不是將恐懼壓藏起來裝作不怕的樣子,而是克服它。當我們擁有永不言敗的心,就能克服自己的膽怯,勇敢的面對世界。
懂得釋放情緒
有一句話叫『境由心生』。很多時候,人的痛苦與快樂,並不是由客觀環境優劣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態、情緒決定的。你看路邊的小草,被人踩來踩去,可它還是活下來了,它拼命地站起來,接受大自然給予的陽光、雨露,所以,它比溫室裡的花朵更有生命力。——盧勤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裡,氣呼呼地對他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傢伙。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後拿給總結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裡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幹什麼?」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裡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林肯情緒失控的時候,選擇寫信來釋放情緒,內容則只有林肯一個人知道。
他用這種方式即發洩了心中的情緒,還沒有影響到其他人。並能很快的從情緒中脫離出來。
當我們膽怯的時候,如果總是壓制它,則會影響做事的動力。在生活中讓我們因為膽怯而畏首畏尾。情緒並不是越控制越好,只有合理的釋放情緒,才能解除自己的煩惱,從而保持冷靜的態度。
敢於面對失敗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幹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
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不敢承認自己的失敗也是一種膽怯,這樣逃避問題,無非是讓其他人看扁自己,失去別人的支持。
一個人有勇氣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就要先獲得自己的尊重,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夠承認自己的失敗。
不到最後不放棄
無論什麼時候,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我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灰心喪氣。——愛迪生
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當電影明星。
好萊塢當時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仔細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
但第一遍拜訪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面對無情的拒絕,他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不久,他就又從第一家開始了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第二輪拜訪也以失敗而告終。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 但這位年輕人沒有放棄,不久後又咬牙開始了他的第四輪拜訪。
當拜訪第350家電影公這時,這裡的老闆竟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 幾天後,他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
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他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不久這部電影問世了,名叫《洛奇》。他就是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這告訴我們:堅持就是勝利!
當最後的結局沒有出來之前,就用機會去抗爭、去爭取,一味地退縮只會增加失敗的機率。有句話這麼說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會失敗。」如果因為膽怯而放棄就會註定失敗。
用行動代替言語
行動之前必須充分地醞釀;一旦定下決心,就應該果敢行動。——薩盧斯特
有兩個和尚,一窮一富,都想去南海朝聖。富和尚很早就開始存錢,窮和尚卻僅帶著一個缽盂就上路了。過了一個,窮和尚從南海朝聖回來,富和尚還在做準備工作。富和尚問:「爾困,何以往南海?」窮和尚回答:「吾不往,則終日癲狂,行一步,則安一分。爾穩重,故爾在!」
窮和尚的回答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是:「我不去南海,就心裡難受。我每走一步,就距離南海近一點,心裡也就生一分安寧。你這個人個性穩重,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所以,我回來了,你卻還沒有出發。
「天在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話說出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很難。就像故事中的富和尚,哪怕條件非常的好,不付出行動也無法收穫什麼。
恐懼與膽怯是每個人的天性,只有正確的了解並對待它才能不被它所傷。將它當作對手,勇敢的面對,要有愈挫愈勇的勇氣。這樣才能真正的戰勝它。堅強起來,認清自己的懦弱,勇敢的面對自己的膽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