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爆款」成中企海外併購新寵兒

2020-12-19 半月談網

保健品、化妝品、服裝……這些都是國人出境熱衷選購的商品。不過,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不少海淘「爆款」都已擁有了中國「血統」。2015年,我國企業海外併購熱情不減,其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新趨勢——海外熱銷的知名消費品品牌成為熱門收購標的。

中企頻拋橄欖枝

成立於1969年的澳大利亞知名保健品品牌Swisse,在澳洲的商店常常會賣斷貨。如今,這一品牌的大部分股權已被中國企業收入麾下。我國嬰幼兒營養品及護理用品供應商、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合生元,於2015年9月宣布以16.7億澳元收購澳洲保健品企業Swisse Wellness集團約83%的股權。

「代購黨們注意了!Swisse要改姓了……」合生元併購Swisse,在中國網友中引發了熱議。

韓國的可萊絲面膜也是海淘「爆款」,如今,它擁有了10%的中國「血統」。2015年12月,A股上市公司朗姿發布公告,朗姿全資子公司以600億韓元(約合3.3億人民幣)收購可萊絲品牌母公司、韓國L&P化妝品公司10%股權。

瑰柏翠(Crabtree & Evelyn)是不少中國女性消費者熟悉的英倫範兒護手霜品牌。如今這一品牌母公司70%的資產已屬於中資企業。2015年12月,大地影院集團母公司、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南海控股宣布,聯合第三方機構以1.75億美元收購瑰柏翠母公司CE Holdings的全部股權,其中,南海控股佔70%股權。

上述三個收購案例只是中企海外併購潮的冰山一角。新年伊始,中企海外併購案例接連不斷——1月15日,青島海爾宣布斥資54億美元收購通用家電業務;1月29日,深圳女裝品牌歌力思宣布以2.4億人民幣收購美國潮牌Ed Hardy大部分股權……

普華永道的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內地企業海外併購交易數量增長40%,達到382起,金額增長21%,達到674億美元,獲得高新技術和品牌效應成為收購的首要動力。

三大驅動力推動

為什麼我國企業紛紛出手收購知名消費品品牌?從企業公告中可以看出,龐大的國內市場潛力、通過收購獲得品牌效應、滿足企業轉型需求是最突出的三大動力。

朗姿在公告中表示,可萊絲是中國遊客訪韓期間購買量最多的韓國面膜品牌,2015年前三季度銷量超過3億張,同比增長200%以上。朗姿收購韓國公司的目的是為了加快打造「泛時尚生態圈」,未來將不限於時裝產業,而是要綜合部署女裝、嬰童、化妝品、醫美四大領域。

南海控股表示,收購瑰柏翠後,公司將基於旗下270家國內影院拓展零售業務。合生元表示,中國消費者對海外優質保健品十分熱衷,通過合生元龐大的分銷渠道刺激銷售,雙方將締造可觀的協同效應。

為了收購著名外資品牌,中國企業往往要面對「家裡人」之間的激烈競爭。與合生元競購Swisse的有上海醫藥和聯想旗下的弘毅資本,最終合生元勝出。

「一方面,中國企業如今有實力進行跨國併購了;另一方面,一些企業也看到了自身的短板,希望通過併購取長補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說。

徐洪才表示,以前許多中國企業靠代工就能過得很好,如今勞動力紅利下降、成本提高,亟須從低端製造邁向高端製造,併購有利於實現這種轉型。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對2009年到2015年中企海外併購進行梳理後發現,中資企業海外併購目的從「資源佔有」逐漸轉向「獲取技術」以及「品牌轉換」,收購標的分布的行業從能源、資源,擴展至消費品、製造業、科技等領域。

有「錢景」也有風險

海外併購有利於我國拓展海外市場、提升業務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海外併購的主體已經不僅局限於國企,還有眾多民企。曾經,超大額併購交易案例多為國企主導,但近年來,民企也開始發起超大額併購,而且從併購案例數量和交易金額看,民企已經超過國企。

中金公司在一則報告中指出,從2003年開始,在全部上市公司中,國企海外收購交易額佔比持續在70%以上。然而,國企佔比從2012年開始下降,2015年已經降至50%以下。

以萬達集團為例,今年初,萬達斥資35億美元收購美國電影巨頭傳奇影業。萬達自2012年啟動國際化以來,資產規模從2011年1950億元擴張至2015年的6340億元,收入也從當時的1950億元升至2901億元。

徐洪才認為,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有助於其學會在國際化的市場環境下摸爬滾打。

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火熱的另一面,是收益的不容樂觀。如果對近幾年的海外併購案例稍加梳理,可以發現,海外併購的收益並不理想。

川財證券近日在研報中梳理了1999年至2016年2月期間的中企海外併購案例。從上市公司公告看,在這期間,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合計4059件。可以看出,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高風險。根據統計,併購後目標方公司的每股紅利增長率最高59%、最低-100%,標準差43.4。收購方5天漲跌幅最高132%、最低-90%,標準差8.21。整體收益水平波動非常大,反映出高風險特點。

其次,低績效。併購後賣方公司的每股紅利增長率平均為-10.9%,說明併購後的績效表現往往不佳,面臨著整合困難的挑戰。

再次,高估值和高槓桿。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往往付出了較高的溢價。1999年至2016年2月,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併購總價值/EBITDA(息稅折攤前利潤)的中值為11.8;而同期全球併購此指標的中值為8.7。

不僅如此,中國企業海外併購槓桿也比較高。去年進行過海外交易的中資企業的總債務/EBITDA中位數達到5.4,即槓桿為5.4倍。一般來說,該數值在4到5之間就可以視為「高槓桿」,而2015年清華控股收購美光技術的槓桿高達22倍。

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還面臨多重風險。近年來,中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的多項邀約,就多次因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而擱淺。金沙江創投試圖收購飛利浦Lumileds(LED與汽車照明)公司,就因CFIUS反對而流產。今年1月,飛利浦宣布,將尋求和其他潛在買方的交易。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收益固然重要,但同時應注意到,海外投資盈利並非衡量併購案的最重要指標,應放眼長遠,看交易是否有助於助推國內的產業、開拓目標市場、攬獲核心技術。

徐洪才認為,中企海外併購熱潮表明了中國企業試圖躋身全球價值鏈上遊的熱切願望。隨著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未來併購熱潮仍將持續。(記者 王曉潔)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海淘爆款成中企海外併購新寵 部分爆款有中國血統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專電(記者王曉潔)保健品、化妝品、服裝……這些都是春節海外出遊的國人熱衷選購的商品。不過,很多消費者還沒意識到,不少海淘「爆款」都已擁有了中國「血統」。   2015年,國內GDP增速創近年新低,但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熱情只升未降。
  • 莫開偉:中企海外併購應三思而後行
    我們支持真實合理的海外併購,也希望是那些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去做併購,而不是為了面子或者政績,去進行『蛇吞象』大規模併購行為。 可以說,兩部委對中企海外併購發出的警示是及時的、且非常有針對性,對引導我國企業形成正確海外併購理念、確保海外併購規模與管理能力相適應、防範海外併購風險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 中企頻收購外資品牌 不少海淘爆款都已有中國血統
    從澳大利亞Swisse保健品,到韓國可萊絲面膜,再到瑰珀翠護手霜,2015年,中國企業紛紛出手收購外資知名消費品牌,試圖通過海外併購實現從低端代工向高端品牌的轉型。保健品、化妝品、服裝……這些都是春節海外遊的中國消費者熱衷選購的商品。不過,很多人可能還沒意識到,不少海淘「爆款」都已擁有了中國「血統」。
  • 海淘買個啥:亞馬遜「海外購·閃購」爆款推薦
    但如何讓國內消費者輕鬆購買到安全、優質、便宜的海外商品呢?雨果網最新推出《海淘買個啥》系列文章,融匯各大海購平臺,精選最潮 但如何讓國內消費者輕鬆購買到安全、優質、便宜的海外商品呢?雨果網最新推出《海淘買個啥》系列文章,融匯各大海購平臺,精選最潮流、最安全、最便宜的商品,滿足大家追求品質生活的小小願望! 什麼是爆款,就是那些銷量高,人氣旺的產品。就在昨日,亞馬遜中國(Z.cn)正式發布了「海外購·閃購」(z.cn/ftz),同時帶來的還有近70款受「海外購」用戶追捧的商品。
  • 海淘新爆款,緣何西班牙國民品牌瓦爾格能火遍全網
    2020年最後一波線上購物狂歡雙12年終盛典已經落幕,西班牙國民品牌瓦爾格表現極其搶眼,多款洗護產品銷售成績驚豔,掀起了天然養護新一輪高潮,點燃了廣大消費者的歲末激情!實驗室開始探索如何從天然植物中提取健康的護髮成分,專注於研發更加柔和的植物配方。其推出的「0%系列」產品真正做到了自然生物萃取,不添加MIT防腐劑、動物油、染料色素、鹽及硫酸鹽等,所有成分原料堅持100%植物提取,從問世伊始就成為風靡歐洲的現象級洗護產品。
  • 國人海外爆買考問供給側:缺什麼 差在哪 怎麼改
    猴年春節,600萬出境過年的中國遊客「刷出」境外消費900億元人民幣的新紀錄。兒童感冒藥、絲襪、指甲鉗、保溫杯、電動牙刷、鋼筆等一大批低價日用品紛紛登上「熱賣品榜單」。而曾經的「爆款」奢侈品、智能馬桶蓋、電飯煲等高端耐用品則「退居二線」。  「中國遊客海外『購物清單』的變化透露出消費者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凸顯供給側改革的迫切性和『路線圖』。」
  • 日企加大海外投資難哺國內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企業今年以來大手筆收購海外企業的行為引人注目。據統計,2015年1至8月,日本企業海外出資併購額達7.1685萬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7%,超過併購最高年度2012年度創下的7.1375萬億日元紀錄。  在全球跨國併購案中,日本企業所佔比重上升至5.9%,比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
  • 海淘購物哪個網站好?海外代購網站排行榜
    很多消費者都有過海淘購物的經歷,相比費時費力的人肉代購,想要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全球的好貨,通過海外代購網站海淘是個不錯的選擇。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盤點一下海外代購網站排行榜,建議剁手黨收藏。1、Amazon亞馬遜亞馬遜是最常用的海外代購網站,旗下有美國站、日本站、歐洲站等海外站點,可以直郵也可以轉運,用信用卡可以付款,可購買的商品品類也比較豐富,母嬰、美妝、日用品等品類應有盡有。如果對第三方商家的商品存疑,在亞馬遜網站上儘量選擇網站自營商品,質量有保證。
  • 海外併購 洋品牌須有文化支撐
    早已運籌帷幄   早在去年4月,這家國內車企就發布聲明稱,準備從歐洲或者美國收購一個「中至高端品牌」。並發布國際化戰略,規劃內容之一就是與歐洲中等規模的車企接洽,欲按照上汽收購羅孚的模式,最終希望至少收購一家車企,達到資源整合與擴張的目的。
  • 靠譜的海外代購網站有哪些?優質海淘平臺推薦
    想買到品質正宗、價格優惠的進口商品,海淘是個不錯的選擇,近些年隨著線上購物以及跨境物流的發展,越來越多國人選擇海外代購網站進行海淘。不過在海淘之前,我們首先要識別這個網站是否靠譜,否則很容易買到品質不過關的次品和假貨,那靠譜的海外代購網站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個優質的海淘平臺吧。
  • 盤點"made in China"爆款 成助力海外傳播新名片
    除了《新華字典》之外,近年來,從中國功夫、中國京劇、中國電影、再到中醫養生、中華美食、中國春節,中國傳統文化正大步走出國門,火到沒朋友,收穫萬千粉絲,成了名副其實的「made in China」爆款。然而,在積澱深厚、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越來越多地吸引著外國人關注的同時,如何打造更多「爆款」助力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成了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 天貓黑五狂歡節今日開搶 天貓國際黑色星期五海淘海外直購優惠券
    過完雙十一,之後就是海淘,現在海淘也越來越方便了,在天貓上就可以買遍全球,天貓國際黑五狂歡節,今天最後一天啦,天貓國際黑色星期五海淘海外直購優惠券。天貓國際活動時間:11月23日-11月27日天貓國際目前已開啟了黑五5新大陸全球狂歡活動,年度爆款限時5折,部分商品移動端可領滿600減60、滿300減30黑五券,年度TOP進口好物第2件半價,
  • 這些中企在海外買買買 成美貿易代表辦公室「眼中釘」
    這些中企在海外買買買,成了美貿易代表辦公室「眼中釘」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向川普提交的一份「301調查」報告,帶來了中美「貿易戰」的陰影。根據這份指控中國所謂「智慧財產權侵權」的報告,川普擬向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
  • 中國外匯丨中美貿易摩擦下銀行跨境併購業務新轉機
    近期中資跨境併購的新趨勢  自2018年以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歐美等監管機構陸續收緊了中國企業對當地重點行業開展併購投資的監管政策。受上述因素的影響,中企跨境併購市場呈現了一些新特點。從行業角度看,一些國內企業圍繞消費升級進行布局,通過跨境併購引進海外先進技術與知名品牌,以滿足國內對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的需求。特別是在醫藥醫療、大健康、教育、金融科技、環保節能等領域,中企跨境併購的交易數量和金額均有所增長。從區域視角看,「一帶一路」倡議為中企跨境併購帶來了新的機遇。
  • 高鐵成了假日新「寵兒」
    4月23日,經濟日報報導,近日,馬蜂窩發布了《2019五一小長假旅遊趨勢報告》顯示,今年「加長版」小長假,給了遊客更多選擇,中短途國內遊和周邊遊線路受到遊客追捧,高鐵動車成為最熱門的出行方式。城市變「社區」,假日旅遊成享受。今年五一節「加長」的消息瞬間點燃了國內旅遊市場。
  • 老鼠貨、水貨、高仿貨海淘防坑指南讓你不中招
    海外代購(圖片來源於網絡)在消費者的眼中,國產品牌一直都是廉價」、「低端」、「質量差」、「科技含量低」的代名詞,而隨著國內科技的發展,在選購國外商品的同時,你不知道的是不少的國外用戶,也在不斷的選購著中國的產品。來自「世界加工廠」的中國產品常有比較明顯的價格優勢,這讓「網購中國」成了一些國外人購物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途徑。不管是海淘國外還是網購中國,海淘成了一種新「時尚」。
  • 被中企收購後 這些法國員工沒想到有這待遇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外企被中企收購,新官難免燒上三把火?不存在的。 近日有外媒披露,法國著名列車座椅生產商塞拉被中企收購後,公司的100多名外籍員工不僅續籤了合同,新老闆還邀請他們免費來了場中國8日遊!他們忍不住感嘆,「這是一場重生。」
  • 天貓國際,助力海外品牌開拓中國新市場,為國內消費者提供新選擇
    今年的天貓國際618年中大促已完美收官,雖然部分產品還在持續的優惠活動中,但整體銷售情況已讓眾多消費者稱讚不絕。6 月 16 日零點開始,「天貓618」進入衝刺階段,奧地利、芬蘭、匈牙利等歐洲國家品牌集體展現出後勁十足的消費需求。
  • 湯臣倍健預虧超三億 新電商法致海外併購業務受損
    原標題:湯臣倍健預虧超三億,新電商法致海外併購業務受損      近年來,國內保健品企業熱衷於併購海外品牌,但併購容易,整合仍是一道考驗
  • 中企在馬來西亞併購的主要風險和規避措施
    海外併購雖然是企業獲得協同效應、追求資本增值的有效途徑,但同時也是一項操作複雜、風險極高的交易行為。根據國內外一些著名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表明,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只有不到20%能夠真正成功。深入分析海外國家投資環境、解讀投資併購相關規範,對於提高海外併購成功率、助推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