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
饒華章:
曾任江西會昌縣第四小學負責人,小學語文教師。班級管理、教學成績名列年級前茅。論文《語文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淺談如何讓新課程教學真正「交往」起來》獲市一等獎。主持課題《讓情感稱為課堂的靈魂——小學語文情感化教學實踐與研究》獲市結題。2010年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省骨幹教師,2014年被評為贛州市優秀教師。
本篇文章是饒老師寫在《紅色羊齒草的故鄉》閱讀課教學設計前的文本解讀。
童年應該怎樣過?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威爾遜·羅爾斯在《紅色羊齒草的故鄉》中說:「我想,幾乎每個男孩一生中都飽嘗過美妙愛戀帶來的酸楚滋味。我說的不是男孩對住在馬路盡頭那個漂亮女孩的痴迷,而是對小狗的真摯喜愛。」
其實不論是那漂亮的女孩,還是那可愛的小狗,抑或是其它的事物,童年都應該有這樣一段美妙的愛戀。形影不離、生死與共,那是一種多麼美好的的情感,那是一段多麼美麗的傳說。有過這樣的童年,人生才會更加豐富多彩。有過這樣的童年,生命的成長就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就如保羅.阿扎爾在《書,兒童與成人》中所說的一樣:成人從來都只是昔日的兒童。《紅色羊齒草》中主人公比利和他心愛的獵犬小安、老丹一起度過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童年,他們一起艱苦訓練,一起頑強拼搏,一起辛苦勞作,一起徵服了山林的浣熊,贏得了捕獵比賽的金獎盃。不過他們也遇到很多困難、危險、挑戰,甚至是最悲痛的生離死別。在這個感人的故事中,信仰與堅持,愛與忠誠,會像那美麗的紅色羊齒草一樣,生長在童年的記憶裡,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成長。
信仰與堅持
男孩比利最大的心願,就是擁有一對心愛的獵犬。「睡覺簡直是天方夜譚。即使在那些聽不見獵犬叫聲的夜裡,我也難以入眠。要是獵犬出來打獵了,而我卻睡著了,豈不是會錯過那些美妙的聲音。」為了聽獵犬的聲音,連睡覺都不願意。是什麼讓男孩如此的輾轉反側,寤寐思服?那是對獵犬的熱愛與期待,這種熱愛與期待佔據著他的全部心靈,成了他的一種信仰,相信上帝能幫助他實現這種願望。「仁慈的上帝或許察覺到了我受到的煎熬,於是開始施以援手。」
也許對於小比利來說,他並不知道什麼是「信仰」,但他總會在最危急的時候向上帝、山神、樹神祈禱。「我跪在地上,哽咽著祈求上帝再援手,希望奇蹟出現,拯救小安的性命.我正在祈求的時候,忽然聽到刺耳的金屬碰撞聲。我跳了起來。那聲音像是船頭的鎖鏈在嘎嘎作響。」這是在給自己信心,在給自己增添勇氣,在告訴自己不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最後比利終於利用提燈鐵絲加長藤條,冒著生命危險在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小安。「我不祈求奇蹟發生,而只是虔誠地說了一聲『謝謝』。這次祈禱不僅有言語,還包含我的一顆真心。」比利應該感謝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當他在向樹神表示感謝的時候,他心中的自信也如那高大的楓樹慢慢地挺立起來。
信仰不是一種盲目的幻想,而是對生活的希望,是對未來的信心。這對一個貧困家庭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我每天都在祈禱那一天的到來。我不想讓你們幾個不受教育就長大成人.所以我每天都在祈禱,希望仁慈的上帝有一天滿足我的願望。」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一家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能凝聚在一起,一起去改變生活的面貌。也許對於比利來說,小安和老丹只是他童年的夥伴,但對於這個家庭來說,就是改變命運的天使。這一對天使,是帶著全家人的願望而來,也是寄託著全家人的希望。一個有信仰的家庭是幸福的,一個有信仰的童年是豐滿的。而你的信仰又在哪裡呢?當你總在抱怨自己的不幸時,是不是也該去找找自己的信仰?也許早被你拋在某個陰暗的角落裡。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期待,一切都會變得毫無意義,毫無生機。而我們所期待的天使也只會在你的信仰中來到你的身邊。不管在怎樣的境遇裡,我們都要有一顆敢於仰望的心,總要有一些值得去堅守的信仰。有了信仰,你也許就會發現,天使就已經來到了你的身邊。
信仰更不是一句自我安慰的心靈雞湯,而應該是堅定的行動,應該是辛苦的勞作。就像比利一樣,去努力追尋,去毫不放棄,去付出超常的努力,這才無愧於你心中的信仰。「整個夏季,我像只海狸一樣兢兢業業地工作著。我到緩緩流動的溪水裡捕捉小蝦。我用破舊的鐵絲做漁網.我在黑莓叢中來來回穿梭,採摘果實,手腳扎出了血泡,疼得厲害」為了得到獵犬,比利不但經受著日思夜想的煎熬,更要為此付出艱辛的努力,承受由此帶來的種種痛苦。這才是真正的信仰。
愛與忠誠
在捕浣熊比賽中,為了把浣熊圍困在樹上,小安和老丹在風雪中繞圈奔跑,滿身都是白雪,把雪地踩成了一條清晰的小路。是什麼力量讓獵犬堅持下來?也許是對工作的忠誠,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能放棄;也可能是在信守對主人的承諾,小主人,我們一定會把浣熊圍困在樹上;也可能是對主人的充分信任,小主人,我們相信你一定會來的。也可能是兩隻獵犬之間在相互鼓勵,親愛的,一定不能停下,一停下來就再也站不起來了。也許這一切都可以稱為愛,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主人,愛自己的同伴。「人們一直想了解狗這種動物,誰都不知道它們能做什麼事。報紙上每天在報導救了溺水兒童,或者為主人獻出了生命之類的故事。有些人認為這是忠誠。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覺得這是愛—世界最誠摯的愛。」
愛就就要信守承諾。在第一次捕獵時,比利面對的是一棵「巨樹」,這是成人也很難完成的任務,是放棄,還是堅持?考驗著比利的毅力。更考驗著彼此的信任。「不管你有多高大,我都不會讓獵犬失望。我要行動了!我要砍倒你,哪怕花一年工夫也在所不惜。」沒有這樣的信守承諾,所謂的愛也只是「葉公好龍」。說愛者易,落實行動難,能在巨大的困難面前仍然信守承諾更難。在這位小男孩面前,不知有多少成年人會汗顏。
愛就是生死相依。當小安和老丹有危險時,比利是「時刻準備著為心愛的獵犬獻出自己的生命。」當捕獵受傷後,小安和老丹之間也會互相用熱乎乎的舌頭舔舐傷口,為對方治療。當老丹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護比利時,深情的小安也不願再獨活於世。看到於此,也只能無限地感慨「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依。」他們都把彼此視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是緊密相連的命運共同體。
愛就是無限信任。不論是在第一次捕獵時,小安和老丹追尋浣熊出現困難。還是在與魯賓打賭,追蹤最為狡猾的浣熊鬼。或是在捕獵比賽時,茫茫大雪中迷失了小安和老丹的聲音。比利都相信自己的它們能成功圍捕浣熊。信任是最好的鼓勵,信任也是最真純的愛。也在比利的無限信任中,小安和老丹成為了最好的獵犬。
故鄉與童年
小安和老丹最後還是離開了比利,自由快樂的童年也悄悄地逝去。比利也要離開故鄉,到城市裡接受現代教育。孩子總是需要成長,而成長就意味著告別原有的安全環境,到達一個未知的領域。就像那嬰兒終要脫離母體,才能獲得新生。在比利的童年裡,故鄉雄偉的奧沙克山脈,高大的紅橡樹,湛藍的河水,清香的花草都給了他最美、最安全的感受,如一個溫馨而又舒服的搖籃。
在和小安、老丹的朝夕相處,生死患難中。比利體驗到了愛與被愛的最美情感,經歷了生與死的最痛苦處境,挑戰了堅持與放棄的最艱難抉擇。信仰、愛、忠誠、堅持等美好品質也在比利心間自主生長。童年就是一段美麗的傳奇,雖然失去了最好的夥伴,但卻獲得了最為豐富的成長力量。小安和老丹,會和那故鄉的山山水水一樣,成為比利最美的回憶!都會成為那火紅的紅色羊齒草,永遠長在比利心間。更會成為他永遠的精神故鄉,「不論路途多麼漫長、多麼曲折、多麼艱險,它都不在。它那飽經風霜的腿會不停地跑下去」不管到了哪裡,都願一次次地回去,去尋找那最初的成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