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虎媽們還有市場嗎?

2021-02-08 巴迪塔聊育兒

01

《天空之城》熱播的時候,裡面家長們的教育方式引發了廣大網友熱烈地討論,尤其是看到事無巨細都要監督的輔導老師更是感到瞠目結舌:大到每日作息,各科學習,小到室內溫度,檯燈亮度,飲食結構,都有明確的規定。每個家長為了讓孩子提高成績,輔導班,開小灶,找關係等等,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心狠手辣」,一個教授甚至專門把家裡的書房改造成不見天日的「監獄」,每天監督孩子完成他布置的作業。

我們對孩子教育方式的討論,自不斷接收到歐美觀念起,就沒有停止過。是學習歐美文化放手讓孩子們自由成長,還是堅持中國傳統文化的高標準嚴要求,這個矛盾的心理在80、90後父母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跟自己不一樣的快樂童年,享受自己沒有享受過的自由,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能夠在成人前夯實基礎,為面對未來挑戰時做好十足的準備。如果你也有這種矛盾的心理,《虎媽戰歌》這本書或許能幫你打開另一種思路。

02

《虎媽戰歌》自2011年在美國出版發行後,就在美國掀起了龍捲風般的討論爭議。這本書裡如實地講述了華裔媽媽如何對她的兩個女兒採取高壓的監督手段,督促她們學習;如果女兒做得不夠好,這位媽媽就會用各種難聽的話語來批評、刺激她們,以此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雖然華裔媽媽養育孩子的方式讓許多美國人甚至中國人都無法接受,但她兩個女兒在學業上、藝術上取得的耀眼成績又讓人不得不羨慕和佩服。

《虎媽戰歌》的作者是蔡美兒,哈佛大學法學院博士,美國耶魯法學院終身教授。蔡美兒出生在華裔移民家庭,她的父母在早期生活拮据的情況下,硬是憑藉著自身的刻苦努力,從原有階層殺出重圍,後來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將嚴格苛刻的作風貫徹到底。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蔡美兒也繼承了父母的教養理念,並將其執行到自己的兩個女兒身上。

03

在《虎媽戰歌》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蔡美兒對中西方教育理念及文化的認知對比。她認為中國的教育是以嚴格,自律,服從為基礎的。孩子要服從家長的要求,為了達到更高的目標不斷努力,不斷挑戰自我。也正是由於近乎苛刻的管理,中國的家庭長幼有序,很有凝聚力,前半生父母養育孩子,後半生孩子贍養父母,一代一代延綿不絕。而西方的教育則提倡自由,個性,反抗。父母們會因為孩子的頂嘴反抗而欣喜,因為孩子的聽話、唯唯諾諾而煩惱。一切的學習教育要以孩子的興趣和意願為基礎,這樣不會幫助孩子成長,因為人的本性就是懶惰享受,如果父母不認真要求監督,最後孩子只會一事無成。蔡美兒認為西方教育最悲哀的事是對「父母無恩論」的推崇,他們認為孩子的誕生來源於父母的意願,所以養育孩子是義不容辭的義務,但孩子在親子關係中沒有任何責任,他們是被動來到世界上,所以不需要對父母承擔任何責任,這也是導致西方家庭關係疏遠甚至崩潰的原因。所以她無比堅持在自己的家庭中執行中國的教育模式。

04

書中第二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點是蔡美兒給兩個女兒制定的十個家規:

1 不準夜不歸宿;

2 不準參加學校的小組娛樂活動;

3 不準參加校園演出;

4 不準抱怨沒有參加校園演出;

5 不準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

6 不準擅自選擇課外活動;

7 不準有科目低於A;

8 除了體育與話劇外,其他科目不準拿不到第一;

9 不準練習鋼琴及小提琴以外的樂器;

10 不準不練習鋼琴及小提琴。

看完這十條家規大家有什麼感想?這鋼鐵般的紀律即使連中國家長看了都會瑟瑟發抖吧,這簡直就是在挑戰孩子的極限啊!娛樂活動一律禁止,還不能自主選擇課外活動。蔡美兒的大女兒索菲婭和小女兒路易莎從小就過著跟其他孩子不一樣的生活。從蔡美兒給兩個女兒選定各自要練習的樂器後,她就每天監督女兒們練習。生病了,吃完藥繼續練習;出去旅行了,就找到有樂器的場所繼續練習。

除了對女兒們的學習有嚴格的要求,蔡美兒還掌控著女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她看來,不論做什麼事,都要用心、認真、盡全力去做,決不能敷衍了事。有一次全家人在餐廳慶祝蔡美兒的生日,兩個女兒拿出生日賀卡送給她。當她看到製作簡陋的賀卡時,立刻說她不要這種花了幾分鐘就做出來的東西,並狠狠地批評了她們。我想沒有幾個媽媽能夠這麼對待孩子!

05

這本書的前兩部分簡直就是虎媽理念大宣傳,再加上兩個女兒在她的教育下接連取得的成績,更讓她的理念有著強大的說服力。我本身是個西方教育理念的推崇者,還看了不少講蒙特梭利教育的書籍。所以在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時,就產生了嚴重的排斥感。可看著看著,我體內「中國式家長」的思想復活了,看到她的兩個女兒那麼優秀,我在心裡默默問自己:難道中國的教育才是正確的,西方的理念只是表面華麗的包裝?

到了書的第三部分,情況急轉直下。如果說前兩部分是激情澎湃的歡樂曲調,那第三部分就是沉重煩躁的變奏曲。小女兒路易莎的倔強個性逼得蔡美兒幾度崩潰!她在溫順的大女兒身上實行成功的辦法到了小女兒身上統統無效。路易莎越來越反感蔡美兒對她的掌控和要求,並通過自己剪髮來向媽媽示威,拒絕練習小提琴,拒絕跟媽媽交談。最後蔡美兒投降,她放棄了讓路易莎練小提琴,並在路易莎主動要求打網球的時候表示支持。當看到女兒在網球上所表現出的驚人的毅力時,她才明白路易莎不是索菲婭,相同的教育模式並不能夠適應所有的孩子,也終於接受了她的教育理念並不完美的現實。

故事到這兒就告一段落了,沒有結局的結局也體現出蔡美兒對自己整個教育過程的反思,雖然她認為純西方的教育會毀了孩子,但中國的教育理念就正確嗎?到底該如何做才是對的呢?《虎媽戰歌》這本書給我們提了一個好問題,讓每個有孩子的家長看過書後都能認真思考一下,世界上千差萬別的教育理念究竟哪個才是解鎖的鑰匙,答案需要我們自己去找。

相關焦點

  • 那些「虎爸、虎媽」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其實在我們身邊,真的有很多「虎爸、虎媽」,把孩子「從頭管到腳」,把「虎媽」蔡美兒的「十大家規」奉為寶典。直到今日,蔡美兒的女兒雖雙雙考入名校,但也曾揭露:「我媽進入了癱瘓狀態。」幼小的孩子無力反抗家長的「暴政」。   對於蔡美兒虎媽式教育和虎媽女兒們今天的名校生活,教育專家又有何看法呢?上海市第一中學校長朱立宏表示,虎媽式教育弊大於利。身處當今社會,孩子們的信息源比較多元,如果還使用封閉式的嚴苛教育控制,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 虎媽狼爸教育真的好嗎?你如何看待虎媽狼爸的教養方式?
    虎媽狼爸教育真的好嗎?你如何看待虎媽狼爸的教養方式?虎媽狼爸教育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嗎?虎媽狼爸教育適合所有的家庭嗎?如果用於父母 -- 虎狼家長,我們的孩子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不好過是肯定的,害怕是肯定的。如果一個小孩子獨自走在森林裡,突然跳出一頭老虎、一隻餓狼,小孩可以怎麼辦?逃跑?還是等死?你可能會說:肯定要跑啊。可是,一個孩子能跑多遠?
  • 還在用虎媽虎爸的教育方法嗎?看完這些知識,你可能會改變主意
    這種虎媽虎爸式的教育其實由來已久,美籍華人蔡美兒出版了《虎媽的戰歌》一書在美國產生了很大的震動, 很多美國人看完這本書之後就開始思考自己教育存在哪些問題。而且,很多中外讀者也開始學習這種虎媽式的教育方法,以期望自己的小孩子可以像蔡美兒的孩子那麼優秀。凡事都有兩面性,虎媽虎爸式的嚴格教育對孩子既有利也有弊。
  • 美國虎媽名震一時,如今近十年過去了,她的女兒們怎麼樣了
    ①家庭教育氛圍良好的家庭培育出來的孩子不會太差②相反家庭氛圍較差的家庭培育出來的孩子很有可能會在性格或者其他方面有缺陷美國虎媽名震一時,如今近十年過去了,她的女兒們怎麼樣了十年前,美國有一位虎媽名震一時,這是一位華裔媽媽,她在美國用中國的教育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兩個女兒
  • 鄧文迪崇拜的「虎媽」,把女兒送進哈佛耶魯,老公卻翻車了?
    不過蔡美兒當年火出圈,還是因為《虎媽戰歌》這本書。此書讓她收穫了不少粉絲,連鄧文迪都追著她見面請教育兒問題,甚至還上了《時代周刊》。不過因為西方崇尚自由教育,主張尊重和鼓勵孩子,而虎媽在書中描寫的「另類」方式,不僅限制孩子的自由,還加以「威脅打壓恐嚇」,在西方人看來相當難以接受。因此在支持她的聲音以外,爭議也從沒斷過。
  • 你只看到虎媽近乎壓榨的教育方式,卻忽略了她女兒優秀背後的秘密
    索菲亞口中的這位明明就是一位(在高中以後階段)奉行著自由平等民主的佛系家長啊!哪裡是我們印象中的虎媽呢?! 對於她兩個女兒今天的成績我一點兒都不感覺意外,下面就來好好和大家剖析一下我認為的虎媽成功背後的秘密。
  • 虎媽那麼兇,為什么女兒們還想學她做母親?
    原創:千尋 本文首發於 「北京格式塔俱樂部公眾號」 一、 虎媽女兒們的成功可以持續嗎? 《虎媽戰歌》講述的是一個美國華裔移民家庭第二代女兒,對自己的兩個女兒的教育故事。虎媽蔡美兒要求女兒們每天都必須彈鋼琴或拉小提琴,任何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都要達到A,禁止女兒們在外面過夜、參加玩伴聚會、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等,這讓很多西方家庭的父母感到吃驚,認為過於嚴苛和控制。更為過分的是,她會在女兒表現不好的時候,會罵她們垃圾,這在非常在意孩子自尊心和感受的西方父母眼裡,近乎虐童!於是,虎媽被人們詬病為:壓榨式教育。
  • 虎媽蔡美兒10個不為人知的側面
    我:哎呀,你也知道的,我是不太贊同虎媽的做法的……不過還是要先看書,搞懂事實再說。 在看書之前,我對作者蔡美兒也是有著不少誤解,看完書覺得,很多時候,還是個體心態的問題會去誤讀,其實很多教育理念和方式,不能復刻。我:對呀,你也說出了我的一些顧慮——教育要因人而異,不可能有一個教育方法是萬能的,更不能生搬硬套。
  • 那些從小遇到「虎媽」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不過這個孩子不少人可能並不會感到陌生她就是虎媽蔡美兒的大女兒在虎媽的嚴格教育下長大曾經被成為「世界上受虐待最多的小孩」本書在美國的銷量一下子達到了幾百萬冊把一大批崇尚「自由輕鬆」教育理念的美國父母們嚇得瞠目結舌因為引起的爭議過於巨大還登上了當年的時代人物周刊
  • 虎媽新招 - 暑假跟女兒們籤租房合同?!
    虎媽新招 - 暑假跟女兒們籤租房合同?!想必沒有幾個母親不知虎媽大名的。下面回顧一下虎媽那些備受爭議的禁令吧。時光飛逝,虎媽的女兒們現今怎麼樣了? 有沒有反叛,輟學甚至更糟糕?看照片,看表情,敢情母女三人親密無間的樣子哎。
  • 虎媽蔡美兒北京行演講全文(全文)
    2011年6月20日至22日,以《我在美國做媽媽》(又稱《虎媽戰歌》)一書引起廣泛關注的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美籍華人蔡美兒來到中國,參與由華夏時報社主辦的「與大師面對面——『虎媽』蔡美兒中國行」活動。在北京站的活動中,蔡美兒接受了媒體專訪,並發表了演講。
  • 9年前華人虎媽的教育方式受追捧,如今咋樣了?結局讓人失望了
    近年來,除了在官方層面上的學習交流外,家庭教育的模式也開始向國外看齊,其中,9年前名震海內外的華人虎媽式教育受到了熱捧。 9年前名震海內外的華人虎媽,孩子養成材了嗎?
  • 在美國,不止是華人才有「虎媽」
    自此,華人母親蔡美兒「虎媽」的名字為人所知。她嚴酷的教育方式,一度成為中美兩國持續關注的熱門話題:不許看電視;不許任何一科功課的成績低於A;琴彈不好就燒了毛絨玩具;孩子幾乎沒有玩的時間。在美國乃至全世界,亞裔學生一直被帖上只會死讀書的標籤,亞裔家長則更甚,他們成為很多人眼中剝奪孩子尊嚴的魔鬼。 這些人認為,「虎媽式」的教育一定會給孩子造成嚴重心理傷害。
  • 「哈佛學霸攻略」被瘋轉:」虎媽「女兒又又又火遍世界了!
    不過這個孩子不少人可能並不會感到陌生她就是虎媽蔡美兒的大女兒在虎媽的嚴格教育下長大曾經被成為「世界上受虐待最多的小孩」甚至還被不少人預言過本書在美國的銷量一下子達到了幾百萬冊把一大批崇尚「自由輕鬆」教育理念的美國父母們嚇得瞠目結舌因為引起的爭議過於巨大還登上了當年的時代人物周刊
  • 「虎媽狼爸」式的教育到底好不好?
    二、專制型父母專制型父母也被稱為「虎媽有些人認為,父母太專制會忽略孩子的感受,與「尊重孩子以及孩子是獨立個體」的觀念背道而馳,而且「虎媽狼爸」在某種程度上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還有些人則認為,不對孩子專制點根本無法使他進步,因為孩子會想出各種理由來應對,來為自己的貪玩或不努力找藉口
  • 「虎媽狼爸」式的教育到底好不好?
    二、專制型父母專制型父母也被稱為「虎媽狼爸」,這類父母通常希望孩子能按著他們的意願走,對孩子較為嚴苛,並且為孩子制定了一系列計劃,讓孩子去執行。孩子在此環境下雖然反社會比率低,在學校也表現較好,但常常也伴隨著焦慮、退縮或適應能力較差等表現。
  • 孩子假期做了幾百套試卷,虎媽自豪炫耀,傅首爾回懟解氣
    如今虎媽虎爸一詞之所以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主要因為有父母用打罵的方式把孩子送進了清華北大,所以無數父母推崇這種教育。,根本考慮不孩子的感受,最終會給孩子帶來諸多弊端1、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在孩子的學生時代,虎媽認為成績就是一切,讓孩子抓住每分每秒去學習,不許孩子有的娛樂和興趣愛好的時間,最終可能變成了一個書呆子。
  • 熱詞:「虎媽」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分享的表達是「虎媽」,很多朋友直接想到的兩個詞語是「tiger mom」, 沒錯,其實「虎媽」的正確英文表達就是:tiger mom 虎媽A:Jessica isn't allowed
  • 9年前聲震美國的虎媽蔡美兒,她的孩子在虎式教育下,成才了嗎
    運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來養育孩子是一直令不少家長十分頭痛的共同問題,畢竟許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經驗尚且十分單薄。同時,網絡上也出現了不少所謂成功的"育兒寶典",向家長們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驗,不少家長還紛紛進行了效仿。
  • 她們是「虎媽」的另一個極端:「羊媽」,從來不拒絕孩子...
    話說,很多歪果仁聽到中國教育可能首先想到了「虎媽」,著名虎媽蔡美兒在2011年出版了一本書籍,名為《虎媽戰歌》,推崇「虎媽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