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3月12日,Slack公布了其2020財年第四財季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期內營收高於市場預期,但虧損仍在。財報公布後,資本市場似乎並不滿意,當日美股收盤跌超9%,截止發稿,其盤後股價報17.22,跌幅擴大至19.34%。
圖源:雪球
作為即時通訊領域的獨角獸,Slack近年來一直在努力。從財報來看,營收日趨穩定,這一季度也做出了高出預期的表現。不過,對於Slack而言,虧損也成為了發展路上最大的痛。同時,這一領域巨頭們也在不斷加碼,比如微軟的Teams、谷歌的Gmail,還有亞馬遜的Workplace,對Slack形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從這份最新財報,我們能發掘到一些怎樣的價值點?
Q4營收同比增49%高於市場預期 盈利困局依舊無解
從營收來看,2020財年第四財季營收1.819億美元,同比增長49%,高於市場預期的766萬美元。Slack的營收依舊保持了不錯的發展勢頭。在Slack免費,付費,增值的三種模式中,企業用戶的訂閱費用是主要收入來源。
數據顯示,2020財年Slack的付費用戶超過11萬名,同比增長25%。其中,893位年度經常性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付費用戶,同比增長55%;70位年度經常性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付費用戶,同比增長79%;超過32000名付費用戶使用共享渠道,高於上季度末的26000名。
毛利率方面,四季度,GAAP毛利潤為1.575億美元,毛利率為86.6%,而上年同期為1.057億美元和86.6%;非GAAP毛利潤為1.606億美元,毛利率為88.3%,上年同期為1.063億美元和87.1%。
儘管毛利率上漲不少,但虧損的局面依舊沒能扭轉。季度內,GAAP營業虧損912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50.1%,上年同期虧損434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35.6%;非GAAP營業虧損231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12.7%,上年同期虧損375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30.8%。GAAP基本和攤簿每股淨虧損為0.16美元,高於預期0.03美元。非GAAP每股淨虧損為0.04美元,高於預期0.02美元。
此外,季度內,經營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為105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6%,這一數據在上年同期為1760萬美元,佔總營收的14%。自由現金流為8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0%,而2019財年第四季度為311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25%。
對於下一季度的業績指引,Slack預計2021財年的第一財季,營收為1.85億至1.88億美元,將同比增長37%至39%;非GAAP營業虧損4200萬至3800萬美元;非GAAP每股淨虧損0.07美元至0.06美元,假設加權平均流通股為5.57億股。預計2021財政年度,全年營收為8.42億至8.62億美元,將同比增長34%至37%。
綜上來看,Slack的這份財報並不見得有多樂觀。雖然營收增長幅度見好,但虧損仍在。而且隨著微軟,谷歌們的發力,Slack的增長速度也受到了巨大的阻礙。結合行業和財報數據,我們或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
高速增長的成本支出 盈利能力或將進一步承壓
一直以來,Slack的成本呈高速增長態勢。三季度時,Slack的運營成本支出為2.406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1.429億美元。二季度,總運營支出為4.77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143億美元,同比增長更是高達3177%。第四季度,我們從Slack的運營虧損中也可以看出一二。期內,Slack的GAAP營業虧損9120萬美元,佔到了總收入的50.1%,上年同期這一數據為4340萬美元,佔總收入為35.6%,而這其中,虧損的擴大跟Slack的高企的運營成本分不開。
居高不下的營收成本,對於在虧損基礎上的Slack而言,無疑是火上澆油。雖然,2020財年付費用戶同比增25%超過了11萬名,但卻Slack為此支付的成本同樣不容忽視。而隨著Slack客戶量的不斷增長,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成本支出或還將繼續增長。此外,即時辦公通訊軟體本就更新換代快,也對研發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續走高的成本支出,將對Slack的盈利能力進一步產生壓力。
虧損的Slack 恐難以利用大客戶示範效應吸引投資者
雖然Slack的目標客戶主要集中的中小企業,但Slack也並不是沒有大客戶。
在上個季度的財報中,Slack已擁有50多家大型年單客戶,每年至少支付服務費100萬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30家,到了這一季度,Slack擁有的超百萬的客戶同比增加79%至70位,但這依然無法改變Slack長期虧損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一則關於"IBM宣布採用Slack作為其35萬名員工的首選協作軟體"的新聞爆出後,Slack股價上漲不少,雖然仍低於26美元的發行價。彼時,投資者一度以為IBM不是Slack的現有合作客戶。不過,當投資者知道Slack早已與IBM這樣的大客戶合作時,很快以回吐股價的方式表明了態度。當日,進入美股收盤時段後,Slack很快就回吐了約一半的漲幅。
此外,相關人士分析強調,看到好的東西就想吞下它,這可能會是IBM願意使用Slack的唯一原因。從當年IBM收購Lotus軟體一事便可知一二。綜上來看,Slack想要借行業大客戶的示範效應來吸引投資者,這恐怕也很難。
競爭對手日漸強大 Slack營收增速難有突破
根據Slack近幾期的財報來看,營收增速平緩。財報顯示,四季度,Slack的營收增速為49%;三季度,營收增速為60%;二季度這一數據為58%。縱向來看,Slack的營收增速較為平緩,且有下降趨勢,隨著競爭的加劇,在原本營收增速並不樂觀的基礎上,Slack想要有所突破恐不易。
說到Slack的競爭對手,自然離不開要說到微軟、谷歌這些巨頭們,多年來,他們都主導著工作場所通訊市場行業。對Slack而言,一方面要面對科技巨頭微軟的衝擊,另一方面其他平臺也在虎視眈眈。
(1)微軟Teams 的日趨強大 Slack市場份額恐遭蠶食
自從微軟推出微軟Teams之後,Slack的市場前景就開始遭遇外界質疑。2019年11月,微軟曾表示Microsoft Teams的日活躍用戶超過2000萬,遠遠超過Slack公司2019年10月報告的1200萬。而這一消息在2019年11月19日導致Slack股價下跌了8.4%,直接跌入了谷底。
據新經網近期資料顯示,為了進一步挑戰Slack,微軟團隊可能會獲得免費的服務。Petri 的報告表示,Teams的最新開發人員預覽版中有多次提到"免費增值層",因此,微軟似乎有意向非Office 365訂閱者提供免費服務。顯然,微軟的這一舉動是為了從Slack甚至是其他競爭對手手中挖走客戶。要知道,截至去年10月,Office 365擁有約2800萬消費者用戶,超過1.2億商業用戶。而微軟利用這些資源旨在使Teams成為Office 365中滿足用戶所有會議需求的一站式商店,包括將Skype for Business服務整合到Teams中。這將使得微軟Teams的市場需求變得更強大。
當然,或許有人會注意到,Slack和微軟在客戶上還是存在一定區別,Slack的目標客戶主要為中小企業,而微軟Teams主要專注大企業,這二者似乎像同一市場的兩條平行線。但需要注意的是,財大氣粗的微軟很容易向下發力,進而吞食Slack的市場空間。
(2)"微軟"之外仍存眾多挑戰者 Slack難言輕鬆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面向企業用戶和工作場景的企業聊天協作工具熱度升溫,Facebook的Workplace、谷歌的Gmail均在近期推出了新的合作功能,與Slack的競爭再度升級。
以谷歌為例,該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個新的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將使業務能夠更無縫地進行交互。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告,Google正為企業開發統一的通信應用程式。這個獨立的應用程式將借鑑該公司現有應用程式陣容中的一些功能,例如GMail和Google Drive,並允許Google的企業用戶更有效地進行通信,該應用還將包括公司的視頻會議應用Hangout Meet和文本消息收發應用Hangout Chat的功能。隨著谷歌協作功能的日趨完善,必會對Slack的市場形成衝擊。
結語:
當然,隨著當前特殊市場環境的催化,以及5G網絡的逐漸普及,外界對於遠程辦公、移動辦公市場的前景都是積極和樂觀的。
根據IDC的測算,全球雲融合通信市場體量至2023年將在430億美元左右。其中,2023年中國雲視頻會議市場體量將達到5.4億美元左右,未來5年CAGR為25%,遠超硬體視頻會議市場增速。而前瞻產業研究院則預測,國內智能移動辦公市場到2024年的規模將達到486億元人民幣,複合增長率為12.4%。也就是說,無論是行業巨頭還是新興創業企業,在這一輪智能化移動辦公大潮的博弈中,都有可能勝出。
從這個增長空間來看,作為企業即時通訊辦公應用領域的獨角獸,Slack的成長性仍然非常大。不過,必須在在線遠程辦公上進一步升級自身軟體,比如,可以增加VR、AR虛擬和增強現實功能等,搶佔在線遠程辦公風口的先機。總而言之,Slack的機會是有的,關鍵在於它如何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