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推算和佔卜比較準確,而現代人利用《周易》或三式算卦則有時候準,有時候感覺不太準,原因有下面幾個方面。我是一個儒者,不懂推算佔卜,只是從古文學體系泛泛而論,請各位學者多多指點。
1、 幹支紀年
中國曆法經常變化,古代有欽天監官員負責校正,現在使用西曆,從清朝初期開始幹支出現極大偏差,與大多數懂得易學的漢人不肯歸附清廷有關。清朝欽天監幾乎等於不通古代天象。
2、方位變化
現代學者佔卜時不再考慮分野因素。分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定要注意參看。
3、 星盤
當代學者對星象學習比較生疏,所有上天諭示多有星象顯現,不觀察星盤,恐怕很難算準。
4、 卦理之學
這一節細講一下。例如坎卦。
「坎」自古至今有五種字義。
「坎」的符文字義,表示古代四瀆之一的濟水。
古濟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三隱三現,與雷澤(今河南濮陽範縣西半部和山東菏澤鄄城縣一帶)相連。東晉時期仍然可以通航,北宋時期因為河道淤泥阻塞嚴重,無法疏浚,古濟水徹底湮滅。現在山東省濟南市北邊的黃河河道就是原先的古濟水河道。
《周易》以乾、坎兩卦表示古代濟水,後世學者多以坎卦為水,不解水之至剛至柔之意,乾為至剛,坎為至柔。上古三栻遁甲、太乙、六壬以亥子表示水。斷卦時需要參看。
車文字義指參宿,白虎三星。「參星」和「商星」,此出則彼沒,兩不相見;喻親友隔離不得相見或彼此對立不和睦。
《周易》以坤卦表示古代參國(夏朝)都城,今河南新鄭市,本義萬物生長漸漸繁盛。寓意積聚力量,慢慢發展。表示動,行進。上古三栻以申表示坤。上星參宿,分野為古代晉州、益州,今山西、四川等地。
參文字義原指百姓們從參都三邑南面分散逃跑。當時燻商人的軍隊騎馬從北面侵略參都三城,中華百姓們拖家帶口從城南步行逃跑,跑到渡口乘船南行。一方面敵人之侵害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百姓們拉車牽牛,荷囊挑食,負累而行,行進及其遲緩。故而引用「水」之急緩剛柔之意。「參」在《說文解字》裡面的解釋為「喪籍」,就是指中華百姓們失去了祭祀祖先的地方。這裡「之」假借「參」義,借指事物內部或者另一面積蓄的力量很大,但是外部或者相反的方面恰好與之對立,需要時間慢慢發展或者行進。例如動植物緩慢生長,財富漸漸積聚,學習知識需要緩慢積累等等,表示慢慢行進,漸漸積累,緩慢增長等等。
古文字義從參文演變而來,引申為出,出來;又引申為往,是;再引申為表示這,此;秦朝之後古儒者消亡,漢儒學者把「之」解釋為助詞「的」,即演變為古漢語字義。
因此,佔課時遇到坎卦不能膠柱鼓瑟,一味當成「水」斷課,需要考察五種含義。
佔卜一例
如有一個人問:目前有工作,又面試了一個新單位,已經過了幾輪面試,只剩下最後一輪面談了,我會跳槽嗎?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動還是靜。動就是跳槽,靜就是原地不動。
他用周易八卦佔卜,得到變卦《天水訟》,即上乾下坎。前文說過,乾為至剛,坎為至柔。水之至剛至柔之意。上星為參宿,表示他與原單位彼此對立,已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坎」也為動意,但是卻需要積蓄力量,慢慢的動。
故而這一卦的課象顯示這人一定會跳槽,但是現在力量不足,會再等一等,等將來機會到了才會跳。因此這一次他不會跳槽。
後來這個人反饋說:待遇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比目前待遇可能高20%左右,決定不跳了。
我是一個儒者,並不懂算卦佔卜,只是通過講解一些古代文史知識和上古文字來傳播古代文化。水平有限,請各位學者多多指點。
作者宗伯正曜,治學師從先師孔子(周朝尊號魯姬丘子、子姬孔子,姬姓,魯國大宗伯,清康乾篡改《史記》等典籍改為大司寇,子姓),立身師從先師臥農先生(諸葛孔明,名亮,因在襄陽躬耕隴畝而自號臥農,並非世間流傳的道號臥龍),贊賓介師宗伯牖中先生,拜師時間為1988年(戊辰),拜師地點為中國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畔遐園西廊嶽飛手書《前出師表》碑文之下。
上古參周宗伯經學(古文經學)師從宗伯牖中先生,拜師時間為1975年(乙卯),拜師地點為中國山東省濟南市趵突泉畔觀瀾亭。當時正值中國文化大革命末期,拜師儀式一切從簡,因此缺贊賓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