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改善人居環境、發展支柱產業……丹山鎮這樣建設美麗...

2020-12-19 騰訊網

近年來,雁江區丹山鎮著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全面推動小城鎮建設,大力培育創建「小而美」「特而優」的特色村居,在人居環境、產業發展、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處處彰顯出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有力推動了全鎮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 資料圖

人居環境改善

村民幸福感提升

丹山鎮堅持以點到面、重點突破、示範帶動、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結合全鎮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示範村」創建等重點工作,分「重點區、示範區、推進區」梯次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著力解決農村廁所、汙水、垃圾、糞汙等重點難點問題。通過實施「五大行動」和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全鎮完成廁所革命8051戶、「三改兩建」800戶,建成「微動力」系統和小型人工溼地36處、汙水處理廠1座。

此外,丹山鎮因地制宜建立垃圾清運處理機制,統一購置垃圾桶1800餘個,吸納貧困戶、困難群眾、公益性崗位人員組建垃圾清運隊伍,保障環境治理取得長效。在大佛、胡家、八字牆等重點村,有機融入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用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的方式開展院落美化和林盤治理,打造了人居環境治理示範點6個,留住了鄉土氣息和鄉愁記憶,提升了轄區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塑造了丹山鎮山美水清人和的良好環境。2019年,大佛村、八字牆村獲評「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示範村」稱號。2020年,大佛村獲評「四川生態宜居名村50強」稱號。

產業興旺

拓寬致富路

丹山鎮以大力發展支柱性產業和培育做強村集體經濟產業為重要抓手,率先引進規模化稻漁產業,初步建起8000餘畝的丹山稻漁現代農業園區核心示範區,同步開展園區農旅觀光功能打造、配套完善等工作。鼓勵支持原17個貧困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村和趙興村、大佛村等5個村發展柑橘、藤椒、羌鳳李等集體經濟產業,2020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120萬元。

同時,積極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主發展,在全鎮形成了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為引領,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目前,該鎮已發展132家專業合作社、45家家庭農場,闖出了一條產業致富的道路。

文化助力

文明風尚不斷形成

丹山鎮積極打造「孝和禮廉·人文丹山」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本土歷史文化,有力融入人居環境治理,不斷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優化鄉村旅遊環境,力爭建成1個3A級景區,不斷提升丹山鎮的旅遊吸引力和競爭力。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多次集中開展「鄰裡互助」「潔美家園」、留守兒童關愛、抗洪搶險救災等志願服務活動,通過「紅黑榜」「幸福積分」「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帶動全鎮形成文明新風尚。

近年來,通過選樹典型示範引領,成功推選出「四川好人」1名、「四川省優秀志願者」1名、「長壽雁江·最美鄉賢」3名、「資陽好人」2名、丹山鎮「十星級文明戶」10戶、丹山鎮「十佳好公婆、好兒媳」15人;胡家祠村、太平村等11個村成功創建資陽市文明村。

主辦:中共資陽市雁江區委宣傳部

來源:資陽日報

相關焦點

  • 江蘇徐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致力鄉村振興田園鄉村 美麗富民(美麗...
    原標題:江蘇徐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致力鄉村振興田園鄉村 美麗富民(美麗中國)銅山區漢王鎮紫山村(攝於2020年9月)。  孫井賢攝(人民視覺)核心閱讀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潔鄉道串起田野與農房,村裡枝頭生出朵朵紅梅……近年來,江蘇徐州市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手棋——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內涵美」,這些小山村就這樣變了樣子。冬日的蘇北鄉村別具詩情畫意,像是打翻的調色盤。在江蘇徐州市賈汪區磨石塘村,村容村貌美觀,遊人流連忘返。
  •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戚箭斌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
  • 勐伴鎮組織人大代表外出學習考察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為紮實抓好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助力農村人居環境大提升,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進程,傾力打造生態優美的「山水勐伴·甜蜜小鎮」,同時進一步拓寬代表視野,拓展思維,強化履職能力。10月31日至11月1日,勐伴鎮組織州、縣、鎮人大代表和各村支書、主任40餘人以「走出去、學進來」的方式,分別到景洪市普文鎮、大渡崗鄉、勐海縣勐遮鎮和州委組織部參觀學習,為推進我鎮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工作找差距、謀方法。
  • 【鄉村振興】看無錫美麗鄉村新畫卷:農旅結合產業旺 人居環境煥新顏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無錫持續加強現代農業載體建設,今年全市累計實施農業農村重大項目40個,總投資224.22億元,目前已全面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璜土智慧葡萄園、宜興綠港現代蔬菜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建設正在加速推進。其中黃土塘田園綜合體作為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之一,將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相結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再上一個臺階。
  • 鄉村振興徐州探索:人居整治兼顧生態美與產業旺
    今年6月,姚莊村被正式命名為江蘇省「美麗家園」示範點。在徐州,像姚莊村這樣通過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達到美麗宜居村莊,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為抓手,堅持綠色發展、聚焦生態富民的村莊不在少數。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徐州取得顯著成績,探索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區域樣板,並先後獲批全國文明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聯合國人居獎、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國家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等金字招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徐州賈汪:人居環境大改善 美麗鄉村入畫來
    秀美鄉村,滿園春色。  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戰」,同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性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事關農民根本福祉、也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  近年來,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結合工作實際,堅持以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為導向,聚力實施公共空間治理提升、垃圾治理提升等十大提升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清晰路徑,彰顯了「賈汪特色」、打響了「賈汪品牌」。
  • 美麗鄉村行|人居環境大改善 美麗鄉村入畫來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近段時間登封市各鄉(鎮)區、街道積極行動掀起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熱潮中嶽辦:四舉措助力人居環境整治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登封市中嶽辦以大環境衛生、汙水治理、庭院衛生和村容村貌提升為切入點,為全處87個村民組配備環衛工人108名,配備垃圾箱3600個,垃圾清運車120輛,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 漢壽縣洋淘湖鎮:改善人居環境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19日訊(鄧丕松)3月份以來,在洋淘湖鎮黨委政府領導下,鎮人居辦採取多種措施改善人居環境,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整治,全鎮上下齊抓共管,人居環境得到了可觀改善。清理牛皮癬和小廣告洋淘湖鎮組織黨員幹部、群眾、志願者,深入各村(社區)開展清理牛皮癬、小廣告的行動,同時向周邊的住戶宣傳共建美麗鄉村、養成文明行為的理念,動員大家一起營造一個乾淨整潔、規範有序的生活環境。
  • 惠民縣孫武街道:清零行動+人居環境整打造美麗鄉村新面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彩 見習記者 段峰 通訊員 趙鵬 張為為 謝嚴葦 李霞 濱州報導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惠民縣孫武街道辦事處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廢舊房屋「清零」行動和人居環境整治,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 林虹在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 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林虹要求下華村要突出規劃引領,規範房屋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鄉村環境;要結合自身實際,突出特色,引導群眾,通過立面改造、景觀塑造、控制標準來形成特有的鄉村風貌;村「兩委」要提高戰鬥力、凝聚力,盯牢目標不放鬆,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廣泛凝聚在外在家鄉賢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家鄉發展。在括蒼山腳下,風光旖旎的羊棚頭村,林虹邊走邊看,認真詢問精品村建設進度、產業規劃等情況。
  • 華學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華學健強調,要全面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紮實有序開展)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鄧濤 肖育濤)11月28日,婁底市委副書記華學健主持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調度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提高站位,學深悟透政策精神,
  • 康縣:文旅引領美麗鄉村建設 產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近年來,康縣立足實際,以脫貧攻堅為統攬,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和城鄉文明創建,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建設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環境美、產業優、百姓富、民風淳的美麗新家園,形成了村村之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幸福畫卷。2019年11月「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永久會址落戶康縣。
  • 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在長召開
    相關連結:   美麗鄉村 宜居樣本丨長沙縣湘豐村:茶香滿溢 蛙聲一片   美麗鄉村 宜居樣本丨長沙縣錫福村:扮美了庭院迎客來   美麗鄉村 宜居樣本丨湘陰縣:景隨步移,人入畫中   紅網時刻7月27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賀佳 周帙恆 賀威 紅網記者 廖潔 攝影 李長宏)今天上午,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
  • 復興:美化人居環境 助力鄉村振興
    融媒體訊  近日,宿松縣復興鎮打響村莊清潔行動冬季戰役,探索「政府主導+群眾自治」人居環境整治新思路
  • 賓陽縣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12月7日,記者在「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賓陽縣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兩年多來,賓陽縣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2020年前3季度全縣第一產業增加值31.56億元,同比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5元,增長5.2%。
  •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_2020年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資料...
    即便是城鄉差異較小的上海,近郊的農民對城市文明的嚮往也絲毫不比其他城市遜色。  全球化語境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被身份焦慮和文化缺失雙重夾擊的鄉村處境異常困窘。在這雙重的境地裡,中國鄉村該如何找到尋到自我的身份和位置?
  • 佛山三水:創新機制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美麗方案
    「三水此次總共獲得了三個獎項,分別是『廣東農房風貌提升名村』『廣東特色產業名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路線』,這說明了三水推動鄉村五大振興取得了較顯著成效。」三水區委農辦、扶貧辦常務副主任、三水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何永坤表示,目前,三水全域鄉村振興的格局基本形成,並將成效落實到農民增收上來。
  • 鄉村振興踏歌來 ——衡山縣白果鎮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通過幫扶措施、產業帶動使貧困戶真正的脫貧。 數據是枯燥的。但從數據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棠興村鄉村振興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而這僅僅是白果鎮鄉村振興發展中的一個簡單縮影。得益於產業的發展帶動,全鎮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了,經濟也『活』起來了,該鎮也先後獲評「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村鎮」、「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市級衛生鄉鎮」等榮譽。 美化環境,鄉村越來越有「顏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詩裡的遠方。
  • 創新打造鄉村振興「江夏樣本」 ,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繪就美麗鄉村新...
    立足田園生態、踐行農旅結合、發展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江夏樣本」已然成型,江夏區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風馳電掣、逐浪前行!創新搭建魯湖田園綜合體示範帶發展新格局讓山更青水更綠人和諧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江夏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
  • 建設美麗鄉村體現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各地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起來,把黨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落細落小、落到實處。鄉村美麗往往是鄉村振興的代名詞,鄉村美麗了,鄉村振興也就到了一個新階段。